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週一峯

(中共十二大代表)

鎖定
週一峯(1915-1991),原名周民風,廣西鹿寨縣人,壯族。1915年1月28日生於上海法租界。1935年在上海復旦大學讀書時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江北特委委員、新四軍駐馬塘辦事處主任、蘇中地委組織部部長、華東野戰軍第七縱隊團政委、華中九分區政委、地委書記等。建國後,歷任江蘇松江地委副書記,蘇州地委、市委書記,江蘇省財政經濟委員會、計劃委員會、建築委員會、工業辦公室等單位主任,江蘇省副省長、常務副省長等,並曾當選為中共十二大代表,第六、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1991年4月30日在南京逝世。 [1-2] 
中文名
週一峯
民    族
壯族
出生日期
1915年
逝世日期
1991年

週一峯早年經歷

週一峯,1915年1月生於上海法租界一個寓所裏。當時民國剛建立不久,家裏人為這新生兒起名為周民風。週一峯祖上世居廣西鹿寨縣新村,壯族。父親周公謀早年曾留學日本,接受了三民主義思想,追隨孫中山先生參加了同盟會,在民國時期擔任過桂林、東莞縣長,國民革命政府陸海空大元帥大本營兵工委員,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少將參議,中央設計委員會委員等職。週一峯幼年由在廣西的祖父母撫養。1928年由父親帶到上海繼續讀書。
1932年,“一·二八”事變,上海學生紛紛舉行遊行示威,呼籲支持抗日,週一峯的身影總是出現在遊行隊伍中。此時,年輕的週一峯已逐漸成為關心民族存亡、走向社會的激進青年。1935年,在“一二·九”運動中,已考入復旦大學的週一峯參與發起上海學生赴南京請願的鬥爭,並在中國共產黨影響下,逐步接受了馬克思主義。
1936年下半年,週一峯轉入上海持志學院讀書。他一邊學習,一邊與進步學生共同創辦刊物,宣傳抗日,並代表持志學院參加上海學生抗日救國會。年底,週一峯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1937年春,週一峯被秘密逮捕。經家人疏通營救,10多天後獲釋。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八·一三”事變中,週一峯被日機炸傷,醫院醫治了相當長一段時間,思前想後,革命意志愈益堅定,決心跟着共產黨走。 [3] 
1935年,週一峯在上海復旦大學參加一二·九運動時的照片 1935年,週一峯在上海復旦大學參加一二·九運動時的照片 [4]

