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運動競賽學

(成都體育學院建設的慕課)

鎖定
運動競賽學是成都體育學院建設的慕課,於2019年9月20日在中國大學MOOC首次開課,授課教師為劉建和、楊成波、楊舒、蒲鴻春、曾靜、李明達。據2022年5月中國大學MOOC官網顯示,該課程已開課6次。 [1-2] 
運動競賽學課程共16講,包括緒論、運動競賽的概述、高水平競技比賽的特徵、運動競賽制勝系統、運動員比賽能力、競技比賽戰術、運動員良好競技狀態的培養、教練員臨場指揮、運動競賽過程控制、技能主導類項羣制勝因素、體能主導類項羣制勝因素、運動競賽中的心理學問題、運動競賽中的道德問題、競賽規程、競賽規則、常用競賽方法等內容。 [2] 
中文名
運動競賽學
類    別
慕課
授課平台
中國大學MOOC
建設院校
成都體育學院
首開時間
2019年9月20日
授課教師
劉建和、楊成波、楊舒、蒲鴻春、曾靜、李明達

運動競賽學課程性質

運動競賽學課程背景

在比賽中,運動員和教練員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教練員如何指揮比賽、運動員如何調整好自己的競技狀態、競賽組織者如何制定競賽規程等。運動競賽學是研究和揭示運動競賽過程中存在的規律和特徵的一門綜合性應用學科。 [2] 

運動競賽學課程定位

通過學習這門課程,不但可以提高教練員的臨場指揮能力,而且還能提高運動員對運動項目制勝問題的把握程度,同時,為競賽組織的合理性、科學性提供理論依據。 [2] 

運動競賽學課程簡介

該課程通過教學使學生明確運動競賽的起源與發展,較系統地掌握運動競賽的組織和方法,瞭解運動競賽學理論體系和中國國內外運動競賽的發展動態、特點和趨勢,為科學的進行比賽奠定一定的理論基礎。
一是介紹緒論,使學生全面瞭解運動競賽的起源與發展歷史;二是介紹運動競賽的概述,使學生全面瞭解運動競賽的起源與發展歷史;三是介紹高水平競技比賽的特徵,使學生全面掌握高水平競技比賽的基本特徵;四是介紹運動競賽制勝系統,使學生明確運動競賽制勝系統的結構與基本特性;五是介紹運動員比賽能力,使學生能夠掌握運動員比賽能力的概念、構成、特徵;六是介紹競技比賽戰術,使學生掌握競技比賽戰術的基本概念;七是介紹運動員良好競技狀態的培養,使學生深入理解競技狀態的概念;八是介紹教練員臨場指揮,使學生掌握關於教練員臨場指揮的基本概念;九是介紹運動競賽過程控制,使學生能夠認識運動競賽的完整過程;十是介紹技能主導類項羣制勝因素,使學生對技能主導類項羣的競技參賽和訓練備賽有更為全面的認識;十一是介紹體能主導類項羣制勝因素,使學生能夠掌握體能主導類項羣的基本特徵和關鍵因素;十二是介紹運動競賽中的心理學問題,使學生能夠掌握運動員不同競賽心理狀態;十三是介紹運動競賽中的道德問題,使學生應對運動競賽道德有較為全面認識;十四是介紹競賽規程,使學生熟悉競賽規程的作用;十五是介紹競賽規則,使學生了解競賽規則的基本內容;十六是介紹常用競賽方法,使學生了解常用的競賽方法。 [1-2] 

