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達城

鎖定
達城位於四川盆地,於北宋乾德三年(965)以“”命名為州而得名。後於嘉慶七年(1802年)達州升為綏定府,又以“”字設附郭首縣, [10] 民國二十七年(1938)《達縣誌》記載,曾經的達城,是一座封建色彩很濃的小城鎮。明朝弘治年間按東、南、西南、西、北的方位修五道城門,東門叫迎暉,南門叫錦川鎮雄,西南門叫朝宗,西門叫揚武,北門叫來鳳,並在城牆上建城樓,城牆上的廟宇有三座:北邊的祖師樓三聖宮和南面的軒轅宮 [1-2] 
中文名
達城
別    名
達州城
屬    性
城市名稱
車牌代碼
川S
所    指
四川達州
得名時間
北宋乾德三年(965)
著名景點
鳳凰山
著名景點
蓮花湖
文物古蹟
龍爪塔、文星塔、龍爪山、龍爪城、龍爪潭、龍爪灘、九君山、聖耳城、祖師樓、三聖宮、軒轅宮、朝天宮、三元宮、真武宮、列寧街(歷史中的)
四大城門
南門朝宗、北門來鳳、東門迎暉、西門揚武(歷史中的)

達城歷史沿革

達城唐代時期

武德元年(618),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次年二月,開州蠻首冉肇則在今達縣檀木鄉順水寨聚眾起事,攻陷通州、開州城。三年(620)十二月,李靖奉命討伐。在唐軍李孝恭出師敗還時,李靖率八百士卒前往今開江縣普安鎮玉皇觀村李靖埡襲破冉肇則大營,繼而設伏於險地要塞,生擒之,臨陣斬其首,俘敵五千餘人。並收復開、通二州。李淵聞捷甚喜,即通州為通州總管府(治今通川區老城),府領八州轄三十四縣:通州轄通川、三岡、石鼓、新寧、思來(治今通川區蒲家鎮)五縣;開州轄盛山(州、縣同治今開縣漢豐鎮)、西流、萬世(治今開縣大進鎮)、新浦(治今開縣南門鎮)四縣;萬州轄永穆、歸仁、諾水、廣納、太平、恆豐六縣;渠州轄安固、鹹安、宕渠、儀隴、大寅(治今蓬安縣茶亭鄉)、伏虞(治今儀隴縣大羅鄉)六縣;南幷州轄宣漢、東關二縣;南石州轄昌樂(治今宣漢縣土黃鎮萬斛壩)、東鄉、下蒲三縣;南鄰州轄樂温(治今長壽縣樂温鄉)、温山(治今長壽縣鄰封場)二縣。武德七年(624),為防止宕渠流域獠人勢力的不斷擴大,加強管治,穩定社會秩序,朝廷升通州總管府為通州都督府都督府領九州轄三十六縣:通州轄通川、三岡、新寧、石鼓五縣;南石州轄東鄉、昌樂、下蒲三縣;南幷州轄宣漢、東關二縣;渠州轄流江、賨城、義興、豐樂、始安、鄰水六縣;萬州轄永穆、恆豐、太平、廣納、歸仁五縣;鄰州轄鄰山、鹽泉、墊江三縣;開州轄盛山、西流、萬世、新浦四縣;蓬州轄安固、鹹安、宕渠、儀隴、大寅、伏虞六縣;南鄰州轄樂温、温山二縣。修建龍爪塔
唐朝貞觀四年(631),達城建立孔廟,學府建在廟內。元和十年(815年)元稹“一身騎馬向通州”,出任通州司馬
元和二年(807),通州城郊偏蹄虎不斷傷人,兩頭蛇(一頭有口眼,一頭似蛇無口眼)橫行。同時,徐曹水(今州河)裏能含沙射人的水蜮也不時傷人(元稹詩云:“沙含水弩多傷骨”)。其時,州民仍然用刀耕火種的耕作方式進行生產(元稹詩云:“田仰畲刀少用牛”)。板楯蠻(賨人)、獠人依舊在山坡上構木為巢,穴居野處,時人稱之“閣欄頭”。
亁符二年(875年)正月,田令孜為右軍中尉,成為宦官首領。由於宦官專權,朝臣勾結宦官,科舉不公,官吏貪污,全國各地義士先後舉兵反唐。廣明年(880),黃巢起義攻克潼關,兵鋒直指長安,僖宗皇帝從長安皇城西門潛逃,南下“幸蜀”,逃入成都。中和元年(881),詩人鄭谷、崔塗先後隨難民避亂於渠、通、巴、壁四州。在今達州市境內留下了《汧江寺》《衝相寺》《渠江思旅》《通川客舍》《為户部李郎中與令季端公寓止渠州汧江寺偶作寄獻》等詩篇。
亁寧二年(895)十二月,渠州刺史陳璠、通州剌史李彥昭各率官兵數千人先後叛唐,降附王建。天覆三年(903),昭宗皇帝封王建為蜀王,據有山南東、西諸州鎮,形成全蜀割據局面。天佑二年(905)九月,“王建更師郎姓名曰王宗明,補金州觀察使,割渠、巴、開三州以隸之”(《資治通鑑·唐紀八十一》)

