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連震東

鎖定
連震東(1904年4月23日~1986年12月1日),字定一。台灣台南人。連橫之子。1926年加入中國國民黨。1929年畢業於日本慶應大學經濟系。回國後去西安任西京建設籌備委員會秘書。1944年赴重慶任軍事委員國際問題研究所組長。1945年台灣光復後任台北接管委員會主任委員。1949年兼任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土地處處長,台灣《新生報》董事。1950年任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委員、併兼《中華時報》社長。1954年後歷任台灣省政府民政廳長、台灣省政府秘書長。1960年任台灣行政當局“內政部長”。1969年被聘為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1976年被聘為台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政策顧問。1980年被聘為台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資政。1986年病逝於台灣。 [10] 
中文名
連震東
別    名
連定一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4年4月23日
逝世日期
1986年12月1日
畢業院校
日本慶應大學
出生地
台灣台南
政    黨
中國國民黨
祖    籍
福建省漳州市

連震東人物簡介

連震東,生於1904年4月23日。早年赴日本留學,1929年畢業於日本慶應大學經濟學部。
先後受訓於中國國民黨中央訓練團台灣行政幹部訓練班,國防研究院第一期。1932年由其父連雅堂介紹給張繼,他因此回大陸工作1932年任西京建設籌備委員會秘書和專門委員,並加入中國國民黨。
1942年任中訓團第四團少將高級教官。1944年應聘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國際問題研究所第一組少將主任。1945年11月任台北縣接管委員會主任委員。1946年任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參事。不久就任台北縣縣長。
1946年至1950年任台灣省參議會秘書長。1947年任台灣省黨部執行委員兼總務處處長。1948年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1949年兼任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土地處處長。
1950年任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委員,兼《中華日報》社社長,後改任董事長。1952年兼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五組主任。1953年4月調任台灣省政府委員兼建設廳廳長。次年調任民政廳廳長。後升任台灣省政府秘書長。1960年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副秘書長,同年6月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內政部”部長。
1966年辭“內政部”部長職,專任政務委員職。1967年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家安全會議國家建設研究委員會政治組”召集人。
1976年退休,辭“行政院”政務委員職,不久被聘為台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政策顧問。1980年被聘為台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資政。曾於1963年當選為中國國民黨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
1969年後被聘為中國國民黨第十、十一、十二屆中央評議委員,其中擔任第十一、十二屆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
1986年12月1日病逝。著有《震東八十自述》。 [5] 

