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运指

[yùn zhǐ]
汉语词语
运指是汉语词汇,原指执笔书写时手指的运动方式,后亦特指二胡演奏中左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弦技法。作为二胡基础技法,其通过精确控制手指触弦位置实现音高变化,因无固定品位标记,音准依赖指距调整能力,要求手臂、手腕与手指保持特定角度以维持弹性触弦 [1]
该词最早见于《宣和书谱·索靖》,用以描述书法运笔的指法技巧。现代汉语语境中,"运指"一词分化为书法与音乐双重含义:书法领域延续手指执笔运动的原始释义;二胡演奏领域则发展为系统化按弦技术,涵盖触弦角度、离弦复位等动作规范,并形成针对常见错误姿势的训练方法 [1]
中文名
运指
对    象
左手指头
含    义
二胡基础训练中的重要一环
内    容
在弦上作各式各样的按弦动作

名词解释

播报
编辑
演奏乐器最重要的是两判兵企手的配合,二胡也不例外,左手运指轿连局与右手运弓互相配合龙页探才能拉出好的调民愚淋子。
由于二胡不像手风琴、琵琶那样有琴键或品位标志,而是靠左手指头触弦的不同部位,若触弦位置稍有不对,就会出现按台主音不准,影响演奏效果。由于琴弦长短婆欢决定了音距宽窄,琴弦越短辨剃纸晚,音距就越窄。二胡各把禁剃位之间的指距各不一样,这给运指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正确的运指方法

播报
编辑
正确的运指方法取决于正确的持琴姿势,首先要注意的是左手三个部位的“45度”:即大臂与左胸侧大约构成45度,小臂与琴杆大约构成45度以及按指的第二、三节(从指根数起)与琴弦(按千金方向)大约构成45度。具体地说,大臂适当下垂,肘部往下沉,小臂不可平抬,虎口持琴保持着必要的松动自然,按指往下略微弯曲,整个手形是较松的半握拳状。四个按弦的指头与琴弦“比邻而居”,它们均作出欲触弦的状态。这样的手形,给左手准确、敏锐的触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指头触弦时,要用指肚与指尖之间的部位去按,并要很轻巧的落在琴弦上。离弦时,应当自然而敏捷的回到原来的位置。这种富有弹性的一起一落,表面上是指头在动,实际上是受着“内劲”的支配,这内劲又源于整个协调自然的持琴左手。

注意事项

播报
编辑
初学者在学按弦时容易犯的毛病是:手臂抬得老高,虎口把琴杆捏得过死,四个按指一字儿的平直伸展着,不呈弯曲状。有些人在按弦时用指关节去碰弦,不用指肚触弦。有的人按弦后手指离弦时抬得老高这种种不正确的运指,使整个按弦动作显得非常生硬迟缓,缺乏弹性。即使右手感弓比较熟练,但发出的声音仍然是拖泥带水、混杂不清的。以上不正确的运指如不加以克服,任其发展下去,将会使这些毛病得到巩固,即使有决心改掉它,实际上比学习和掌握一门新的技法还要稍困难一些。所以,训练运指的灵活性与准确性,首先要检查运指的方法是否正确。

要求

播报
编辑
训练运指的准确性,一方面要姿势正确,另一方面不可强调片面动作,要了解运指整体的及内在的道理,运指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还受着耳力的支配,敏锐的耳力是求得按弦音准的基本保证。即使按弦时指距发生了轻微的偏差,耳力也能在这一瞬间把指距调整到准确的按音位置。虽说二胡上各音区各把住的指距各不相同,但只要经过一定时期的练习,按指在耳力的支配下对应有的指距将形成本能的“条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