達城宋朝時期

北宋乾德三年(965)以四路通達之意,改西魏廢帝三年(553)所置通州為達州(達城)。北宋宣和靖康年間,縣人楊晨、楊景、楊早三兄弟先後中進士。
開寶五年(972),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真宗晚年(1017年-1021年),病魔纏身,避居深宮,沉溺丹鼎,宰相丁謂獨攬朝中大權,把王隨視為寇準之人,奪官(知制誥,三品官)降職,出知杭州。後又降為秘書少監(無品級),貶至達州任職。王隨到任後,主持改建了文廟(亦稱“夫子廟”),增蓋房舍,建起了頗具規模的州學,達州人紛紛送自己子弟入校學習。在其後的宋朝裏達州先後有三十六人中進士,其中仕進侍郎一人、侍講一人、學士一人、通判四人、知州四人、縣令六人。在其之前達州歷史上無一仕進者,王隨開啓了達州歷史上教育之先河。
南宋慶元元年(1195),馬景撰修《通川志》15卷,為達城首部縣誌。慶元5年,在北巖寺鑄鴻鍾,重萬斤,就是後來人民公園的大鐘,現放置在達州博物館大門前。
端平元年(1234)正月,南宋和蒙古聯軍滅掉金朝。繼而蒙軍指責宋軍違約,鄰界發生戰事。二年,蒙軍憑藉金戈鐵騎,以陝西漢中為軍事據點,以四川為主攻方向,由北向南大舉進攻。

達城元朝時期

南宋德祐元年(元至元十二年,1275)正月,達州知州趙章與開州知州鮮汝忠對調換防。東川元帥楊文安乘機派遣大將蔡邦光率千户呼延順等前往攻打勢力薄弱的開州,俘獲開州知州趙章,並挾持達州知州鮮汝忠家屬遷於蟠龍城。爾後,楊文安又遣元帥王師能持檄前往達州招之道:“降則家屬得全,不降則圍城塗炭,汝宜早為計”。無奈之下,鮮汝忠派將軍趙榮前往元軍營地約降,元將王師能以兵入據達州城,鮮汝忠率所部獻城于軍門前。“悉還其妻拏財物,趙章子桂楫,守姑師城,遣兵招之,亦降。獨洋州龍爪城守將謝益固守,元軍併力攻之,擒統制王慶,謝益棄城逃走。於是遣元帥李吉、稽永興、千户王新德等將兵以鮮汝忠往招由山等處八城,皆望風迎降,凱還”(《元史·楊文安傳》)。並獻捷於元朝廷,元帝“加文安驃騎衞上將軍,兼宣撫使”。從此,達州全境被元軍佔領。元軍獲勝後,駐軍守之。“元東川元帥楊文安自達州進趨雲安軍(治今重慶雲陽縣雲陽鎮),至馬湖江與宋兵遇,大破之。遂拔雲安、羅拱、高陽城堡”(《續資治通鑑》)。
從南宋端平三年(蒙古太宗八年,1236)蒙軍入侵達州開始,至南宋德祐元年(元至元十二年,1275)止,南宋達州軍民不斷奮起抵抗,與蒙(元)軍進行了長達21年艱苦卓絕的戰爭,“遏制了蒙古鐵騎的進軍鋒芒……演繹了達州軍民可歌可泣的抗蒙保衞戰”(馬辛辛《宋元戰爭中川東北山城遺址考》)。最後,在蒙(元)軍凌厲攻勢下,因實力懸殊,南宋達州軍民以失敗告終。
注:方斗城,亦名方鬥寨,在今宣漢縣雙河鎮方鬥村。清乾隆東鄉知縣李並楷《方崖隱霧》詩道:“山形如鬥骨嶙峋,霧氣迷濛識未真。暮見冒空寧五里,曉來卜雨定三辰。梔花掩映祥光兆,蘭草芬芳瑞更神。早識文昌高覆處,不教元豹久藏身”。詩中“元豹”一詞,實指元朝軍隊。 [3] 

