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連詞

(漢語連詞)

鎖定
連詞,是詞類的一種,屬於虛詞,大部分源於實詞假借,也有部分是由實詞引申而成的,是用於連接詞、詞組或句子的詞,可分為並列連詞、順接連詞、選擇連詞、遞進連詞、轉折連詞、讓步連詞、假設連詞、因果連詞、條件連詞九類。 [1]  [3] 
中文名
連詞
外文名
conjunction(conj.)
拼    音
lián cí

連詞連詞的產生

連詞是用於連接詞、詞組或句子的詞。 [1] 
關於古代連詞的產生,應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連詞源於實詞的假借

第一,從詞義上看,古代連詞的產生大部分都是源於實詞假借
漢語介詞從詞源上看,幾乎是百分之百地源於動詞,而漢語連詞同實詞的語義聯繫,絕大部分是絕緣的,但也確有部分連詞,是由實詞引申而成的。如:
,繁體作「雖」。《説文》:「雖,似蜥易而大,從蟲,唯聲。」段注云:「易,各本作『』,誤,今正。此字之本義也,自藉以為語詞有知其本義矣。《常棣》雲:『每有良朋』,又云:『雖有兄弟』,傳雲:『每,雖也。』」由此可知,連詞「雖」,是由名詞「雖」(爬蟲名)假借而成。如:
①嗚呼,王小,元子哉!(《尚書·召誥》)
②周舊邦,其命維新。(《詩經·大雅·文王》)
例①②, 「雖」,連詞,錶轉折。但是,在先秦,「雖」用為轉折義,並非很常見,而表讓步卻常見於典籍之中。 [1] 
「雖」表讓步,依段玉裁説法,這種「雖」又是「」的假借。《説文》:「婎,姿婎,姿也。」段注:「,各本作『姿』,今正。者,也。……《集韻》《玉篇》皆雲『姿婎』,自縱皃,此許義也。今用『雖』為語詞,有縱恣之義,蓋本當作『婎』,假『雖』為之耳,『雖』行而『婎』廢矣。」 [1] 
依段氏之説,表讓步的「雖」,又是假「」為之。同一個「雖」字,因用法不同而認為來源不同,解説未免有些雜亂。「雖」用為讓步連詞的例證如:
③家有常業,飢不餓;國有常法,危不亡。(《韓非子·飾邪》)
④為人臣,不忠當死,言不審亦當死。然,臣願悉言所聞,大王裁其罪。(《戰國策·秦策一》) [1] 
「而」,甲骨文諸形,象下之。《説文》:「而,也,象形」。段注云:「各本作頰毛,象毛之形,今正。」又云:「引申之為語詞,或在發端,或在句中,或在句末」。 [1] 
而
「而」的本義,是指人的鬍鬚,其用為代詞、連詞者,均是詞義假借為之,而非詞義引申。如:
①相鼠有皮,人無儀。(《詩經·鄘風·相鼠》)
②君子務本,本立道生。(《論語·學而》)
③公子鮑美豔,襄夫人慾通之。(《左傳· 文公十六年》)
④人莫不欲富貴長壽,未有能免於貧賤死夭之禍也。(《韓非子·解老》)
例①—④, 「而」,連詞,分別錶轉折、順接、並列、轉折諸義。 [1] 
使
使」,從甲骨文起,就用為動詞,如説「使人於嶽」(《粹編》,31)。《説文》:「使,令也。」段注云:「令者,發號也。《釋詁》:『使,從也』,其引申之義也。」如:
①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詩經·召南·野有死麇》)
②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左傳·隱公元年》)
例①②, 「使」,動詞,均表使令義。 [1] 
「使」用為連詞,表假設,是實詞假借,而非詞義引申。如:
③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論語·泰伯》)
④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孟子·告子上》) [1] 

連詞詞類功能引申的結果

第二,從詞類上看,連詞的產生,也是詞類功能引申的結果。
所謂功能引申,就是指相關詞類的語法功能的影響所及。這也是古代連詞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古代連詞的產生,有的來自動詞形容詞;有的來自數詞代詞;有的甚至來自同類連詞。屬於這些情況的,都不能簡單地歸結為詞義假借問題,部分連詞的產生是因詞義引申而導致了功能引申的結果。如:
並/併/並
「並」「併」「」,古代是三個字,現在都簡作一個「並」字。這三個詞,最早都是動詞 [1] 
「並」,甲骨文諸形,象二人前後並立,並用繩索之物捆在一起,故有兼合之義。《説文》:「並,相從也。」由甲骨文字形來看,「並」本無相從之義。「並」,甲骨文中已用為動詞,如「叀駁」(《甲》,298),意指祭祀時要並用雜色之馬。
「並」 「並」
「並」,甲骨文諸形,正象二人並立之形。《説文》:「,併也,從二立。」段注:「人部『併』下曰:『竝也。』鄭注《禮經》,古文『竝』,今文多作『併』,是二字音義皆同之故也。」 [1] 
「並」 「並」
由此可知,「併」當是「並」的或體。「並」,甲骨文也用為動詞,如「丙午卜,中丁歲飲」(《掇》,1.416)。「竝飲」,蓋指並用薦酒之祭。傳世文獻中,「並」「並」均可用為動詞。如:
①常莊談謂趙襄子曰:「魏中山,必無趙矣。」(《戰國策·中山策》)
②禮之可以為國也久矣,與天地。(《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例①, 「並」,兼併。例②, 「並」,並列。 [1] 
「並」「並」由動詞可引申副詞。如:
①(鷸蚌)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禽之。(《戰國策·燕策二》)
②天生五材,民用之,廢一不可,誰能去兵?(《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例①, 「並」,一起,一併。例②, 「並」,一起,一併。「並」「並」,再引申之,就可由副詞變為連詞,由詞義引申再到功能引申。如:
①迺髡鉗季布,衣褐衣,置廣柳車中,與家僮數十人,之魯朱家所賣之。(《史記·季布欒佈列傳》)
②昔下宮之難,屠岸賈為之,矯以君命命羣臣。(《史記·趙世家》)
例①, 「並」,連詞,並,並且。例②, 「並」,連詞,並,並且。 [1] 
與/與
「與」 「與」
「與」,繁體作「與」,今簡作「與」。今本《説文》同時收有「與」「與」兩字。「與」「與」不同義。《説文》:「與,賜予也。一勺為與,此與『予』同意。」又《説文》:「與,黨與也,從舁與。」段注云:「『與』當作『與』。『與』,賜予也。」又云:「會意,共舉而與之也。」(見「與」字注。)又云:「與,授與也,從舁,義取共舉,不同『與』也。今偽以『與』代『與』,『與』行而『與』廢矣。」(見「與」字注。) [1] 
金文字形,「共舉」當是「與」的造字本義。後「與(與)」引申有參與、交往諸義。如:
①蹇叔之子師,哭而送之。(《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②始而相,久而相信,卒而相親。(《呂氏春秋·慎行》)
例①, 「與」(yù),動詞,參與。例②, 「與」(yǔ),動詞,交往。詞義進一步引申,變為介詞,表示與對象在動作行為上協調一致。這就是由詞義引申擴大到功能引申。如:
①我心傷悲兮,聊子同歸兮。(《詩經·檜風·素冠》)
②治世之民,不鬼神相害也(《韓非子·解老》)
例①②, 「與」的介詞用法,再度引申,則變為連詞,表示人或事物之間的並列關係,這又是從詞義引申再擴展到功能引申的例證。如:
①維桑梓,必恭敬止。(《詩經·小雅·小弁》)
②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爾有是夫。(《論語·述而》)
例①②, 「與」,連詞,和,表並列。 [1] 
「若」 「若」
「若」,甲骨文諸形,象一人長跪並理順長髮之形。因此「若」有順義,並引申為動詞,表佑助。如「辛丑卜,殻貞:帝若王」(《合》,323)。又如「癸酉卜,爭貞:王勿逆𢀛方,下上弗若,不我其受□? 」(《合集》,6201)兩辭中的「若」,均指佑助。 [1] 
《説文》:「若,擇菜也。」段注云:「《晉語》:『秦穆公曰:「夫晉國之亂,吾誰使先二夫公子而立之,以為朝夕之急』,此謂使誰先擇二公子以立之,『若』正訓『擇』。擇菜,引申之義也。」「若」由「擇」義,進而引申為副詞,表示不確定,再進而引申為連詞,表示選擇,這些都是由詞義引申擴展到詞類的功能引申的鐵證。如:
①若以大夫之靈,獲保首領以歿於地,唯是春秋窀穸之事,所以從先君於禰廟者,請為「靈」「厲」。(《左傳·襄公十三年》)
②諸將以萬人以一郡降者,封萬户。(《史記·高祖本紀》)
例①②, 「若」,均為連詞,義為「或」,表選擇。 [1] 
」,《説文》:「縱,緩也,一曰麯也,從系,從聲。」段注云:「各本作『舍也』,由俗以『舍』『麯』通用也,今正。麯者,釋也。」又《説文》:「釋,解也。」段注云:「《廣韻》曰:『麯也,解也,散也,消也,廢也,服也』,按:其實一解字足以包之。」 [1] 
「縱」的本義是指人的行為或情感上的盡情放鬆、放縱,是個動詞。如:
①誕惟厥淫泆於非彝。(《尚書·酒誥》)
②啓《九辯》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楚辭·離騷》)
例①②, 「縱」,動詞,放縱。 [1] 
連詞「縱」,表讓步,當是從動詞「縱」的放縱義引申而來。如:
我不往,子寧不來?(《詩經·鄭風·子衿》)
未熟,且與一杯,得否?(《搜神記》,卷十九)
例①②, 「縱」,連詞,縱使,即使,表讓步。 [1] 
「抑」,《説文》作「𢑏」形,「𢑏」即反寫的「」字。《説文》:「𢑏,按也。」段注云:「按,當作按印也,淺人刪去印字耳。」又云:「按者,下也,用印必向下按之,故字從反印。」由此可知,「抑」是個動詞本義是指向下壓,引申有壓抑、抑制諸義。如:
①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之,下者舉之。(《老子》第七十七章)。
②屈心而志兮,忍尤而攘詬。(《楚辭·離騷》)
按壓、壓抑會使事物、情感發生變化,因此「抑」用為連詞後,可以表示句意轉折,轉折就是變化。這種變化,顯然也是功能引申的結果。如:
①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論語·述而》)
②(臧紇)對曰:「多則多矣,君似鼠。」(《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例①②, 「抑」,連詞,只不過,錶轉折。語法上的轉折就是上下句意相反;相反就是不肯定;不肯定就會生成選擇用法。如:
①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與之與?(《論語·學而》)。
②(孟子)曰:「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為采色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聽於耳與?(《孟子·梁惠王上》)
例①②, 「抑」,連詞,或,或者,表選擇。 [1]  [2] 
「將」,《説文》:「將,帥也。」段注云:「『帥』當作『𧗿』。行部曰:『𧗿』,將也,二字互訓。《儀禮》《周禮》古文『𧗿』多作『率』,今文多作『帥』。」 [2] 
「將」(jiāng),是個形聲字,從寸,醬省聲。依漢注,「將」的本義,當以扶助、扶持義為是。「將」由動詞扶持義而引申出工具、憑藉義,這都是詞義引申。如:
①無大車,維塵冥冥。(《詩經·小雅·無將大車》)
②蘇秦始連橫説秦惠王曰:「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戰國策·秦策一》)
例①, 「將」,動詞,扶持,扶進。例②, 「將」,介詞,用,藉助,表憑藉。 [2] 
漢語的虛詞之間,也並非都是無所關涉,如連詞「將」表選擇,也許就是由副詞「將」表並列這一關係引申而成。如:
懼,維予與女。(《詩經·小雅·穀風》)
②孟子曰:「子能順杞柳之性而以為桮棬乎,戕賊杞柳而後以為桮棬也?」(《孟子·告子上》)
例①, 「將」,副詞,且,又,表並列。例②, 「將」,連詞,或,或者,表選擇。表選擇,就是或甲或乙,均有可能,其前提條件必然是甲乙對等的。 [2] 
「況」,《説文》:「況,寒水也。」段注云:「未得其證。毛詩《常棣》《桑柔》《召旻》皆曰『兄,滋也。』」況,古作「兄」,《説文》作「況」,今作「況」。 [2] 
依《説文》解,「況(況)」是個形容詞。水寒,就常温而言,就是一種變化,因而引申有滋義。「」,增加,是動詞。「滋」由增加義,再引申為副詞,有更加義;再由副詞進而引申成連詞,則有何況況且義,表遞進。如:
①每有良朋,也永嘆。(《詩經·小雅·常棣》)
②以眾故,不敢愛親,眾厚之。(《國語·晉語一》)
③蔓草猶不可除,君之寵弟乎?(《左傳·隱公元年》)
例①, 「況」,動詞,增加。例②, 「況」,副詞,更加。例③, 「況」,連詞,何況,表遞進 [2] 
」,是「國」「域」的初文,不論是指「域」(區域),還是指「國」(城郭邦國),都有一定區限、範圍的,有了範圍就有了限定,名詞「或」引申為代詞「或」,指人或指物。「或」作為代詞,有兩個特點,一是不確指,二是表限定。不確指如:
①自時厥後,亦罔或克壽,十年,七八年,五六年,四三年。(《尚書·無逸》)
②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相倍蓰,相什百,相千萬。(《孟子·滕文公上》)
例①②, 「或」,無定代詞,指有的人或有的物。 [2] 
「或」,也可用為副詞,表示不確定,實際是由無定代詞用法引申而來。如:
①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是之亡也。」(《論語·陽貨》)
②夫豈不義而曾子言之?是一道也。(《孟子·公孫丑下》)
例①②, 「或」,副詞,或許,大概,表不確指。 [2] 
「或」也可用為選擇連詞,這一用法自然又是上述副詞用法的引申。不過,在先秦,「或」很少用為選擇連詞。「或」用為選擇連詞者,多在兩漢以後。如:
①夫金饋,或或不受,皆有故。(《論衡·刺孟》)
②常取桑蟲阜螽子育之,則皆化成己子。(《搜神記》,卷十三) [2] 
「苟」,《説文》:「苟,也。」段注云:「孔注《論語》雲:『苟,誠也』;鄭注《燕禮》雲:『苟,且也,假也』,皆假借也。」由此可知,「苟」原是一種草名,其用為副詞,當是假借為之。如:
①君子于役,無飢渴。(《詩經·王風·君子于役》)
捷有功,毋作神羞,官臣偃無敢復濟。(《左傳·襄公十八年》)
例①②, 「苟」,副詞,或許,可能,表推測。 [2] 
但是,「苟」作為連詞,表假設,當是「苟」的副詞用法的詞義引申,而不是假借關係。如:
①孔子對曰:「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論語·顏淵》)
②且臣聞之曰:「戰戰慄慄,日慎一日;慎其道,天下可有。」(《韓非子·初見秦》) [2] 
「故」,《説文》:「故,使之為也。」段注云:「今俗雲原故是也。凡為之必有使之者,使之而為之則成故事矣。」由此可知,「故」原是一個名詞,指事之起因緣故。如:
①微君之,胡為乎中露?(《詩經·邶風·式微》)
②維子之,使我不能餐兮。(《詩經·鄭風·狡童》) [2] 
但是,「故」由名詞到表結果的連詞,大概是以連詞的表順接的用法為中介的。如:
①有成與虧,昭氏之鼓琴也;無成與虧,昭氏之不鼓琴也。(《莊子·齊物論》)
②君必施於今之窮士,不必且為大人者,能得欲矣。(《戰國策·東周策》)
例①②, 「故」均用為順接連詞。這也正如《經傳釋詞》所言:「故猶則也。」「故」用為結果連詞,當是「故」的表順接用法的進一步引申而成。如:
①求也退,進之;由也兼人,退之。(《論語·先進》)
②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以羊易之。(《孟子·梁惠王上》)
例①②, 「故」,連詞,所以,因此,表結果。 [2] 

