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過江羅漢

鎖定
尊者本為佛的一位侍者。十六羅漢之第六尊,因出生於跋陀羅樹下,故名。又因他曾由印度到爪哇島傳播佛教,因此又被稱為“過江羅漢”,住耽沒羅洲。佛陀涅槃前,曾令尊者永住世間,濟度眾生,他為救助眾生,常到眾生中間活動。 [1] 
中文名
過江羅漢
別    名
跋陀羅尊者、拔度羅尊者、賢者
國    籍
印度
職    業
和尚
主要成就
身負經卷、東渡傳經 跋山涉水、普渡眾生
出生地
印度
信    仰
佛教

過江羅漢基本介紹

跋陀羅尊者--過江羅漢
身負經卷、東渡傳經 跋山涉水、普渡眾生
跋陀羅三字,意譯是賢,但這位羅漢取名跋陀羅,是另有原因。原來印度有一種稀有的樹木,名叫跋陀羅。他的母親懷孕臨盆,是在跋陀羅樹下產下他的,因此就為他取名跋陀羅,並將他送去寺門出家。
相傳東印度羣島的佛教,最初是由鈸陀羅傳去的。
他由印度乘船到東印度羣島中的爪哇島去,
傳播佛法,因此稱之為過江羅漢

過江羅漢跋陀羅尊者聖蹟

他的一生的事蹟,這位跋陀羅尊者,他的父親叫饒桑,是釋迦牟尼佛父親淨飯王的馬車駕手,就是馬伕,給他駕馬車的。他跟一個種姓高的女人結婚,因為是淨飯王的馬車司機,(那時候沒汽車,是馬車。)所以家裏也很富裕,但是他就是下面沒孩子。他到處在神面前求,但是很久還是沒有滿願。
有一天,淨飯王的太子(就是釋迦牟尼佛沒成佛的時候),他降生了,這個馬車的駕駛員聽到佔相的説,這個太子將來不是成佛就是轉輪聖王。這個馬車的駕駛員也很想生一個兒子,將來給悉達多太子做駕駛員。因為他是給他父親駕馬車的,因為國王生了個太子,他也希望他生個兒子,將來太子做國王的時候,給他駕馬車,這樣他們家裏事業就不會斷了。他多次地在各方面的神面前祈禱,但是還是沒有效果。等到釋迦牟尼佛成佛,六年了,釋迦牟尼佛才回到他家裏度他的家屬。這個馬車的駕駛員説,假使我(他沒孩子嘛)死了以後,財產都歸公了,充公了,因為沒有後代嘛,就給公家拿去了。他想與其給充了公,倒不如自己來安排,就把他的錢都花在下一世再投生到好地方去,就供佛。他的願就是下一輩子能夠生到好地方。
他的方法就是邀請釋迦牟尼佛跟他的大弟子一起應供,他就準備了很好的午餐,親自為他們端飯。吃了飯之後,照規矩佛就説法,他就坐在低的座位上聽釋迦牟尼佛説法。釋迦牟尼佛説法的時候,大家都一心地聽,很靜地,鴉雀無聲。説完之後,這個馬車的駕駛員就説:聖者(恭敬的説法),我本來希望有個孩子,做馬車駕駛員(接他的班),跟我一樣。雖然你是,已經出家了,成了聖人了(他本來希望這個孩子給太子做國王的時候做馬車的駕駛員),但是太子出家了,成了佛了,照規矩他的這個希望可以不要有了。但是他説他還是想要個孩子。假使這個孩子生出來,本來是做駕駛員的,他説我就送給你了,給你做侍者,釋迦牟尼有神通,知道他是會生個孩子的,這孩子長大之後,也會成為一個出家的聖者的。他説:“好,你這樣説很好,以後不要反悔,你是一個老實人,説話要算數!”