達城明朝時期

洪武年四年(1372)三月,朱元璋派廖永忠率軍征討大夏國,所到之處,大肆屠殺,百姓流離失所,田地荒蕪,路斷人稀。同年六月,明氏大夏國滅亡。冬十月,平定“川蜀諸郡縣”。六年(1373),朝廷組織大批湖广部分居民(時稱黃州人)入今宣漢、達縣(含今通川區)、渠縣、開江、大竹等地墾殖,插佔為業。今達城部分魏、唐、袁、冉、蒲、李、彭、張、殷、譚、黃、王、龔、韓、曾、馮、周、塗、徐、向、羅、康、任、佘、覃、丁、崔、宋、劉、傅、董、於、程、馮等姓氏人户為這期間遷境。史稱其為第一次“湖廣填四川”。
隆慶2年(1569),縣人衞承芳中進士。萬曆年間,江西數千移民來到達州。
崇禎7年至17年(1634-1644),張獻忠率農民軍攻達州城,兩次不克。
明朝達州地圖 明朝達州地圖

達城清朝統治時期

順治初,明舊臣李九成等舉兵“反清復明”,事敗未成。順治二年(1640)春,姚天動、黃龍率民軍先後佔據達城等地區 。所到之處,焚房燒屋,炮烙、弔拷官兵,奪取財物,殺老幼,開墳墓,以人為食,搶掠年輕女子入兵營。 [4] 
康熙13年,吳三桂在雲南反清,後入蜀攻入達城。康熙43年,著名思想家唐甄去世,他寫有名作《潛書》。
乾隆6年,在達城設置“宣漢書院”。乾隆7年,知州陳慶門撰修《直隸達州志》。康熙十九年(1673)七月,夔州人譚宏復叛清廷,據守天字城,自稱為王;彭時亨盤踞月城,自稱將軍,相為犄角。達州守備侯滿英與譚、彭私通,迫使遊擊孫炤叛附,授總兵職,控制達城。十二月,川陝總督哈公佔派川北總兵高孟、隨徵遊擊俞益謨等由保寧府率兵經營山、渠縣會同進剿,直抵達縣罐子場太平寨。譚宏子譚天倫率眾死據鐵山小尖山隘口,俞益謨領壯士夜潛山頂,自上而下襲擊譚兵,譚兵退守達城西畢家坪,高、俞率軍徑直進駐達州城。 [4] 
嘉慶元年(1796),白蓮教首領徐天德率部在亭子鋪起義,王三槐白蓮教起義,四川總督英善頓兵達城圍剿。嘉慶20年,《達縣誌》木刻成書。嘉慶七年(1802年),改達州綏定府。取達州的字為縣名,增設達縣為附郭首縣。道光12年,縣人王正誼中進士。
同治元年(1862),達縣城北十五里苦竹溪木橋遭洪水所毀,縣人武進士周之道倡議募建石拱橋。因工程浩大,集資不易,未能如願。同治2年秋,霪雨一月,全縣饑荒。
光緒22年,劉仲貴來達城生產五香牛肉片,後精製為地方名特“燈影牛肉”。光緒28年,在達城徐公祠創辦“通濟學堂”,新學自始。光緒31年,在東門外建“綏定府中學堂”,為綏定府第一所最高學府。
清朝綏定府地圖 清朝綏定府地圖
宣統3年10月,袁世凱稱帝,太平、東鄉、達縣、廣安、梁山、渠縣、新寧、大竹縣城鄉均設有孝義會香堂。九月,孝義會首領李紹伊發佈聲討清廷“驅除韃虜,推翻專制政府,建立共和”檄文,擁眾數萬,在大寨坪上豎旗起事,自稱“川東北統領”。9月,親率孝義軍千餘人佔領墊江縣城,派陳英奇攻佔鄰水,派張廣鳳攻佔廣安,派餘遠光攻佔嶽池。12月3日,李紹伊派次子李康侯同達縣副議長車耀先、孝義會唐雅南等率民軍二千餘人圍攻綏定府城。6日,達縣知縣廣厚潛逃,綏定知府杜本崇交出信印,綏定脱離清廷獨立達縣宣佈獨立 [4] 

