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遇人不淑

鎖定
遇人不淑,漢語成語,拼音:yù rén bù shū,意為女子嫁了一個品質不好的丈夫。出自《詩經·王風·中谷有蓷》。
中文名
遇人不淑
外文名
be married to a bad husband
拼    音
yù rén bù shū
近義詞
所嫁非人
出    處
《詩經·王風·中谷有蓷》
解    釋
指女子嫁了一個品質不好的丈夫。
注    音
ㄧㄩˋ ㄖㄣˊ ㄅㄨˋ ㄕㄨ
同韻詞
神情恍惚豕竄狼逋妙語連珠韞櫝未酤

遇人不淑釋義

遇人不淑 遇人不淑
謂女子所嫁的丈夫不好。 [1] 

遇人不淑出處

詩經·王風·中谷有蓷》:“有女仳離,條其嘯矣。條其嘯矣,遇人之不淑矣。” [1] 

遇人不淑例句

清 鵝湖逸士 《老狐談歷代麗人記》:“﹝ 李後 ﹞以遇人不淑而人幾忘其麗,尤難效者,在秋波善睞,神光動人。” [3] 
清·陳春曉《賣花婆》:“誰知彩鳳隨鴉度,遇人不淑遭摧殘。” [2] 

遇人不淑成語用法

作謂語;含貶義。

遇人不淑成語故事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有詩描寫女人的艱難生活,談到女人要真正認識一個人很不容易,如果錯嫁一個負心人,生活過得不幸福,直到最後被丈夫遺棄,她只有痛苦地嘆息自己遇人不淑。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