運動競賽學課程大綱

緒論
1.運動競賽學的產生和發展
2.運動競賽學的理論基礎和近期重點關注的研究課題
緒論 單元測驗
緒論 單元作業
第一章 運動競賽的概述
1.1 運動競賽的起源和發展
1.2 運動競賽的價值與作用
第一章 單元測驗
第一章 單元作業
第二章 高水平競技比賽的特徵
2.1 高水平競技比賽基本特徵
2.2 運動員賽前狀態與比賽成績的對應關係
2.3 比賽現場信息的採集與分析難度
2.4 高水平競技比賽數據驅動決策
第二章 單元測驗
第二章 單元作業
第三章 運動競賽制勝系統
3.1競賽制勝系統的結構
3.2 競賽制勝系統的基本特性
3.3 運動競賽與運動訓練的關係
第三章 單元測驗
第三章 單元作業
第四章 運動員比賽能力
4.1 運動員把握比賽規律的能力
4.2比賽中機遇的捕獲與利用
4.3 運動員快速適應比賽的能力
4.4運動員即興發揮的能力
第四章 單元測驗
第四章 單元作業
第五章 競技比賽戰術
5.1 運動員戰術能力的影響因素
5.2 技能主導類對抗性項羣的戰術特點
5.3體能主導類項羣運動員戰術能力訓練的安排要點
5.4戰術的訓練方法
5.5 制定戰術方案的注意事項
第五章 單元測試
第五章 單元作業
第六章 運動員良好競技狀態的培養
6.1 良好競技狀態形成的規律性
6.2 比賽雙方即時狀態的對應關係與競技狀態的臨場可調性
第六章 單元測試
第六章 單元作業
第七章教練員臨場指揮
7.1 教練員臨場指揮的準備
7.2 傳輸指揮決策的途徑
第七章 單元測試
第七章 單元作業
第八章 運動競賽過程控制
8.1賽前信息準備
8.2賽前模擬訓練
8.3臨場競賽信息的篩選與處理
第八章單元測試
第八章單元作業
第九章 技能主導類項羣制勝因素
9.1表現準確性項羣制勝共性特徵
9.2隔網對抗性項羣制勝共性特徵
9.3同場對抗性項羣制勝要點
9.4格鬥對抗性項羣制勝共性特徵
第九章單元測試
第九章單元作業
第十章 體能主導類項羣制勝因素
10.1快速力量性項羣制勝共性特徵
10.2對比賽節奏的認識
第十章 單元測試
第十章 單元作業
第十一章 運動競賽中的心理學問題
11.1最佳競賽心理狀態和運動員主客場競賽心理狀態
11.2競賽目標設置
11.3賽前心理準備
第十一章單元測試
第十一章單元作業
第十二章 運動競賽中的道德問題
12.1運動競賽道德的特徵
12.2運動競賽道德失範的原因分析
12.3運動競賽中的道德衝突
十二章單元測試
十二章單元作業
第十三章 競賽規程
13.1制定競賽規程的注意事項
13.2全運會項目設置變化的主要特點
十三章單元測驗
十三章單元作業
第十四章 競賽規則
14.1 競賽規則的基本功能
14.2 對犯規運動員(隊)的處罰
14.3 競賽規則發展的外部動因
14.4 部分競賽規則發展變化的趨勢
十四章單元檢測
十四章單元作業
第十五章 常用競賽方法
15.1 分組循環賽制
15.2 單淘汰賽合理性差的缺陷及其相應對策
15.3 單淘汰賽位置、名次不完整性的缺陷及其相應對策
15.4 循環結合佩寄制
十五章單元測驗
十五章單元作業
(注: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列 [2] 

運動競賽學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開課時間
學時安排
參與人數
第1次開課
2019年09月20日-2020年03月01日
2學時每週
2101
第2次開課
2020年03月10日-2020年07月18日
2018
第3次開課
2020年07月29日-2020年08月23日
8學時每週
405
第4次開課
2020年09月11日-2021年01月15日
2學時每週
541
第5次開課
2021年03月05日-2021年06月30日
408
第6次開課
2021年09月07日-2021年12月31日
531
該課程第1-6次開課授課教師均為劉建和、楊成波、楊舒、蒲鴻春、曾靜、李明達。 [1-2] 

