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遠望4號測量船

鎖定
遠望四號測量船是1998年8月由原“向陽紅10號”改建而成的航天遠洋測控船。主要擔負衞星和飛船海上跟蹤、遙測、通信和控制、導彈運載火箭、921工程宇宙飛船等飛行試驗的通信任務,具有測控精度高、實時性強、全天候工作等優點。
船長156.2米,船寬20.6米,最大高度39米,滿載排水量12700噸,吃水7.5米。船舶巡航速度18節,最大航速20節,海上自持力100天,續航力18000海里。船體採用B級冰區加強,任意一艙破損而不沉。
“遠望4號”完成了神舟飛船等測量任務,但在2007年因撞船事故損毀,後作為靶船使用後被拆解。 [5] 
中文名
遠望4號測量船
國    籍
中國
優    點
精度高、實時性強、全天候工作
改建時間
1998年8月

遠望4號測量船研製經歷

因海基測量的需要,1975年4月8日,中國衞星海上測控部籌建指揮部正式成立,測量船、主碼頭和相應的配套設施同步建設。遠望1號、2號船,是我國第一代綜合性遠洋航天測量船,分別於1977年、1978年建成下水;1979年底,先後交付中國衞星海上測控部,從此,我國成為繼美、蘇、法之後第四個擁有航天測量船的國家。上世紀90年代中期,遠望3號船建成並投入使用。這艘船是我國第二代綜合性遠洋航天測量船,集中了當時的科學技術精華,彙集了當時船舶、機械、電子、氣象、通信、計算機等方面的先進技術。遠望3號船建造的同期,綜合考慮到建造費用、週期等方面原因,新建遠望4號船計劃調整為改裝舊船。 [4] 
改裝前的向陽紅10號 改裝前的向陽紅10號
遠望4號前身為我國遠洋調查船—“向陽紅10號”,1998年8月歸建中國衞星海上測控部,1999年2月改為遠望四號測量船。 [3]  此次改裝共改造、 更新、修理、特裝了4大類,400餘個工程項目。改裝工程由江陰澄西船舶修造廠承擔。1999年7月完成技術改裝,正式交付中國衞星發射測控系統部海上測控部使用。主要擔負導彈、衞星和宇宙飛船的海上跟蹤、遙測、通信和控制任務。具有測控精度高、實時性強、全天候工作等優點。在短短的幾年年時間裏,出色地完成了我國載人宇宙飛船和“嫦娥一號”繞月衞星的測控任務。 [2] 
改裝完成的遠望4號測量船 改裝完成的遠望4號測量船
2011年12月14日在中國衞星海上測控部,遠望四號測量船正式宣佈退出海上測控舞台。這是繼2010年10月,遠望一號船退出海上測控序列、遠望二號船不再承擔遠洋測控任務之後,第三艘退出海上測控舞台的測量船,這標誌着我國航天遠洋測量技術正在向更高水平發展。 [3] 

遠望4號測量船性能數據

船長156.2米,型寬20.6米,高39米,平均吃水7.62米,滿載排水量12785噸,最大航速20節。 [4] 

遠望4號測量船服役經歷

1999年10月,遠望四號測量船首次遠赴印度洋,執行神舟一號飛船發射海上測量通信任務首戰告捷,船舶實現了從訓練型向任務型的歷史轉變。
2003年10月30日 據央視國際報道,執行完“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海上測控任務的“遠望”四號船,日前在澳大利亞補給後,已於10月28日凌晨返航祖國。 [1] 
遠望四號測量船先後12次遠征太平洋和印度洋,累計航程18萬餘海里,先後完成了“亞太六號”“鑫諾二號”和“風雲”及神舟系列飛船等14次重大科研試驗海上測量通信任務,圓滿完成任務率100%,為我國航天測控事業做出了貢獻。 [3] 

遠望4號測量船撞船事故

2007年8月5日凌晨5點10分,遠望4號在江陰基地靠泊時,被“港海666”號萬噸級運煤貨輪碰撞,碰撞點在4號船艏油艙部位並引發大火,大火在4小時後撲滅,但船上監測儀器已嚴重受損,沒有人員傷亡。隨後該船送往江陰船廠維修。國務院非常重視這次事故,要求有關部門嚴查原因。
負全責的港海666當時立即被軍方的兩艘小炮艇控制,船長等主要駕駛人員被帶走問訊。國安局及總部將此事故一開始定位是恐怖襲擊,事發後總裝將軍雲集江陰市,後搞清是港海666(天津一家航運公司,船舶長度170米,負責將電煤運至鎮江諫壁電廠,本航次約載煤2萬餘噸)上駕駛人員在江陰段避讓橫穿航道小船時,叫左舵因江流衝擊無法回舵後船員想繼續左舵轉向下行(想180度調頭),但此時港海666船艉受水流作用迴旋餘地不夠,導致港海666幾乎迎頭碰上在岸邊停泊的遠望4號,並與遠望1號輕微碰擦。

遠望4號測量船靶船遠望4號

後來經過檢測發現遠望4號主結構因為大火受損,報廢。
後來作為DF-21D靶船的遠望四號被東風21d打擊後拖帶過程中出現下沉,隨後拖至淺水區擱淺。2011年天津一拆船廠花幾千萬買回拆解。
被撞受損的遠望4 被撞受損的遠望4
據傳待拆解中的遠望4 據傳待拆解中的遠望4
已安裝三角反射器的遠望4 已安裝三角反射器的遠望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