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道口鎮

(山東省壽光市道口鎮)

鎖定
道口鎮位於山東省濰坊市壽光市北部,東臨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北瀕渤海萊州灣。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10公里,總面積213平方公里。2005年撤銷,併入營裏鎮。
中文名
道口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省壽光市
人口數量
2.6萬人

道口鎮地理環境

道口鎮東臨濰坊濱海西城區,北瀕渤海萊州灣,海岸線20公里,面積213平方公里,轄27個行政村,人口2.6萬人。2005年1至3月份,全鎮實現財政收入11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1%。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18億元,工業投入3.6億元。

道口鎮歷史沿革

1995年6月20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道口鄉設立道口鎮。 [3] 
2005年7月,經省政府批准,撤銷道口鎮,併入營裏鎮。 [4] 

道口鎮經濟狀況

道口鎮1995年,完成國民生產總值1.24億元,比1994年增長25%;工農業總產值2.72億元, 比1994年增長25%;農村經濟總收入1.6億元,比1994年增長37%;農民人均純收入2130元,比1994年增長280元;農村儲蓄餘額5200萬元。 農業生產邁上新台階。按照穩定糧油,遠抓林果,近抓畜牧,養殖業上搞突破的工作思路,全鎮逐漸形成了糧、果、牧、漁四大支柱產業。1995年實現農業總產值1.46億元,糧食平均畝產600公斤,創歷史最高水平。果園面積1.1萬畝,果品總產1650萬公斤;共有較大規模養雞場12處,奶牛場1處,飼養大户300個。肉雞出欄突破90萬隻, 肥豬出欄2500頭,牛出欄800頭,羊出欄2500頭。開發淡水養殖面積200畝,海水養殖面積2.1萬畝,實驗成功了三疣梭子蟹等名優品種,1995年淡海水養殖業實現收入3856萬元。 鎮村企業發展迅速。到1995年底,全鎮鎮村企業發展到49家,其中鎮辦企業13家, 擁有固定資產1.4億元,職工2630人,其中環渤海集團總公司跨入“全國百強鄉鎮企業”名列第64位,鎮建築公司與香港合資,在澳大利亞建成海外企業1處(澳魯有限公司)。1995年鎮村企業實現利税423.9萬元,比上年增長19.8%;全鎮村及村以上工業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入1738.5萬元,新上和技改項目11個。 教育、 衞生、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全鎮擁有科普學校1處,中小學校21處, 達到省頒六配套標準。連續3年被評為市級基礎教育先進鄉鎮和教書育人先進單位。道口一中實驗教學被評為省級窗口學校。一中、中心小學、北單太陽能小學被評為濰坊市“規範化學校”和綠化、美化先進單位;鎮村兩級醫療衞生機構和保健網絡健全,被壽光市委、市政府評為衞生達標先進鄉鎮。 [1] 
道口鎮自1991年以來,全鎮以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為目標,着重地抓了農業建設。在確保糧食產量穩步增長的情況下,調整農業內部結構,擴大蔬菜、林果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農業總產值由1991年的0.46億元,增長到1995年的1.46億元,年遞增26%;糧食總產量連續5年穩定在1200萬公斤以上,其中1995年總產1541萬公斤,比1991年增長34.9%;果品產量2581萬公斤,是1991年的3.1倍;1995年蔬菜產量680噸,是1991年的4.5倍;林木覆蓋率達到10.5%,比1991年提高10個百分點;畜牧業總產值達到2129萬元,是1991年的2.16倍;水產品產量達到12483噸,產值8328萬元,分別是1991年的5倍和4.5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有了較大發展,農業技術裝備水平明顯改善。 鄉鎮企業發展良好。鄉鎮企業堅持抓資金投入、抓技術改革、上項目、上質量,使鄉鎮企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到1995年底,鎮辦企業發展到12處,村辦企業73處,安排農村富餘勞動力2132人,1995年實現企業總產值24865萬元、利税1612萬元,分別是1991年的12.9倍和0.9倍。該鎮的企業山東環渤海集團總公司1995年實現總產值8878萬元,利税8.56萬元,在1994年,進入“全國鄉鎮化工百強企業”之列。(1)技改投入逐年增大。1991~1995年共投入資金3125.3萬元,技改個數66個,新增產值44994.6萬元。(2)搞好外向型經濟。1991~1995年,辦成中外合資企業2家,實際利用外資5萬美元,企業共完成出口交貨值2455.8萬元。(3)企業改革不斷深化。1991~1995年,有3家鎮辦企業改組股份合作制,兼併企業3家。全鎮組建了山東環渤海集團總公司,由14個二級獨立核算的分公司組成,形成了以公路工程施工為龍頭,以建築工程設備安裝、防腐保温和石油化工、鹽化工為骨幹的集團經濟實體。(4)企業家隊伍不斷壯大。1991~1995年,先後為4名貢獻突出的鄉鎮企業家辦理了“農轉非”,3名辦理了“工轉幹”,引進各類專業技術人才50名。共有11名企業廠長被評為壽光市級以上鄉鎮企業家。
