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遊洋

(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遊洋)

鎖定
遊洋位於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城東北部,距城44公里,1958年初,公社設址於南溪自然村,1991年,鎮政府佔地667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963平方米。
中文名
遊洋
行政區類別
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
面    積
2963 m²

遊洋遊洋鎮簡介

遊洋街原名舊縣街、古邑街。始建於唐,清代形成南北向一字雙面街,50年代,街長150米,寬1.6米,佔地2820平方米,建築面積4230平方米,1958年山洪暴發,沖毀北段房屋20間,1960年修復北段街道,並續建南街88米長、8米寬,1974年後建成榜遊公路北側至舊街間單面街80米、576平方米。1980年後,沿榜遊公路西北側建成單面街150米;至1991年,街道建築用地849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82萬平方米。
上宮街形成於宋代。50年代後,街長400米。1980年後,建成雙面街,寬8米,總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

遊洋遊洋鎮概況

遊洋鎮位於仙遊縣東北部,仙永公路與仙莆公路相交於此。轄17個行政村。在這片177.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3.4萬勤勞樸實的人民。
行政村:[代碼]350322111:~201 遊洋村 ~202 梧椿村 ~203 金石村 ~204 天馬村 ~205 雙峯村 ~206 石裏村 ~207 龍溪村 ~208 河星村 ~209 興山村 ~210 霞峯村 ~211 石山村 ~212 魯頭村 ~213 龍山村 ~214 沽山村 ~215 裏洋村 ~216 五星村 ~217 橋光村
沿革:[沿革]1961年建遊洋公社,1984年改鄉,1991年建鎮。1997年,面積177.1平方千米,人口3.4萬,轄遊洋、梧椿、天馬、龍山、沽山、裏洋、橋光、五星、雙峯、石裏、河星、龍溪、興山、石山、魯頭、霞峯、金石17個村委會。
風景:遊洋鎮,風景優美, 文物古蹟甚多。有如“灣月出水”’的宋古橋樑“惠政橋”,以及近代革命文物中共仙遊縣第一個支部誕生地—興山書院(建於1880年);也有風景如畫的天然石城“龍穿城”、環境幽靜的“讀書樓”’,山勢奇險的“將軍城”’;還有近期興建的“仙溪詩社”、“天馬山風景區”等。這些旅遊景觀,充滿種種神奇的傳説,令無數遊客留連忘返。
物藏:全鎮森林覆蓋率達78% ,擁有山地面積22萬畝。其中,用材林面積14萬畝,立木儲量36立方米;果茶麪積二萬畝,以李子、柑桔為主,還有黃梅、油茶、橄攬、柿子、板栗等;毛竹林面積6萬畝,佔莆田市毛竹面積的38% ,佔仙遊縣的50% ,為福建省九大毛竹豐產林培育基地之一,食用菌生產已成為遊洋鎮的一大支柱產業;竹、木、筍、果、食用菌加工前景廣闊。水力資源藴藏量為二萬千瓦,已開發水電站8座,總裝機容量2565千瓦,並與縣併網;建立調節水庫3座,總庫容量175萬立方米;擁有一座日供水量1000噸的自來水站和180多處小型自來水站。遊洋地下礦產資源豐富,探明可供開發利用的礦石有葉臘石、花崗石、高嶺土、硃砂土和優質礦泉水等十多種,其中葉臘石儲量大、品位高、質量好、易開採,為福建省三大基地之一。