達城辛亥革命後

民國元年(1912)11月12日,達縣、渠縣、大竹、新寧、東鄉、太平六縣相繼脱離清政府,宣佈獨立,分別建立軍政府,隸屬中華民國。
民國二年1913年,恢復道制,裁府、州、廳,以道轄縣;廢綏定府、城口廳。在達城西街創辦第一所女子高小。
1914年,張光弟率眾千人,搞“紅燈教”,鄧佔榮率縣警殺“紅燈教”數百人。
1915年春王維舟任達縣警備隊長。
1916年5月達縣宣佈獨立,脱離袁世凱北洋政府 [5]  1916年初,顏德基聯絡開江縣傅晉卿、黃復生、魏宮九等九人,購槍支彈藥,組成川東護國第一支隊,顏德基為支隊長。爾後,顏率部攻佔開江縣城。九月十四日,顏部被重慶鎮守使熊克武改編,顏去職回家。不久,靖國軍興起,顏重振旗鼓,聯合達縣萬家壩民團,於十二月三日率部佔據達縣城。1917年,顏於舊綏定府署置川東靖國軍司令部,顏自任司令。1918年十月,四川靖國軍總司令、四川督軍熊克武任顏為靖國軍第七師師長,駐防達縣。其時轄達縣、宣漢、開江、萬源、城口、開縣、雲陽、奉節、巫溪、渠縣、營山、儀隴、蓬安、通江、南江、巴中、閬中、蒼溪、南部、鹽亭、昭化、廣元、劍閣、梓橦二十四縣。
1919年,在鳳凰頭設立國民黨達縣辦事處
1921年夏,達縣創辦第一所女子職業學校,馮質彬任校長。
1924年12月劉存厚抵達城,國民黨辦事處解散。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達城中小學集會遊行悼念。
1926年秋陳毅等來達城作“革命文學之使命”講演。
1927年秋王維舟自武漢潛回達縣,秘密建立川東遊擊隊。唐伯壯回川東開展武裝鬥爭,後任四川工農紅軍川東遊擊軍第一路黨代表。同年達縣官辦報紙《綏定日報》創刊。
1928年2月,改“縣立女子高小”為“初級女子師範學校”;同年秋,中共綏定縣成立。
1930年10月,重新成立中共綏定縣委。胡澤膏擔任黃埔軍校上校戰術教官
1931年2月17日,在城隍廟建達縣東北電影院,放無聲電影。9月,中國東北“918”事變消息傳來,民國達縣政府在北門大操場召開民眾大會,聲討日寇罪行,10月9日,宣漢縣城各行停業,舉行反日示威遊行,家家門前懸掛“誓死反日”白旗;開江縣40餘人組成“抗日赴黑援馬(馬佔三)義勇軍”奔赴前線。
1932年1月十日,笫二批“抗日援馬義勇軍”十六人啓程赴黑龍江前線。1932年2月4日龔堪顏組織工人支持“國民救國會議四川各界民眾促進會”的成立。3月7日龔堪顏帶領工人蔘加了成都市8萬餘人的示威大遊行,強烈要求川軍出川抗戰
