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競技

鎖定
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競技,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的體育運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曲棍球比賽在達斡爾語中稱“貝闊他日克貝”。其中比賽的“貝闊”係指球棍;曲棍球則被稱為“樸列”,民間使用的曲棍球分木球、毛球、火球三種。曲棍球比賽場地長十幾米,寬約數十米,中間劃一道界限,為發球位置,兩端的球門分別叫“阿那格(狩獵營地)”和“耶熱(野獸洞穴)”。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比賽多在重大節日、集會或空閒時以氏族(莫昆)、村屯為單位舉行,比賽規則規定不得從左側搶球和擊球,不得用球棍打人或拌人,除守門員外不得用手按球和以腳踩踢球。 [1-2] 
2006年5月20日,達斡爾傳統曲棍球運動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非遺編號Ⅵ—15。 [2] 
中文名
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競技
批准時間
2006年
非遺級別
國家級
申報地區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遺產類別
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遺產編號
Ⅵ—15

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競技歷史淵源

關於達斡爾族曲棍球的起源,學術界有幾種看法:一種認為起源於公元前2000年前的古代波斯,由波斯傳到西域,再由西域傳入長安;一種認為起源於中國西藏,唐代時傳入中原地區;另一種認為起源於距今1800年左右的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已有流行,當時文學家曹植在《名都賦》中寫道的“連騎擊鞠壤,巧捷唯萬端”,就是形容騎馬擊鞠活動時,那種巧妙靈活、快速多變的情景。這是我國有關擊鞠最早的記載。
馬球這種高難度的馬上競技活動很有可能最先產生於北方遊牧民族中,逐漸發展並隨同他們的馬術一起傳入中原地區。三國時曹操軍隊中專有一支出自北方東胡系統遊牧民族的烏桓騎兵,當時的烏桓人素有“三郡烏桓,天下名騎”之譽。在唐宋時期,馬球運動非常流行,從皇室到民間、從男子到女子,都有從事馬球運動的生動記載,而且亦有步打球的運動。
作為達斡爾族人的祖先,古代東胡系統的契丹人也早在唐、五代時期就以馬球娛樂。遼建國後,馬球活動遠盛唐宋,幾成全民活動。遼京城和各州城中都設有球場,比賽是場面宏大。
遼金時期也同樣流行着步打球,但由於契丹人和女真人皆以遊牧遊獵經濟為本,馬匹甚多,並精於騎射且崇尚武藝,因此更喜歡競爭激烈、極富刺激的馬球運動,而步打球主要在民間或少年中進行。相比之下,步打球較之馬球危險性要小得多,也無須投入精良的馬匹和耗費大量時間去馴馬。
元朝時期,中國的馬球運動逐漸走向衰落。元代馬球作為軍體項目仍然存在,但僅在重五、重九節慶日才舉行打馬球盛會。此時,步打球有了一定的發展,並有了比較完備的賽球規則,以及步打球的場地設施和器具規格。
清代以來,馬球和步打球運動幾乎絕跡,而作為契丹人的後裔達斡爾族卻始終保持着這以古老的傳統體育活動,只是由於從事的經濟生產和生活環境發生了諸多變化,還有馬匹等原因,馬球運動自然衰微,而步打的曲棍球則得以興盛發展,並廣為流傳於民間。 [3] 

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競技運動特色

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競技比賽用品

達斡爾傳統曲棍球運動,達語稱作“貝闊他日克貝”,其中的“貝闊”係指球棍,達斡爾球棍選擇根部彎曲、枝幹挺直的柞木削磨加工而成。達語中球被稱為“樸列”,其大小如棒球,分木球、毛球、火球三種,偶爾也使用骨球。木球用柞樹根削磨製成;毛球用畜、獸毛搓制而成;火球主要用於夜間運動,它以樺樹上長出的已硬化的白菌製成,殼硬內空,球上穿通數孔,注入松明,點燃後煙火不熄。 [4] 

