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道家易

鎖定
周之“史”官,負責收藏室的工作。而當時的收藏室相當於現在圖書、檔案、博物、珍寶等館的綜匯。不但收藏周武王前後的書籍、史料、珍寶,還收藏一百多個大小諸侯國的歷史記載、上古遺書,各國的供奉,以及有關各氏族淵源的記載,大禹所制的九鼎和夏商遺物等。
從已有的文獻和考古發掘資料看,中華文明始於伏羲,至黃帝已趨興盛。但那時的文化,可以説還是一種巫史文化。但正是這種巫史文化,孕育了中國的學術文化。在這當中,就現有的文獻看,最突出的就是《易》文化。由《連山》至《歸藏》,再到《周易》,呈現出逐步發展、深化的趨勢。在周代,尤其是春秋時期,《易》的思想廣泛傳播。其中尤其關於“道”的思想,源遠流長,世代相襲。
作品名稱
《易》
作    者
數風流人物
創作年代
周代
作品出處
歷史
文學體裁
古文

道家易先秦道家易學

周之“史”官,負責收藏室的工作。而當時的收藏室相當於現在圖書、檔案、博物、珍寶等館的綜匯。不但收藏周武王前後的書籍、史料、珍寶,還收藏一百多個大小諸侯國的歷史記載、上古遺書,各國的供奉,以及有關各氏族淵源的記載,大禹所制的九鼎和夏商遺物等。
從已有的文獻和考古發掘資料看,中華文明始於伏羲,至黃帝已趨興盛。但那時的文化,可以説還是一種巫史文化。但正是這種巫史文化,孕育了中國的學術文化。在這當中,就現有的文獻看,最突出的就是《易》文化。由《連山》至《歸藏》,再到《周易》,呈現出逐步發展、深化的趨勢。 [1] 
道家易是易學的一個學派,陳鼓應先生在《先秦道家易學發微》中説:“《易傳》借道家的道論來解釋世界變化的法則,《繫辭傳》談及‘道'處有二:一是‘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一是‘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兩句話非常重要,然而卻是對老子道論的‘照着講'和‘接着講'。《繫辭》的‘一陰一陽謂之道'可能是對《老子》42章萬物生成論的一個概括。有關道器的問題,在《老子》書中已經隱約提出,馬王堆帛書《老子》有云:‘道生之……而器成之(在今本51章)',今本《老子》28章雲:‘樸散則為器',意即道散則為器(樸即道,見《老子》32章‘道常無名樸')。”還説:“道論創始於老子,無論是萬物生成之道還是變化之道、以及作為事物原理的道,在老子哲學中都有系統的論説。”(載《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二輯。)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中有一段話講得更為明確:“《易經》是一部占筮之書,《易傳》則提升而為一部哲學義理作品。兩者相距有七八百年之久,這期間,老子思想起着承先啓後的作用。”
至於戰國秦漢的道家,對《周易》卻是一直重視的。這一時期的道家分為南北兩個支系,北方道家的經典系統為“黃老易”,主旨在於融合道法而形成一種帝王之術;南方道家的經典系統為“莊老易”,主旨在於提倡無為政治理論並維護個人的精神自由。在這裏,“黃老易”和“莊老易”兩種次序,正好顯示了這些經典的權威地位的等次,其中《莊子》的地位一度超過《老子》這一點,尤值得學界注意。戰國秦漢文是以北方中原文化為主,道家經典也是以“黃老易”的系統為主流,“莊老易”的系統到漢武帝以後才顯得重要起來。東漢以後,控制中原地區的曹氏、夏侯氏家族先仿效漢初的黃老之治,後又沿襲早期的南方道家而提倡“三玄”之學,使由“黃老易”到“莊老易”的學術重點轉移過程變相地重演了一遍。 [2]  《易》與道家、《易傳》與道家之間密切關係,歷代儒、道名家與海內外學者均有大量的研究。
自春秋以上,中國學術總於易學一體,官學開始逐漸演變為民間私學。易學前後相因,遞變發展,百家之學興,易學乃隨之發生分化。自孔子贊易以後,《周易》被儒門奉為儒門聖典,六經之首,而儒門之外。“有兩支易學,與儒門易並列發展:一為舊勢力仍存在的筮術易;另一為老子的道家易。所以自孔子贊易起,中國易學開始分為三支”。 [3]  從易學發展史上看,先秦易學發展到老孔時代,形成了道家易、儒家易及術家易三支。其後秦始皇焚書,易以卜筮之書獨存,然易學至此盛極而衰。三支易學的這一總趨勢,到先秦以下乃由隱而顯:透過淮南子,道家易的趨勢明朗化;透過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儒門易的趨勢明朗化;透過占斷災異之學,術數易的趨勢明朗化。 [4] 

