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遂寧市檔案館

鎖定
遂寧市檔案館,是四川省遂寧市人民政府直屬的集中管理檔案的科學文化事業機構,集中管理遂寧地區各個歷史時期市(縣)級黨政機關、羣團組織、部分重要企事業單位需要長期和永久保存的檔案,是中共遂寧市委、遂寧市人民政府命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全市開發利用檔案信息資源的中心、政府信息查閲中心和市電子文件中心。 [1] 
中文名
遂寧市檔案館
成立時間
1985年
辦公地址
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
主管部門
四川省遂寧市人民政府

遂寧市檔案館歷史沿革

遂寧市檔案局、遂寧市檔案館於1985年建立,在市政府統一領導下,實行“局、館合一,一套班子、兩塊牌子、兩種職能”,為遂寧市人民政府直屬事業機構。內設辦公室、法規業務科、保管利用科、整理編研科。2007年12月22日,經遂寧市人民政府批准,在遂寧市檔案局設立“遂寧市現行文件服務中心”,增掛“遂寧市現行文件服務中心”牌子。 [1] 

遂寧市檔案館社會服務

遂寧市檔案館 遂寧市檔案館
2009年6月,市檔案館新館在河東新區建成並投入使用。新館面積4337㎡共三層樓,分為館庫區、展覽區、業務技術區和辦公區四個相對獨立的功能區。一樓為展覽區和辦公區,二樓、三樓為檔案庫房和業務技術工作區,同時巧妙利用過道迴廊擴充展廳面積。2011年7月成功創建為全省首批(4個)國家一級檔案館。 遂寧市檔案館館藏豐富,涉及面廣。截至2014年底,館藏檔案470個全宗211120卷、約30萬件,資料(包括報紙、期刊和圖書)約1萬冊。從形成的時間上,館藏檔案中年代最早的是清代(咸豐七年即1857年)房屋買賣契書檔案。保存有:民國時期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30—1949年)、民國時期四川省第十二區保安司令部(1935—1949年)、民國時期遂寧、蓬溪、潼南、中江、三台、鹽亭、安嶽、樂至、射洪縣(1911—1949年)等國家重點檔案;遂寧專區(1950—1958年)、遂寧縣直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1950—1984年)和各鄉鎮(1950—1980年)的檔案;遂寧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1985—2003年)的檔案。從檔案的門類和載體上,有文書檔案、會計檔案、人事檔案、紀檢案件檔案、科技檔案、聲像檔案、照片檔案、實物檔案。館藏檔案涉及的內容主要包括:遂寧地區各個歷史時期市(縣)級黨政機關、羣團組織、部分重要企事業單位的機構設置、人事變動、歷次政治運動、勞動工資、招工、婚姻登記、復退軍人、學籍、徵用土地、企業改制、房屋產權及政治、經濟、文化、醫療衞生、市政建設等工作的方針、政策性文件和各種表、冊。這些檔案和資料,多角度、全方位地記載了遂寧地區各個時期各個方面的歷史,是研究歷史和查證歷史的客觀依據,也是對廣大市民特別是對青少年進行愛祖國、愛家鄉教育的鮮活教材。
館內檔案已全部進行了系統化整理和排列上架,添置了必要的檔案保管保護設施,建立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編制了案卷目錄、重要文件目錄、專題文件目錄、資料目錄、開放檔案目錄、歸檔文件目錄、檔案存放索引、全宗索引、檔案館指南等多種實用的檢索工具。為適應西部大開發對檔案工作的需要,遂寧市檔案館加大了檔案現代化管理步伐,已於2000年開始了檔案信息計算機著錄工作和檔案全文數字化處理,目前,已完成檔案數字化掃描70309卷、以件為單位檔案302223件,館藏檔案數字化率按卷整理的達到63.3%,按件整理的達到100%。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及其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遂寧市檔案館已先後向社會開放了52062卷檔案(可在遂寧檔案資源網查詢),為社會各界的編史修志、工作查考、宣傳教育、學術研究、決策諮詢、經濟建設以及公民的尋根問祖等,提供了大量可靠而翔實的憑證,為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 

遂寧市檔案館學術研究

《遂寧史話》封面 《遂寧史話》封面
遂寧市檔案館還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創新服務機制,拓展服務領域,在庫房管理、檔案利用、檔案史料編研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充分利用館藏,突出地方特色和檔案特色,編寫了《創刊號》、《遂寧史話》、《遠去的記憶》、《觀音與遂寧》、《紅色往事》等5期檔案文化特刊,公開出版了《觀音信仰民俗探源》、《遂寧市歷屆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簡介》、《遂寧地震史料彙編》、《遂寧建市26年重要檔案文獻選編》、《中共遂寧歷史——檔案工作研究》等,累計編輯檔案資料達20 多種 ,300餘萬字。開展了來館直接查詢、來電、來函查詢、週末節假日預約查詢和網上查詢等多種形式為利用者提供服務。同時積極主動地為黨和政府的重大決策服務,為經濟建設服務、為廣大人民的生產生活服務,得到了市領導和廣大市民的廣泛讚揚和好評。 [1] 
《民國時期的遂寧》
《民國時期的遂寧》 《民國時期的遂寧》
該書包括“保路運動、辛亥革命與遂寧”、“民國遂寧軍政概要”、“抗戰壯歌遂寧的奉獻與犧牲”、“傑出的遂寧地下共產黨人”、“遂寧現代化的開端”、“民國遂寧人間百態”、“民國遂寧掌故雜談”、“民國落幕與遂寧解放”等篇章,全書共20餘萬字,印製古樸淡雅。該書自公開發行以來,深受遂寧各界人士,特別是地方歷史文化研究者的好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