連詞語言詞語句擴展的需要

第三,從結構上看,連詞的產生也是語言詞語句擴展的需要。
在漢語早期的材料裏,如甲骨文金文乃至後來的《尚書》,是很少用連詞的。後來,由於語言的發展,詞語句的無限擴展或組合,就需要各種連詞,把詞語句之間的種種邏輯關係固化下來,於是語言中就產生了表示各種語法關係的連詞。 [2] 
早期不用或少用連詞的材料如:
①令[匕+兇+十]伐東土,告於且乙於丁,八月。(《合集》,7084)
②丙辰卜,殻貞:我受黍年?丙辰卜,殻貞:我弗其受黍年?四月。(《合集》,9950正)
③癸丑卜,爭貞:勿作邑,帝若?(《丙編》,147)
④乙丑卜,出貞:大史必[酉+彡],先[酉+彡]其㞢匚於丁三十牛?七月。(《通纂》,778)
例①, 「告於且乙於丁」即「告於祖乙及祖丁」。「告」指告祭;「於且乙於丁」,是並列結構,「且乙」和「(且)丁」之間不用連詞。例②,兩辭屬對貞例,上下句屬選擇關係,而「我受黍年」和「我弗其受黍年」兩句間不用選擇連詞。例③, 「勿作邑」和「帝若」屬假設關係,但兩句卻不用假設連詞。例④,「大史必[酉+彡]」,「[酉+彡]」指[酉+彡]祭。「先[酉+彡]其㞢匚於丁三十牛」,「㞢」讀如「侑」,指侑祭;「匚」讀為「祊」,亦是祭名。上下兩句,當屬轉折關係,但句中卻無轉折連詞。 [2] 
後來,金文中也很少用連詞。如:
①珷徵商。唯甲子朝,歲鼎克,昏夙又商。辛未,王在闌師,易又事利金,用乍檀公寶尊彝。(《利簋》)
例①,上下三句,全文三十二字(武王專用名以一字計),八個分句,而僅有一個連詞「用」字。此器是目前所見到的西周時期最早的一件銅器。文辭記載的是武王克商事蹟,作器時間是克商後的辛未日(第七日)。 [2] 
就是到了《尚書》裏,語言中也是少用連詞的。如:
①(梁州)厥貢璆、鐵、銀、鏤、砮、磬、熊、羆、狐、狸、織皮。(《尚書·禹貢》)
②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尚書·堯典》)
③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書·湯誓》)
④盤庚遷於殷,民不適有居,率籲眾慼出矢言。(《尚書·盤庚》)
例①, 「璆」「鐵」以下,計十一個詞,都是並列關係,不用連詞。例②, 「欽」「明」以下,計九個詞語,也都是並列關係,不用連詞。例③,上下句為因果關係,不用連詞。例④,上下三個分句,是轉折加順接關係,只用一個順接連詞「率」字。率,用,因而,表順接。王引之説:「《盤庚》曰:『率籲眾慼,出矢言。』率,用也。籲,呼也。慼,貴戚也。矢,誓也。言民不肯遷,盤庚用呼眾貴戚之臣,出誓言以曉喻之也。」 [2] 
到了上古漢語中期以後,漢語連詞就逐漸多起來,這是不爭的事實,這裏不再引用例證。
綜合上述,可知漢語連詞的產生,不外是上述三個原因。連詞是漢語結構的「黏合劑」,是漢語結構由簡單走向複雜的最明顯的標誌。從漢語詞類產生的順序上看,名詞和動詞最先產生,是一級詞類,形容詞等由其引申而成,屬於二級詞類,而連詞,連同助詞,都當排在副詞介詞之後,屬於四級詞類。 [2] 

連詞連詞的分類

上古漢語到了中期和後期,傳世文獻中已湧現出大批連詞,並且都各自形成系統。上古漢語常見的連詞類型有九類,分別是並列連詞、順接連詞、選擇連詞、遞進連詞、轉折連詞、讓步連詞、假設連詞、因果連詞、條件連詞。 [3] 

連詞並列連詞

所連接的單位具有並列、對等關係的詞叫並列連詞。
上古漢語常見的並列連詞有「及」「與」「且」「而」等形式。如:
①兄弟矣,式相好矣。(《詩經·小雅·斯干》)
②師商也孰賢?(《論語·先進》)
③百工之事固不可耕為也。(《孟子·滕文公上》)
④夏首之南有人焉,曰涓蜀梁,其為人也,愚善畏。(《荀子·解蔽》) [3] 

連詞順接連詞

所連接的單位,時間有先後,事理又相因的詞叫順接連詞。順接連詞,有的著作也叫「順承連詞」。
上古漢語順接連詞常見的形式有「則」「斯」「以」「而」「且」「若」「故」「然則」「且夫」「若夫」等等。如:
①我欲仁,仁至矣。(《論語·述而》)
②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矣。(《孟子·離婁上》)
③人潔己進。(《論語·述而》)
④日鑿一竅,七日渾沌死。(《莊子·應帝王》) [3] 
如果上下文,另提一個話題,則常用「且」「若」「故」「然則」「且夫」「若夫」等形式。如:
許子何不為陶冶,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孟子·滕文公上》)
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孟子·梁惠王上》)
③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順是,爭奪生而辭讓亡焉。(《荀子·性惡》)
④當是時也,趙氏上下不相親也,貴賤不相信也,然則邯鄲不守。(《韓非子·初見秦》)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逍遙遊》)
若夫志意修,德行厚,知慮明,生於今而志於古,則是其在我者也。(《荀子·天論》) [3] 

連詞選擇連詞

所連接的單位具有選擇關係的詞叫選擇連詞。所謂選擇,就是指非甲即乙,是眾中擇一的意思。
上古漢語常見的選擇連詞有「如」「若」「抑」「將」等形式。如:
①方六七十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論語·先進》)
不成而後無患者,唯有德者能之。(《莊子·人間世》)
③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築與,亦盜蹠之所築與?(《孟子·滕文公下》)
④(田)文曰:「人生受命於天乎,受命於户邪?」(《史記·孟嘗君列傳》) [3] 

連詞遞進連詞

所連接的單位具有遞進關係的詞叫遞進連詞。所謂遞進關係,就是指前後兩個單位,後面的意思要比前面的更進一層。
上古漢語常見的遞進連詞有「而」「以」「況」等等。其中也包含了一部分具有連接作用的副詞。如:
①温故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②苟不志於仁,終身憂辱,陷於死亡。(《孟子·離婁上》)
③徒取諸彼以與此,然且仁者不為,於殺人以求之乎?(《孟子·告子下》)
④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孟子·公孫丑上》)
⑤今君子,豈徒順之,從為之辭。(《孟子·公孫丑下》) [3] 

連詞轉折連詞

所連接的單位前後意思相反的詞叫轉折連詞。
上古漢語常見的轉折連詞有「而」「抑」「然而」「則」「雖」等諸多形式。如:
①非其鬼祭之,諂也。(《論語·為政》)
②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論語·述而》)
③心未嘗不兩也,然而有所謂一;心未嘗不動也,然而有所謂靜。(《荀子·解蔽》)
④言賞不與,言罰不行,賞罰不信,故士民不死也。(《韓非子·初見秦》)
⑤義理全,未必用也。(《韓非子·難言》) [3] 

連詞讓步連詞

所連接的單位具有讓步關係的詞叫讓步連詞。所謂讓步,是指陳述時,前句先提出一個虛擬的語境,退讓一步,然後後句再轉入正題,語意表達的重點在後而不在前。
上古漢語常見的讓步連詞有「縱」「雖」「且」「即」「與其」等等。其中也包括部分與副詞搭配使用的讓步連詞。如:
我不往,子寧不嗣音?(《詩經·鄭風·子衿》)
與其媚於奧,媚於灶,何謂也?(《論語·八佾》)
與其戍周,不如城之。(《左傳·昭公三十二年》)
④民欲與之偕亡,有台池鳥獸,豈能獨樂哉?(《孟子·梁惠王上》)
⑤獸相食,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乎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孟子·梁惠王上》)
⑥桀紂厚於天下之勢,索為匹夫而不可得也。(《荀子·王霸》) [3] 