道家易兩漢道家易學

經過戰國中後期道家諸子對黃帝、神農的宣揚,漢代炎黃觀念趨向成熟,並與政治緊密結合,二者互相推助,形成了以黃帝為宗的道統與帝統觀念。漢代黃帝形象的主要特徵是:以黃老宗師的面目出現,又多與符和圖讖聯繫在一起。這兩方面都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統治者的支持,推動了漢代諸子炎黃觀念的發展,併為民眾認同,從而成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因素。劉邦親自為炎帝與黃帝立碑,並且為與黃帝爭戰的蚩尤也立了碑,這樣一來中國各民族便都是兄弟了。不過中國人都是三皇五帝的後代的確也是史實,否則便不會被各民族所承認而達到統一的目的。
劉邦去世後,呂后專政。呂家勢力被撲滅後,文帝劉恆被擁戴登基,漢朝帝業才算真正穩定。文帝在位23年,傳位於兒子劉啓,是為景帝,在位16年。這39年,從公元前179年到141年,由於漢初劉邦、呂后以及文帝與景帝採用黃老之學治國,使漢朝的政局開始正規化。政治穩定使經濟生產得到顯著發展,“倉廩豐實,府庫饒財,移風易俗,黎民淳厚”,人民真正過上了富足的生活,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空前盛世(文景之治),因而被以後的歷史家所稱羨。
在崇尚黃老的學術氛圍中,道家《易》得以彰顯和發展。據《史記·日者列傳》所記載:“楚人司馬季主,通《易經》,述黃帝、老子,博聞遠見。”在與宣揚孔孟之道的宋忠、賈誼辯論易道之廣大時,使宋、賈二人“忽而自失,芒乎無色,悵然‘噤口不能言”’。
淮南王劉安曾聘請精通易學的九位高人,著《淮南道訓》二篇。劉向《別錄》載:“所校讎中易傳《淮南九師道訓》,除復重,定著十二篇。淮南王聘善為易者九人,從之採獲,署日《淮南九師書》”(《初學記》廿一)。遺憾的是,此書早已亡佚,已無法瞭解具體內容。不過從劉向《敍錄》中看,應當是闡述道家易學觀的。另外《漢書·藝文志》中所記載的“《古五子》十八篇。自甲子至壬子,説易陰陽。”也應當屬於道家易或陰陽易。不過漢朝陰陽家易學與道家易學已無明顯區別,他們本身都屬於隱士易的範疇。 [5] 
從漢武帝后,仕途以儒家為主,但其他諸子百家並沒有遭到禁止。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漢朝的易學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所以至今漢易在易學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據《史記·儒林傳》中記載,漢初孔氏《易》的傳人為田何,田何傳王同、周王孫、丁寬、服生。但田氏易學在漢初的文、景之世影響並不大。儘管漢武帝將孔子所傳的《易經》列為儒家的《五經》之首,但是儒家卻往往更願意學習道家易。於是道家所傳的隱士易主宰了漢世的易壇。其代表為孟喜、焦贛和京房。孟喜“得易家候陰陽災變書”;焦贛“獨得隱士之説”;京房受易於梁人焦贛,而焦贛曾經與孟喜學習過易學,可見這三家象數易皆非孔子所傳之《易》。 [6] 
西漢《淮南雜説》中《老》《莊》、《易》本於一體;而嚴遵《老子指歸》為漢朝道家黃老易的代表之一,其弟子揚雄揚其波而著《太玄經》。揚雄少好學,口吃,博覽羣書,長於辭賦。揚雄是繼司馬相如之後西漢最著名的辭賦家,家貧,晚年嗜酒,人罕至其門。那時劉歆總管六經,曾讀《太玄》、《法言》二書,嘲揚雄日:“空白苦!今學者有祿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後人用覆醬瓿也。”揚雄笑而不答。七十一歲卒。
