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道德形而上學

鎖定
《道德形而上學》是2013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康德,由張榮、李秋零譯。本書主要講述了道德與法的關係,讓人向着好的地方發展。
作    者
康德
譯    者
張榮
李秋零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3年3月
頁    數
263 頁
定    價
39.8 元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300168449
叢    書
康德文集·註釋本

道德形而上學內容介紹

《道德形而上學》是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它包括《法權論的形而上學初始根據》(一般簡稱為《法權論》)與《德性論的形而上學初始根據》兩個部分。本書的德文版曾收錄於普魯士王家科學院版《康德全集》的第6卷中,其編者保羅·納托爾普(Paul Natorp)曾在編者導言中詳細介紹過本書的寫作史,並被收錄於中國人民大學2013年版漢譯註釋本的《道德形而上學》中。本書的漢文版由張榮、李秋零合作譯成,最初被收錄於2007年出版的《康德著作全集. 第6卷:純然理性界限內的宗教、道德形而上學》中。

道德形而上學作者介紹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啓蒙運動時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天文學家。
其前期的自然科學研究成果主要是《一般自然史與天體理論》(1755),其中提出了著名的關於太陽系起源的星雲假説。後期的哲學研究成果主要是《純粹理性批判》(1781)、《實踐理性批判》(1788)和《判斷力批判》(1790)。“三大批判”構成了一個完整而嚴密的先驗唯心論體系,給哲學界帶來了一場天翻地覆的“哥白尼革命”(又稱“開普勒改革”)。
李秋零,河南唐河人,1957年生,哲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專職研究員,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員等。
主要研究領域為基督教哲學、德國古典哲學。著有《上帝·宇宙·人》、《德國哲人視野中的歷史》、《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等多部專著。譯有《康德著作全集》(9卷本),《康德書信百封》、《世界歷史與救贖歷史》、《社會科學方法論》、《從黑格爾到尼采》、《不合時宜的沉思》、《神學與哲學》等三十餘部西方學術名著。在中外學刊發表《中世紀神秘主義神學的難題與出路》、《基督教神秘主義哲學與中國老莊哲學》、《康德論人性根本惡及人的改惡向善》、《康德何以步安瑟爾謨的後塵?》、《神學與文化的互動》、《古希臘哲學解神話的過程及其結果》、《基督教理論化的起因及其結果》、《漢語神學的歷史反思》等數十篇論文。

道德形而上學作品目錄

第一部 法權論的形而上學初始根據道德形而上學導論
一、人的心靈的能力與道德法則的關係
二、一種道德形而上學的理念和必要性
三、道德形而上學的劃分
四、道德形而上學的預備概念
法權論導論
第一節 什麼是法權論
第二節 什麼是法權
第三節 法權的普遍原則
第四節 法權與強制的權限相結合
第五節 嚴格的法權也可以被表現為一種與每個人
根據普遍法則的自由相一致的普遍交互強
制的可能性
附錄 論有歧義的法權
一、公道
二、緊急法權
法權論的劃分
一、法權義務的一般劃分
二、法權的一般劃分
生而具有的法權只有一種
一般道德形而上學的劃分
第一卷 私人法權
第一篇 將某種外在的東西作為自己的來擁有的方式
第二篇 獲得某種外在的東西的方式
第一章 物品法權
第二章 人身法權
第三章 採用物的方式的人身法權
插入章對任性的一個外在對象的觀念性獲得
第三篇 通過一種公共的司法權的判決而來的主觀上有條件的獲得
一、捐贈契約
二、借貸契約
三、重新獲得(追回)所失去的
四、通過宣誓而獲得保障
第二卷 公共法權
第一章 國家法權
從公民聯合體的本性出發關於法權作用的總附釋
公民與祖國以及與外國的法權關係
第二章 國際法權
第三章 世界公民法權
結束語
附錄 法權論的形而上學初始根據的解釋性附釋
第二部 德性論的形而上學初始根據
德性論導論
一、一種德性論的概念闡釋
二、一種同時是義務的目的的概念闡釋
三、設想一個同時是義務的目的的根據
四、哪些目的同時是義務的目的
五、這兩個概念的闡釋
1.自己的完善
2.他人的幸福
六、倫理學不為行動立法(因為這是法學的事),而是
只為行動的準則立法
七、倫理義務是廣義的責任,而法權義務則是狹義的責任
八、對作為廣義義務的德性義務的解説
1.自己的完善作為同時是義務的目的
2.他人的幸福作為同時是義務的目的
九、什麼是德性義務
十、法權論的至上原則是分析的,而德性論的至上原則卻是綜合的
十一、德性義務的圖型可以按照上述原理以如下方式來圖示
十二、心靈對於一般義務概念的易感性之感性論先行概念
1.道德情感
2.良知
3.人類之愛
4.敬重
十三、在討論一種純粹的德性論時的道德形而上學普遍原理
十四、德性論與法權論相分離的原則
十五、德性首先要求對自己本身的控制
十六、德性必然以不動情(被看做堅強)為前提
十七、德性論之劃分的預備概念
十八、倫理要素論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