連震東人物事蹟

對“台灣地位未定”、“台灣託管”、“公民投票”等謬論説不
1942年間, 美國《幸福》、《時代》和《生活》三大雜誌社合組了一個關於戰後和平方案問題研究的委員會, 並提交研究報告《太平洋的關係》 (又名《太平洋關係備忘錄》) 。該報告第四章無視台灣是中國的領土之基本事實, 提議“以一向點綴着橫跨太平洋的島羣為基地, 建造一個新的凌駕一切防禦機制。由夏威夷向西, 我們計劃一連串強大據點——英勇的中途島和威克島、關島, 那些由日本代管統治而將來應由我們佔領的島嶼——琉球和小笠原羣島, 一直到台灣——全線最適當的停泊站, 同時也是聯合國空中艦隊最強大的西部終點”, 將台灣列為戰後“地位未定”的島嶼、交由聯合國“託管”。
1943年5月15日, 重慶《大公報》發表了美國《幸福》、《時代》和《生活》三大雜誌的發行人, 《時代》公司戰後問題研究組主任吉瑟浦 (John K.Jessup) 的《美國的戰後設計》。吉瑟浦此文除堅持“台灣地位未定”、“台灣託管”等謬論外, 還提及“公民投票”的問題。
對於吉瑟浦提出和提及的“台灣地位未定”、“台灣託管”和“公民投票”等謬論, 連震東撰寫了《日寇佔領前的台灣》, 義正辭嚴地指出:
台灣必須歸復中國, 這是台灣人一致的願望, 筆者敢負責任代表六百萬台胞的斷言。 (民國) 三十二年五月十五日的《大公報》載吉瑟浦氏《美國的戰後設計》一文裏説:“我們若否認中國在台灣的文化與商業勢力佔主要地位, 或否認舉行公民投票, 台灣人必將贊成返回中國, 那我們就太愚昧無知了, 但我們也要問一問, 台灣的軍略價值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國際重要性,是不是還不足以壓倒這些個考慮”。須知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編者注:血濃於水) , 在民族至上之原則下, 什麼“軍略價值”, 什麼“國際重要性”都是不值一顧的。任何“重要性”與“價值”皆不足以成為阻礙台灣與中國結合的理由。假使不顧台灣人的意志、權力、自由, 而用國際共管, 或委任統治等變態的割裂形式, 硬使台灣與中國離分,即必遭台灣人強烈的反對!……筆者寫這一篇的目的, 並不是為要主張戰後台灣必須歸復中國, 或反對任何不當的議論, 因為戰後台灣必須歸復中國, 是最自然的歸結, 本不須再加以討論或主張的。 [8] 
推動《台灣通史》出版發行,為大陸的台灣史研究做出重要貢獻
《開羅宣言》發表後,國民政府開始籌劃收復台灣的具體事宜。陳儀在重慶主持台灣調查委員會,研擬復台方針,深感資料奇缺,有難為無米之炊的感慨。
連震東繼承先人遺志,將《台灣通史》帶在身邊,反覆研讀。1944 年7月,連震東參加台灣調查委員會的工作,並進入中央訓練團台灣行政幹部訓練班受訓,深感國統區台灣史資料奇缺,若能將《台灣通史》在大陸出版,必有助於抗日復台工作,為大陸的台灣研究提供重要的參考文獻。
1945 年春,徐炳昶先生自昆明西南聯大來重慶中央訓練團講學,恰逢在中訓團受訓的連震東,告連震東:“台灣收復在即,國人多欲明台灣歷史。先德遺著,急須在國內重版頃已商之於商務印務館王雲五先生,君其速攜書往訪。”連震東遵囑修謁王雲五先生,得來書謂:“台灣為我國最早淪陷區。而《台灣通史》一書,油然故國之思,豈僅結構之佳已哉。敝館欲將其重版,籍廣流傳,以彰先德。”1945年6月4日,住在重慶李子壩的連
震東有感而發,“自奉命回國,於今十五年矣,雖兢兢業業,未敢自廢,而對祖國,對台灣,殊少貢獻,愧無以仰承先志。今經旭生先生之介紹,蒙雲五先生之雅意,於吾父逝世十年後,得在國內,將其遺著重印。震東雖不肖,庶幾稍慰吾父在天之靈乎。”
1945 年,連橫著《台灣通史》第一次在大陸印行,6 月排版將畢。連震東請徐炳昶先生作序於前,“今日故土恢復在即,吾國人對於斯土千餘年之經歷,宜有所研討以備來日之鑑戒,而有關之典籍文獻殊未豐富,識者憾之。雅堂先生為吾國老民黨,邃於史學,積數十年之力,成《台灣通史》鉅著。餘嘗讀其書,吾先民千餘年艱辛締造之遺蹟罔弗鵬陳。”“乃嘆邦人君子,如尚不願將祖先之所慘淡經營者完全置諸腦後,則對此書允宜人手一編。惟前僅印行於日本,國人得之不易,今幸商務印書館主人不顧抗戰八年後印刷之團難,勉力排印,已可與邦人君子相見。又喜勝利在望,父老兄弟歸祖國之懷抱有日,斯書印成正值其時。”徐炳對《台灣通史》予以大力推介,希望國人能夠多讀該書,增長台灣知。
連橫抱失地之痛,抒故國之思,激發正氣。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日,張繼作序,“餘向以雅堂存台灣於文化者,今竟重光台灣,雖雅堂不及目睹,而震東克紹先人遺志,服務相國,且已實際參加收復台灣之工作,而其嘔心之作,又得隨鄉邦重光而重刊之,永垂不朽雅堂有知,亦可含笑於九泉矣。今後台灣歷史,應如何發揚光大之,深有賴於讀是書者而於東君尤殷殷屬望。”
經過連震東的多方奔走,1946 年1月商務印書館在重慶排印《台灣通史》出版1947年3月,商務印書館在上海出版《台灣通史》,以 1946 年重慶本紙版重印,除紙質外,內容及裝訂與重慶版本相同。
為了更能表達連橫本意,適應收復台灣的需要,商務印書館略去原版日人圖片及日人序等,所存之序及正文內容略加增刪,“卷四過渡紀”仍改為“獨立紀”。全書分訂為上下二冊,卷十六以前為上冊,卷十七以後為下冊。商務印務館將《台灣通史》重排出版,為全國學術界研究台灣歷史提供了比較豐富的史料。連震東為大陸的台灣史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9] 