揚雄一生著作,主要的五賦二解載於《漢書·揚雄傳》,哲理著作《法言》東漢曾傳誦一時,但易學著作《太玄》卻一直罕有研究者。究其原因,乃在於這是真真正正的道家易學著作,確實太深奧,所以劉歆這樣的大經師都未能讀懂,嘲笑他説:“恐怕後人會拿你這書去蓋醬罐!”
《太玄》(道家稱之為《太玄經》)之所以深奧難懂有兩個重要原因:第一,它是道家的筮易理論,必須深透地理解道家哲理才能明白其筮易的原理。《周易》是先有數筮,經幾千年發展才與哲學結合:《太玄》是先有哲理,其後才據理而發明筮易之法。兩者所走的道路完全相反:《周易》是從實踐提高到理論,是歸納法的產物,為人們所易於接受:《太玄》是從理論推導出該如何實踐,是演繹法的產物,故為人們所難以接受。第二,《周易》的宇宙觀已普遍為人接受,其宇宙生成理論是“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早已為人所理解並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太玄》的宇宙觀卻尚未為多數人所理解,其宇宙生成理論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完全是道家的理念,與當時及後世人們的生活經驗有很大的距離。《周易》的宇宙觀決定了其筮易時用的是二進制數學,其宇宙生成過程之數是2n系列。《太玄》的宇宙觀決定了其筮易時用的是三進制數學,其宇宙生成過程之數是3n系列。《周易》的宇宙觀可以用平面幾何的圖象顯示,其計算(筮)也只在平面上進行,其時空概念是二維的(平面的。這是受古代思維方法之限制,如地理概念往往侷限於二維的、平面的“四面八方”)。《太玄》的宇宙觀則一定需用立體幾何的圖象才能顯示,其計算(筮)也是立體的,其時空概念是三維的(立體的。這是揚雄思維非常超前之處,他認為空問是三維的,時問也是三維的。這一點即使是今日的物理學家也未必都能理解,確是令人震驚的超前思維)。因此,從《周易》到《太玄》的進步,正象從平面幾何進步到立體幾何、解析幾何,從普通代數學進步到微積分數學,故當時的人(包括大學者、大經師)都很難理解揚雄的《太玄》。
道家《易》學,以其特點,或可稱為“科學易”。道家《易》學的代表人物是老子。老子對民族文化傳統的主要貢獻是以其思辨的睿智,摒棄天命神學的蕪言謬論,將“道”概念從傳統的政治倫理侷限中拯救出來,改造成為超時空的絕對的精神本體,並進而使有無、本末、難易、剛柔、母子等範疇第一次獲得完全的哲學意義,從而使傳統的、世俗的宗教倫理哲學,昇華為理性的思辨哲學。尤其重要的是,以道家的基本精神弘揚了《易》道。《老子》之“道”,是《易》道之再現和發展,尤其是對《易》中所包含的自然知識的繼承、發掘和發展,則是勿庸置疑的。《老子》着重探討的是天道與人道的合一關係,飄風驟雨與自然變化的關係,萬物與陰陽的消長關係以及人自身循道與長生久視的關係等等。秦漢以後,由於黃老之學所享受的特殊地位,以至漢代《易》學無不帶上老學色彩。東漢末,隨着黃老之學的黃老道化,魏伯陽著《周易參同契》,將道家《易》之象數引進丹術之中,倡言煉丹服餌可以養生延年以至成仙飛昇,又把道家《易》學引向宗教化。道家《易》學,對於化學、醫藥學、氣功養生學、數學、天文學、歷學、地輿學、礦物學等有關自然科學的產生和發展,起了重要的準備和推動作用。

