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達瑪如

鎖定
達瑪如,藏族蒙古族棰擊膜鳴樂器藏語又稱達如、達日。蒙古語稱丹不楞兒、布楞兒。 漢族稱法鼓、撥浪鼓。流行於西藏、內蒙古自治區藏傳佛教寺院中。
中文名
達瑪如
外文名
Damaru(梵文)
別    名
達如
達日
別    名
丹不楞兒
布楞兒
定    義
藏族、蒙古族棰擊膜鳴樂器
流行地區
西藏、內蒙古自治區藏傳佛教寺院

達瑪如形制結構

達瑪如 達瑪如
歷史久遠,其形近似古代無柄鼗鼓。是一種無木柄的小型雙面細腰撥浪鼓,但異於內地流傳 的撥浪鼓。鼓體由兩個底部對接、中腰相通的碗形腔體組成(圖)。舊時,藏族地區多兩個人的頭蓋骨製作,在其底部中央鑽孔,用膠粘固於木製的環形聯結體上。有的寺院還象牙製作,選取整塊牙料雕琢成形。蒙古族地區藏傳佛教寺院中的丹不楞兒,則多使用紫 木或紅木製作。鼓體大小不等,規格尺寸不一。較大者,鼓面直徑20釐米~30釐米,鼓厚(兩個碗形鼓腔)10釐米~12釐米,多為木製。較小者,鼓面直徑7釐米~10釐米、鼓厚7釐米~8釐米,多為人頭骨或象牙制。小達瑪如的兩端鼓面,均蒙以墨綠色羊皮(將皮膜浸泡於銅鏽與酸類物質溶液中進行着色);大達瑪如則蒙以牛犢皮或豬皮。鼓身多塗以棕、紅或綠色漆。鼓腰(木製聯結體)左右兩側各系一條皮繩或絲繩,繩端系以用皮革或絨布包制而成的球狀硬質小鼓墜,四周鑲有裝飾銀片,並在活環中拴系彩色緞帶或絲穗作為裝飾,緞帶上還綴有白色小貝殼,有的緞帶長達50釐米。在藏族地區,雖同屬藏傳佛教,但因教派不同,使用的達瑪如也不同,寧瑪派多用較大的,格魯派常用較小的。拉薩大昭寺(格魯派)的象牙達瑪如,鼓面呈橢圓形,長9.5釐米、寬8.3釐米、鼓厚5.6釐米、鼓墜絲繩長4.5釐米,鼓面墨綠色。

達瑪如演奏方法

演奏時,樂僧右手拇指、食指執鼓腰部位,其餘手指託彩色緞帶或鼓穗,快速左右往復轉動手腕,使鼓墜敲擊兩端鼓面而發音,音色清脆、響亮。是藏傳佛教寺院中不可缺少的並具有代表性的宗教樂器,主要作為寺院的法器,用於誦經中。當僧侶集體誦經時,領經的活佛 或喇嘛便持而搖之,僧侶單獨誦經時也要敲擊達瑪如。此外,寺院裏表演羌姆或民間藝人演出熱巴鼓鈴舞時,領舞者也常手持小達瑪如,邊奏邊舞。

達瑪如博物館收藏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樂器博物館收藏的一面達瑪如,紅木製,兩端鼓面蒙以羊皮,鼓面呈橢圓形,長徑12.5釐米、短徑11釐米、鼓厚9釐米、絲繩長7釐米,鼓墜為兩粒小紅珠。此鼓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