達縣百貨大樓(當時川東最大的百貨大樓) 達縣百貨大樓(當時川東最大的百貨大樓)
1933年2月初,成立中共達縣特別支部9月30日,紅四方面軍11師攻克石橋,打土豪、分田地,成立蘇維埃政權11月,全縣蘇區兩萬青年參加紅軍。1934年8月17日,紅四方面軍入達城,成立中共達縣縣委和縣蘇維埃政府。第二年1月,紅軍撤離達縣。1935年12月,達縣第一家民辦報紙《綏宣民報》創刊。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後,郭沫若為達縣第二小學校寫校歌詞。全面抗戰爆發。各縣舉行抗議遊行,成立抗敵後援會(鄉鎮成立分會),開展抗日救亡工作。知識界和中小學師生紛紛行動,組織宣傳團體。境內先後成立了“大眾話劇社”“救亡宣傳團”“七七劇社”“青年先鋒抗日救亡宣傳隊”等數十個宣傳團體,各縣均成立抗日宣傳社團。
“三·一八”和“五卅”慘案相繼發生後,魏傳統先後與達縣中學的學生一起,上街遊行示威,聲援北京、上海、武漢學生的反帝愛國鬥爭。
《達州市志》載:“八年抗戰,境內徵集義勇壯丁17.34萬人,他們馳騁大江南北10餘省區和印度、緬甸等地,先後參加淞滬、太原、深圳、武漢、長沙、襄樊、南昌等戰役和遠征軍,在生活條件極其艱苦、裝備極為落後的情況下浴血奮戰,有的捐軀異國他鄉。“1938年春張燦明、陳孟汀等16名進步知識青年赴延安參加革命。同年10月,達城募寒衣6000餘件,支援抗日戰士。1939年初範紹增率八十八軍出川,1939年4月張瀾馬寅初等來達城作團結抗日講演;同月,徐家壩辦四川省立達縣師範學校;5月,漢渝公路渝達段通車。 [6] 
1940年8月21日,日寇飛機九架,投彈44枚,炸燬達師校、帝主宮、省達中、中山公園等房屋84幢,炸死80人,炸傷137人。
通川橋處索道 通川橋處索道
1941年3月1日,因出川抗日所需跨州河通川橋建成;
達縣天主教堂
達縣天主教堂(2張)
同年8月30日日機9架再炸天主堂、通川橋等地,投彈20枚,死4人
抗戰初期黎玉璽(海軍一級上將)任魚雷快艇艇長,於長江中、下游抗擊日軍侵略,
1942年7月,達縣縣立女子初級中學、私立通川中學創辦。1944年秋,開辦私立寶善、明倫中學1947年3月,中共黨員鄧興豐、呂在和等組織貧農團、兒童團、婦女會等。1948年5月,達縣境內30名共產黨員和進步青年被捕。
1949年11月解放軍42軍124師攻下開江,國民黨逃兵入北巖寺。1949年12月15日解放軍入達城,達縣解放。1950年1月1日,達城2萬羣眾,在北門大操場集會,歡慶達縣解放。 [7] 