果然後來他的妻子懷孕了,結果養了一個非常端正的男孩子,他的父親當然很高興,出生的時候舉行了盛大的宴會,請了親戚朋友都來參加,給取了名叫“桑布”,跋陀羅是印度話。因為這個書是從藏地翻過來的,叫“桑布”。實際上他的印度的原名叫跋陀羅。這個小孩子長大以後,因為他家裏富有,請了很多有名的老師,教他學問,還有各式各樣的技術,五明,最後成了一個很有名的,學問淵博的人。
到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知道跋陀羅的因緣到了,就在他父親-淨飯王逝世以後,釋迦牟尼佛回來為他父親辦超度法會,釋迦牟尼佛就在會上跟馬車的駕駛員説:“以前你答應的,小孩子養下來給佛作侍者的,現在你要兑現了。”這個人也很好,他就馬上回家,把孩子帶來,交給釋迦牟尼佛,並對他孩子説:“你跟着佛去好了,我在你沒生之前,已經答應了,要交給佛去培養的”,他又告訴他的孩子要好好侍侯釋迦牟尼佛。因為他自己是侍侯淨飯王的,那麼他的兒子要侍侯淨飯王的兒子釋迦牟尼佛。
跋陀羅因為有善根,叫他跟了佛走,他也很高興,他説:“叫我跟了佛學的話,那對我説是極好的,利益無邊的。”他也就跟着一起走了,釋迦牟尼佛把他帶到一個寺院裏邊,把他剃度了,然後教他戒律。戒定慧等等學處。到了一定的年齡(因為他跟隨佛的時候年紀還小),到了二十歲以上,就受比丘戒,他對佛的法很用功,精勤修行,很快得到阿羅漢,成了佛的護法,也是侍者,也是佛教傳播的法師。佛教的事業就是要靠人傳播的,沒有人傳播就永遠拘束在一個地方,大家不知道,那麼太可惜了。所以説弘法的方式很多,主要是內護,是釋迦牟尼佛出家的弟子,尤其是成果成道的,這樣子宏揚最有力。
從此以後,跋陀羅尊者就成了大家一個恭敬的對象,他也度脱了很多的弟子。同時他也想到,自己的父母也應該使他們皈依三寶,於是他就用一種神通的方式來對他們説,使他們也皈依三寶,而且跟他們一説法,他的父母也有善根,都證了初果。最後他的父母證了初果以後,對佛法起了極大的信仰,就把所有的財產都佈施、供養掉了,出家,最後父母兩個也成了阿羅漢。這是最大的報恩。我們説報父母恩,現世的報,使他安樂,歡喜,這是要的(不是説這個不要),不能使他生氣。但是永遠的安樂,是使他皈依三寶,能夠脱離三惡道,乃至輪迴的苦,這是最大的報恩。
有的人説佛教不報恩,好像把父母都丟了,這是不現實的。要報恩,自己要有能力。這個能力要從學修而來,等於説要為祖國效勞,我們要有很大的科學技術,到海外去留學等等,並不是把祖國拋棄掉了。我們是為了為祖國更大地效勞,所以到海外去留學,把學來的知識拿來為祖國服務。是這個意思。
跋陀羅尊者的事業很偉大,不但度脱了很多的弟子,同時使他的父母也成了阿羅漢,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佛的弟子很多提這個問題:跋陀羅過去有什麼善根,做了什麼善業,很快就得了阿羅漢果,而且把父母也説服了,使他們皈依三寶,放棄了富裕的家庭生活,也到佛法裏邊來出家,都成了阿羅漢果。
