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道德內化

鎖定
道德內化,是指個體道德主體社會道德的學習、選擇、改造、發展的 過程,是個體根據時代精神和個體內在要求對現存社會道德體系進行積極揚棄,從而形成個體道德素質和道德人格的過程。 [1] 
中文名
道德內化
外文名
Moral internalization
領    域
倫理學、教育學

目錄

道德內化理論來源

內化,從字面含義來看,無非就是由外而內,或説內在化。但是“內化”作為一個概念,從心理學的發展史來看,最早是由以涂爾幹(Emile﹒Durkheim)等為代表的法國社會學派提出的,指社會意識向個體意識的轉化,即意識形態的諸要素移置於個體意識之內。後來,法國著名心理學家P﹒讓利,瑞士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列昂節夫等人分別在兒童的社會化、兒童的思維發展、兒童的智力發展等方面對內化現象進行過較為深入的研究,並賦予內化不同的含義。 [2] 
一般來説,心理學上把內化定義為:“主體把現實的或想象中的他與其所處環境間有規則的相互聯繫,以及現實的或想象的環境特性轉化為內在的規則和特性的過程。換言之,內化就是使某種外部世界的樣式,如外部文化結構、社會需要、道德意識、交往形式、實踐價值等轉化為個人內在的精神生活,並使關於外部世界的內在表象對個體的思想和行為產生影響的過程。像哥白尼創立日心説的過程及人們對它的認定,學生從不知到知、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的學習過程,便是一種內化。 [3] 

道德內化分類

道德內化作為社會道德向個體道德轉化的過程,有着不同的類型。按照顧海根先生的研究可將道德內化分為如下三種類型。
一是消極型。這是一種最低級的道德內化類型。它是建立在條件性恐懼和焦慮基礎上的一種道德內化。一個人由於做出某種不良行為而遭受懲罰,因而對這一行為及其情境產生了焦慮,只有抑制這種行為或從事其他正當行為才能擺脱這種焦慮。因此,這種人在無人監督情況下也能抑制不道德行為或做出道德行為。屬於這一類型的人只是內化了具體的道德規則,而且對其道德意義尚未理解,只是從消極的方面(避免或擺脱焦慮)去遵循規則的。 二是榜樣型。這是建立在某個榜樣或榜樣羣的積極定向基礎上的道德內化。這是個體對他所尊敬的並以其自居的人物的道德標準深信不疑,事事處處加以模仿,即使榜樣不在身旁,也能參照榜樣的標準行事。屬於這一類型的個體己內化多種道德規則,已經基本理解它們的意義,並從積極的方面(希望受獎賞或成為英雄)去遵循規則。
三是原則型。這是建立在對道德原則的充分理解和堅信不疑基礎上的道德內化,是一種高級的內化形式。屬於這一類型的個體已經在心理內部形成道德規則體系。這是一個分層次的結構體系,高居這一結構體系最上層的是一些最基本的道德原則,它們具有抽象性、普遍性和權威性等特點。
以上三種道德內化類型,從發展的角度看消極型出現最早,在年幼兒童身上可看到這種內化;榜樣型出現稍晚,一般在學齡初期兒童身上可看到這種內化;原則性出現最晚,一般要到青年初期才可能出現。 [4] 
參考資料
  • 1.    易小明 、趙靜波 .道德內化中的主體張揚[ J ] .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2006 ( 5 )
  • 2.    朱智賢.心理學大詞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 3.    李維等.心理學百科全書:浙江教育出版 社,1995
  • 4.    彭柏林.道德需要論[R].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倫理研究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