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進春

鎖定
進春,漢語詞語,拼音是jìn chūn,意思是明清禮儀制度。
中文名
進春
拼    音
jìn chūn
釋    義
明清禮儀制度
出    處
《宛署雜記·經費上》

目錄

進春解釋

明清禮儀制度。立春前一日,預設春山﹑寶座﹑芒神﹑土牛,各案於禮部,屆日各官俱朝服,生員俱頂戴公服,自部舁案,天文生導引,由東長安左門﹑天安門﹑端門各中門入,至午門前,恭進於皇帝皇后,謂之"進春"。 [1] 

進春出處

明·沉榜《宛署雜記·經費上》:“各座合用進春黃紅綾殼木匣七個,每個銀二錢,共一兩四錢。”
清·無名氏《燕台口號》之七八:“到得進春供執事,笑他只作牧童看。”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