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週一萍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工委原副政治委員)

鎖定
週一萍(1915-1990),江蘇無錫人。1935年考入上海暨南大學會計銀行系,1936年參加革命,1938年6月入黨,歷任上海地下黨暨南大學黨支部書記、中共上海地下黨組織部長、學委書記。“皖南事變”後,週一萍調鹽城新四軍軍部,歷任鹽城縣委書記、新四軍三師鹽城獨立團政委、鹽阜區黨委宣傳部長,參加了北宋莊、秦南倉和解放鹽城戰鬥,有力地打擊了日寇,堅持敵後鬥爭,鞏固和發展瞭解放區。1949年初,他參加淮海戰役並參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組建,任上海市軍管會華東海軍司令部軍代表;建國後,歷任第一、第三機械工業部教育司司長和局長、温州地委副書記、麗水地委副書記、台州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國務院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副主任兼對外友協和中柬友協副會長、國防工業辦公室副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工委副政治委員。 [2] 
中文名
週一萍
籍    貫
江蘇無錫
出生日期
1915年9月
逝世日期
1990年3月

目錄

週一萍人物生平

週一萍(1915-1990),原名周鴻慈,出生於1915年9月。無錫厚橋(今屬無錫市錫山區安鎮街道)曹慕塘人。1935年,週一萍考入上海暨南大學。在校期間他積極投身於抗日救亡運動,參加了上海學生救亡協會和暨南大學中共黨支部組織的革命活動,編輯革命刊物。193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暨南大學黨支部書記、中共上海市學委組織部部長、江蘇省委學生工委書記。在極其嚴酷的環境中積極領導學生運動,開展地下鬥爭。1939年,於上海暨南大學商學院會計系畢業,獲商學士學位。畢業後他利用合法身份,在上海堅持抗日鬥爭,經受住了嚴峻考驗。
皖南事變發生後,新四軍軍部在蘇北鹽城重建,陳毅任代理軍長,劉少奇任政治委員。週一萍被派往蘇北民主根據地的鹽阜地區,先後任中共鹽城縣委組織部長、縣委副書記、縣委書記和新四軍三師鹽城獨立團政委。在艱苦的條件下,他按照新四軍軍部的戰略方針和佈局,堅決貫徹執行黨的“擴大解放區、發展人民武裝”的戰略方針,積極組織開展游擊戰爭,先後參加了北宋莊、秦南倉和解放鹽城等戰鬥,有力地打擊了日軍,堅持了敵後鬥爭,鞏固和發展瞭解放區。1944年,華中新四軍向日偽軍發動攻勢,週一萍率領軍民配合新四軍,於11月攻克鹽城。至此,蘇北敵佔區全部解放。
解放戰爭時期,週一萍先後任鹽阜地委宣傳部部長、《蘇北日報》社社長等職。淮海戰役打響後,他在鹽阜地區組織參軍的工作中提出了“支前第一”的口號,發表《緊急動員起來,迎接勝利,加強支前》的文章,動員組織民工攜帶大批擔架、小車、挑子、車船,組成運輸隊,在槍林彈雨中與解放軍並肩作戰。之後,又培訓並帶領鹽阜地委幹部五百餘人,為支援蘇南解放做好準備。1949年4月,週一萍隨軍渡江作戰到江南,參加接管蘇州、上海的工作,後任蘇南區黨委蘇州地委委員等職。他按照黨的方針政策,積極開展土地複查工作。
新中國成立前夕,週一萍在上海任華東軍區海軍司令部駐海道測量局代表。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後,他回到蘇北,任中共蘇北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兼任蘇北抗美援朝總會副主席,積極動員民兵報名參加抗美援朝。1952年10月,調北京,歷任中央第一、第三機械工業部教育司司長、局長,團結廣大幹部和知識分子,為國防工業和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1962年,週一萍響應黨中央加強商品糧基地建設的號召,主動報名到地方工作,先後任中共浙江省温州、麗水地委副書記,台州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1965年,他被調任國家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副主任,兼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中柬友好協會副會長等新職。他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外交政策,認真組織對外文化交流工作,發展了與各國人民的友誼。
1972年,他先後任中共北京市西城區區委副書記、國務院國防工業辦公室副主任。他積極貫徹執行黨中央整頓國防工業重點企業的指示精神,做了深入有效的工作。他堅決擁護並積極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根據黨中央的指示精神,他帶領檢查團到西北各省區國防工業企事業單位進行深入調查,對國防工業撥亂反正和整頓工作作出了貢獻。他參與組織、領導召開了國防工業高等院校教授座談會,對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加快院校的恢復和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1982年,他擔任國防科工委副政治委員,從事國防科技工業建設,加速我軍武器裝備的現代化,促進軍工技術向國民經濟領域的轉移。他注重調查研究,親自起草有關文件,始終保持密切聯繫羣眾的工作作風;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加強政治思想工作,關心青年幹部的科學文化教育。他為改善在艱苦地區工作的指導員、科技人員、幹部、工人的物質與文化生活條件,傾注了大量心血。他積極推進國防科技工業的軍民結合、軍工技術轉民用工作,親自組織國防科技工業部門與天津、北京、浙江等省市開展經濟技術合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1983年8月,國防科工委政治部和中國國防工會領導的神劍文學藝術學會在北京成立。週一萍任主席,兼刊物《神劍》主編,聘吳作人、啓功、尹瘦石為顧問。他早年曾師從草書名家王遽常教授,數十年勤於筆耕,功力頗深。
1985年離休後,他以強烈的事業心和只爭朝夕的革命精神,繼續忘我地為黨工作,參與編撰《抗日戰爭時期上海學生運動史》。他早年便愛好國學,有深厚的古典文學功底,對中華文化造詣頗深。他組織倡議並積極籌備成立了由對古典詩詞有造詣的老學者、老同志和台、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參加的中華詩詞學會,被選為常務副會長,兼《中華詩詞年鑑》主編。
晚年的離休生活中,週一萍從沒忘記與老區人民同生死共患難的戰鬥歲月,十分關心鹽城人民的生活。1988年,他擔任了振興鹽城的北京諮詢委員會主任,滿腔熱忱地為振興鹽城地區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出謀劃策。他還擔任了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理事長、哈爾濱工業大學名譽教授等17個職務,積極參與國家工業設計專業的創建和國防科技工業高等院校的建設、發展。臨終的前一天,他還主持召開了工業設計學會新聞發佈會。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在江蘇省駐京辦事處參加蘇北老區“通榆”運河建設工程研討論證。1990年3月,正在工作中的週一萍突發心臟病去世,享年75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