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道德眞經注

(道德真經注)

鎖定
經名:道德真經注。又名《河上公章句》,亦稱《道德經章句》,為最古的《道德經》注本。漢文帝時,陝州隱者河上公注。按唐陸德明《老子道德經音義》謂:“河上公為章句四卷,文帝徵之不至,自至河上責之,河上公乃躍身空中,文帝改容謝之,於是授漢文以《老子章句》四篇”。一説出於東漢。河上公,西漢道家學者。姓名不詳。
中文名
道德真經注
別    名
《河上公章句》,《道德經章句》
屬    性
為最古的《道德經》注本
作    者
河上公

道德眞經注河上公注

在河濱結草為廬,因號“河上丈人”。精研黃老業,以《老子》教授。葛洪《神仙傳》載,漢文帝(前180-前157在位)好《老子》,有不解數事,時人莫能道,遣使問之。答曰:道尊德貴,非可遙問,帝自至庵責問,乃踴身空中。帝稽首謝,於是授以素書道經章句,謂“熟研之,所疑皆了,餘注經一千七百餘年以來,凡傳三人,連子四矣”。言畢失其所在。《隋書.經籍志》著錄曾注《老子道德經》二卷。此注分《老子》為八十一章,每章題名。今傳《道德經》分章標目本,即始於河上公。全書主旨以治國治身相結合的思想來闡述《老子》,謂“道當以無為養神,無事安民”。其理想之人君,乃萬民之父母,為民興利除害,公正無私,去貪淫聲色,服飾飲食,宮室台榭。其修身之法為除嗜慾,去煩亂,懷道抱一,守五神,和柔謙主,不處權,愛精重施,髓滿骨堅,反樸守淳。鼻口呼吸喘息,當綿綿微妙,若可存復,若可無有。用氣當寬舒,不當為急疾勤勞。此注除《道藏》本外,尚有景龍碑本,廣明本及日本天文鈔本,瀧川本等,可以互校。參校本:一、《四部叢刊》影印宋建安虞氏刊本(簡稱影宋本)。二、敦煌S.477、S.3926號寫本。

道德眞經注王弼注

經名:道德真經注。魏之玄學大師王弼注。成書於曹魏正始年間(240一249年)。《道藏》載此注分四卷,《隋書.經籍志》、《經典釋文》、《新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皆著錄此注謂二卷。按劉歆《七略》謂:“劉向定着《老子》為二篇八十一章”,上經三十七章,下經四十四章,猶存古式。書後有晁説之、熊克二跋。王弼魏山陽人(今河南修武縣),字輔嗣,才逸神慧,小負盛名,好老氏,注易及老子。曾任尚書侍郎,卒年二十四”。“所注《老子》道深而理正,注《易》則用老莊義,後之易老通言,始自王氏”(蕭天石《名注選輯提要》)。王弼注老子有二書,一為《道德真經注》,一為《老子指略》,前者注其文體,後者指其綱領,二者內容相同,都以虛解玄,《道藏》僅收其前者。王弼認為:“老子之書,其幾乎可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這個本就是道,道是萬物的根由,“萬物皆由道生”。道即是無,“道者,無之稱也。無不能也,無不由也,況之曰道”,把老子的無中生有論發展為以無為本、以有為用,強調貴無的崇虛論。王弼為玄學大師,在注老諸家中,屬玄學派也即重玄派,其所注雖未完全真傳老子本義精神,略有出入,然亦為近解,因其言簡意深,較之諸家,其注尤近,故為後世所崇。唐孔潁達奉詔作注,專崇王注。“以易入老者,得意以忘象,言在象亦在,非歸之也。明刊本有二十三家評註,皆宗其理”(蕭天石《名著選輯提要》)。可見其對後世影響之大。另有浙江書局刻明張之象本(簡稱張本),武英殿聚珍版。《道藏》本原未分章,今據通行本分別。