週一峯投身抗日

1938年2月,週一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開始了全新的人生。8月,週一峯奉調離開上海,來到南通地區從事地下黨工作。
初到通如海啓地區時,臨江及公路主要城鎮均被日軍佔領,腹地則由國民黨地方部隊和雜牌軍控制。江北特委考慮到我黨立即開展武裝鬥爭的條件尚不成熟,決定先在國民黨地方武裝中開展工作,以便相機建立自己的部隊。週一峯通過老黨員葉胥朝介紹,到如皋常備二團從事政訓工作,積蓄力量,以待時機。週一峯初到常備二團時,擔任民運幹事。這年冬天,週一峯就被派到三營去當政治指導員。後來又到一團當政訓室主任。通過統戰和交際等工作,在不長的時間內,週一峯便在保安一旅站穩了腳跟。經他建議,江蘇省委從上海調來鍾民、王本英等人,由他安排到保安一旅當政訓員,王本英還被介紹到薛承宗家中當上了家庭教師。這些為地下黨組織創造了十分有利的工作條件。
在保安一旅兩年間,週一峯與打人保安一旅的其他共產黨員一道,採取各種形式,宣傳我黨團結抗戰主張,發現培養了一批黨員和積極分子,在此基礎上,建立起黨的地下組織。週一峯在1940年春擔任了江北特委委員。
週一峯在保安一旅的積極工作引起了國民黨頑固派的注意。1940年8月,新四軍挺進縱隊到達如皋西部。根據上級黨組織的安排,週一峯撤離保安一旅。不久,江北特委撤銷,中共如皋中心縣委(相當於地委)成立,週一峯擔任委員、組織部長。八九月間,薛承宗奉韓德勤命令,搶佔營溪,三營營長陳昆派九連指導員朱國成(地下黨員)去偵察情況,朱國成找到週一峯報告了這一消息。週一峯讓其帶回一張假的佈防圖。6日,在戰鬥中,保安一旅的中共地下黨員楊行健率領九連一部戰場起義,副團長張元以下200餘人被俘。根據陳毅的指示,為繼續爭取薛部中立,週一峯、鍾民、俞銘璜三人去做被俘官兵工作,曉以大義,發還全部槍支,並給薛承宗帶去陳毅的親筆信,勸告他合作抗戰。因此,在黃橋決戰時,薛託故未派一兵一卒向黃橋的進攻。
1940年11月,陶勇率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第三縱隊東進通如海啓,進駐如皋掘港鎮,此時,保安一旅駐馬塘,週一峯經陳毅同志親自批准兼任新四軍駐馬塘辦事處主任,繼續做保安一旅的統戰工作。12月底,韓德勤指使部隊圍攻掘港鎮,保一旅受命從西邊環鎮方向合圍。面對突發情況,週一峯處變不驚,以新四軍代表身份警告保一旅不得輕舉妄動,同時立即安排當地黨員、抗日民主政府幹部轉移,並隻身一人星夜趕往環鎮、掘港通報敵情,使我軍民爭取到時間,取得了掘港保衞戰的勝利。事後,查明瞭馬塘發生的這一重大事件,大家都很欽佩週一峯同志,陶勇高興地説:“我黨統戰工作的這一勝利,已形成兵不血刃,挫其一路的有利戰局。”
1941年1月,週一峯任中共南通縣委書記。在南通縣,他着重抓了羣眾發動和黨的建設。縣委組織了若干民運工作隊,抽調大批進步青年知識分子深入區鄉農村,宣傳抗日,發現和培養積極分子,掀起“二五”減租運動,大張旗鼓地發動羣眾,並及時將運動推向全縣和邊緣地區。鍛鍊和培養了一批幹部,使抗日民主政府有了較快的發展。工作中,週一峯親自帶領民運工作隊,建立了第一個北興鄉農村黨支部,並在各區農村和學校、工廠建立起地下組織。僅一年多時間,全縣黨支部即由17個發展到97個,黨員由200餘人發展到1300餘人。週一峯始終將武裝建設列人縣委的議事日程。他兼任南通縣警衞團政委,特別強調政權建設到哪裏,武裝建設就要開展到哪裏。當時,南通縣各區都由黨支部動員,黨員帶頭,青壯年踴躍參加,先後建立起鄉自衞隊、民兵和基幹隊,加強和充實了區隊,並從縣警衞團抽調骨幹充實基層,提高區鄉武裝的戰鬥力。在反敵“駐剿”、反“掃蕩”鬥爭中,基層武裝不僅能堅持在敵後進行遊擊戰,而且還能配合分區主力攻克日偽據點,參加圍殲日偽軍的戰鬥。
1943年4月至1944年10月,蘇中四分區抗日軍民開展了反“清鄉”鬥爭。南通縣是敵人“清鄉”的重點地區。鬥爭開始前夕,週一峯正確分析了敵我鬥爭的形勢,針對幹部、羣眾的思想狀況,根據蘇中四地委的部署,從思想、組織、物質以及改造地形等方面都作了艱苦鬥爭的準備,並開展了精兵簡政,加強了黨的一元化領導等工作。反“清鄉”鬥爭開始後,他始終站在鬥爭第一線。·1943年秋,日偽第一期“清鄉”破產後,又發動了“延期清鄉”、“高度清鄉”,根據地的鬥爭形勢異常嚴峻。週一峯帶領縣委一班人克服重重困難,頂住了敵人的猖狂進攻,始終堅持在原地鬥爭。1944年初,他根據蘇中四地委的統一部署,不顧個人安危,深入各區鄉,貫徹上級採取緩和鬥爭的策略,交替使用公開的與隱蔽的鬥爭,以求暫時的緩和,減少羣眾的損失,輔助公開的武裝鬥爭,使廣大羣眾渡過了反“清鄉”鬥爭最困難的時期。
1944年春,在抗日軍民的英勇鬥爭下,蘇中四分區扭轉了反“清鄉”鬥爭的極度困難局面,出現了有利的鬥爭形勢。週一峯代表南通縣委迅速作出了全面攻勢下的行動部署,縣警衞團連續拔除敵據點。其中何家橋伏擊戰,延安《解放日報》作了專題報道,稱讚南通縣警衞團創造了我軍在“清鄉”區內打殲滅戰的光輝戰例。
1944年冬至次年初,週一峯調任蘇中四地委組織部長。由於部隊擴充,週一峯即被調任軍區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在新的崗位上,他又開展了出色的工作,與蘇中人民一同迎來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1945年11月,週一峯調任新組建的華中野戰軍第七縱隊六十三團政委,參加了高郵等戰役。1946年5月,週一峯調任華中野戰軍七縱隊五十九團政委。1946年7月,蘇中七戰七捷後,華野主力部隊轉至蘇北作戰。中共中央華中分局與華中軍區決定成立華中第九分區(即原蘇中四分區範圍),週一峯迴到該地,任九分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3] 