連詞假設連詞

所連接的單位具有假設關係的詞叫假設連詞。所謂假設關係,是指前句先提出一個假設條件,後句再表示依據這一條件而產生的必然結果。
上古漢語常見的假設連詞有「如」「若」「苟」「使」等等。如:
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述而》)
藥不瞑眩,厥疾不瘳。(《孟子·滕文公上》)
③夫不當,安能無過乎?(《荀子·解蔽》)
使虎釋其爪牙而使狗用之,則虎反服於狗矣。(《韓非子·二柄》) [3] 
假設連詞一般都用在上一分句,而下句開頭常用「則」字與之相呼應。如:
⑤王善之,何為不行?(《孟子·梁惠王下》)
⑥大王以此不信,小者以為毀訾誹謗,大者患禍、災害、死亡及其身。(《韓非子·難言》)
當然,不配套的情況也是存在的。如:
⑦君子不重,不威。(《論語·學而》)
⑧前日之不受是,今日之受非也。(《孟子·公孫丑下》) [3] 

連詞因果連詞

所連接的單位具有因果關係的詞叫因果連詞。因果句的結構特點一般是,表原因的分句在前,表結果的分句在後;前句一般不用連詞,後句用連詞並處於句首。
上古漢語常見的因果連詞有「故」「是故」「是以」等等。如:
①桂可食,伐之;漆可用,割之。(《莊子·人間世》)
②其言不讓,是故哂之。(《論語·先進》)
③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孟子·梁惠王上》) [3] 
有的因果連詞處於兩個詞語之間,其最常見者就是「而」字。如:
④醜父寢於轏中,蛇出於其下,以肱擊之,傷而匿之,故不能推車及。(《左傳·成公二年》)
⑤(涓蜀梁)背走,比至其家,失氣而死。(《荀子·解蔽》) [3] 

連詞條件連詞

所連接的單位具有條件和結果的詞叫條件連詞。條件連詞在上古漢語裏不太發達,到了中古以後,才逐漸發展起來。
古代常見的條件連詞有「則」「輒」「便」「即」等等。如:
①有生死,有病。(《維摩詰經·文殊師利問疾品》,卷中)
②每當至講時,(服虔)竊聽户壁間。(《世説新語·文學》)
③鋤得十遍,便得八米也。(《齊民要術·種穀》注,卷一)
④逢廬山住,便是汝修行之處。(變文《廬山遠公話》) [3] 

連詞連詞的發展

連詞並列連詞的發展

古代並列連詞的發展,應注意以下三個問題:新的並列連詞的產生、並列連詞連接功能的變化、並列連詞的內部分工日趨明顯。
  • 新的並列連詞的產生
上古漢語裏,最常見的並列連詞是「與」「及」「而」「且」。如:
①見冕者瞽者,雖褻,必以貌。(《論語·鄉黨》)
②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爾有是夫。(《論語·述而》)
③(武姜)生莊公共叔段。(《左傳·隱公元年》)
④今著《論死》《死偽》之篇,明死無知,不能為鬼。(《論衡·對作》)
⑤與朋友交,言有信。(《論語·學而》)
⑥本荒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論》)
⑦不義而富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⑧(趙盾)鬥出。(《左傳·宣公二年》) [4]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古、近古漢語裏,又產生了一批新的並列連詞,如「將」「和」「共」「並」「同」等等。這些新的並列連詞,最早出現在中古漢語後期的文獻裏。如:
①離人落葉,俱在一船中。(唐·盧綸:《與暢當夜泛秋潭》)
②煙魂共遠,春與人同老。(唐·韓偓:《幽獨》)
③丘墳與城闕,草樹塵埃。(唐·馬戴:《白鹿原晚望》) [4] 
到了近古漢語裏,「和」「共」繼續使用,而「將」卻退出了歷史舞台。如:
①眉兒那眼兒,與我兒無二。(《張協狀元》,第四十五出)
②龍虎,應聲裂。(宋·陳亮:《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
③金冠霞帔,讓了十餘起。(《劉知遠諸宮調》,第十二)
④我寫一封書稍(捎)將去,着俺母親趙家姐姐來救我。(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
⑤那官人吃了酒肉,交茶博士也吃些。(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楊温攔路虎傳》)
⑥哥哥,我你同死同生,休恁地計較。(《水滸傳》,第五回)
⑦我問你則個,壁落門都不曾動,你卻是從那裏來,討了我的包兒?(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4] 
「並」「同」,也是近古漢語新生的並列連詞。如:
①不是洪信洪義,認是沙三李四叔。(《劉知遠諸宮調》,第三)
②虧了一個張老他兒子張驢兒救得我性命。(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
③説罷,楊玉娘都去了。(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楊温攔路虎傳》)
④王觀察又捉了兩家鄰居房主人。(《水滸傳》,第三回)
⑤不一時,只見三個奶媽五六個丫鬟擁着三位姑娘來了。(《紅樓夢》,第三回)
⑥王冕秦老嚇的將衣袖蒙了臉。(《儒林外史》,第一回) [4] 
  • 並列連詞連接功能的變化
上古漢語裏,並列連詞主要用於連接詞和詞組,但到了中古、近古漢語裏,它不僅可連接詞和詞組,也可連接句子。這種連接功能的變化,根本原因是漢語句子結構的日趨複雜化。如:
①是時釋迦牟尼佛默然而坐,諸四眾亦皆默然。(《法華經·從地誦出品》,卷五)
②後大府以(武)念有健名,家富有馬,召出為將。(《宋書·宗越傳》)
③欣之乃回還,取琬兒殺之。(《宋書·鄧琬傳》)
④(吳道助、附子兄弟)遭母童夫人艱,朝夕哭臨,思至,賓客吊省,號踴哀絕,路人為之落淚。(《世説新語·德行》)
⑤王(恭)言:「那得獨飲?」(《世説新語·方正》)
⑥江南風俗,兒生一期,……男用弓矢紙筆,女則刀尺針縷,加飲食之物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顏氏家訓·風操》,卷二)
一則朝廷之臣,取其鑑達治體,經綸博雅,二則文史之臣,取其著述憲章,不忘前古。(《顏氏家訓·涉務》,卷四)
⑧大王明日廣排天仗,遠出城南,將百萬之精兵,太子亦隨駕幸。(變文《八相變》)
⑨傍有四人坐,……右邊有紵絲戰袍,或着毛衫軍官五十餘人,有全裝甲士十餘人。(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紹興甲寅通和錄》,卷一六二)
⑩乘夫在外,暗發狠心,將十三歲女丑哥踏住脖項,扯出舌頭,沿身用火燒鐵鞋錐烙訖七十二下。(《元典章·前集刑部》)
⑪史進引着一行人,走,眾官兵不敢趕來,各自散了。(《水滸傳》,第三回)
一面疊成文案,一壁差人杖限緝捕凶身。(《水滸傳》,第三回)
⑬范進一面自綰了頭髮,一面問郎中借了一盆水洗洗臉。(《儒林外史》,第三回)
⑭日同行同坐,夜同止同息。(《紅樓夢》,第五回) [4] 
  • 並列連詞的內部分工日趨明顯
隨着語言發展,中古漢語以後,並列連詞的內部分工日趨明顯。如:
與/及
並列連詞「與」「及」,雖然都是以連接名詞性成分為主,但彼此用法還是有一定區別的:一般説來,「與」所連接的並列項多為兩項,並且彼此地位平等;「及」所連接的並列項,可以是兩項,也可以是多項,並且是前重後輕 [4] 
設並列項為A、B、C,則A與B式如:
①唯佛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法華經·方便品》,卷一)
②吾今遣鬥兵,盡非我國人,城東北是丁零胡,南是三秦、氐、羌。(《宋書·臧質傳》)
③聞子名知人,吾足下孰愈?(《世説新語·品藻》)
④元乂舉坐之客皆笑焉。(《洛陽伽藍記·報德寺》楊注,卷三)
⑤以是之故,世人當知時非時。(《百喻經·蹋長者口喻》)
⑥李侍御外甥阮十三郎同來相問。(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⑦皇帝高力士見一條紫氣升空而去。(變文《葉淨能詩》)
⑧元帥郎君皆言甚好。(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燕雲奉使錄》,卷十三)
⑨且如人看生文字熟文字,自是兩般。(《朱子語類·訓門人》)
⑩被葫蘆都丟了不要。(《水滸傳》,第十回) [4] 
A及B式,如:
①爾時,世尊告摩訶迦葉及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葉善説如來真實功德。」(《法華經·藥草喻品》,卷三)
②(徐)湛之事祖母母,並以孝謹聞。(《宋書·徐湛之傳》)
③州府文武百姓勸(郭)淮舉兵,淮不許。(《世説新語·方正》)
④牧羊之人,聞之歡喜,便大與羊諸財物。(《百喻經·牧羊人喻》)
⑤今南北風俗,言其祖二親,無雲家者,田裏猥人,方有此言耳。(《顏氏家訓·風操》,卷二)
⑥鐵塔北邊,有四間堂,置文殊師利佛像。(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⑦玄宗皇帝朝庭大臣歡淨能絕古超今,化窮無極。(變文《葉淨能詩》)
⑧阿骨打其下諸酋長大喜。(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燕雲奉使錄》,卷十三) [4] 
中古漢語以後,並列連詞「及」多用於連接多個並列項,同「與」的用法明顯不同。
「及」連接的多個並列項,有:
A、B及C式,如:
①諸葛瑾、弟亮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世説新語·品藻》)
②奴便答言:「大家先付門、驢索,自是以外,非奴所知。」(《百喻經·奴守門喻》)
③又出玉束帶、玉篦刀子馬一匹,付三寶奴獻上。(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靖康城下奉使錄》,卷三十三) [4] 
A及B、C……式,如:
①叔子弟叔寶仲容、叔子併為前廢帝所殺。(《宋書·武三王傳》)
②又誅斌大將軍錄事參軍劉敬文、賊曹參軍孔邵秀、中兵參軍邢懷明、主簿孔胤秀、丹陽丞孔文秀、司空從事中郎司馬亮、烏程令盛曇泰等。(《宋書·武二王傳》)
③若僧尼有錢物及谷鬥、田地、莊園,收納官。(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4] 
A及B及C式,如:
①太原城諸村貴賤男女府官上下盡來頂禮供養。(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②楚州劉總管每事勾當,前總管薛詮登州張大使舍弟張從彥娘皆送路。(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4] 
值得注意的是,當「與」用為介詞時,與之搭配使用的並列連詞常常是「及」而不是「與」。這種用法,從《史記》開始,一直沿用到近古漢語。如:
①田忌信然之,諸公子逐射千金。(《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②荊軻嗜酒,日狗屠高漸離飲於燕市。(《史記·刺客列傳》)
③於是文殊師利,諸菩薩大弟子諸夫人恭敬圍繞,入毗耶離大城。(《維摩詰經·文殊師利問疾品》,卷中)
④爾時,藥王菩薩摩訶薩大樂説菩薩摩訶薩,二萬菩薩眷屬俱,皆於佛前作是誓言。(《法華經·勸持品》,卷四)
⑤(魯)爽義宣質相結已久。(《宋書·魯爽傳》)
⑥王夫人諸王子,悉在上燒香散花。(《洛陽伽藍記·凝玄寺》楊注,卷五)
⑦凡人言,稱彼祖父母、世父母、父母長姑,皆加尊字。(《顏氏家訓·風操》,卷二)
⑧八月十五日夜,皇帝淨能隨駕侍從於高處既(翫)月。(變文《葉淨能詩》)
⑨一日,(哈)銘袁彬達子也先、貼木兒等同在爺爺前奏説:「吃金一心願忠朝廷……」(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4] 
而/以
從上古漢語開始,並列連詞「而」「以」雖然都可以連接動詞形容詞,但總的來看,「而」的使用頻率卻大大超過「以」字。如:
①秋,大熟,未獲,天大雷電風,禾盡偃。(《尚書·金縢》)
②俾爾熾昌,俾爾壽臧。(《詩經·魯頌·閟宮》)
③夫達也者,質直好義,察言觀色,慮以下人。(《論語·顏淵》)
④吾聞之,哀樂樂哀,皆喪心也。(《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⑤王坐於堂上,有牽牛過堂下者。(《孟子·梁惠王上》)
⑥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超北海之類也。(《孟子·梁惠王上》)
⑦狐偃其舅也,而惠有謀。(《國語·晉語四》)
⑧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險隘。(《楚辭·離騷》) [4] 
兩漢以後,到了中古漢語,並列連詞「而」「以」的用法雖然都得以繼承,但「而」卻大有取代「以」字之勢。據張萬起統計,《世説新語》中,連詞「而」總計340次,其中表並列者20次;連詞「以」總計61次,其中表並列者僅1次。又據周生亞統計,《搜神記》中,連詞「而」,表並列者102次,而「以」表並列者僅7次。具體用例如:
①鄭人有薪於野者,遇駭鹿,御擊之,斃之。(《列子·周穆王》)
②周馥取觀之。(《搜神記》,卷七)
③翁遂棄葦,載魚歸。(《搜神記》,卷五)
④太祖幼寬仁。(《宋書·良吏傳》)
⑤其地坦平,其水淡清,其人廉貞。(《世説新語·言語》)
⑥其山㠑巍嵯峨,其水㳌渫揚波。(《世説新語·言語》)
⑦大風發屋拔樹,剎上寶瓶,隨風落,入地丈餘。(《洛陽伽藍記·永寧寺》,卷一)
後來語言發展也證明,連詞「以」表並列用法逐漸消亡,而其表順接、轉折、因果等用法卻得到了發展。這樣一來,「而」「以」的用法,就都有了各自的明確的分工。 [4] 
並/共/和
前面説過,古代「並」「併」「並」原本是三個字,今一律簡化為「並」字。這三個詞,最初都是動詞,後引申為副詞,再引申為連詞。 [4]  [5] 
「並」或「並」,最早用為連詞,蓋始於《史記》。如:
①迺髡鉗季布,衣褐衣,置廣柳車中,與其家僮數十人,之魯朱家賣之。(《史記·季布欒佈列傳》)
②昔下宮之難,屠岸賈為之,矯以君命,命羣臣。(《史記·趙世家》)
兩漢以後,《法華經》中,也能找到「並」連接詞與詞或句與句的用例。如:
③又見彼土,現在諸佛,及聞諸佛所説經法,見彼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修行得道者。(《法華經·序品》,卷一)
④爾時,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及耶輸陀羅比丘尼其眷屬,皆大歡喜。(《法華經·勸持品》,卷四) [5] 
「並」用為並列連詞,主要還是使用在近古漢語裏,而且其用法與「及」十分相近。如:
①來,來,我去討米豆腐,斷送你去。(《張協狀元》,第十一出)
②知遠既許親事,立節級妻李嫂王嫂二人為媒。(《劉知遠諸宮調》,第二)
③休想得五男二女,死得交滅門絕户。(元·關漢卿:《詐妮子調風月》,第四折)
④休説三省六部,莫言御史與西台。(《宣和遺事》)
⑤見秀秀養娘崔待詔兩個,請郭立吃了酒食,教休來府中説知。(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第八卷)
⑥又買了這些馬毛施布來了。(《老乞大》)
⑦銀子書都拿去了,望華陰縣裏來出首。(《水滸傳》,第二回)
⑧每人一個奶孃一個丫頭照管。(《紅樓夢》,第三回) [5] 
「共」,在六朝時期,主要是用為介詞。「並」,作為並列連詞,應認定產生於唐代,但用例不多。並列連詞「共」的成熟用例,都是在近古漢語裏。如:
①落霞孤鶩齊飛,秋水長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閣序》)
②丘墳城闕,草樹塵埃。(唐·馬戴:《白鹿原晚望》)
③大王夫人發願已訖,回鸞駕卻入宮中。(變文《太子成道經》)
例①③, 「共」,介詞的味道仍然很濃,但下面的例句,「共」為並列連詞,是毫無問題的。如:
①鴛侶分,連理劈,無端洪信洪義,阻隔得鸞孤鳳只。(《劉知遠諸宮調》,第二)
②抬腳不知深淺。(《劉知遠諸宮調》,第二)
③人寂寂,奴恓惶,相隨只有兒娘。(元·無名氏:《小孫屠》,第十二出)
④紫金山三百個好漢且未消出來,恐怕諕了小員外小娘子。(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第三十七卷)
⑤(趙正)探手打一摸,一顆人頭;又打一摸,一隻手人腳。(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5] 
從發展上看,「並」「共」都沒多少生命力,後來都被並列連詞「和」取代了。 [5] 
「和」,最早是個形容詞,後虛化介詞和連詞。向熹認為並列連詞「和」產生於唐代,此説可從。但應知道,連詞「和」的流行,恐怕還是宋代以後的事了。如:
①你須曾見,眉、眼、耳、腮、口鼻。(《劉知遠諸宮調》,第十一)
②(小娘子)覓紙筆,只得與他供招。(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③你且吃些酒肉。(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楊温攔路虎傳》)
④當下崔寧秀秀出府門,沿着河,走到石灰橋。(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第八卷)
⑤家後坑裏都搜出三四十個血瀝瀝的屍首那珠子、布絹。(《樸通事》)
⑥次日,小王都太尉取出玉龍筆架兩個鎮紙玉獅子,着一個小金盒子盛了。(《水滸傳》,第二回)
⑦家人、媳婦丫環、娘子都慌了。(《儒林外史》,第四回)
⑧你舅母嫂子們是不在這裏吃飯的。(《紅樓夢》,第三回) [5] 