道德眞經注李榮注

經名:道德真經注。唐高京時道士李榮撰。原本二卷。現存兩種殘本。《新唐書.藝文志》、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均有著錄。《道藏》本僅存一至三十六章,《道經》末章與《德經》原缺。敦煌卷子中發現其下卷(見日本印《沙州二十六子》)。唐強思齊《道德真經玄德纂疏》中亦錄有李榮註文。另宋李霖《道德真經取善集》亦錄有李榮註文。近蒙文通據此殘本及強思齊《纂疏》、顧歡《道德真經註疏》、羅叔言影印敦煌寫本(署名無名氏注),按敦煌本有兩種。輯為《輯校老子李榮注》,可資參考。駱賓王有《贈道士李榮詩》、《唐書.羅道琮傳》雲:“與太學助教康國安,道士李榮等講論,為時所稱”。且李榮乃成玄英弟子,知李當為初唐人士,卷首有奏表一篇,稱“道士李榮言”,蓋進呈御覽之作,白雲霽《道藏目錄詳註》於《道德真經注》(即此書)上一條《道德真經義解》下誤抄為“息齊李榮注”,《道藏子目引得》於本書遂誤題為“宋李榮注”,沿訛襲誤,乃以李榮為宋人。此註明重玄之旨,倡聖君無為為治。李榮否定魏晉玄學中的有無之辨,認為道不是有,也不是無,而是玄。這只是認識道的第一步。只有去掉“非有”、“非無”,並且“玄亦自喪,故曰又玄”。這才算認識了常道。而對常道的表達,“不可以言言,不可以識識”,只能用否定的方式來表達,只有排除了時、空、運動變化等一切事物賴以存在的條件,才算説明了常道。進一步,只有體悟到常道,忘卻外物和自身,才能達到“重玄”的境界。今以《道藏》本及敦煌本合校,並據強思齊《道德真經玄德慕疏》(簡稱強本)參校補缺,合成完本。原書經文未分章,今據通行本分別章次。

道德眞經注蘇轍注

經名:道德真經注。又名:《老子新解》、《道德經義》或《道德經解》。北宋古文大家蘇轍於宋元符庚辰年(1100)注。《宋史·藝文志》作《道德經義》,《四庫全書》作《道德經解》,均二卷,《道藏》本四卷。此書主三教同源之説。蘇轍,字子冉,蘇東坡弟,古文八大家之一,別署穎濵,由儒入道者,然其注乃援佛解道。蘇轍為作題跋曰:“使漢初有此書,則孔子老子為一;使晉末間有此書,則佛老不為二。”三教同源處,則在“致中極和”。故註文引儒典《中庸》及佛教之佛性説以釋《老子》。卷後蘇轍《自題》謂:“六祖有言:不思善,不思惡”。所謂“不思善,不思惡,則喜怒哀樂之未發也。蓋中者,佛性之異名,而和者六度萬行之總目也。致中極,和而天地萬物生於其間,此非佛法何以當之?”他認為人的感覺(視、聽、味、臭、觸覺等)只是一種現象,現象之後有根本的共同的東西,而這東西是不可知的。可稱之為“性”。人本來只有性,由於與外界接觸,性才分化為各種感覺。所以重要的是從日常熟知的感覺去反推求得性。《老子》所説,也是要求人從有至無,以求得道的真諦。蘇轍認為,這與佛教的《楞嚴經》的圭旨一樣,無非是破日常的謬見,以明自己的本性。

道德眞經注吳澄注

經名:道德真經注。元吳澄注。四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其注以宋儒性理之説解《老子》,並校正經文章句文字。謂老子所説道德“以虛無自然為體,以柔弱不盈為用”。“道指形而上之理,不雜乎氣者而言”。其説出自陸象山。參校本:清咸豐伍崇曜校刊粵雅堂叢書本(簡稱粵雅本)。此注本將《老子》原文分為六十八章,無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