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進口限制政策

鎖定
進口限制政策旨在調節國際收支逆差,它的政策手段主要為關税和非關税壁壘,非關税壁壘通常包括進口配額制,進口許可證制、外匯管制、最低限價、歧視性的政府採購和複雜苛刻的技術安全、衞生檢疫、商品包裝及標籤規定,其中進口配額制是較為重要的非關税壁壘措施。
中文名
進口限制政策
目    的
調節國際收支逆差
政策手段
關税和非關税壁壘
領    域
經濟

進口限制政策簡介

進口配額制是指進口國就某些商品,在一定時期內(一年、半年或三個月)在數量上或金額上規定一個限額,在限額內准予進口,超過限額則不準進口。或徵收較高關税乃至罰款,從而起到限制進口的作用;關税則是對進口商品徵收高額的賦税,從而間接地起到了限制進口的作用。

進口限制政策措施

關税與進口配額作為主要的進口限制政策措施,被認為是調節國際收支逆差的重要手段。其效果如下:
(1)當進口限制開始實施,就會立即影響進口,使進口量下降,從而改善國際收支逆差狀況,而且逆差越大時,進口限制的效果就越明顯。由於進口限制調節國際收支幾乎不存“時滯”,因而具有較大的“時效性”。
(2)進口限制在一定條件下可對國內經濟產生間接影響,由於進口產品受限,即國內市場上的總產品減少。使國內市場價格上升,最終影響國內生產和消費,如果在實行進口限制的時期,能使國內需求延滯和能以國內供應迅速替代國外供應,那麼進口限制才不致對該國經濟產生不良影響。

進口限制政策影響及意義

進口限制帶來的極為不良的效果是會招致貿易對手國的報復性措施,從而破壞整個國際貿易的發展,進口配額制關税壁壘在這點上各有其特點。進口配額制由於限制進口的目的的直接性,極易引起貿易對手國的強烈反應;另外,進口配額制使出口商只能按照分配的國別限額對某國出口,從而阻止了外國出口商之間的競爭,這顯然不利於國際貿易的發展;關税壁壘的高額進口税,期限長,會招致貿易對手國的嚴厲報復,並導致國際範圍的關税戰,從而使貿易保護主義盛行,最終在根本上不利於整個國際貿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