達城達城記憶

護城牆記憶
明朝正德十年(1515)《夔州府·達州》中那張《達州地理圖》,便知模樣;閲讀乾隆、嘉慶《達州志》、民國的《達縣誌》和文史專家朱全森的記載,就會略知端詳。
達城在東漢和帝永元二年(90)建縣後就開始修築城牆,不過是土牆。由於城牆不夠堅固,南宋端平二年(1235)遭到蒙古軍的掃蕩,迫使遷徙縣治到城東五十里的捍城山,直到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回遷原址。明朝成化二十一年(1485),地方當局增築土牆629丈,周長3.5裏,牆高1丈5尺。
明朝弘治年間(1488-1505),達州兵備道副使董齡將土城牆砌石,在城牆上構築凹凸形狀的城堞,按東、南、西南、西、北的方位修五道城門,東門叫迎暉,南門叫錦川鎮雄,西南門叫朝宗,西門叫揚武,北門叫來鳳,並在城牆上建城樓。明朝正德六年(1511),達州分守參政胡宗道督工在城牆外“浚濠”,城牆上加垛。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2),達州知州郭寶將全部土牆改為石牆。明朝嘉靖四十六年(1567),知州胡玉璣再加腰牆3尺。明朝隆慶六年(1572),達州通判張九思督工在城門側的城牆上各修串樓一座,直到清朝,達州知州羅文瑜還同樣修了竄樓。
康熙十三年(1674),吳三桂在雲南起兵反清,派兵入川,達城陷落,串樓毀於戰亂。清朝乾隆三十三年(1768),達州知州郭聯奎修繕、加固、擴建城牆,使其長735丈6尺6寸,周長達到4裏,高1丈7尺,封閉西南門,保留南面朝宗門、北面來鳳門、東面迎暉門和西面揚武門,在城牆外修建城壕。唯獨祖師樓外有數丈沒有開鑿城壕,其原因一是地勢偏高,二是這裏系達城“龍脈”,是鳳凰頭的“頸”。清朝嘉慶十一年(1806)臘月二十二日,綏定營新兵王得先(原白蓮教義軍)發動兵變,縱火焚燒民居,延及南門城牆,燒燬城內不少房屋,嘉慶十七年(1812),達縣知縣郭南英督導受災居民予以培修。清朝同治初年,綏定知府唐炯在四道城門城根處,全部用石頭建築碉樓,上接城樓,以備防禦。民國二十七年(1927),川陝邊防督辦劉存厚改建了城門。 [2] 
‘南外、西外、北外’從稱謂始於民國
在民國《達縣誌》卷三《輿地門·市鎮城廂城治》中已經有了關於‘南外、西外、北外’的準確記載。即,歷代地方史料中不見有南外、西外和北外等稱謂。可以説南外西外和北外的叫法是民國後才有的。
“東外”因護達州城設置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政府的統治瀕臨崩潰,達城宣佈脱離清政府自治。為護衞達城安全,臨時成立護城團,劃清風、明月、翠屏三鄉近城之地,四周各二十里歸城區管轄。所設團甲共八區,其中城內四區,城外四區。護衞城團的外四區分別為:東外、南外、西外和北外。“外”的名稱與護衞城團的“內”區相對應,而外四區又分別以方位命名,這也就是東外、南外、西外和北外名稱的由來。經過沿襲、變更,最初臨時性的軍事防禦區的設置成為現今獨具特色的鎮的建制。“東外”因護達州城設置。
鄉鎮合併結束了東外鄉的歷史
新中國成立後,於1950年廢除舊式的保甲制,將保改為村,甲改為組。1952年,達州各鄉鎮大規模重組。2月,撤城內的城守鎮分置為城東城西鎮(後來的東城和西城辦事處)。3月,東北鄉撤銷,分置北外鄉和東外鄉。但此時的東外已非1938年前的東外了,城北面的重要片區已劃歸北外管轄,只剩下南外劃入的雷音鋪、三里坪和七里溝以及在1954年由北外劃入的河東兩個村。正如曾經的北外隨時有被合併的可能,東外的重要性大大降低。最終1956年新一輪的鄉鎮合併結束了東外鄉的歷史,東外鄉撤銷併入南外鄉。就此再無東外,達州的行政建制中至今只剩下北外、南外和西外。 [8] 
達城消失的老街老巷之三:橫街 [9] 

達城上世紀的達城

老達城記憶
老達城記憶(52張)
上世紀達城圖片合集:老達州主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