遊洋遊洋鎮歷史

遊洋鎮,唐設鎮。宋元明設縣,為興化縣,迄今已有四百七十三年曆史。別稱古邑縣。位於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的東北部。
遊洋,是今永泰、原莆田(今涵江區)、仙遊三縣的交界地,四面崇山峻嶺,地勢險要,是古代扼住永泰、莆田交通的咽喉要道。
唐以前稱遊洋洞,多為山越、山獠憑山築寨的聚居地。唐代,已有方、李、陳諸姓中原南播仕族從永泰等地東漸遷入遊洋,帶來了中原文化,始稱遊洋鎮。據傳曾有金鯉、史賓、詹萬鍾、白金等科宦名人。唐、宋時的遊洋鎮轄今天的遊洋鎮、石蒼鄉的大部分,象溪鄉的一部分,鐘山鎮的鯉湖部分。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遊洋人林居裔聚眾萬餘人,在原莆田縣廣業裏的百丈嶺起義反宋,起義軍聲勢浩大,佔領了遊洋、廣業大部分山區,並在何嶺關、古寨嶺、河浪嶺、莒溪嶺、石壁嶺、百丈嶺等險要地段設關隘佈防,以御宋軍,今何嶺關等古關隘尚存,何嶺關是縣文物保護單位。起義軍利用地形優勢,在遊洋誘殲官兵,又經何嶺關,突襲仙遊縣城。不久,經南安、洪賴,越過晉江西門朋山嶺,奔襲圍攻泉州府城,一時八閩震動。林居裔自號“平西王”,揮軍所向,無不披靡。宋軍調集兩浙、福建兵力馳援,又增派王繼升率兵前往遊洋,在官兵強大的軍事優勢兵力圍剿下,起義軍苦戰兩年,終於被鎮壓。至今遊洋和廣業大洋,有祀林居裔的林將軍廟。
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宋廷在遊洋原林居裔居宅上毀宅建太平軍軍治衙署,又設興安縣縣署于軍治旁。興安縣舊轄遊洋鎮(今遊洋、石蒼、象溪一帶)原莆田縣百丈鎮、永福縣(今永泰縣)的陳山頭及福唐縣(今福清縣)的漈頭,百丈嶺、下廬嶺一帶山區。不久,太平軍改名興化軍,興安縣改名興化縣。興化軍治,興化縣治仍在原址,興化軍轄莆田、仙遊、興化三縣。今遊洋鎮小學中仍保存初設太平軍時的“太平軍”石額。
宋太平興國八年(983),興化軍軍治遷往原莆田縣縣城,即今市區的古譙樓處,興化縣治仍在遊洋。到元皇慶二年(1313)興化縣治遷往廣業裏的湘溪止,三百三十四年來,遊洋一直是山區一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北宋司農寺丞段鵬曾主持在遊洋建縣署,中為正堂,東為主薄,西為典史,還建有宣詔亭、史隱、仙隱二堂、黃綢閣、土地祠、甲丈庫等,也夯築有土城牆,興化軍治遷出後,軍治衙門為興化縣所用。興化縣署遷出遊洋後,縣城漸廢,古建盡毀。今在遊洋地名“衙門裏”處保存有原興化軍軍治所在地的主體建築的覆盆式柱礎兩個,粗大厚重,直徑竟達0.56米。“衙門裏”軍、縣治遺址上還保存有“鳳井”古井一口。
縣治在遊洋時,政績突出的知縣事有:宋朝的段鵬、許世昌、張彥博、梅澤、邱鐸、曹 、黃逸、梁陸、陸楠、林振、孫紹先;元朝的有蔡貞、吳元。秉公辦事,廉政為民,是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對為官者的要求,宋太祖要求府州、縣勒《戒石銘》於堂前,其銘是:“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原遊洋興化縣署縣堂前的《戒石銘》隨縣署遷往湘溪而遷移到湘溪,今涵江區新縣(古湘溪)鎮政府保存着原存遊洋縣署的《戒石銘》。古代許多廉官尚能以《戒石銘》的銘言為座右銘。
當時興化縣所轄境內,幾百年間教育與科舉興盛,亦有目共睹。有宋一代,遊洋邑境內共出了三個文狀元。 今遊洋古邑仍古蹟斑斑。遊洋梧椿村有商周時期的頂溪山遺址,面積約2500平方米,採集到刻畫紋夾砂黑陶和灰色印紋硬陶片,可辨器形有缽、瓶、豆,可知三千多年前便有閩族土著在這裏生活、勞動過。遊洋裏洋村東北8公里處,有漢“龍穿城遺址”,縣文物保護單位,是巨石山峯構成的天然石城。山頂有漢代閩越王所築的越王台,殘存遺址。遊洋古邑址上還保存一條古街,原名古邑、舊縣街,唐時已有。宋代軍治、縣治駐此,該街為最早的集鎮街市。清乾隆時,街為南北走向的雙面街,街長仍為150米,寬1.6米,卵石路面,夾街有單層或雙層土木結構店鋪40多間,後因水災毀北段店20間,又修復,並把古街拓寬為3.5米,現古街有延長,街道走向傳統格局不變,街旁盡是明、清石柱礎等石構閒置不用。街的南面為舊軍治、縣治的南門,出南門便是惠政橋。橋北街南交匯處的路,拐西再北向寨前、潼關至永泰縣梧桐尾,橋南有路,一是經雙峯、馬鋪、何嶺古驛道、仙水、靈山等地至仙遊縣東門,一是經天馬、黃龍、尚書橋往莊邊。
遊洋街東南14公里處有“上宮街”,宋熙寧四年(1071),始在通往莆田的路旁形成小集,經元、明、清發展漸成街道。遊洋古邑在宋代的兵防施有“沽嶺寨”,常年駐寨兵70名,清代廢,今僅存寨址。宋代因遊洋縣治駐此,故亦有“皇華館”驛站,以作官方郵傳,今址不存。
遊洋古邑歷史上辦學成風,如轄地象溪鄉南朝陳時的中郎將鄭莊辦的“潯陽書堂”,常州別駕鄭淑在遊洋鞏橋辦的“鞏橋書堂”,宋初遊洋縣治“共賦軒”旁的“讀書齋”“平倫齋”,以後縣治東的“書林齋”,縣尉廳東的“真齋齋”,鄭樵後裔鄭重光在遊洋辦的“石舟齋”等,讀書蔚然成風,為社會上輸送了不少的人才。

遊洋遊洋惠政橋

遊洋惠政橋 遊洋惠政橋
 惠政橋位於今遊洋街北面,橫跨在遊洋溪上。據橋碑記載,最早的惠政橋是在南宋隆興二年(公元1164年)由興化知縣陸楠倡建,橋上還建一座亭。落成時,正逢朝廷派一巡撫到興化縣巡視,巡撫在橋亭中休息,知縣陸楠就請巡撫為橋命名,巡撫揮筆即書“惠政橋”三字,以示用惠政治理之意。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監生陳大勳、陳攀龍、林朝堂等人集資重修,惠政橋始成今天規模。
遊洋惠政橋 遊洋惠政橋
 古代惠政橋是用花崗岩條石砌成的單孔石拱橋。橋長五丈、高五丈、寬一丈二尺。橋面鋪有石級,兩側置石欄杆。橋頂高出兩端路面二丈餘,所以有“橋頭看不見橋尾”之稱。整座拱橋造型奇特,象一輪彎月高懸在清澈的遊洋溪上,故譽“彎月出水”。惠政橋不但美觀,而且十分牢固。因橋是單孔高拱,所以流水量大,水流衝擊力弱,歷經七百多年而不廢。即使象一九五八年遊洋橋兩岸的數百畝良田,幾十棟房屋均被洪水吞噬的特大洪災,惠政橋仍然完好無損。但世事難料,1999年10月9日那場千年不遇的特大山洪卻把惠政橋吞噬了,2000年4月在仙遊縣人民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古代惠政橋原址上又建成了一座新惠政橋。現在惠政橋已列為縣重點保護的文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