道家易魏晉易學

王弼《周易注》、《周易略例》與韓伯(康伯)《周易註解》等,分別繼承先秦道家黃老易與莊老易等道家易學思想,一掃儒家易學陋説,實為易學一大革命。既是胡適先生所説的魏晉人的“道家易 [7] 

道家易後世道家易學

道家《易》學文獻實際上包括道家《易》學文獻和道教《易》學文獻 [8]  。由於先秦兩漢以及玄學等各位道家祖師的思想影響,道教在道家易學的基礎上發展出了獨具道家風格的道家易學養生。那麼為什麼《道藏》只收載“道教易學”既道家易學方面的道書(亦即與道教修持方術及科儀有關的註釋之作),而不直接在“本文”部類中收載《易》古經或《易》古經與《易傳》合二為一的《周易》呢 ? 究其因由,道教自認屬道家,而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學説逐漸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文化的主流,認為《周易》為文王、周公、孔子之所作,為“聖人之書”,故以後稱《易經》,歸為儒家經典。在學術思想史上,雖然儒、道互補,但儒、道(道家與道教)兩家門户之見甚深,各為比勢競譽,道不同不相為謀,每多相互斥貶,道教雖早已引《易》入其義理,並興起“道教易學”,但是卻未直接收《周易》入《道藏》。 [9] 
需要説明的是,道教《易》學文獻中部分著作得到了儒家認可,如《老子》、《莊子》、《周易注》等,被古代學者列入正統易學之中,而《周易參同契》類、藴涵易學思想類《易》學文獻往往被排斥在外,被看作易外別傳,予以貶斥。朱彝尊《經義考》只是象徵性地照顧了《參同契》,但他同時説道:“《參同契》本道家之言,不當列於經義。然朱子嘗為之注,且謂無害於《易》,故附載之。是書註解頗眾,則概略而不記也。”③這種有限的包容,仍然引起學者的不滿。全祖望批評《經義考》於易類著錄易外別傳,“亂經者莫甚於此”。《四庫全書總目》也説:“丹經自丹經,易象自易象,不能以方士之説淆羲、文、周、孔之大訓焉。”
攻擊道家易先天圖書之學:顧氏説:孔子論《易》見於《論語》者,二章而已。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曰“南人有言日,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恆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佔而已矣。”是則聖人之所以學易者,不過庸言庸行之間,而不在乎圖書象數也。今之穿鑿圖象以自為能者,畔也。……是故“出入以度,無有師保,如臨父母”,文王、周公、孔子之《易》也。希夷之圖,康節之書,道家之《易》也。自二子之學興,而空疏之人,迂怪之士,舉竄跡於其中以為《易》,而其《易》為方術之書,於聖人寡過反身之學,去之遠矣。(《日知錄》一)
指出宋儒之《易》學是道家的《易》學,這是清儒的一個大問題。黃宗羲、黃宗炎、毛奇齡、胡渭在這一方面的成績最大。 [10]  後世學者對此論斷絕少異議。章太炎謂:“邵康節本為陰陽家,不能説是儒家”,“邵子迷於五行”,進一步指出了康節易學的學術實質。
道文化,無疑是華夏文明的根文化,如果説道家(道教)、儒家(儒教)為這個根上生出的最大兩枝,那麼,百家之學是她的旁枝或小枝。道教易學,首先是以“道”註解《周易》的著作,代表作品是《易説》、《周易恆解》、 《周易集説》;其次是圖書易,代表作品是《易數鈎隱圖》、 《易象圖説內外篇》、 《易圖通變》等;再次是直抒丹道真意的著作,代表作品是《會真集》、 《金丹大成集》;最後是丹道三大經典《文始真經》、《周易參同契》、 《陰符經》的代表性註解。《文始真經》、《陰符經》雖非易學著作,然而其理與《周易》相合.為了保證丹道體系的完整性,也列在其中。

道家易道家易學經典

古代道家易的代表作有《老子》、《文子》、《黃帝四經》、《恆先》、《太一生水》、《列子》、《莊子》、《鶡冠子》、《管子》、《彖傳》、《繫辭》、《呂氏春秋》、《淮南子》、《老子指歸》、《太玄經》、《周易參同契》、《周易注》、《周易略例》、《辯謙》、《周易註解》、《道家諸子書註疏》、《易龍圖序》、《先天圖》、《無極圖》、《正易心法注》、《東坡易傳》、《易老通言》、《梅花易數》等等。
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道家易學建構》、《道家文化研究》;周立升《兩漢易學與道家思想》;高懷民《先秦易學史》;王葆玹《黃老與老莊》、潘雨廷《易老與養生》;顧文炳《易道新論》;李養正《道教義理學綜論》;詹石窗《易學與道教符號揭謎》、《易學與道教思想關係研究》等等。
陳鼓應《老學先於孔學——先秦學術發展順序倒置之檢討》、劉先枚《論南方之學與北方之學的辯證發展——南《老》北《易》源流初探》、王葆玹《“黃老易”和“莊老易”——道家經典的系統性及其流變》、王樹人、喻柏林《周易與道德經在思維方式上的內在聯繫》、李中華《老子與周易古經之關係》、曾 勇《文子易學思想簡論》、林義正《論列子天瑞的易道思想》、李延倉《莊、易關係淺論——兼論道家易》、《郭象《莊子注》易學思想蠡測》、《成玄英《莊子疏》的易學思想管窺》、於成寶《論鶡冠子的數術之學》、趙建偉《乾坤道論》、楊默玄《對淮南子運用易學的思考》、羅熾《易傳與道家思維方式合論》、羅熾《太平經與易學》、張善文《道藏之易説初探 》、詹石窗《論易學與道教文化相關研究的意義與原則》、《遁甲之學符篆化》等等
參考資料
  • 1.    宋定國著《國學探疑》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01,第92頁
  • 2.    王葆玹《“黃老易”和“莊老易”——道家經典的系統性及其流變》
  • 3.    高懷民.《先秦易學史》.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320、333—334頁
  • 4.    出土文獻與道家研究述評
  • 5.    秦泉《周易大全》
  • 6.    賀華章《圖解周易大全 》
  • 7.    胡適《朱自清評,胡適文選 朱自清點評本》下冊,中國文史出版社,2013.08,第308頁
  • 8.    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道家易學建構》
  • 9.    李養正《道教義理與《周易》關係述論》
  • 10.    胡適《胡適全集》第八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9,第19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