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過洋牽星術

鎖定
過洋牽星術是中國古代航海所用的天文觀察導航技術,是指用牽星板測量所在地的星辰高度,然後計算出該處的地理緯度,以此測定船隻的具體航向。
中文名
過洋牽星術
屬於技術
導航技術

過洋牽星術航海技術

牽星術來確定船舶的航行位置。牽星術乃是當時一種利用天文狀況進行測位的航海技術。即在船上利用牽星板來觀察某一星辰的高度,藉以確定船隻所在的地理位置。特別是在深海中,地形水勢難以提供有效的識別,無所憑依,往往以天象來確定航位。

過洋牽星術原理

牽星術的主要工具是牽星板。牽星板是測量星體距水平線高度的儀器,其原理相當於當今的六分儀。通過牽星板測量星體高度,可以找到船舶在海上的位置。

過洋牽星術操作方法

牽星板共有大小十二塊正方形木板,以一條繩貫穿在木板的中心,觀察者一手持板,手臂向前伸直,另一手持住繩端置於眼前。此時,眼看方板上下邊緣,將下邊緣與水平線取平,上邊緣與被測的星體重合,然後根據所用之板屬於幾指,便得出星辰高度的指數。

過洋牽星術常用星座

明代過洋牽星術常用的星座包括北辰星、織女星、布司星、水平星、北斗星、華蓋星、燈籠骨星等。
鄭和航海過洋牽星圖
鄭和航海圖》中有四幅過洋牽星圖。其中一幅題為“忽魯謨斯國回古裏國過洋牽星圖” [1] 
  • “忽魯謨斯回來沙姑馬開洋,看北辰星十一指(水平線上17度36分),看東邊織女星七指為母(水平線上11度12分),看西南布司星八指平(水平線上12度48分)丁得把昔,看北辰星七指(水平線上11度12分),看東邊織女星七指為母(水平線上11度12分),看西北布司星八指(水平線上12度48分)。沙姑馬開洋看北辰星十一指平水(17度36分)。丁得把昔過洋看北辰星七指平水(水平線上11度12分)。”
鄭和航海過洋牽星圖 鄭和航海過洋牽星圖
清朝前中期的航海技術雖然沒有很大創新,基本上繼承前人的傳統方式。但也有一定程度的發展。
參考資料
  • 1.    向達校注.《鄭和航海圖》.北京:中華書局,2000:66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