運動競賽學教學計劃

章節標題
教學內容/計劃目標
01 緒論
瞭解運動競賽學的歷史發展情況、熟知運動競賽學的學科特點及研究的主要問題。
02 運動競賽的概述
通過學習該章節,使學生全面瞭解運動競賽的起源與發展歷史,能結合實際案例闡述運動競賽的社會價值。
03 高水平競技比賽的特徵
通過該章節的學習,使學生全面掌握高水平競技比賽的基本特徵,深入瞭解高水平競技比賽相關的複雜性問題;能列舉高水平競技比賽中數據驅動決策發展方式的實際案例;能結合實際熟悉在高水平競技比賽中實現數據驅動決策發展方式的必要條件。
04 運動競賽制勝系統
通過對該章的學習,使學生明確運動競賽制勝系統的結構與基本特性,認識到運動員、教練員及競賽器械與工具等要素對獲取競賽勝利的重要性;較深入明晰運動競賽與訓練訓練的關係;使學生能結合某運動競賽實際案例闡釋其競賽制勝系統,並提升其探討和思考的能力。
05 運動員比賽能力
通過該章的學習,促使學生能夠掌握運動員比賽能力的概念、構成、特徵,能夠在自身比賽或觀看比賽時分析場上運動員的比賽能力,提高比賽成績或專業知識素養。
06 競技比賽戰術
通過該章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競技比賽戰術的基本概念;學生能夠根據對手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戰術方案以及注意事項;能夠根據己方所需戰術方案,運用相應的戰術訓練方法進行訓練,以適應比賽需要。
07 運動員良好競技狀態的培養
通過該章的學習,使學生深入理解競技狀態的概念,掌握良好競技狀態的形成規律與表現形式;使學生對競技狀態與運動成績的對稱性與非對稱性有所思考,認識到臨場調整競技狀態及在關鍵比賽時段呈現良好競技狀態的必要性。
08 教練員臨場指揮
通過該章的學習,能使學生掌握關於教練員臨場指揮的基本概念;學生能夠根據對手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進行臨場指揮並在指揮過程中能夠運用正確的方法和語言,以適應比賽需要。
09 運動競賽過程控制
通過該章學習,學生能夠認識運動競賽的完整過程,瞭解賽前直接準備的目的與任務,掌握賽前直接準備的流程、賽前信息準備的內容,能夠制定賽前訓練計劃,掌握模擬訓練的要求並能夠對競賽信息進行篩選和處理。
10 技能主導類項羣制勝因素
通過學習該章內容,對技能主導類項羣的競技參賽和訓練備賽有更為全面的認識。同時,通過該章學習,能夠豐富學生對技能主導類項羣競賽實戰賽例的認識,提高解讀技能主導類運動賽事的能力。
11 體能主導類項羣制勝因素
通過該章學習,學習者能夠掌握體能主導類項羣的基本特徵和關鍵因素,並能對比賽中比賽節奏的掌握有一定程度的認識。
12 運動競賽中的心理學問題
通過該章學習,學生能夠掌握運動員不同競賽心理狀態,瞭解主、客場競賽的心理差異;學生能夠了解影響運動員競賽表現的心理因素,並掌握其相應改善措施;學生能夠理解並掌握賽前心理準備、賽中心理調控與賽後心理恢復的具體方法,並將其應用到自己的競賽實踐之中。
13 運動競賽中的道德問題
通過學習該章節,學生應對運動競賽道德有較為全面認識。要能識記運動競賽道德的概念、基本特徵、功能;能闡述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觀眾等運動競賽道德行為主體應具有的基本道德規範;能結合實例分析運動競賽中不同主體道德失範的表現及其原因,明確道德失範的防範機制;能結合實例闡述運動競賽中道德衝突(困惑)的表現,並能解釋運動競賽道德衝突(困惑)產生的根源。
14 競賽規程
通過該章學習,使學生熟悉競賽規程的作用,瞭解制定競賽規程的依據、要求及注意事項。使學生在全面瞭解全運會競賽規程演變內容及特點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結合實際案例對競賽規程發展變化的原因產生思考。
15競賽規則
通過該章學習,使學生了解競賽規則的發展歷史、基本功能及基本內容,熟悉制定競賽規則的基本原則,掌握競賽規則發展變化的內外部動因,並使學生全面瞭解競賽發展變化的趨勢,激發學生對本專項競賽規則發展未來趨勢的思考。
16常用競賽方法
通過該章學習,使學生了解各種賽制的優缺點,能夠掌握常用的競賽方法,對各項目競賽方法有較為詳細的瞭解,掌握單循環賽、單淘汰場數及輪次計算方法;掌握單循環賽名次計算方法並能夠將競賽方法運用於實踐,能夠獨立的組織比賽。
(注: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2] 

運動競賽學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本門課程,使學生了解運動競賽的起源與發展,瞭解運動競賽的制勝系統和制勝規律,掌握有關運動競賽的一般理論、競賽辦法與組織方法,為今後從事相關的工作打下基礎。 [2] 

運動競賽學學習預備

運動競賽學預備知識

學習該課程需具備一定的體育理論相關知識,比如:《運動訓練學》 、 《競技參賽學》等。 [2] 

運動競賽學學習資料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時間
ISBN
《運動競賽學》
劉建和,楊成波
2019年
978-7-04-051801-6 [3] 
《運動競賽學(第1版)》
劉建和
2008年
978-7-5009-3374-8 [4] 
《運動競賽學(第1版)》
劉建和
1990年
7-5408-1226-5 [5] 
《運動競賽學(第1版)》
李少丹,惠民
2005年
7-81100-369-4 [6] 
《體育競賽戰術技巧指南》
盧鋒
1993年
7-81016-913-0 [7] 

運動競賽學教師簡介

劉建和,成都體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8] 
楊成波,成都體育學院教研室副主任,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美國佐治亞大學訪問學者。 [9] 
楊舒,成都體育學院講師,博士,畢業於上海體育學院,研究方向為運動心理學。 [10] 
蒲鴻春,成都體育學院教授,北京體育大學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運動訓練與競賽理論、體能訓練。 [11] 
曾靜,成都體育學院助教。 [12] 
李明達,成都體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成都體育學院教務處副處長。 [13] 
參考資料
  • 1.    運動競賽學-1  .中國大學MOOC[引用日期2022-05-08]
  • 2.    運動競賽學-6  .中國大學MOOC[引用日期2022-05-08]
  • 3.    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組編;劉建和,楊成波主編. 運動競賽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05
  • 4.    劉建和主編. 運動競賽學[M].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2008.05
  • 5.    劉建和等著. 運動競賽學[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0.08
  • 6.    李少丹,惠民主編. 運動競賽學[M].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2005.07
  • 7.    盧鋒,柳伯力編著. 體育競賽戰術技巧指南[M].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1993.08
  • 8.    劉建和  .中國大學MOOC[引用日期2022-05-08]
  • 9.    楊成波  .中國大學MOOC[引用日期2022-05-08]
  • 10.    楊舒  .中國大學MOOC[引用日期2022-05-08]
  • 11.    蒲鴻春  .中國大學MOOC[引用日期2022-05-08]
  • 12.    曾靜  .中國大學MOOC[引用日期2022-05-08]
  • 13.    李明達  .中國大學MOOC[引用日期2022-05-0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