連詞順接連詞的發展

考察古代順接連詞的發展,應注意以下兩個問題:1,表承上的順接連詞,由盛到衰,中古以後逐漸消亡。2,表啓下的順接連詞,其用法由連接詞或詞組而逐漸走向連接句子,並在漢語詞彙複音化的影響下,又產生出一批新的複音連詞。
  • 表承上的順接連詞,由盛到衰,中古以後逐漸消亡
古代順接連詞,按其語法作用,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承上連詞,另類是啓下連詞。承上類多處於上句之首,有引領話題作用;啓下類多處於下句之首或句中,有引介下文的作用。 [6] 
承上連詞的最主要作用是另立話題,引出下文。但要注意,另立話題也並非無中生有,實際也就是對其上文的承接,所以它仍應歸為順接連詞。如:
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論語·子罕》)
於齊,則未有處也。(《孟子·公孫丑下》)
且也若與予也,皆物也。(《莊子·人間世》)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莊子·逍遙遊》)
若乃梁,則吾乃梁人也。(《戰國策·趙策三》)
入人欄廄,取人馬牛者,其不仁又甚攘人犬豕雞豚。(《墨子·非攻》)
至夫臨難必死,盡智竭力,為法為之。(《韓非子·飾邪》)
且夫韓入貢職,與郡縣無異也。(《韓非子·存韓》) [6] 
兩漢以後,這類承上連詞雖然文獻中可以繼續使用,但總的趨勢是逐漸走向消亡。如:
焉置土石?(《列子·湯問》)
若至博奕戲處,輒以度人。(《維摩詰經·方便品》,捲上)
且夫戰守之法,當恃人之不敢攻。(《宋書·周朗傳》)
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不為悖德乎?(《世説新語·言語》)
有諺雲:「落索阿姑餐」,此其相報也。(《顏氏家訓·治家》,卷一)
爰及棟宇器械,樵蘇脂燭,莫非種植之物也。(《顏氏家訓·治家》,卷一)
至如近世謝朓、沈約之詩,任昉、陸倕之筆,斯實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梁書·肩夷吾傳》)
若夫積石山者,在乎金城西南,河所經也。(唐·張鷟:《遊仙窟》)
若夫《涅槃經》之義,本無恐怖。(變文《廬山遠公話》)
契丹微弱,但當藐之,彼自不能窺測。(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一)
且説周太祖姓郭名威,乃山東路邢州唐山縣地名堯山人氏。(《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平話上》)
且説這王進卻無妻子,止有一個老母,年已六旬之上。(《水滸傳》,第二回) [6] 
  • 表啓下的順接連詞,其用法由連接詞或詞組而逐漸走向連接句子,並在漢語詞彙複音化的影響下,又產生出一批新的複音連詞
「而」「以」「乃」「則」,這些表啓下的順接連詞,在上古和中古漢語中是屢見不鮮的。如:
①吾十有五志於學,三十立,四十不惑。(《論語·為政》)
②弟子,入孝,出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
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走。(《孟子·梁惠王上》)
④仁榮,不仁辱。(《孟子·公孫丑上》)
⑤應之以治吉,應之以亂兇。(《荀子·天論》)
⑥語曰:「日中移,月滿虧,物盛衰」,天地之常數也。(《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⑦秦王發圖,圖窮匕首見。(《史記·刺客列傳》)
⑧夜間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史記·項羽本紀》)
⑨母懷子氣,十月生。(《論衡·自然》)
⑩觀《春秋》見王意;讀諸子睹相指。(《論衡·超奇》)
⑪俄而抇其谷得其鈇。(《列子·説符》)
⑫子產相鄭,專國之政,三年,善者服其化,惡者畏其禁,鄭國治。(《列子·楊朱》)
⑬南郡王義宣,生舌短,澀於言論。(《宋書·武二王傳》)
⑭(何)晏畫地令方,自處其中。(《世説新語·夙惠》)
⑮臣聞天得一清,地得一寧,侯王得一為天下貞。(《世説新語·言語》)
⑯客慚退。(《世説新語·言語》)⑰哀至則哭,何常之有?(《世説新語·言語》)
⑱有輓歌孫巖,娶妻三年,不脱衣卧,巖因怪之。(《洛陽伽藍記·法雲寺》楊注,卷四)
⑲須臾之間,五嫂至。(唐·張鷟:《遊仙窟》) [6] 
從中古漢語始,啓下類順接連詞,又產生一批覆音連詞,常處於下句之首或句中,使順接連詞由連接詞組而走向連接句子。如:
①裔出閣,深悔不能陽愚,即便就船倍道兼行。(《三國志·蜀書·張裔傳》)
②視小如大,視微如著而後告我。(《列子·湯問》)
③佛攝神足,於是世界還復如故。(《維摩詰經·佛國品》,捲上)
④胡於是棄眾而奔,顗亦叛走。(《宋書·沈攸之傳》)
⑤欣嘗詣領軍將軍謝混,混拂席改服,然後見之。(《宋書·羊欣傳》)
⑥(宗炳)好山水,愛遠遊,西陟荊巫,南登衡嶽,因而結宇衡山,欲懷尚平之志。(《宋書·隱逸傳》)
⑦我欲先痛罵王武子,然後爵之。(《世説新語·方正》)
⑧後陽眠,所幸一人竊以被覆之,因便斫殺。(《世説新語·假譎》)
⑨帝連索酒飲之,然後行事。(《洛陽伽藍記·宣忠寺》楊注,卷四)
⑩(蕭忻)愛尚文籍,少有名譽,見閽寺寵盛,遂發此言,因即知名,為治書御史。(《洛陽伽藍記·昭儀尼寺》楊注,卷一)
⑪入大海之法,要須導師,然後可去。(《百喻經·殺商主祀天喻》)
⑫魚得水已,即便走去。(《百喻經·小兒得大龜喻》)
⑬學為文章,先謀親友,得其評裁,知可施行,然後出手。(《顏氏家訓·文章》,卷四)
⑭先説王陵斫營事,然後始稱霸王言。(變文《漢將王陵變》)
⑮走到門前略看,即便卻來同飲。(變文《難陁出家緣起》)
⑯須是先得燕京,然後交割西京,固自有次第。(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燕雲奉使錄》,卷十一)
⑰讀書如煉丹,初時烈火鍛煞,然後漸漸慢火養。(《朱子語類·訓門人》)
⑱漢高祖因而淨手,起身逃去了。(《皇明詔令·戒諭管軍官敕》)
⑲兩公子再三辭過,然後寬衣坐下。(《儒林外史》,第十回)
⑳萬人都這樣説,因而他祖母愛如珠寶。(《紅樓夢》,第二回) [6] 

