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達德書院

鎖定
達德書院位於貴陽市商業中心大十字南邊,即是大南門、甲秀樓的所在。 [1] 
中文名
達德書院
向    南
大南門甲秀樓
修    建
元代
位    置
貴陽市商業中心大十字南邊

達德書院基本情況

達德書院坐落在貴陽鬧市區,原是元代修建的南霽雲廟,明清兩代曾多次重修和增修,改建為忠烈宮。院子裏,地上落滿了紫色梧桐花,讓人都浸透在淡淡的芳香之中。
現在的書院是一個集戲院、書店和茶館為一體的消閒地,穿過忠烈宮後的操場,就是達德學校舊址的主體部分,一所典型的明清風格的四合院,設在禮堂內的達德校史展覽,向遊人展示這個開始只有二十幾個小學生的私立小學,是如何發展成擁有1600多名學生的門類齊全的學校的。
許多人都來到這所經歷百年風雲變幻,越過百年歲月崢嶸,走過百年漫漫征途,換來百年碩果累累的名校,試圖找尋達德那輝煌的過去。
達德書院一景 達德書院一景

達德書院歷史信息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達德書院都是貴陽文化的一種表現。1894年,全國各地習洋文、學格致的風潮四起,地處西南一隅的貴陽也辦起了一座經世學堂,在全省選錄高材生,以新學來培養年輕的一代。
在康梁變法失敗後,經世學堂雖然被解散,但曾在其學習過的黃幹夫邀約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于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在貴陽城中的忠烈宮辦起了達德書社,初名算學館,達德書社,民立小學堂,民國二年(1912年) 更名為達德學校,後增辦中學。1925年又增設女中部,為貴州省著名的私立學校。
達德學校自創建始,就提倡男女平等,率先在貴陽創辦了女學,同時以“好學、力行、知恥”為校訓,在教學方法上注重知行結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實踐性,提倡打開山門,放眼世界, 是貴州較早派人出國考察和派遣留學生的學校;另外,在貴州的文化教育史上,達德是較早引進科學教育儀器的學校,也是貴州新戲運動的
達德書院一景 達德書院一景
發端之地,可以這樣説,達德書院在那個時代是貴陽文明的一種標誌,它把山城貴陽人心上的矇昧滌盪,打開了另一扇對外交流和學習的窗户。

達德書院歷史人物

革命先賢王若飛,1905年入貴陽達德學校讀書。達德學校因為著名民主人士、教育家黃齊生先生(時任貴州政府出外聯絡代表)曾擔任校長和培養了中國共產黨著名共產主義者王若飛烈士而享有盛名。
書院後院建有王若飛和黃齊生的紀念堂,每年的4月8日,都會有紀念活動,院中兩人的塑像前一年四季都放有不知什麼人獻上的鮮花。成為了貴陽市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之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