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遠程站

鎖定
遠程站,通信術語,指通信網絡中,與用户終端連接的遠程通信站。
中文名
遠程站
外文名
remote station
性    質
通信術語

遠程站遠程IO站的工作原理

遠程I/O站的主要作用是將遠程I/O模板虛擬為本地I/O模板,使控制模板可以對遠程I/O模板進行讀寫和組態操作。遠程I/O站對控制模板來説是透明的,控制模板不知道遠程I/O站的存在,不能夠區分所操作I/O模板是遠程的還是本地的。在控制模板與主模板進行通訊時,主模板模擬遠程I/O模板對控制模板的命令進行應答。從模板與遠程I/O模板通訊時,從模板模擬控制模板對遠程I/O模板進行數據的讀寫操作。 [1] 

遠程站北電網絡的超遠程基站

中國手機用户總數已經突破1億,移動通信網絡已覆蓋全國主要城鎮。但在一些偏遠山區和沿海島嶼,由於特殊的地理條件和地形位置,網絡覆蓋不易實現。北電網絡的BOOMERCELL正是針對這種特殊的地理環境而專門設計的超遠程基站。一個超遠程基站在陸地上通常能夠覆蓋到100km的範圍,在一些比較特殊的地理位置上甚至可以覆蓋得更遠,小區覆蓋半徑最大可達250km。

遠程站覆蓋增強

小區的覆蓋範圍主要取決於系統的鏈路預算,特別是反向鏈路限制了小區的覆蓋,這是因為相對於基站,手機的發射功率要小得多。
(1)反向鏈路
提高反向鏈路的鏈路預算只能通過增強接收機的靈敏度或提高手機的發射功率來實現。超遠程基站系統中所使用的接收機靈敏度比普通基站的靈敏度提高了4dB,達到-126dB。另外,反向鏈路預算還可以通過使用低噪聲塔頂放大器(TTLNA)來改善。TTLNA能夠降低噪聲係數,提高接收機的靈敏度。靈敏度的增強就能容許更大的傳播損耗,換個説法就是具有更大的反向覆蓋。
(2)前向鏈路
對應反向鏈路預算的改善前向鏈路也必須與之相適應。基站提供話務信道功率可以用反向鏈路預算同樣的方法計算得到。在反向鏈路使用TTLNA的結果相當於把基站靈敏度參考點向天線方向移動,並且TTLNA的增益也降低了反向鏈路的電纜損耗。在前向鏈路中卻無法補償這部分電纜損耗。因此必須提高基站的發射功率用來克服這部分額外的電纜損耗滿足反向鏈路的鏈路損耗計算。所以在超遠程基站裏採用100W的功率放大器來補償這部分損耗。 [2] 

遠程站提高容量

(1)反向鏈路
在話務量對反向鏈路性能的影響方面,超遠程基站與其它CDMA產品沒有任何區別。在基站接收機端,任何一部手機的信號對其它的手機都是干擾,因此由於干擾造成的噪聲抬高與話務負載是成比例的。這個噪聲的抬高意味着一部手機要保持與基站的聯繫就需要提高它的發射功率,這樣反向鏈路的容量與設計時的鏈路餘量有直接關係。一旦干擾造成的噪聲提高超過這個餘量,新的手機就無法再接入系統,系統性能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超遠程基站通常都安裝在比較偏僻或人煙稀少的地方。在這種環境下系統可接入性並不顯那麼重要。在鏈路預算的設計時,超遠程基站採用的系統誤幀率一般為10%,而不是常規情況下的2%。這樣可以提高系統的容量。
(2)前向鏈路
由於Walsh碼的正交特性,前向鏈路信道相互之間並無太大幹擾。因此對一個孤立的小區,前向鏈路預算主要受限於手機的噪聲水平和單個話務信道能分配的最大功率。這樣對基站功率放大器的功率要求與用户數目成正比。這與常規基站的情況不同,常規基站前向鏈路能支持的最大用户數主要取決於系統干擾水平。在容量已經達到極限時,功率放大器還有餘量,系統容量與功率放大器的最大值幾乎沒有關係。由於與系統容量有直接的關係,超遠程基站功率放大器的大小就變得非常關鍵。所以在超遠程基站中採用100W的功率放大器來代替常規基站的25 W放大器。 [2] 

遠程站增強範圍

除了鏈路預算的限制之外,基站的覆蓋範圍還和定時有很大的關係,這對任何數字系統都是一樣的。CDMA在處理這個問題上比其它TDMA系統來得更加靈活,在TDMA系統中,手機的發射必須調整到一個固定的時隙上;在CDMA系統中,限制主要來自解調器的設計。
由於CSM在設計時就限定了搜索器的最大的搜索窗寬度為512chip,對應距離125km。因為手機的參考時間是從參考基站上得到的,手機的參考時間本身就帶有相對於基站的傳播時延,那麼在基站這邊再收到手機信號就有兩倍的傳輸時延,這就是RTD。所以常規基站能檢測與跟蹤到手機的最大距離是125km的一半,也就是62.5km。超遠程基站的擴展信道單元通過偏移輸入到CSM的耦秒信號來克服這個限制。有了定時及偏移,CSM就可以跟蹤62.5km之外的手機信號。 [2] 

遠程站限制

用户數目決定了供給遠程站的終端或其他設備的數目。 [2] 

遠程站發展前景

計算機網應為遠程站提供多種靈活性和處理能力,以方便遠程站的廣大用户。 [2] 
參考資料
  • 1.    餘思思.基於DCS的遠程I/O站的設計與實現:浙江大學,2008-05-01:1-67
  • 2.    盧建雄.北電網絡的超遠程基站:電信科學,2002-04-15 :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