連詞選擇連詞的發展

關於古代選擇連詞的發展,應注意以下三個問題:1.從敍述選擇到疑問選擇,是漢語選擇連詞發展的最基本趨勢。2.選擇手段的多樣化,是漢語選擇連詞發展中的必經途徑。3.有的選擇連詞的產生和發展已影響到漢語新句式的生成。
  • 從敍述選擇到疑問選擇,是漢語選擇連詞發展的最基本趨勢
向熹從句型角度把古代選擇連詞分為兩大類型:一是用於「敍述的選擇」的,如「若」「如」「及」等;二是表示「疑問的選擇」的,如「將」「其」「且」「乃」等。此説可從。不過應當指明,用於「敍述的選擇」的選擇連詞,在上古漢語一開始就是以連接詞與詞或詞組與詞組用法為主的。如:
①方六七十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論語·先進》)
②請君大子來,以免志父。(《左傳·哀公十七年》)
例①②, 「如」「若」為一音之轉,均用為連接詞或詞組的選擇連詞。 [7] 
上古漢語裏,「或」很難發現用為選擇連詞的例證。但是,兩漢以後,「或」可用為選擇連詞,並且句型上已擴展為連接句與句。這種「或」或作「和」,文獻中常見之。如:
①此是王,是王等,非我傭力得物之處。(《法華經·信解品》,卷二)
②蛟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世説新語·自新》)
③但皇帝知趙皇誠心,不忍絕好,燕京候平定了日,與不與,臨時商量。(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茅齋自敍》,卷十一)
讀書講明道義,論古今人物而別其是非,應接事物而處其當否。(《朱子語類·訓門人》)
⑤吃不吃,也即由伊。(《劉知遠諸宮調》,第十一)
⑥咱們到時,晚,只那裏宿去。(《老乞大》)
⑦央媒拜允,一是二位老爺揀擇,娶過去,招在這裏,也是二位老爺斟酌。(《儒林外史》,第十回)
⑧寶釵日與黛玉、迎春姊妹等一處,看書下棋,作針黹,倒也十分相安。(《紅樓夢》,第四回) [7] 
「若」在中古漢語裏也有用為選擇連詞的例證,但使用頻率卻很低。如:
①世尊,我常獨處山林樹下,行。(《法華經·譬喻品》,卷二)
②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誦,解説,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法華經·法師功德品》,卷六) [7] 
在表示「疑問的選擇」句中,上古漢語裏常用的選擇連詞有「」(或作「意」)、「將」、「且」等等。這些詞均以連接句與句為其主要用法。如:
①求牧與芻而不得,則反諸其人乎,亦立而視其死與?(《孟子·公孫丑下》)
②楚王甚愛之,病,故使人問之曰:「誠病乎,亦思乎?」(《戰國策·秦策二》)
③今子獨無意焉,知不足邪,知而力不能行邪,故推正不忘邪?(《莊子·盜蹠》)
④夫子貪生失理而為此乎,子有亡國之事,斧鉞之誅而為此乎?(《莊子·至樂》)
⑤齊秦立為兩帝,王以天下為尊秦乎,尊齊乎?(《戰國策·齊策四》) [7] 
兩漢以後,到了中古、近古漢語裏,表示「疑問的選擇」的卻是一批新生的複音選擇連詞。如:
①王敬仁聞一年少懷問鼎,不知桓公德衰,為復後生可畏?(《世説新語·排調》)
②汝何以都不復進?為是塵務經心,天分有限?(《世説新語·賢媛》)
③殷仲堪《常用字訓》亦引服虔《俗説》,今復無此書,未知是《通俗文》,為當有異?(《顏氏家訓·書證》,卷六)
④此是莊家廝兒,為復別處買來?(變文《廬山遠公話》)
比似你做陰司下鬼囚,爭似得他這天堂上陽壽?(元·王曄:《桃花女》,第一折)
比似只管等待,何不今夜我和你先做夫妻?(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第八卷)
⑦小娘子如今要嫁人,卻是趨奉官員?(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第八卷)
⑧(酒保)請問道:「官人還是要待客,只是自消遣?」(《水滸傳》,第三十九回)
⑨前日承老父台所惠冊頁花卉,還是古人的呢,還是現在人畫的?(《儒林外史》,第一回)
⑩今日還是路過,還是特來的?(《紅樓夢》,第六回) [7] 
  • 選擇手段的多樣化,是漢語選擇連詞發展中的必經途徑
漢語選擇連詞的產生和發展,同選擇句式的發展是緊密相連的。漢語選擇句式的形成和發展,大體説來,是憑藉兩大手段:一是句式手段,二是詞彙手段。
句式手段:
邏輯學講的選言判斷,最基本的也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必須具備兩個以上的選項(選言肢),並且都是合理的;二是選項(選言肢)之間必須具備選擇性的邏輯關係。根據這兩條,可以確定,漢語選擇句最初在形成過程中不一定都需要選擇連詞作為標誌。 [7] 
上古漢語前期,甲骨文時代,卜辭中的對貞例,實際上就是選擇句的最古老的形式。它們根本不需要選擇連詞,僅憑上下句式,就可確定邏輯上的選擇關係。如:
①丙辰卜,[插圖]貞:我受黍年?(《合集》,9950正)
②丙辰卜,[插圖]貞:我弗其受黍年?四月。(《合集》,9950正)
③貞:王從沚[插圖]?(《合集》,6484正)
④貞:王勿從沚[插圖]?(《合集》,6484正) [7] 
例①②,為對貞例。「我受黍年」和「我弗其受黍年」,是兩個選項,其中任何一項都有可能成為結果,這就是選擇關係。這種選擇關係,僅憑句式上下對比就可確定,無須選擇連詞。例③④,亦為對貞例,分析同。「沚[插圖]」,武丁將名。「從沚[插圖]」,意謂商王跟從沚[插圖]出征,以示督戰之意。 [7] 
到了上古漢語中期,具有選擇關係的兩個選項,已可以組合在一個句子裏了,藉助上下句的對比,就可以確定選擇關係。不過,這類句子也常常在句中有副詞語氣詞的相互呼應。如:
①民死亡者其父兄,其子弟。(《左傳·襄公八年》)
②凡人之攻伐也,為利,固為名也。(《呂氏春秋·召類》)
③滕,小國也,間於齊楚,事齊,事楚?(《孟子·梁惠王下》)
④昔者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不識臣之力,君之力?(《韓非子·難二》)
例①②, 「非」與「即」,「非」與「則」,彼此相呼應,以示上下句的選擇關係。例③④, 「乎」與「乎」,「也」與「也」,亦彼此呼應,藉此而彰顯了上下句的選擇關係。 [7] 
詞彙手段:
到了上古漢語中期,當選擇連詞產生之後,這些選擇連詞就成為判斷選擇句的重要語法標誌了。不過,應當説明,這些選擇連詞常常與其他動詞、副詞或詞組搭配使用,成為構築選擇關係的詞彙手段。這種情況,從上古漢語開始,一直延續到中古和近古漢語。如:
與其不孫也,固。(《論語·述而》)
②且爾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論語·微子》)
與其害於民,我獨死。(《左傳·定公十三年》)
吾得革車千乘,不如聞行人燭過之一言也。(《韓非子·難二》)
⑤臣伏受重誅而死,忍為辱軍之將。(《戰國策·中山策》)
⑥朕作高貴鄉公死,作漢獻帝生。(《洛陽伽藍記·永寧寺》楊注,卷一)
為當身化黃泉,命從風化,為當逐樂不歸?(《變文·秋胡變文》)
⑧且容問天池神堂到了是北朝地土,南朝地土?(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⑨先生本待觀景緻,把似這裏閒行隨喜?(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 [7] 
  • 有的選擇連詞的產生和發展已影響到漢語新句式的生成
這裏有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選擇連詞「與」字。
選擇連詞「與」,一般著作很少提到,但它卻是真實地存在着。「與」的選擇用法,可能是由並列連詞「與」進一步虛化而成。選擇連詞「與」,最大的語法特點是它所連接的兩個選擇項在意義上是一正一反,並且正者在前,反者居後。如:
①左右曰:「臣不知其思與不思,誠思則將吳吟。」(《戰國策·秦策二》)
②僕聞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於虞而智於秦也,用與不用聽與不聽也。(《史記·淮陰侯列傳》)
③由此言之,問與不問,無能抑揚。(《論衡·問孔》)
別與不別,亦何所存?(《宋書·范曄傳》)
⑤不知這件小事,消與不消,如此計較。(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⑥在行期日,已聞警報,亦嘗稟白參政,若未出疆有警,合與不合前去?(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紹興甲寅通和錄》,卷一六一)
⑦不問道理合與不合,只揀他愛的便做。(元·許衡:《魯齋遺書·直説大學要略》,卷三) [7] 
例①—⑦, 「與」,均為選擇連詞,義同「或」。
由引例可知,「與」所連接的選擇項,後項為一個否定結構。當這個否定結構被一個否定副詞「否(不)」或「無」取代之後,選擇連詞「與」的語法作用也就逐漸弱化了,直至最終消失。在這種情況下,一種新的句式也就產生了。如:
①三十年春,晉人侵鄭,以觀其可攻與否。(《左傳·僖公三十年》)
②陛下檢校為稱職與不?若不稱職,臣受其罪。(《世説新語·賢媛》)
③當斯之時,桂樹焉知泰山之高、淵泉之深?不知有功德與無也。(《世説新語·德行》)
例①—③,由引例可知,這種選擇否定句,如果選擇連詞「與」的後面用否定結構,就可以用一個否定副詞「否(不)」或「無」來取代之。
這種新的句式,先秦時代已經產生,中古和近古漢語裏也一直沿用下來。如:
①子皮欲使尹何為邑,子產曰:「少,未知可否。」(《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②工有成敗,仕有遇否。(《列子·力命》)
③縱未熟,其與一杯,得否?(《搜神記》,卷十九)
④魏武謂(楊)修曰:「解不?」(《世説新語·捷悟》)
⑤所置須有伽藍,汝能辦否?(變文《祇園因由記》)
⑥師識我否?(宋·普濟:《五燈會元》) [7] 

