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過許州

鎖定
《過許州》是清代詩人沈德潛的詩作。此詩寫出了作者經過許州時,路上所見到的田野和農村的誘人的景色,表達了作者那種賞心悦目的感覺和輕鬆愉悦的心情。全詩動靜結合,虛實並舉,情景交融,讀來令人心曠神怡。
作品名稱
過許州
作    者
沈德潛
創作年代
清代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過許州作品原文

過許州
到處陂塘決決流⑵,垂楊百里罨平疇⑶。
行人便覺鬚眉綠⑷,一路蟬聲過許州。 [1] 

過許州註釋譯文

過許州詞語註釋

⑴許州:今河南許昌
⑵決決:流水聲。陂(bēi)塘:池塘。
⑶罨(yǎn):覆蓋。平疇:平整的田地。
⑷行人:出行人。此處指自己。 [2] 

過許州作品譯文

池塘裏流着清水,垂柳罨覆着平野。到處一片翠綠,滿眼都是生機,使人覺得彷彿鬍鬚眉毛都被染綠了,一路蟬聲陪伴我走過許州。 [2] 

過許州創作背景

沈德潛在朝期間,他的詩深受乾隆皇帝的賞識,這一特殊地位使他的詩論和詩作,曾風靡一時,影響頗大。詩人路過許州(北周於穎川郡置許州,即今河南許昌),風光宜人,詩興勃發,寫下《過許州》一首。 [1] 

過許州作品鑑賞

過許州時,詩人身處綿延百里的柳蔭道中,碧青的池水,翠綠的垂楊,周圍一片綠色,他甚至覺得連自己的鬍鬚、眉毛也被這美好的景色染綠了,這使他感到十分賞心悦目。而一路知了的歡快叫聲,更增添了他的愉悦之情,使他非常輕鬆地在不知不覺中過了許州。
這首詩無論是寫自然景物,還是寫自己的真情實感,都是些類乎村夫野老之語從心底自然流出,沒有絲毫雕琢痕跡。但只要靜氣按節,密詠恬吟,就會涵濡深悟其妙,真可謂是“語淡而味終不薄”。第一句“到處陂塘決決流”,是從聽覺角度寫池塘美妙的流水聲。“決決”,流也,見《廣雅釋訓》,王念孫疏證:“《説文》:‘決,行流也。’重言之則曰‘決決’;‘決決’,水貌也。”韋應物的《縣齋詩》有“決決水泉動”之句,范成大的《喜雨詩》有“流渠決決繞幽居”之句。詩人用“決決”一詞來攀寫潺潺的流水聲,不僅窮其聲音,而且形神畢現,那種水流的狀態,如一羣孩童你追我逐,如幾十只鴨子爭相戲水,嘩嘩的水聲和歡聲笑語相互融合,那的確是一幅非常絢麗的圖畫。而後兩句詩動靜結合,情景交融,是詩,也是畫,足以引人揚首展眉、心曠神怡。末尾一句,表達了詩人輕快的心情,聽着蟬聲好像忘掉了旅途的勞累。 [1] 

過許州作者簡介

沈德潛(1673~1769 ),清代詩人、詩評家。字確士,號歸愚,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公元1739年(乾隆四年)中進士,曾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為葉燮門人,論詩主格調,提倡温柔敦厚之詩教。其詩多歌功頌德之作,少數篇章對民間疾苦有所反映。其貢獻主要在於詩選和詩論,其所選各種詩選,保存較豐富的篇章,流傳頗廣,大有參考價值。《古詩源》收錄了不少古代民歌,在當時頗難能可貴。選本中的評語,在品鑑詩歌藝術方面,有一些精闢見解。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