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達氏七鰓鯊

鎖定
達氏七鰓鯊,Heptranchias dakini (Whitley,1931),六鰓鯊科七鰓鯊屬的一種鯊魚
中文名
達氏七鰓鯊
拉丁學名
Heptranchias dakini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軟骨魚綱
六鰓鯊目
六鰓鯊科
七鰓鯊屬
達氏七鰓鯊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六鰓鯊亞目
亞    綱
板鰓亞綱
命名者及年代
Whitley,1931

達氏七鰓鯊形態特徵

達氏七鰓鯊 達氏七鰓鯊
體延長,前部亞圓筒形,後部漸細而側扁。頭稍狹窄,尾狹長。頭長約為全長的1/5。吻中長,前端尖突。眼大,長橢圓形,無瞬膜,距吻端比距第一鰓孔為近,眼間隔較狹,微凸。鼻孔小,下側位,距吻端比距口端為近,前鼻瓣後部圓形突出。口大,深弧形,長几與寬相等或略大,唇褶不發達,限於上、下頜隅角,後方有一深溝,伸達噴水孔垂直線下方。
齒側扁,上下頜齒異型,上頜無正中齒,每側具10~12齒,每齒具一細長鈎狀齒頭,其內側及外側各具0~2小齒頭;下頜正中1齒,中央齒頭大,每側各具2小齒頭;每側5齒,頗大,緊密排列,長方形櫛齒型,第二齒頭最大,內側具1~2小齒頭,外側具3~5小齒頭。噴水孔微小,近圓形,上側位,位於眼后角水平線上方,距第一鰓孔較距眼為近。鰓孑L每側7個,寬大,下部伸達腹面,第一鰓孔最大,向後漸次遞小,最後1個位於胸鰭基底前方,其長小於眼水平徑。盾鱗具3棘突,3縱嵴。
背鰭1個,小型,後位,起點幾與腹鰭基底後端相對,垂直高約為基底長的2/3,前緣圓凸,後緣內凹,上角鈍圓,下角尖突。尾鰭狹長,約為全長的1/3,尾椎軸低平,上葉不發達,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而延長,後部微突,略呈小三角形,中部與後部間具一缺刻,尾端鈍尖。較小個體尾鰭下葉起點的上背方至尾鰭末端稍前具2行鋸齒狀擴大鱗,其中央有1-3行小鱗。臀鰭比背鰭小,臀鰭基底約與背鰭基底等長,起點位於背鰭基近中部下方。腹鰭比臀鰭稍大,前角鈍圓,后角尖突。胸鰭較大,前緣微凸,後緣凹人,外角與裏角鈍圓。
背面和上側面深褐色至灰黑色,腹面灰白色或淺褐色,背鰭後部與尾鰭末端各具一深褐色或黑色斑。較小個體尾鰭中部背面具2黑色斑,尾鰭下葉基部具一條黑色縱帶,臀鰭、腹鰭和胸鰭背面灰黑色。 [1] 

達氏七鰓鯊分佈範圍

國內分佈:南海, 東海
國外分佈:澳大利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