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競技比賽規則

每逢新年春、中秋等節日和婚嫁喜慶,達斡爾族各個“莫昆”(氏族部落)的人們便組成兩隊,開展曲棍球比賽。比賽場地多選在平坦的草地或村中開闊的地方,大小無具體規定,兩個球門,設在兩端。 [5] 
原始的打法無射門之説,雙方各劃一界線,打過線就算勝利。在後來的正式比賽中,需要在相距50米遠的場地兩端各設營門,球擊入營門者獲勝。場上隊員人數均等即可,少則五六人,多則十幾人。比賽規定球棍一律從右側擊出,不得從左側擊球,避免互相擊傷,除守門員外其他隊員不得用手接球或用腳踩踢球;不得拋球棍擊球;不得用球棍打人、絆人等。比賽不設專職裁判,而採用信任制,規則主要靠隊員自覺遵守和公眾輿論監督。 [3] 

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競技傳承保護

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競技傳承價值

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運動是傳統曲棍運動的典型代表,是中國體育中的一項絕技。 [2] 
曲棍球運動無論在遊戲還是在比賽時,因其是集體項目,要求參賽者要有團隊精神,要配合默契,這與達斡爾族本身所具備的團結互助、重團體利益和民族利益的民族特性相適應;在娛樂中增進達斡爾族人民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 [6] 

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競技傳承狀況

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運動在專業化建設方面,出現了資金和人才短缺問題,應加以扶持,使其得到順利傳承並進一步發揚光大。 [2]  土地沙化導致製作球和球棍的原材料短缺,鄉村的城鎮化發展使得大片空地難尋,現代娛樂方式的多元化也讓年輕人開始遠離這項古老的運動而將目光轉向了籃球、足球以及網絡遊戲等。 [3] 

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競技傳承人物

哈森,女,達斡爾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競技。 [7] 

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競技保護措施

1975年,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男子曲棍球專業隊,培育出中國第一個曲棍球國際裁判和第一個曲棍球國際女裁判,併為國家及十幾個省市輸送了大批優秀教練員和運動員,有幾十人成為國家隊主力隊員。 [8] 
2008年,達斡爾中學編寫了《中學曲棍球校本教材》。教材內容包括:曲棍球運動發展史;曲棍球場地設計及曲棍球器材;曲棍球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訓練;曲棍球基本技術;曲棍球基本戰術;曲棍球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曲棍球競賽規則等。 [9] 
2012年8月15日,中國曲棍球博物園在莫旗達斡爾民族園舉行了奠基儀式,規劃建築面積約3萬平方米,已建成曲棍球場地、國家曲棍球夏訓基地、運動員公寓等基礎設施。 [10]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文化館獲得“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競技”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4]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該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文化館(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16] 

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競技社會影響

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競技文化象徵

曲棍球運動在莫力達瓦十分普及,無論男女老少,不分春夏秋冬,拿杆就能打,有球就會玩。每逢節日和喜慶日子,各個“莫昆”(部落)都要選派高手進行比賽。曲棍球也與達斡爾族人的生活密切相關。過去姑娘們出嫁時還要帶上一根精美的球棍,以示對心上人的讚美和期望。
達斡爾族語言中的一些生動比喻也與曲棍球有關。如:“帽子怎麼能像曲棍球一樣到處亂扔”。對於不成材的木料和不求上進的人,達斡爾人常比喻説:“真是塊歪木,只配做曲棍球棍”。如果要挖苦無能者也常説:“連曲棍球都不會,別的還能幹什麼?” [11] 

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競技榮譽表彰

截至2010年,達斡爾族的曲棍球隊已經在中國國內和國際大賽中多次獲獎,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被稱為“曲棍球之鄉”,達斡爾族地區成為中國現代曲棍球運動的發源地。 [12] 

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競技重要活動

2010年8月6日,首屆中國莫力達瓦曲棍球節在“曲棍球之鄉”—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開幕。 [13] 
2012年8月8日,第二屆中國莫力達瓦曲棍球節在“曲棍球之鄉”—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舉辦。 [14] 
2019年6月21日,由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教育(體育)局主辦、職業教育中心承辦的“2019年莫旗青少年曲棍球基點校比賽”,在職業教育中心的曲棍球場地舉辦。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