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運營技術

鎖定
OT運營技術(Operational Technology) ,這裏的operation,從微觀看可以理解為操作,比如操作一台設備;從中觀看可以翻譯為運行,比如運行一條生產線;從宏觀看則可翻譯為運營,比如運營一家工廠。而不管採用哪一種層級的含義,其本質都是用特定的硬件和軟件,對物理設備如閥、泵等進行控制,從而導致物理過程與狀態的變化。 OT技術最為容易被忽視的一個核心基礎,就是:工業知識的積累和傳遞,將人的隱性知識,轉化為機器語言,成為一種可執行的知識體系。硬件既包括控制層的PLC、SCADA、DCS、CNC、RTU、運動控制、機器人等,也包括底層的傳感器(按鈕、開關、RFID閲讀器、條碼掃描器、各種温度、壓力、流量、液位變送器等)和執行器(繼電器、電磁閥、電機、閥門、指示燈等),還有現場總線和工業以太網。嵌入式系統(例如智能儀表)、數控機牀設備等也可以歸於其中。 在軟件方面,除了指按照工藝要求對PLC的編程、DCS組態、SCADA的圖形頁面繪製、CNC的加工曲線、機器人的動作等,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製造過程的技術秘籍、加工過程中的數據,以及企業員工的知識和經驗。
中文名
運營技術
外文名
Operational Technology
別    名
運維技術

運營技術OT技術、自動化與工業知識

OT包括了AT自動化技術,自動化技術在不同的工廠之間水平會相差很大。德國和日本的大多企業就是因為在自動化方面做得出色,才有今天的成功。實際上許多自動化技術,本身就是從工業Know-How轉化而來。
從廣義上説,IT是個平台,是為OT服務的。OT包括數據、知識、秘籍。有了IT平台和軟件技術,大數據可以幫助企業更快、更好地獲得智慧、智能。工廠數據、經驗從直覺、隱性知識,向知識轉化對企業而言很重要。但也要認識到,OT解決知識傳遞問題並不容易,不是有了IT技術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把數據轉換為執行力和知識,這有一個過程,有經驗的積累,而且是要不斷演進、不斷優化、不斷完善的。
OT是有企業氣質的,跟企業知識傳遞是有關的。正因為如此,OT才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這是工業化的根。

運營技術OT與IT信息技術

IT技術的範圍很廣,最重要的兩個節點是PC和互聯網的出現。PC的出現、Windows & Intel的崛起改變了整個世界,使計算機成了百姓化的產品;Web技術使互聯網又極大地發展起來,網絡和圖形界面大大地方便了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
過去工廠只關心OT,沒有人知道IT。
在IT概念出來之前,企業核心競爭力就是OT技術,因為這意味着技術秘籍,也就是工業Know-How,一直處於主導性位置。無論是德國還是日本,OT都是企業的生存之根。日本企業提出的即時生產(JIT)、看板管理(KBM),德國企業提出的柔性製造系統(FMS)等都是例證。
而隨着PC控制、互聯網、數字化等的發展,IT的介入則是水到渠成。而IT經過一段時間突飛猛進的發展之後, OT和IT的融合已是大勢所趨。羅克韋爾自動化是在業界較早提出IT加OT理念的公司之一。十幾年前,該公司提出了集成架構的理念,五年前提出了互聯企業的概念,核心就是二者的融合,直接指向如何降低成本、加快上市、提高質量等,這也是智能製造的關鍵因素。
運營技術 運營技術
傳統上,OT網絡使用專有協議來滿足所需的功能,其中一些是已成為“標準”的工業通信協議(例如DNP3,Modbus,DeviceNet)。近來,IT標準的網絡協議也用到了OT設備和系統中,比如EtherNet/IP,就是在IP基礎之上增加了工業應用層。這可降低複雜性,增加與傳統IT硬件(例如TCP / IP)的兼容性。
運營技術 運營技術
除此之外,安全也是OT與IT二者相互融合的一個現實的物理要求。過去,OT的安保幾乎全部依靠OT設施的獨立性(即所謂的自動化孤島)。近來,很多的OT系統連接了IT系統(企業的目的是擴大監控和協調OT系統的能力),但對OT的安保提出了很大的挑戰。與IT相比,OT有不同的保護優先級和不同的基礎架構。典型的IT系統圍繞着“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設計(即允許用户訪問之前保證信息的安全和正確),而OT系統要求“可用性,完整性,保密性”的有效運行(即讓用户能及時地獲得信息,然後才關心正確或保密)。
比較大的一個困難時,OT系統往往使用大量各種技術設計的硬件和通信協議。因此對許多企業而言,更多的是解決的企業升級過程中,如何支持老系統和設備,以及眾多廠商異構的網絡和標準等問題。

運營技術OT與中國的工業化

回到最早的問題,IT與OT到底誰是主導?
回答這樣的問題並不容易,但最具指導意義的做法是,由企業一把手帶隊,包括工藝、生產、維護、IT、操作等人員,定義出每個部門的交叉職責,是至關重要的。最後應該明確這一點,IT是為整個企業生產服務的。為什麼説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輪子中,我們會覺得工業化明顯落後?
在中國,IT一直佔有主導力量,而工業的聲音太弱,研究不足。這也體現在兩化融合GB/T標準中,工業化部分明顯偏弱。這是當下中國最需要研究的一個問題。在中國,兩化融合被看成是一種技術。然而,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對ISO(國際標準化組織)提出把兩化融合的推薦性國家標準(GB/T)轉化成ISO標準時,沒有得到國際認可的原因。實際上,只有加強OT技術的發展,才能真正推動兩化深度融合
工業化是一種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OT則代表了工業化的一種量度。它意味着知識的大規模從直覺向機器上的遷移,這是我們當下最需要認證思考的問題。比如在交通便捷的時代,建設現代有軌電車已成為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的核心戰略。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