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達道安

鎖定
達道安同志是我國自己培養的著名真空科學技術專家,長期系統地從事真空科學技術及真空技術在航天領域應用研究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
中文名
達道安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36年12月
職    業
教師
出生地
陝西省涇陽縣三渠鎮

達道安達道安個人簡歷

1936年12月出生於陝西省涇陽縣三渠鎮
1958年從蘭州大學物理系理論物理專業畢業,在航天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蘭州物理研究所工作, 歷任研究室主任 , 副所 長 , 1983 年任航天工業部蘭州 物理研究所所長 。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甘肅省特等勞模,全國先進工作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曾任中國真空學會副理事長 ,甘 肅省科協常委 、 省物理學會理事長 、 中國宇航學會理事 , 《 國際微重力科學及應用 》 雜誌編委 。

達道安達道安研究對象

從事真空技術研究,並從零開始起步。人造地球衞星是在宇宙空間的真空環境中生存的,而要在地面上研究人造衞星就需要建造模擬真空設備。當時的理論認為為了達到1%的模擬誤差,模擬容器的直徑要比衞星直徑大3倍多,美國為此建造了直徑達30米的真空容器。耗巨資建如此巨大的容器是否值得?達道安對此提出質疑,並嚴格按照分子熱流方程求出模擬誤差公式,得出結論:只要容器直徑略大於衞星直徑,可達到1%的模擬誤差。這一結論在國內外發表後得到了認可,並在沒有引進一台外國地面模擬設備的情況下,作為負責人之一,他研製成兩個大型空間環境模擬設備,成功地進行了返回衞星和通訊衞星的整星熱試驗,為國家節省了大量資金。該成果於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達道安達道安研究成果

在極高真空技術和物理研究方面做了大量開創性工作 。獲得了 4×10-10帕的極高真空,發展了極高真空氣體分子運動論,該工作獲1987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負責並參加建立我國2台最大的空間環境模擬設備,發展的熱模擬誤差理論,獲198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建議並組織了我國首次微重力材料加工試驗,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先後獲省部級科進步獎 8 項,發表著作4部、科技論文100餘篇,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30人 。

達道安獲得的榮譽

1986年獲航天部預先研究先進工作者稱號,1988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1988年批准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89年被航天企協授予優秀企事業家稱號,1989年獲航天部優秀研究生導師稱號。發表論文或專著有《空間真空技術》、《空間低温技術》、《探空火箭技術》、《真空設計手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