週一峯參加解放戰爭

抗戰勝利後,原有分區主力兵團及各縣警衞團幾乎都上升為野戰軍主力,九分區成立時沒有一支部隊,九分區和九地委利用敵主力大舉向鹽阜和兩準進攻的空隙,動員、發動羣眾大參軍,不到一個月就動員了8000名新兵,除上調補充華野一師外,餘下2000人成立了分區七團。各縣、區隊也積極擴大自己的隊伍。在強敵當前之際,週一峯和洪澤等戰友帶領一個營留在如東一帶敵人重兵清剿的地區,堅持掌握正面敵情,就地指導羣眾鬥爭,牽制敵人兵力。而由梁靈光等帶七團主力和地委專署機關避敵鋒芒,轉到海啓,尋機殲敵。在地委、分區領導下,九分區武裝在鬥爭中成長壯大起來。
1947年4月,分區部隊攻打濫港橋據點,因火力不足,久攻不下,而外圍敵人隨時可能來增援。是進是撤?起初大家意見不一,週一峯經過分析,認為守敵已難以支撐,只要我們一鼓作氣,完全可以全殲守敵。意見一致後,我軍經過英勇作戰,終於取得了勝利。5月,週一峯與分區領導研究決定,派分區七團南下海啓,一舉攻克靈甸,並全殲援敵,有力地支援了友鄰部隊的對敵鬥爭。華東軍區首長陳毅、粟裕、譚震林及蘇中軍區特傳令嘉獎。1947年秋,週一峯代理地委書記和分區政委,1948年任九地委書記兼分區政委。
週一峯始終關心部隊,與分區其他領導密切配合,時而親臨前線,時而坐鎮後方。而部隊行進到哪裏,他也同時把羣眾工作做到哪裏,努力打開工作局面。1948年1月,九分區發動岔(河)石(港)戰役,殲敵2600餘人,使解放區連成一片,一舉扭轉鬥爭局勢。分區部隊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各級脱產武裝由當初的2000餘人,發展到18000餘人,建立了七、八兩個主力團,共斃傷俘敵16000餘人,為反攻創造了有利條件。
1948年4月,七團上升為華東野戰軍主力。11月,分區以如東縣警衞團為基礎,再次組建新的七團。12月,新七團上升為主力後,次年2月又以通如支隊為主,組建第三個七團,加上1948年5月組建的九團,九分區在解放戰爭後期,在不斷支授主力部隊同時,始終有二三個主力團的地方武裝,這使九分區堅持原地鬥爭、發動大反攻有了充分的保證。
1948年10月,為了準備參加淮海戰役的作戰,華中一分區與九分區武裝合組為長江縱隊,週一峯兼任縱隊副政委。縱隊成立後,兩攻姜堰,圍攻黃橋,重創敵人有生力量。1949年1月初,長江縱隊撤銷,週一峯又返回九分區。
1949年2月,南通全境解放,擔任地委書記、分區政委和南通警備區政委的週一峯,除了抓好政權接管、經濟恢復外,還重點做好渡江準備工作。3月,九分區七、八、九團同時編人華東警備八旅,上升為主力部隊。週一峯被任命為旅政委。4月24~26日,警八旅渡過長江。5月,週一峯擔任新組建的松江地委副書記。在那裏,週一峯首創在縣一級召開各級人民代表會議。其經驗受到中央重視,毛澤東同志批示全國各地依照施行。1949年9月,週一峯調任蘇州地委副書記、市委書記;1950年6月任蘇州地委書記。 [3] 

週一峯獻身社會主義建設

1952年2月,週一峯調任蘇南行署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4月,中央政府批准週一峯為蘇南行署第二副主任。1953年1月,江蘇省人民政府成立,週一峯先後擔任和兼任省財經委副主任,計委副主任、主任等職。1956年,他被增補為省委常委,並當選副省長。20世紀60年代初,中央指示各地要加強農業第一線的領導。週一峯根據省委的安排,於1963年3月來到江蘇糧棉重要基地南通,代理地委書記,並於1964年4月正式擔任地委書記。
“文革”開始後,週一峯被關進“牛棚”,有5年未能與家人見面。粉碎“四人幫”後,週一峯到南京石油化工總廠代理黨委書記。1978年1月,週一峯迴到省裏,重組省基本建設委員會,任黨組書記、主任。之後,他又相繼擔任了江蘇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省委秘書長、副省長、常務副省長。
1983年春,週一峯被中央任命為中央廣西工作組組長,處理“文革”重災區廣西在“文革”期間武鬥和派系鬥爭遺留下來的眾多問題。經過一年的艱苦細緻的工作,工作組協助廣西區黨委既解決了廣西“文革”期間遺留下來的大量問題,又保持了全局的基本穩定,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
廣西的工作結束後,週一峯又趕往安徽,擔任中央整黨指導委員會駐安徽聯絡組組長。他堅持原則,顧全大局,圓滿地完成了中央交給的任務。1985年,週一峯從一線領導崗位退了下來。1991年4月30日,週一蜂同志因肺癌醫治無效,在南京走完了他努力奮鬥、清廉克己的一生,享年76歲。 [3] 
參考資料
  • 1.    中國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人物辭典 下 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6:710-711
  • 2.    錢木爾·達瓦買提.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大辭典 • 中南、東南地區卷.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 3.    廣西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廣西新四軍人物 第2集:廣西,2006:29-35
  • 4.    週一峯:羣山萬古一青峯  .通州日報.2020-11-24[引用日期202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