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道袍

(道教傳統服飾)

鎖定
道袍,有兩種含義。
一種源自中國古代漢服“褶”(相傳周武王親制),在明代演變為道袍,是明代男子居家時的外衣,也可作襯袍或平民男子婚服。後在清初“剃髮易服”的政策下消亡。 其特點是直領,大襟,兩側開衩,有暗擺,為漢民族最具特色的傳統服飾之一。
另一種則是道教服飾。道教道袍指道教徒穿在外面的長袍。可以分為大褂、得羅、戒衣、法衣、花衣、衲衣等六種以上服裝,均取肥大寬鬆,以寓包藏乾坤、隔斷塵凡之意。又取直領,以示瀟散。道教道袍承傳有序從未斷代為道袍之正宗。 [1] 
中文名
道袍
起源年代
漢代
釋義1
古人居家時的外衣
釋義2
道教徒穿在外面的長袍

道袍道教長袍

道袍是道教徒穿在外面的長袍。可以分為大褂、得羅、戒衣、法衣、花衣、衲衣等六種。
大褂:大襟,長及腿腕,袖寬一尺四寸,袖長隨身。是最普通的一種道袍,道教徒日常穿用。另有長及於膝者,稱為“中褂”。現在多為窄袖,以便日常作務。皆為藍色,代表法天之意。《大明會典》雲:“道士常服青”。
得羅:藍色,大襟,寬袖,長及腿腕,一般道人袖寬一尺八寸,當家袖寬二尺四寸,天師之前的監院與當家可以穿三尺六寸寬袖,袖長隨身。冠巾之後成為正式道士,方可着用此衣,為參加宗教活動之禮服。
戒衣:黃色,大襟,長及腿腕,袖寬二尺四寸以上,袖長隨身。黃色屬土,土可化育萬物,戒衣採用黃色,除了示以莊重之外,寓有“道化萬物,參贊化育”之意。惟有受戒道士,方可着用此衣。從前道教傳戒制有“三衣”,以供領受初真戒中極戒天仙大戒的道士分別着用。傳戒是一次授完,所以僅用此種戒衣。
法衣:又稱“天仙洞衣”。對襟,長及小腿,無袖披,袖長隨身。上有金絲銀線繡的各種道教吉祥圖案,如鬱羅蕭台、日月星辰、八卦、寶塔、龍鳳、仙鶴、麒麟等。舉行大型齋醮科儀時,道場為主的高功身着此衣。方丈在舉行隆重祀典時穿着此衣,則為紫色。傳言道祖老子騎牛出關時“紫氣東來”,故道教崇尚紫色道服。唐宋以來的皇帝,亦多賜給名道高真以紫色道服。
花衣:又稱“班衣”。亦屬法衣。對襟,長及小腿,無袖披,袖長隨身。上面亦有各種繡花圖案,但較天仙洞衣顯得簡潔,舉行大型齋醮科儀時,眾經師着用此衣。也有紅色或黃色不帶圖案者,為做一般道場的經師穿用,稱為“經衣”。
衲衣:亦稱“衲頭”。大襟,長及小腿。多層粗布縫製,顯得笨拙厚重。過去雲遊的道士野外打坐時穿用,以御風寒。道士多已不用,少數道士還保存着過去代代相傳的衲衣。
現代道教的“袍”作為宗教服飾,雖與世俗社會的傳統服飾道袍同源,但由於部分結構有所區別(如三清領、內擺結構等),因此兩者不能等同
隨着流行變化,道袍的衣身長短、袖子寬窄經常變化,到明末,袍服的“大袖子”已經發展到有些誇張的地步,衣短才過膝、拱手而袖底及靴。
道教產生之初,道衣曾以氅(鶖鳥羽毛)拈絨,然後編織而成,稱鶴氅。其製法早見於漢武帝方士欒大穿着的
羽衣,無袖披用,展如鳥翼,取神仙飛昇之意。南朝宋陸修靜定道服有披、褐兩種。披即披風類衣物,如講法師披於肩背的霞帔(繡雲霞花紋的短披風,已於元代之後消失),褐即今所説的道袍。
道教產生之初,道衣曾以氅(鶖鳥羽毛)拈絨,然後編織而成,稱鶴氅。其製法早見於漢武帝時方士欒大穿着的
以上服裝,均取肥大寬鬆,以寓包藏乾坤、隔斷塵凡之意。又取直領,以示瀟散。

