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道服

(古代居家常服)

鎖定
道服,是源於明代漢服的一種。是明代漢人男子居家時的外衣,也可以作為襯袍或平民男子婚服。
道袍直領大襟,兩側開衩,接有暗擺,以繫帶繫結,領口常會綴上白色或素色護領。大袖或直袖收祛。穿着時可配絲絛、布制細腰帶或大帶。 [1] 
中文名
道服
外文名
daofu
形    制
通裁製
類    別
明代男子服飾

道服道服簡介

穿道服的明代文人
穿道服的明代文人(2張)
道服自宋代發展,明代道服繼承前代的款式,世人多好穿着,其外形與深衣很相近,但結構不同。《朱氏舜水談綺》對道服形制做過詳細的介紹。道服因道教而得名但後期轉化為世俗服裝。

道服形制特點

頭戴四方巾,穿道服的明代文人形象 頭戴四方巾,穿道服的明代文人形象
道服交領,寬袖,領袖衣襟等處都有緣邊,衣身上下通裁,兩側綴有內擺,如道袍式,內襟、外襟各有小帶一對,用衣繫結。《遵生八箋》中説:“道服不必立異,以布為佳,色白為上,如中衣,四邊緣以緇色布。亦可次用茶褐布為袍,緣以皂布,或絹亦可。”即道服可以用白色作為主色,配以緇色衣緣。而《朱氏舜水談綺》中説:“道服,尺寸法度各從其人,肥瘦長短而別無定製;所謂國禁,明家天子服色;鑲邊即緣也”且後文有説到主衣可用各類色彩,只是紅、黃因“明家天子服色”所以禁用,而玄色、紫色等一般也不用。

道服道服搭配

道服一般採用簡式大帶,配合的冠巾種類非常多。比如從最流行的配方巾、飄飄巾,到老人喜愛的東坡巾,再到有僭越性質的忠靖冠、雲巾,都可以佩戴。足衣也有很多可配,雲頭履,方履等均可。

道服與道袍的區別

道服的形制與道袍相似,通裁、大袖、加內擺、簡式大帶、領、袖、裾均有衣緣。但是與道袍的區別主要有:
1.道服有衣緣,道袍一般沒有。
道服與道袍的區別 道服與道袍的區別
2.道服與道袍雖都為大袖,但道袍一般袖口會封口(收袪),而道服不會。

道服文獻記載

《朱氏舜水談綺》中道服的記載
《朱氏舜水談綺》中道服的記載(4張)
1、《朱氏舜水談綺》中記載了道服的顏色、材質與做法:“道服制,黃、紅,已上二者為國禁;黑、玄色、真青,以上三種色不用;月白、翠蘭、天藍、牙色、松花色、醬色、羊絨色、葱白、以上八種皆可用。鑲邊必用石青,別無他色可用……朱舜水曰:道服,尺寸法度各從其人,肥瘦長短而別無定製;所謂國禁,明家天子服色;鑲邊即緣也。
2、《水滸傳》第六十一會描寫:“吳用戴一頂烏縐紗抹眉頭巾,穿一領皂沿邊白絹道服,系一條雜彩呂公絛,着一雙方頭青布履,手裏拿一付賽黃金熟銅鈴杵。”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