佛就説了宿世的因果:在拘那孫佛的時候,有一個國王,在拘那孫佛圓寂之後,他要造一個佛塔,給拘那孫佛做記念。因為他自己很忙,把一個事情委託一個大臣去辦,這個大臣開始是不信佛的。國王自己很信佛,託他去辦,因為他不信佛,就叫太子去監工,這樣子慢慢地塔也造好了。造好之後,國王舉行一個盛大的法會,造塔的大臣跟他的妻子兒女都一起來了,他們在塔前禮拜供養,這個大臣的兒子卻善根很好,在塔前虔誠地供養、祈禱,供了很多供品,發願將來投胎到一個富裕的家庭,得到很好的報身,有機會來侍奉、親近以後的佛。因為拘那孫佛以後還有佛,以後的佛還要出現,賢劫千佛嘛。這樣子他發了這個願,也發願將來能碰到佛,能夠信他的教法,能夠證到阿羅漢果。發了願之後,他的父母(就是大臣)説:“你在塔前祈禱了很多時候,你在禱告什麼呢?”他就告訴他們,他父母也就這樣子發了願,這樣不但他自己在後世碰到釋迦牟尼佛,出家,成阿羅漢果。因為他過去發過這個願,他的父母在拘那孫佛塔前也同樣發了願,所以他的父母也由他的孩子接引而成了阿羅漢果。這是説因果一點不虛的。
從這個尊者的一生的事蹟,給我們一個教育,世間的生活再富裕,也不是很堅牢的,也是無常的。我們的很多的財產,就像毒蛇的頭的影子裏躲陰一樣,是不堅牢的,無常的。財富本來是毒蛇,毒蛇的頭下遮太陽光,是一會兒就沒有的,有的人把這個東西當好事情,實際上是虛幻的。要看破財產的無常,要皈依永遠安樂的佛教。
以前大家都知道的一個公案:佛跟他的弟子經過一個地方,地下有個庫藏,暴露在一個荒山裏邊。佛經過一看:“毒蛇!”他的弟子一看:“啊呀!毒蛇!”有一個砍柴的農村人,他説山那邊的庫藏裏佛和弟子都説是毒蛇,有什麼毒蛇,我去看看。一看,這裏都是金銀財寶:“啊呀!這樣的毒蛇給它咬死也甘心!”就很高興,全部拿去了。有了錢當然享受,就馬上蓋起富麗的房子、花園,自己在裏邊很舒服地生活。那知道沒好久,國王經過了:“哎!這裏本來荒山,怎麼現在這麼富麗堂煌的房間、別墅、花園造起來了?”就問是什麼人造的。一打聽是一個農村的窮光蛋的樵夫造的。“哎!你這個錢哪裏來的 ?”把他抓起來了,他説是地下發現的。“地下發現,是國王的,不是你的嘛!”要把他辦了,要處死刑,殺頭了。這個時候他才覺悟:“這就是毒蛇啊!”把他毒害死了,窮歸窮,不會被王抓起來砍頭啊!他就在臨刑的時候大叫:“佛説的對啊!這是毒蛇啊!”他在大叫,國王就問他的手下:“他叫什麼?”他就把這個事情告訴國王。“原來這樣!”國王就把他放掉了。
這個就是説財富不是好事。跋陀羅尊者就是看破財富出家了。最後用佛教教化他的父母,使他們也看破世間,一起出家了,都成就了阿羅漢果。這既是一個看破五欲的實例,也是真正孝養父母的一個實例。
他住的地方是亞母河流洲,這是一條河,叫“亞母”就是亞母河。它的來源:來這個地方的龍在夏季有的好幾個月在這地方一起遊戲、娛樂的,他們就在亞母河流中間的一個島上用珍寶造了一個很豪華的住處,每年夏天都來聚會。有一次正當很多的龍在一起集會、遊戲的時候,跋陀羅尊者也很巧跑到這裏來,尊者就對那些龍説法,他們都受了皈依。他們就把用寶石造的 住處供獻給尊者。尊者慈悲,滿他們的願,為他們培福嘛。供養來了收下是好,讓他們培福,如果你不收的話,他們培福的機會就沒有了。這樣就收下了。以後尊者就與他的隨從(一千二百個羅漢)經常住在那裏説法。這是亞母河流洲的一位尊者-跋陀羅尊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