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道德相對主義

(社會哲學概念)

鎖定
在哲學中,道德相對主義是一種立場,認為道德或倫理並不反映客觀或普遍的道德真理,而主張社會、文化、歷史或個人境遇的相對主義
道德相對主義與道德普遍主義相反,堅持不存在評價倫理道德的普遍標準。相對主義立場認為道德價值只適用於特定文化邊界內,或個人選擇的前後關係。極端的相對主義立場提議其他個人或團體的道德判斷或行為沒有任何意義。
一些道德相對主義者,例如存在主義者讓·保羅·薩特堅持個人的、主觀的道德核心應該成為個體道德行為的基礎。公共道德反映社會習俗,只有個人的、主觀的道德表達真正的真實性。
道德相對主義不同於在通俗文化中,人們經常將自己描述為“道德相對主義者”,以表明他們接受其他人的價值。
中文名
道德相對主義
外文名
moral relativism
性    質
哲學理論
觀    點
不存在普遍的道德真理
代表人物
讓-保羅·薩特
概念簡介
道德相對主義與道德普遍主義觀點相對,如世界人權宣言就是道德普遍主義實踐。同時道德相對主義與道德客觀主義(moral objectivism)、道德現實主義(moral realism)和道德自然主義(moral naturalism)相區別。
儘管道德相對主義的表現形式林林種種,但一般來説,其主要觀點如下:不同社羣不同個體的道德價值和道德觀點是相對的,是各種各樣的而不是絕對統一的。這裏的“相對性”主要表現為,不同社羣不同個體所作所為乃至其一切信仰所賴以存在的動力基礎是有所差別的。按照道德相對主義觀點,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對和錯,也不存在客觀的是非標準。與此相反的道德客觀主義,則對客觀的是非標準深信不疑。
人們對待倫理和道德問題的現實態度與人們對待科學的一般信仰大不一樣,如果把兩者加以比較的話,我們會對道德相對主義有一個更為深入的瞭解。絕大多數的人都相信,自然科學(諸如生物學、化學、物理學、地理學以及它們的現代分支學科)為我們打開了認識自然界的一個又一個窗口,而且確實告訴了我們很多的東西。
幾個世紀以來,尤其是在當今這個時代,科學在自然界祛魅和認識世界結構方面大有作為、突飛猛進。不僅如此,科學似乎具有廣泛的有效性和絕對的可靠性。不論人們的個性特點和文化背景有多大差異,自然界向來一視同仁,對那些真誠率真和腳踏實地的探索者們敞開門户。人們普遍認為,在某種範式主導之下,科學會像滾動的雪球一樣日漸壯大自己的知識體系。
當然,哲學家們則不以為然,在他們看來,科學的境況相當複雜且問題重重。但不管怎麼説,把人們對待科學的這一普遍觀點與人們對於道德的一般看法相比較,總會大有裨益。
道德總是缺少一種客觀統一性。人們的道德信仰千差萬別,諸如前文中那樣的例子可以説是舉不勝舉。關於是非對錯問題,不僅難以達到一致的意見,我們有時甚至以為根本就不可能達成一致的意見。
因此,我們常常認為道德是一種純粹主觀上的問題。這可謂是道德相對主義的基本內容。在道德相對主義者看來,道德只不過是人們所具有的一種道德信仰能力,除此之外,什麼也不是。説得具體些,在道德這個領域內,不存在像我們在自然界通過科學探索可以發現的科學真理那樣的客觀道德真理(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