連震東親屬關係

父親連橫,字武公,號雅堂,是台灣著名愛國詩人和史學家,被譽為“台灣文化第一人”。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生根台灣,心懷大陸”的連橫努力發揚中華文化,著有《台灣語典》和《大陸詩草》等,並整理了《台灣通史》一書,聲名遠播。 [1] 
連橫與連震東合影 連橫與連震東合影 [7]
妻子趙蘭坤,是瀋陽名門世家,1910年出生,北平燕京大學宗教學院服務科畢業,是經濟學者趙蘭坪之妹。1934年7月,連震東與正在河北省昌黎縣美以美教會東三教區任民眾教育幹事的趙蘭坤結為連理。連震東對他的太太有極高評價。他説:“蘭坤有北方女子剛毅之氣質,不畏危難,得事果斷。……篤信基督,自奉甚薄,待人極寬,能犧牲自己,慈愛他人。” [2]  2011年4月17日,趙蘭坤辭世,享年103歲。 [3] 
兒子連戰。1936年出生於西安,2001年6月17日,國民黨召開第十五屆黨員代表大會臨時會議,連戰以國民黨代理主席的身份當選黨主席,之後一直以國民黨主席的身份活躍在台灣政壇。2005年卸任國民黨主席一職。曾任國民黨榮譽主席。 [1] 

連震東親友回憶

孫鳳崗:當時外界都稱他為“連秘書”或“連專員”,這和連震東在西京籌備委員會任職有關。他操着一口變調的南方腔,衣着很隨意,多數時間都是一襲長袍,偶爾也換身中山裝。當時舊軍隊中吸食大煙、賭博、生活不檢點的軍官不在少數,連震東與他們的最大不同是生活嚴謹,從不打牌賭博。 [4] 
林文月:我的舅舅外表嚴肅不苟言笑,同時又因公務繁忙,使我不敢親近他,但是他疼愛我的心卻表現在許多日常的事情上。我返台時正值小學六年級的最後兩個月,當時台北的教育制度,驟然間由日本式春季入學,改為中國式秋季入學,顯得青黃不接,大部分學校的畢業班已沒有學生上課,我只得每天從東門步行四十分鐘,到老松小學去接受僅有的一個畢業班課程,而且只讀了兩個月的中國書就參加台北第二女中的初中入學考試。母親甚為我迫促的考期擔憂,同時也掛慮我不能熟悉台北的地理方向。考試那天早晨,舅舅特別派用他自己的座車來接我去二女中參加入學考試。車中另有一位與我同年的少女,她便是世伯洪炎秋先生的女兒小如。舅舅的細心和關切,令我小小心中充滿了感激。那一次的考試對我是十分重要的,因為他校都已於春季舉行過入學考,取則取,不取則不取矣,是我由小學升入中學的唯一機會,幸得舅舅相助,我才能從容赴考場,終於如願考入了二女中。
我讀硏究所時,舅舅任民政廳長。當時我的戀愛正受阻於父母,母親見我執意不從,轉而求助於舅舅,要求他會見我的男朋友,並勸阻與我繼續交往。一日,舅舅邀約豫倫於上午八時到家相談。豫倫準時而至,坦率以告;詎料竟獲得舅舅賞識。後來舅舅反勸我的母親:“阿姊,我看這個年輕人,除了窮一點,也沒什麼不好。他們既然相愛,你就成全了他們吧”。母親雖長舅舅六歲,俗謂“長姊若母”,平日舅舅是十分尊敬母親的,但母親對她唯一的弟弟,也頗為倚重。由於舅舅開明的思想和一句支持的話,我和豫倫才得以順利成婚。 [6] 
參考資料
  • 1.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 連戰  .台海網[引用日期2023-02-16]
  • 2.    台灣連氏家族  .中國台灣網[引用日期2023-02-16]
  • 3.    連戰母親趙蘭坤辭世 被誇讚是理財高手  .中國台灣網[引用日期2023-02-16]
  • 4.    連戰之父舊友憶連家往事 給連戰寫親筆信表親情  .大眾網[引用日期2023-02-16]
  • 5.    劉國銘主編,中國國民黨百年人物全書  上,團結出版社,2005.12,第1013頁
  • 6.    林文月:《我的舅舅連震東先生》,《河北平津文獻》第41期,2015年1月,第59-61頁
  • 7.    林文月:《我的舅舅連震東先生》,《河北平津文獻》第41期,2015年1月,第64頁
  • 8.    汪毅夫:《愛國愛鄉一片情:連震東先生對台灣地位未定、台灣託管、公民投票等謬論説不》,《兩岸關係》2008年第4期,第16-17頁
  • 9.    褚靜濤:《連震東、連戰與》,《現代台灣研究》2011年第3期,第57-58頁
  • 10.    佟建寅主編,台灣歷史辭典,羣眾出版社,1990.12,第251頁
  • 11.    楊毅周主編,台灣抗日人物傳,華藝出版社,2015.06,第167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