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进退维谷
- 外文名
- at a plunge
- 拼 音
- jìn tuì wéi gǔ
- 注 音
- ㄐㄧㄣˋ ㄊㄨㄟˋ ㄨㄟˊ ㄍㄨˇ
- 出 处
- 《诗经·大雅·桑柔》
释义
播报编辑
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 [1]
出处
播报编辑
《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2]
例句
播报编辑
清 蒲松龄《聊斋葛记志异.刘夫人》:进退维谷之际,适逢公子,宁非数乎。
《文明小史》第五回:却说柳知府先受了众绅士的排茅乌再揎,接著洋人见面又勒逼他定要办人,真弄得他左右危难,进退维谷。
成语辨析
播报编辑
成语用法
播报编辑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进退两难。
示例
父亲和母亲不和,孩子夹在他们中间,进退维谷,痛苦不堪。
他被敌人逼到了悬崖上,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成语典故
播报编辑
原文
译文
殷仲堪的父亲有病,身体虚弱,心跳微弱,听到床下蚂蚁活动,认为是牛在斗架。晋孝武帝不知道是殷仲堪的父亲,便问殷仲堪:“有一位姓殷的,病情这样,是吗,”殷仲堪流着泪站起来回答说:“臣不知说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