連詞遞進連詞的發展

關於古代遞進連詞的發展,應注意以下兩個問題:1.從句內遞進到句外遞進,副詞的連詞化促使了遞進句的擴張。2.疑問遞進句的產生和運用,擴大了遞進連詞的使用範圍。
  • 從句內遞進到句外遞進,副詞的連詞化促使了遞進句的擴張
上古漢語裏,單句內最常見的表示遞進的連詞是「而」字。如:
①過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衞靈公》)
②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撫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
③彼可取代之。(《史記·項羽本紀》)
④世儒學者,好信師是古,以為賢聖所言皆無非。(《論衡·問孔》)
例①—④, 「而」,遞進連詞,均用於單句之內,有「進而」義。正因為「而」表遞進,所以又常與「又」字結合使用。如:
⑤依乎法而又深其類,然後温温然。(《荀子·修身》)⑥故夫鴻儒,所謂超而又超者也。(《論衡·超奇》) [8] 
「而」的這一用法,很容易擴展為置於下一分句之首,並由此而衍生出許多同類的遞進連詞。遞進連詞由句內走向句外,又必然要帶動句子的擴張。如:
①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禮於晉,貳於楚也。(《左傳·僖公三十年》)
②臣不及也,且又不順。(《左傳·僖公八年》)
③民無內憂,且又無外懼,國焉用城?(《左傳·昭公二十三年》)
④人有氣、有生、有知,亦又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荀子·王制》)
⑤夫不仁不義,又且已辱,不可以生。(《呂氏春秋·忠廉》)
⑥馬陵道狹,旁多阻隘,可伏兵。(《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8] 
兩漢以後,中古、近古漢語裏,遞進連詞的這一用法,仍繼承下去。如: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焉置土石?(《列子·湯問》)
②昔有二人,共種甘蔗,作誓言:「種好者賞,其不好者當重罰之。」(《百喻經·灌甘蔗喻》)
③今人避諱,急於古。(《顏氏家訓·風操》,卷二)
④有個王秀才,笑我詩多失:雲不識蜂腰,不會鶴膝。(唐·寒山子:《寒山詩·有個》,第二八八)
⑤他卻是個幫閒的破落户,沒信行的人,亦且當初有過犯來,被開封府斷配出境的人。(《水滸傳》,第二回)
⑥二人你言我語,十來句話,覺親密起來了。(《紅樓夢》,第十回) [8] 
用於下句句首的遞進連詞,其語法作用除在於表示上句已説出的情況外,還在於表示對已有情況的進一步申述或理由的追加。因此,與之相應的是,上句句首或句中就常有「不唯」「非徒」「非特」「非獨」「非但」「非唯」「非值」「不但」等詞語與之相配。這種情況主要是應用在兩漢以後的中古、近古漢語裏。但是,上古漢語裏已啓其端。如:
①寡人之使吾子處此,不唯許國之為,聊以固吾圉也。(《左傳·隱公十一年》)
②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孟子·公孫丑上》)
③然則人之所以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辨也。(《荀子·非相》)
非獨政能也,乃其姊烈女也。(《史記·刺客列傳》)
非但君當知臣,臣當知君。(《三國志·魏書·劉廙傳》)
非唯科律所不容,主上無辭以相宥。(《宋書·薛安都傳》)
⑦汝為吏,以官物見餉,非唯不益,增吾憂也。(《世説新語·賢媛》)
⑧王莽非直鳶髆虎視,而復紫色蛙聲。(《顏氏家訓·書證》,卷六)
⑨少府公非但詞句斷絕,自能書。(唐·張鷟:《遊仙窟》)
不但今夜斫營去,前頭風火須湯。(變文《漢將王陵變》)
⑪此言非特系國家利害,系大王一身利害,乞大王深思之。(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茅齋自敍》,卷三十二)
⑫依老爺這話,不但不能報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紅樓夢》,第四回) [8] 
這種表達格式,有時不一定全得配套,有的遞進連詞只見於上句者。如:
微獨趙,諸侯有在者乎?(《戰國策·趙策四》)
非特是醜言聲,拙視瞻。(《世説新語·輕詆》)
③蓄財數萬,以擬吉凶急速,不啻此者,以義散之。(《顏氏家訓·止足》,卷五)
④十娘非直才情,實能吟詠。(唐·張鷟:《遊仙窟》)
非但今日,此袈裟在忍大師處三度被偷。(《神會語錄》) [8] 
  • 疑問遞進句的產生和運用,擴大了遞進連詞的使用範圍
同選擇連詞一樣,古代遞進連詞也分為表敍述和表疑問兩類。
從上古漢語開始,表疑問的遞進句,經常於下句之首加上「」「而況」「何況」等遞進連詞,表示對已有情況的進一步申訴或理由的追加。如:
①蔓草猶不可除,君之寵弟乎?(《左傳·隱公元年》)
②昔者十日並出,萬物皆照,而況德之進乎日者?(《莊子·齊物論》)
③且吾之此言未必非迷,而況魯之君子迷之郵者,焉能解人之迷哉?(《列子·周穆王》)
④唯,舍利佛,夫求法者不貪軀命,何況牀座?(《維摩詰經·不思議品》,卷中)
⑤誠之至也,而金石為之開,於人乎?(《搜神記》,卷十一)
⑥慎不可與為鄰,何況交結乎?(《顏氏家訓·歸心》) [8] 
「況」「何況」等遞進連詞,也可和副詞「猶」「尚」或連詞「而」等搭配使用。「猶」「尚」「而」等詞用於上一分句,表示論述上先退讓一步,以引出話題,而後句用上「況」「何況」等遞進連詞,則表示對理由的進一步申説。
這種情況也始於上古,至中古、近古則續用之。如:
①千乘之君求與之友不可得也,而況可召與?(《孟子·萬章下》)
②故父母之於子也,用計算之心以相待也,而況無父子之澤乎?(《韓非子·六反》)
③夫鳥獸之於不義也,知闢之,而況乎丘哉?(《史記·孔子世家》)
④夫賢聖下筆造文,用意詳審,未可謂盡得實,倉卒吐言,安能皆是?(《論衡·問孔》)
⑤夫一麑而不忍,又何況於人乎?(《淮南子·人間世》)
⑥臣賴君之賜,疏食惡肉可得而食,駑馬稜車可得而乘也,且猶不欲死,而況吾君乎?(《列子·力命》)
⑦天地四時有消息,而況人乎?(《世説新語·政事》)
⑧好不可為,其況惡乎?(《世説新語·賢媛》)
⑨周穆王、秦始皇、漢武帝,富有四海,貴為天子,不知紀極,猶自敗累,士庶乎?(《顏氏家訓·止足》,卷五)
⑩今秀禪師實非的的相傳,尚不許充為第六代,何況普寂禪師是秀禪師門徒?(《神會語錄》)
⑪黃鳥是微小之物,於欲止之時,尚且曉得揀個好止的去處,人為萬物之靈,豈可反不如那禽鳥知所當止乎?(元·許衡:《魯齋遺書·大學直解》,卷四) [8] 
「況」「況且」「況乃」等遞進連詞也有單獨用於上句者,表示另立論題,追加陳述理由。而這類句子,主要是用在中古、近古漢語裏。如:
倉卒吐言,安能皆是?(《論衡·問孔》)
夫婦之義,曉夕移之,婢僕求容,助相説引,積年累月,安有孝子乎?(《顏氏家訓·後娶》,卷一)
況乃就佛上剝金,打碎銅鐵佛,稱其斤兩,痛當奈何?(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況且崔寧一路美酒美食,奉承得他好,回去時就隱惡揚善了。(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第八卷)
這件事,原是我照顧你的,不然老爺如何得知你會畫花?(《儒林外史》,第一回) [8] 

連詞轉折連詞的發展

古代轉折連詞的發展,應注意以下兩個問題:1.轉折連詞由句內轉折走向句外轉折,促使了轉折句的擴張。2.中古漢語以後產生了一批新的複音轉折連詞。
  • 轉折連詞由句內轉折走向句外轉折,促使了轉折句的擴張
上古漢語裏,用於句內表示轉折的連詞,最常見者有兩個詞,一個是「而」,一個是「則」。如:
①貧無諂,富無驕,何如?(《論語·學而》)
②欲速不達。(《論語·子路》)
③狗彘食人食不知檢,塗有餓莩不知發。(《孟子·梁惠王上》)
④不為成,不求得,夫是之謂天職。(《荀子·天論》)
⑤不知言,不智;知不言,不忠。(《韓非子·初見秦》)
⑥今有人於此,求牛名馬,求馬名牛,所求必不得矣。(《呂氏春秋·審分》)
⑦兵未戰先見敗徵,此可謂知兵矣。(《史記·項羽本紀》)
⑧實欲言十言百,百言千矣。(《論衡·儒增》) [9] 
兩漢以後,「而」「則」這種用法仍然得到繼承。如:
①魏人有東門吳者,其子死不憂。(《列子·力命》)
②吾穿井獲狗,何邪?(《搜神記》,卷十二)
③如是好藥不肯服。(《法華經·如來壽量品》,卷五)
④潘文淺淨;陸文深蕪。(《世説新語·文學》)
⑤喻如彼父,熊傷其子枉加神仙。(《百喻經·為熊所齧喻》)
⑥我今至善家無慧子,深自嘆羨,何聖加衞!(《祖堂集》,卷二)
同時也應當注意到,轉折連詞由句內轉折走向句外轉折,這種用法在先秦時代已經開始。兩漢以後,這種句外轉折又形成了「雖」「雖然」與「然」「而」「則(即)」「輒」「卻」「但」等詞的搭配形式,使轉折句更加連鎖化、模式化。如:
①(子)使子路反見之,至,行矣。(《論語·微子》)
②今至大為攻國,弗知非。(《墨子·非攻》)
③吾生也有涯,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
④受世與治世同,殃禍與治世異。(《荀子·天論》)
⑤夫鴻儒希有,文人比然。(《論衡·超奇》)
⑥雖復飲食,以禪悦為味。(《維摩詰經·方便品》,捲上)
⑦我能於此所燒之門安隱得出,諸子等於火宅內,樂著嬉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法華經·譬喻品》,卷二)
⑧質於義宣,為兄弟,年大近十歲。(《宋書·臧質傳》)
居闇室,聞人聲。(《搜神記》,卷一)
⑩殷中軍思慮通長,於才性偏精。(《世説新語·文學》)
⑪國家幅員廣,出產金銀不過五七處。(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靖康城下奉使錄》,卷二十九)
⑫其鴻和爾、天池北朝言未了公事,使人聞,不敢歸奏。(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⑬您年紀小,有膽智。(《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平話上》)
雖然時下兇頑,命中駁雜,久後得清靜,正果非凡。(《水滸傳》,第四回)
雖然點着幾盞燈,天井裏是不亮。(《儒林外史》,第六回)
雖比他尊貴,綾錦紗羅也不過裹了我這枯株朽木。(《紅樓夢》,第七回) [9] 
  • 中古漢語以後產生了一批新的複音轉折連詞
隨着語言發展,中古漢語以後,又產生一批新的複音轉折連詞。如:
然而野鳥一雊,武丁為高宗。(《搜神記》,卷三)
然則卿國士也,如何可令死?(《搜神記》,卷五)
③凡無世不有言事,無時不有令下,然而昇平不至,昏危是繼,何哉?(《宋書·周朗傳》)
然而自古文人,多陷輕薄。(《顏氏家訓·文章》,卷四)
⑤勝負雖則已知,眾請固將難免。(《神會語錄》)
雖然不識和尚,早個知其名字。(變文《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
⑦羅漢雖然是小聖,力敵天魔萬萬重。(變文《破魔變》)
雖然如此,出家自有本分事。(《祖堂集》,卷三)
雖則德山同根生,不與雪峯同枝死。(《祖堂集》,卷七)
雖然一夜無事,終覺失精落魂。(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
⑪他家雖然官員多,氣魄大,但是我老頭子説話,他也還信我一兩句。(《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
⑫(薛蟠)也上過學,不過略識幾個字,終日惟有鬥雞走馬,遊山玩景而已。(《紅樓夢》,第四回) [9]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複音轉折連詞,從發展上説,都是由原來的詞組凝固而成。因此,使用這些語料,它們究竟是詞組還是,就必須仔細辨別。如:
①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孟子·公孫丑下》)
②鹿之角足以觸犬;獼猴之手足以搏鼠。然而鹿制於犬,獼猴服於鼠,角爪不利也。(《論衡·物勢》)
例①②, 「然而」是詞組,都不是轉折連詞。「」,代詞,指別上文的既定事實;「而」,連詞,錶轉折。 [9] 
又如:
①諸侯之禮,吾未之學也,雖然,吾嘗聞之矣。(《孟子·滕文公上》)
②得為君之妾,甚幸。雖然,適夫人非所以事君也,適君非所以事夫人也。(《韓非子·奸劫弒臣》)
例①②, 「雖然」,也是詞組,不是連詞。「雖」,連詞,錶轉折;「然」,代詞,指別上文已知事實。
又如:
①有薄餅緣諸麪餅,但是燒煿者,皆得投之。(《齊民要術·作酢法》,卷八)
但是聖旨父字,皆為制書。(宋·趙升《朝野類要·文書》)
例①②, 「但是」,也是詞組,不是連詞。「」,副詞,「」,動詞,「但是」義同「只要是」。綜合上述,可知漢語複音轉折連詞,由詞組演變為一個連詞,是有個過程的。 [9] 