道袍漢服道袍

道袍是明代極其流行和典型的一種便服,上自天子下至士庶無不把道袍當做日常穿著的主要服飾之一。
道袍形制為:直領,大襟,右衽,大袖收口,衣領鑲嵌有白色的護領,道袍,可以作襯袍或平民男子婚服。兩側開衩,接有暗擺,暗擺打三個褶或不打褶,以繫帶繫結,穿着時可配絲絛、布制細腰帶或大帶
穿道袍系大帶,戴幅巾的明代士人 穿道袍系大帶,戴幅巾的明代士人
道袍在古代底層社會勞動者皆有穿着,並非儒生專用,亦非禮服,而是居家常服。道袍的流行變化往往體現在暗擺的結構、衣身長短、袖子寬窄上。從明清小説、筆記的描述,道袍總的趨勢是兩袖不斷增寬,大而長的袖子受到人們的青睞,到明末,袍服的“大袖子”發展到有些誇張的地步。
葉夢珠《閲世編》:“公私之服,予幼見前輩長垂及履,袖小不過尺許,其後衣漸短而袖漸大,短才過膝,裙拖袍外,袖至三尺,拱手而袖底及靴,揖則堆於靴上,表裏皆然,履初深而口幾及踴,後至極淺,不逾寸許。”這裏説衣短才過膝、拱手而袖底及靴,與清代《醒世姻緣傳》的描寫完全一致。道袍在明代的時候非常流行。幾乎是讀書人的“標配”,也正因為如此人們才叫這種衣服叫道袍,因為讀書人懂得的道理多。隨着流行變化,道袍的衣身長短、袖子寬窄經常變化。
道袍 道袍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二十四説:“修靜立道士衣服之號,月破星巾,霓裳霞袖,十絕靈幡,於此著矣,”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早飯都吃過了,方才起身,把道袍、鞋、襪慢慢的逐件搬將出來,無非要延捱時刻,誤其美事。」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煩勞了列位,做兩件道袍穿穿,也見小肆中薄意。」《太平御覽》卷六十五引《傳授經》説:陸先生“對上下接,謂之俯仰之格,披、褐二服也。”披,即披肩,又作“帔”。褐,《玉篇》作“袍”解。此後道袍定型。

道袍結構

道袍
形制為通裁製(上下通直,不別衣裳),直領,右衽大襟,內襟多為直領斷衽,袖型窄袖大袖皆有。
領子常鑲白色或素色護領,收袖口,以繫帶繫結,衣身兩側開叉,從外襟左側和內襟的右側開叉處分別接出一片布,打三道死褶或不打褶,納入後襟至中脊處,謂之“暗擺”。 [1] 

道袍服飾特點

其一是“不與俗移”,也就是説不管社會上的人穿什麼衣服,道士都保持自己的衣冠不變,這其實也是道士特立獨行的人格的表現;
其二是“不異服”,穿的都是黃帝所制之衣冠,也就是漢族服飾,不穿其他的服飾。所以道教服飾千百年來,其實變動是不大的。
滿清剃髮易服,而道士以方外得以倖免,而漢人衣冠亦藉道教之徒,得以留存。這也是道教對中華文化的一大貢獻。 [2] 
道袍 道袍

道袍顏色

《明史·輿服志》雲:“道士,常服青。”《清規玄妙》雲:“凡全真服色,惟青為主,青為東方甲乙木,泰卦之位,又為青龍生旺之氣,是以東華帝君之後脈。有木青泰之喻言,隱藏全真性命雙修之義也。”可見道家選擇青色作為常服顏色,是有其根據的。 [2] 
道袍 道袍
三才圖會》所載衣服之形制 傳統漢族服飾中道袍與俗人所穿長袍在形制上差別並不大
贊雲:道家者流,衣裳楚楚。君子服之,逍遙是與。虛白之室,可以居住。華骨之庭,可以步武。豈無青紫,寵為辱主。豈無狐貉,驕為禍府。重此如師,畏彼如虎。旌陽之孫,無忝於祖。
宋代文人士大夫喜與道士交往,“道家者流,衣裳楚楚。君子服之,逍遙是與。”穿着道服,遂成一時風氣。
孔府舊藏 藍色暗花紗單袍身長143釐米,通袖長236釐米,孔府傳世服飾,現藏孔府文物檔案館
道袍 道袍
道服贊 道服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