全鎮小城鎮基礎設施投資達471萬元,修建柏油路2.4公里,形成四縱四橫的城鎮建設網絡,到1995年底安裝路燈187盞,開通程控電話400部,修建排水暗溝2800米,全鎮變壓器容量達5800千伏安,實現村村通電。1991~1995年,各村共計投資3000萬元,新建高標準房1511處,硬化路面20萬平方米,安裝路燈55盞,村莊規劃日益完善,南單前村1994年、1995年分別獲省建委和濰坊市政府授予的“村鎮建設明星村莊”稱號。 教育事業蓬勃發展。1992年,經省政府驗收合格,道口鎮高標準普及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到1995年底,全鎮中小學校已發展到21處,其中初中2處,小學19處,教職工386人,另外有幼兒園35所,幼師38人,在園幼兒1018人。1991年以來,為改善辦學條件,全鎮共投資1120萬元,新建義務教育標準學校9處,擴建學校7處,小學、初中校舍達標率均為98%,內部設施配套達標率為96%;各學校共投資80餘萬元進行校園綠化、美化和淨化,全鎮學校綠化面積達5978平方米。2處小學分別被評為濰坊市和壽光市規範化學校、濰坊市級綠化、美化先進單位;2處幼兒園被評為濰坊市一類園所。教育質量明顯提高。全鎮小學學齡前兒童入學率、在校生鞏固率分別達到100%,小學畢業升初中率達到100%以上,5年間共向高一級學校輸送高中、中專學生950人。連續3年被壽光市政府評為“基礎教育先進鄉鎮”,道口一中和北平小學評為“教書育人先進單位”。被濰坊市教委授予“實驗室先進單位”。在壽光市中小學生理化生物自然實驗操作競賽中,道口中小學獲一等獎。
道口鎮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林果生產。近幾年來,該鎮從“大穩定、小調整”入手,逐步實施“典型引導,促進整個”和完善“讓利與民”的激勵政策,落實了果園規劃化管理和傳授科技新技術,自1993年春,林果生產進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在1991年前3278畝的基礎上,1993年發展優質蘋果園1736畝;結合實施“壽北綠色工程”,1994年春~1995年春發展鴨梨園3455畝,蘋果園1205畝;到1995年底,全鎮果園面積9674畝,是1991年的2.95倍,果園面積佔總耕地面積的28.2%,户均達到1.5畝果園,沿海地區“只種糧棉種果難”的傳統種植模式,得到了極大改善,產業結構比例得到了明顯提高。1995年,道口鎮全鎮3278畝結果園平均畝產達到5490斤,總產量1800萬斤,實現果品收入720萬元。全鎮果品人均毛收入280多元。1993~1995年連續3年被壽光市委、市政府評為“林果生產先進鄉鎮”,1991年2月被省農業廳評為“省級樣板園鄉鎮”。 自然資源豐富。道口鎮灘塗面積廣闊,地下滷水資源豐富,對發展海水養殖和發展鹽業及鹽化工生產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自1986年,共建成養蝦場2.7萬畝,年可創利潤1000萬元。1991年建成鹽田6.7萬公畝,年產原鹽8萬噸,實現產值1160萬元,利税180萬元。
道口鎮2000年底,全鎮完成國民生產總值3.5億元,比1995年增加1.26億元,年均遞增20%;農村經濟總收入3.8億元,比1995年增加1.896億元,年均遞增25%;農民人均純收入3770元,較1995年增加1640元;財政收入828萬元,比1995年增加626.7萬元。 農業生產。2000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億元,年遞增25%。全鎮大蒜種植面積1萬畝,年產蒜薹600萬公斤,蒜頭750萬公斤,畝收入2000多元,成為全市最大的大蒜生產基地;通過大力推廣應用套袋、噴施果型劑、嫁接改造等技術,果樹的優質率達到85%以上,2000年,全鎮果品實現收入1500萬元,是1995年的2.5倍,全鎮果品人均收入600元;畜牧業生產重點抓了飼養小區建設和培植畜牧業生產大户,飼養小區、飼養大户數量分別達32處和517户,2000年全鎮畜牧業總產值完成3400萬元,比1995年增加1200萬元;林木覆蓋率達到20%,比1995年提高9.5個百分點;食用菌生產已形成規模,2000年全鎮新發展食用菌標準大棚120個,每棚平均收入2400元;水產品產量3.8萬噸,產值1.2億元,分別是1995年的3倍和1.4倍。農業基本建設成效顯著,1996~2000年,為切實改善全鎮的澆水條件,先後完成了東豐產河開挖、西豐產河清淤、引彌配套、荒鹼地開發、農田綜合治理、條田溝清淤等重大工程,共疏通河道2.5萬米,溝渠32萬米,開挖溝渠1.5萬米,改良土地1.5萬畝,建揚水站3處,橋涵15座,閘門12個,防滲渠2.8萬米,新打機井12眼,修復機井7眼,共搬動土石方152萬立方米,投入工日16.3萬個,累計投資768.3萬元。 [2] 

道口鎮產業結構

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建成了全市最大的畜牧標準化園區,發展冬棗面積10800畝,無土栽培蔬菜大棚40個。坐落於鎮區東側的海洋化工創業園,地理位置優越,地下滷水資源豐富,富產原鹽,是鹽化工創業的首選之地。該鎮擁有海水養殖純水面3.3萬畝,淺海灘塗5.5萬畝。2004年,新建欄海防潮大壩1.7萬米,新圍圈灘塗2.2萬畝,大搞鹽田建設,全鎮已建和在建鹽田32萬公畝,年產優質原鹽120萬噸,銷往全國各地。
該鎮先後投資2300萬元對鎮區南大路進行了維修改造,新建、改建了高標準的四環柏油路和佔地103畝的初中新校,並依託新校建設佔地150畝的高標準居民新村,其中沿街商居兩用樓建築面積達到8800多平方米,配套完善了路燈、水、電、暖等基礎設施,為發展民營經濟和建設現代化小城鎮奠定了基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