連詞讓步連詞的發展

古代讓步連詞的發展,也應注意兩個問題:1.應注意讓步連詞和轉折連詞的區分與聯繫。2.應注意到中古、近古漢語又產生了一批新的複音讓步連詞
  • 讓步連詞和轉折連詞的區分與聯繫
讓步連詞,《馬氏文通》稱之為「推拓連字」,並於「推拓連字」的「推開跌入」一類中只列出「雖」「縱」兩個詞,同時又強調「『雖』字尤習用」。由此可知,「雖」在上古漢語裏,是一個很典型的讓步連詞。 [10] 
其實,在上古漢語裏,「雖」既可用為讓步連詞,也可用為轉折連詞,應當注意區別。有的著作把「雖」的這兩種用法都歸在讓步句裏,是不可取的。讓步和轉折,是兩種不同用法,不能混同。 [10] 
設A、B分別代表兩個不同的分句,讓步句中的「雖」(=即使),是表示先退讓一步,提出一個假定性的事實(A),然後再根據這個假定性的事實(A),提出正面論述(B)。而轉折句中的「雖」(=雖然),是先確認一個非假定性的事實(A),然後提出一個句意相反的論述(B), B不是以A為先決條件的。請比較:
①不仁不義,得十越,吾不為也。(《呂氏春秋·長攻》)
②嗚呼,有王小,元子哉!(《尚書·召誥》)
例①, 「雖」,讓步連詞。例②, 「雖」,轉折連詞。 [10] 
上古漢語裏,連詞「雖」,其讓步用法和轉折用法確實是同時存在的。如:
速我訟,亦不汝從。(《詩經·召南·行露》)
②周舊邦,其命維新。(《詩經·大雅·文王》)
③苟子之不欲,賞之不竊。(《論語·顏淵》)
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論語·學而》)
⑤貧賤之致物也難,欲過之,奚由?(《呂氏春秋·本生》)
⑥是鳥無飛,飛將沖天。(《呂氏春秋·重言》)
例①③⑤, 「雖」,讓步連詞;例②④⑥, 「雖」,轉折連詞。 [10] 
不過,應當知道上古漢語裏,雖然「雖」的這兩種用法是同時存在,但發展並不平衡:「雖」的讓步用法,其使用頻率遠大於它的轉折用法。以《論語》和《呂氏春秋》兩書為例:「雖」在《論語》中,表讓步者23次,錶轉折者僅8次;在《呂氏春秋》中,表讓步者116次,錶轉折者99次。 [10] 
但到了中古漢語,這種關係已發生逆轉。以《搜神記》和《世説新語》兩書為例:「雖」在《搜神記》中,表讓步者僅6次,錶轉折者卻為12次;在《世説新語》中,表讓步者7次,錶轉折者卻為61次。具體用例如:
①其探頤索隱,窮神知化,眭孟、京房無以過也。(《搜神記》,卷三)
②華歆遇子弟甚整,閒室之內,嚴若朝典。(《世説新語·德行》)
有眾鳥,不為匹雙。(《搜神記》,卷十六)
④褚公素有重名,於時造次不相識別。(《世説新語·輕詆》)
例①②, 「雖」,讓步連詞。例③④, 「雖」,轉折連詞。綜合上述,可製成下表,以供參考。 [10] 
連詞「雖」用法比較表 連詞「雖」用法比較表
  • 中古、近古漢語又產生了一批新的複音讓步連詞
上古漢語,不論是單音讓步連詞,還是複音讓步連詞,使用頻率都不是很高。單音讓步連詞常見的有「雖」「縱(從)」等;複音讓步連詞常見的有「雖則」「雖使」等。如:
①潛伏矣,亦孔之炤。(《詩經·小雅·正月》)
我不往,子寧不來?(《詩經·鄭風·子衿》)
雖則如雲,匪我思存。(《詩經·鄭風·出其東門》)
④富而可求也,執鞭之士,吾亦為之。(《論語·述而》)
⑤役人曰:「有其皮,丹漆若何?」(《左傳·宣公二年》)
⑥齊國偏小,吾何愛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⑦厚葬久喪,雖使不可以富貧眾寡,定危治亂,然此聖王之道也。(《墨子·節葬下》)
⑧且已在其位,愛身,奈辱朝廷何?(《史記·汲鄭列傳》)
舜禹復生,弗能改已。(《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⑩夫子孫眾,不能千億,詩人頌美,增益其實。(《論衡·藝增》) [10] 
但是到了中古、近古漢語,漢語中又產生了一批新的讓步連詞,這無疑是一種發展。這些新生的讓步連詞,有的口語性很強,甚至也不排除其方言資格。如:
①考之內教,縱使得仙,終當有死,不能出世。(《顏氏家訓·養生》,卷五)
縱令東海變桑田,受罪之人仍未出。(變文《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
縱然傳得直到驢年,有什麼用處?(《祖堂集》,卷七)
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宋·秦觀:《江城子》)
是則湖山長不老,前輩風流去盡。(宋·葛長庚:《江月酹·西湖》)
更則道你莊稼每葫蘆提沒見識,我既為了張郎婦,又着我做李郎妻,那裏取這般道理?(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二折)
假饒人心似鐵,怎逃官法如爐?(元·無名氏:《小孫屠》,第十五出)
就是在下,也非慣於為媒。(明·馮夢龍:《醒世恆言·錢秀才錯占鳳凰樓》)
便是不會,也沒難處。(《紅樓夢》,第四十九回) [10] 
當然,兩漢以後,單音讓步連詞也產生不少新詞,這也是不能忽略的。如:
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史記·項羽本紀》)
②公子合符,而晉鄙不授公子兵而復請之,事必危矣。(《史記·魏公子列傳》)
使顏淵處昌門之外,望太山之形,終不能見,況從太山之上,察白馬之色,色不能見,明矣。(《論衡·書虛》)
④上智不教而成,下愚教無益。(《顏氏家訓·教子》,卷一)
⑤一似人家蓋房子,使椽柱瓦木蓋得是好,卻須是住房子底人做主,防水火盜賊,若不會照管,便倒塌了。(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紹興甲寅通和錄》,卷一六二)
今受富貴底,異日卻向何處去?(宋·大慧普覺禪師:《答呂郎中》)
⑦敢説公們無一日心在上面,莫説一日,便十日,心也不在。(《朱子語類·訓門人》)
便是官程,不放它下去;若是車杖,豈容它空過?(《張協狀元》,第九齣)
⑨我便有那該死的罪,我也不來央告你。(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
⑩你學得高了,人皆師問於你,便不做官,也高尚了。(明·劉璟:《遇恩錄》)
⑪説着別人家的閒話,正好下酒,多吃幾杯何妨?(《紅樓夢》,第二回)
有,也只怕他們未必來理我們呢!(《紅樓夢》,第六回) [10] 

