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遭遇戰鬥

鎖定
敵對雙方軍隊在運動中相遇發生的戰鬥。雙方都力求用進攻行動殲敵於運動之中。分預期遭遇戰鬥和不預期遭遇戰鬥。
中文名
遭遇戰鬥
出    處
中國古代兵書
中國古代就出現了遭遇戰鬥。《吳子・應變》中有“卒然相遇,必先鼓譟而乘之”的記載。隨着軍隊機動能力的提高和機動戰的發展,遭遇戰鬥增多,並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戰鬥樣式。飛機、坦克等武器用於戰鬥後,發展為由諸軍種、兵種聯合實施。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游擊戰和運動戰中曾廣泛實施遭遇戰鬥。
1946年8月,華中野戰軍在分界(今江蘇泰興東)地區與國民黨軍第99旅遭遇,採取先機制敵、迎頭堵擊、斷敵退路、翼側突擊的戰法,全殲了敵人。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第118師在朝鮮温井西北兩水洞地區,與南朝鮮(韓國)軍第6師一部遭遇,志願軍第118師採取前堵後截、攔腰斬斷的戰法,取得了志願軍出國作戰第一個殲滅戰的勝利。遭遇戰鬥觸發突然,敵情不夠明瞭,戰況變化急劇,組織戰鬥的時間短促;雙方都從行進間進入戰鬥,爭奪主動權的鬥爭激烈;雙方都有暴露的翼側和間隙;指揮協同複雜。基本要求是爭取主動,先機制敵。
組織行軍、開進時,須詳細研究敵情、地形和道路情況,判斷可能與敵遭遇的地區和時間,制定多種戰鬥方案;行軍和開進中,加強前方和翼側警戒,對敵實施不間斷的立體偵察,及早發現敵人;與敵遭遇時,迅速指揮部隊先敵信息攻擊和火力突擊,先敵奪佔有利地形,先敵展開主力,先敵發起衝擊,在正面鉗制的同時,廣泛實施機動,大膽向敵側後實施多路攻擊,同時採取措施,制止敵方機動,迅速將其分割包圍;靠前指揮,果斷決策,及時協調和保持各部隊間的協同配合,速決殲敵。與敵優勢兵力遭遇時,立即佔領有利地區,集中火力突擊敵人,為後續部隊展開創造條件。未來信息化戰爭中,由於偵察監視能力的不斷提高,不預期的遭遇戰鬥發生的情況將減少,遭遇戰鬥的組織與實施將更加困難,遭遇戰鬥中的信息對抗將更加突出。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