連詞假設連詞的發展

假設連詞的發展,應注意以下三個問題:1.關於假設連詞的範圍問題。2.關於假設句和讓步句的關係問題。3.關於假設連詞的複音化問題。
  • 關於假設連詞的範圍問題
有的著作把古代假設連詞的範圍劃得過寬,欠妥。如:
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論語·顏淵》)
求之,吾助子請。(《左傳·昭公十五年》)
殺二子,憂必及君。(《左傳·成公十七年》)
便日出是扶桑木上之日,禹益見之,不能知其為日也。(《論衡·説日》)
夫子之發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莊子·田子方》)
例①②③⑤, 「必」「不」「微」,顯然是副詞動詞,而不是假設連詞。例④,「便」,當是「使」字之誤。《論衡·説日》同篇上文又有「假令日出是扶桑木上之日,扶桑木宜覆萬里,乃能受之」句,可知「使」作假使解,是假設連詞,作「便」,實誤。 [11] 
古代假設句,不是句句都有假設連詞,最初只是靠上下語境來推斷假設關係的,此即所謂的意合法。如:
①譬如為山,未成一簣,吾止也。(《論語·子罕》)
宋敗齊必還。(《左傳·莊公十年》)
例①②, 「止」和「吾止也」,「宋敗」和「齊必還」,上下句都是假設—結果關係,而句子卻沒有假設連詞。
  • 關於假設句和讓步句的關係問題
假設句之所以和讓步句有些牽連,是因為這兩種句型的前半句都是表示一種虛擬性的假設,很容易混淆不明。但事實上,這兩種句型的上下句關係還是不同的。
設A、B分別代表上下兩個分句,假設句B的存在是以A的存在為前提的,即沒有A就沒有B, A是假設條件,B是依據這個條件直接推導出的結果。如:
①王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孟子·梁惠王上》)
有所取者,是商賈之人也。(《戰國策·趙策三》)
孔子知津,不當更問。(《論衡·知實》)
例①—③, 「若」「即」「如」,都是假設連詞,其所連接的上半句(A),都是假設性的事實,是條件;而各句的後半句(B),都是依據這些條件推導出的結果。 [11] 
又如:
我不往,子寧不來?(《詩經·鄭風·子衿》)
殺臣,不能絕也。(《墨子·公輸》)
⑥案魯去吳,千有餘裏,使離朱望之,終不能見,況使顏淵何能審之?(《論衡·書虛》)
例④—⑥, 「縱」「雖」「使」,都是讓步連詞,其所連接的上半句(A),也都是先提出個假設性的事實(論述上先退讓一步),而各句的後半句(B),卻不是依據前半句推導出的結果,而是既定事實。「子不來」「不能絕(守)」「終不能見」,這些都是早已存在的事實,不會因前半句的虛擬條件而有所改變。 [11] 
  • 關於假設連詞的複音化問題
構詞角度而言,古代假設連詞的複音化問題,也是很值得關注的。這個複音化過程,也是古代連詞發展的過程。這個發展過程,大體説來有三步:一是單音詞階段,二是單音假借構詞階段,三是複音同義組合階段。
(1)單音詞階段。
上古漢語裏,最常見的幾個單音假設連詞有「如」「若」「使」「令」「苟」等等。到了中古、近古漢語裏,這些詞也都得到了繼承。如:
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述而》)
②大王以此不信,則小者以為毀訾誹謗,大者患禍、災害、死亡及其身。(《韓非子·難言》)
使秦破趙,君安得有此?(《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④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我百歲後,皆魚肉之矣。(《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各有主,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史記·陳丞相世家》) [11] 
兩漢以後,中古、近古漢語裏,這些詞也得到相應的繼承。如:
日有十,其氣必異。(《論衡·説日》)
使古無死者,寡人將去斯而之何?(《列子·力命》)
稟此氣,必有此形。(《搜神記》,卷十二)
④骨法如此,有不驗,便是相書誤耳。(《宋書·沈攸之傳》)
使太陽與萬物同暉,臣下何以瞻仰?(《世説新語·寵禮》)
服一粒,永無瘧患。(《洛陽伽藍記·凝玄寺》楊注,卷五)
須懺者,更就犯之,然後當出。(《百喻經·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有送一錢者,脊杖貳拾。(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還放他出世,必惱下方生靈。(《水滸傳》,第二回)
⑩你不依,我們就不上門了。(《儒林外史》,第五回) [11] 
在近古漢語裏,又產生一個新詞「」(或作「要是」)。如:
①婆婆,你招你自招,我並然不要女婿。(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
②我使你和太師老官人説些話,你敢説麼?(明·錢謙益:《牧齋初學集》,卷一〇四)
③牛渴了,就在湖邊上飲水。(《儒林外史》,第一回)
要是吃丸藥,是不中用的。(《紅樓夢》,第七回) [11] 
(2)單音假借構詞階段。
古代虛詞的使用有兩大特點:一是一詞多用,二是一用多詞。這第二點,其中就包括單音虛詞的通假問題。古代文字通假問題,雖然會給閲讀帶來許多障礙,但它也有積極的一面:通過假借構詞手段,擴大了詞量,延申了詞的應用範圍。 [11] 
上古漢語的假設連詞,屬於通假系列的,主要有以下幾組:
如/若/而/乃/所/與
「如」,日母,魚部,開口三等字,擬音為〔ȵîa〕; 「若」,日母,鐸部,開口三等字,擬音為〔ȵîak〕; 「而」,日母,之部,開口三等字,擬音為〔ȵîə〕;「乃」,泥母,之部,開口一等字,擬音為〔nə〕。由此可知,「如」「若」「而」,同屬日母字,「乃」雖屬泥母,但日泥兩母讀音十分接近。從韻部角度來説,魚鐸兩部,主要元音相同,屬陰入旁轉。至於「而」「乃」,同屬之部,主要元音也相同。 [11] 
説到「所」「與」,「所」,生母,魚部,開口三等字,擬音為〔ʃîa〕; 「與」,喻母,魚部,開口三等字,擬音為〔ʎîa〕, 「所」「與」兩字韻部相同,可能都是「如」的假借字。具體用例如:
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聖與仁,則吾豈敢?(《論語·述而》)
③子產死,誰其嗣之?(《左傳·襄公三十年》)
生男子,載寢之牀。(《詩經·小雅·斯干》)
⑤夫子矢之曰:「予否者,天厭之,天厭之。」(《論語·雍也》)
不得已,則魯最為近之。(《漢書·藝文志》) [11] 
即/則/借/藉/自
「即」,精母,質部,開口四等字,擬音為〔tsiet〕; 「則」,精母,職部,開口一等字,擬音為〔tsək〕; 「借」,精母,鐸部,開口四等字,擬音為〔tsiak〕;「藉」,從母,鐸部,開口四等字,擬音為〔dziak〕; 「自」,從母,質部,開口三等字,擬音為〔dzîet〕。
由此可知,「即」「則」「借」,同屬精母字,「藉」「自」同屬從母字。精從兩母,讀音十分相近,但有清濁之分。從韻部來説,「即」「自」,同屬質部字;「借」「藉」,同屬鐸部字。至於「則」字,也是入聲字韻尾與「借」「藉」相同。「借」「藉」「自」,可能都是「即」或「則」的假借字。具體用例如:
有所取者,是商賈之人也。(《戰國策·趙策三》)
②彼肆然而為帝,過而遂正於天下,則連有赴東海而死耳。(《戰國策·趙策三》)
曰未知,亦既抱子。(《詩經·大雅·抑》)
弟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史記·陳涉世家》)
非聖人,外寧必有內憂。(《左傳·成公十六年》) [11] 
尚/當/倘/儻/脱
「尚」,禪母,陽部,開口三等字,擬音為〔ʑĭaŋ〕; 「當」,端母,陽部,開口一等字,擬音為〔taŋ〕; 「倘」,透母,陽部,開口一等字,擬音為〔t’aŋ〕;「儻」,透母,陽部,開口一等字,擬音為〔t’aŋ〕; 「脱」,透母,月部,合口一等字,擬音為〔t’uat〕。 [11] 
」「」「」,聲母同為端組字,同為清音,只是有送氣不送氣之別。「脱」為月部字,屬入聲,與「尚」「當」「倘」「儻」,當屬陰陽對轉。「脱」,當是「倘」「儻」的假借字,《助字辨略》已指明之。劉淇雲:「脱,或辭,猶儻也。」「尚」字雖屬禪母,但韻部為陽部,彼此亦相通。具體用例如:
欲祖述堯舜禹湯之道,將不可以不尚賢。(《墨子·尚賢》)
②先祖賢,後子孫必顯。(《荀子·君子》)
③故人思我,及此平生時。(北周·庾信:《寄徐陵》)
④百家雜説,或有不同,書湮來,後人不見,故未敢輕議之。(《顏氏家訓·文章》,卷四)
有傷挫,為損不少。(《宋書·沈慶之傳》) [11] 
苟/假 向/鄉
」,見母,侯部,開口一等字,擬音為〔kɔ〕; 「假」,見母,魚部,開口二等字,擬音為〔kea〕。「向」,曉母,陽部,開口三等字,擬音為〔xĭaŋ〕;「鄉」,曉母,陽部,開口三等字,擬音為〔xĭaŋ〕。「苟」「假」,均屬見母字,同聲;「向」「鄉」,均屬曉母、陽部字,同聲兼同韻。具體用例如:
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論語·顏淵》)
②禽子曰:「濟,為之乎?」(《列子·楊朱》)
不遭(公孫)度,則郡早為丘墟,而民繫於虜廷矣。(《三國志·魏書·公孫度傳》注引《魏書》)
亡桓公,星遂至地,中國其良絕矣。(《漢書·五行志下》) [11] 
兩漢以後,這些由假借而成的單音假設連詞,文獻中仍繼續使用,只是頻率不是很高。如:
①口之所欲道者是非,不得言,謂之閼智。(《列子·楊朱》)
貪著生愛,則為所燒。(《法華經·譬喻品》,卷三)
當奉書,不知緣何能達?(《搜神記》,卷四)
④我立此園種菜以供家中啖爾,復賣菜以取錢,奪百姓之利邪。(《宋書·柳元景傳》)
誤有縛錄一人,喜輒大怒。(《宋書·吳喜傳》)
非祿賜所及,一毫不受於人。(《宋書·王曇首傳》)
死而可作,當與之同歸。(《世説新語·賞譽》)
水旱不調,寧燥不濕。(《齊民要術·耕田》,卷一)
將朕去,復何侍從,幾人同行?(變文《葉淨能詩》)
識得個頭,上有源頭,下有歸著,看聖賢書便句句著實。(《朱子語類·訓門人》)
得一力維持,感恩即非淺。(元·無名氏:《小孫屠》,第五齣) [11] 
(3)複音同義組合階段。
複音假設連詞,上古漢語裏已經產生,但應用不廣。到中古、近古漢語裏,複音假設連詞已有很大發展。從構詞角度來看,這些詞往往是採用同義組合形式來實現詞彙擴張的。如:
「如」字系列
如使予欲富,辭十萬而受萬,是為欲富乎?(《孟子·公孫丑下》)
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户侯豈足道哉?(《史記·李將軍列傳》)
如脱否也,非直後舉難圖,亦或安居生疾。(《魏書·南安王楨傳》)
如若強人自來,都是我來理會。(《水滸傳》,第二回) [12] 
「若」字系列
若苟有以藉口而復於寡君,君之惠也,敢不唯命是聽?(《左傳·成公二年》)
若脱敢送死,兄弟父子,自共當之耳。(《宋書·張茂度傳》)
若使介葛盧來朝,故當不昧此語。(《世説新語·言語》)
若令我治能得差者,應先自治以除其患。(《百喻經·治禿喻》)
若使其在,不知今又説到甚處?(《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若要來此,先看熹所解書也。(《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12] 
「假」字系列
假而得問而嗛之,則不能離也。(《荀子·正名》)
假使臣得同行於箕子,可以有補於所賢之主,是臣之大榮也。(《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假設陛下居齊桓之處,將不合諸侯而匡天下乎?(《漢書·賈誼傳》)
假令刮削,其文轉明。(《洛陽伽藍記·凝玄寺》楊注,卷五)
假如要一兩個小縣,何不將文字來評會?(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燕雲奉使錄》,卷十一)
⑥嫂嫂,假若哥哥覺來怎生好?(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二折) [12] 
「設」字系列
設如家人有五子十孫,父母不察精懦,則勤力者懈弛,而惰慢者遂非也。(漢·王符:《潛夫論·考績》)
設使丁零死者,正可減常山、趙郡賊。(《宋書·臧質傳》)
設令今時賜以性命,人臣圖主,何顏可以生存?(《宋書·范曄傳》)
設若本朝委曲從之,莫須折當?(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燕雲奉使錄》,卷十三) [12] 
「倘」「儻」字系列
儻如一朝拜金闕,莫忘娘娘乳哺恩。(變文《漢將王陵變》)
儻若吳中逢明主,興兵先斬魏陵頭。(變文《伍子胥變文》)
倘使陳留逸調,下探柯亭之篠,……(唐·駱賓王:《上郭贊府啓》)
倘若弄出禍來,反為不美。(《儒林外史》,第一回) [12] 
當然,複音假設連詞也有不用同義組合者,如:
如或不從,不敢強諫爭,以此久而安。(《漢書·孔光傳》)
如其不爾,無不生蟲。(《齊民要術·養羊》,卷六)
如果文章會做,我提拔他。(《儒林外史》,第十六回)
例①—③,為「如」字系列。 [12] 
又如:
若或成變,為難不測。(《三國志·魏書·趙儼傳》)
若其不克,成仇棄好,不如因而厚之。(《三國志·吳書·張紘傳》)
若也心中疑或(惑),於天不祐。(變文《韓擒虎話本》)
若然如此,皆賴小師威力。(《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
若是將就老夫家寒,不計財禮,老夫便敢來説。(明·朱有燉:《團圓夢》,楔子)
例①—⑤,為「若」字系列。 [12] 
又如:
①這廝,你怎麼這等罵他,假似他聽得呢?(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三折)
設或鬧了起來,看見張世兄,就有些開交不得了。(《儒林外史》,第五回)
例①②,為「假」「設」字系列。 [12] 
又如:
①今年老疾侵,儻然奄忽,豈求備禮乎?(《顏氏家訓·終制》,卷七)
倘或有些疏失,如之奈何?(《水滸傳》,第四回)
例①②,為「儻」「倘」字系列。 [12] 

連詞因果連詞的發展

因果連詞的發展,應注意以下兩個問題:1.從因果句的類型,可以看出因果連詞的發展歷程。2.複音因果連詞的產生途徑。
  • 從因果句的類型,可以看出因果連詞的發展歷程
古代因果句,就其類型而言,大致有以下三種:
(1)零標誌的因果句。
零標誌的因果句,就是無任何因果連詞的因果句,即其上下句的因果關係,完全靠句意去判斷。這也就是平時所説的「意合法」問題。如:
①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論語·為政》)
②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八佾》)
③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左傳·莊公十年》)
④(範睢)遊説諸侯,欲事魏王,家貧無以自資,乃先事魏中大夫須賈。(《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13] 
兩漢以後,中古、近古漢語裏,這類句子雖得到繼承,但往往於下句之首或句中,常常加上表順接的副詞或連詞。如:
①佛知其念,告之言。(《維摩詰經·佛國品》,捲上)
②(范曄)不得志,刪眾家《後漢書》為一家之作。(《宋書·范曄傳》)
③愚人無智,便空食鹽。(《百喻經·愚人食鹽喻》)
④九月,路府大敗,捉得彼處押衙大將等,送到京城,斬煞六七度也。(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記》,卷四)
⑤隔牆見角,便知是牛。(宋·圜悟克勤:《碧巖錄》,卷一)
⑥狗認得主人,便自省得那恩義的道理。(元·許衡:《魯齋遺書·直説大學要略》,卷三)
⑦我高麗人不慣吃濕面,咱們吃乾的如何?(《老乞大》)
⑧皇上憐念先臣,叫長子襲了官。(《紅樓夢》,第二回) [13] 
(2)單標誌的因果句。
所謂單標誌的因果句,是指表因分句或表果分句中只出現一個因果連詞的因果句。但是,事實上在上古漢語裏,表因分句中只用一個因果連詞的用例是很難找到的。這種用例,主要是使用在中古、近古漢語裏。如:
其逃突,盡皆飢渴,於其樹下見歡喜丸,諸賊取已,各食一丸。(《百喻經·五百歡喜丸喻》)
被煩惱覆故,不能得見。(《神會語錄》)
為緣遠公是菩薩相,身有白銀相光,身長七尺,發如塗漆,唇若點朱。(變文《廬山遠公話》)
④奉唐帝詔敕,東土眾生未有佛教,特奔是國,求請大乘。(《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下》)
⑤只父母喪亡,水火盜賊,害了家計。(《張協狀元》,第十一出)
⑥小生因無盤纏,曾借了他二十兩銀子。(元·關漢卿:《竇娥冤》,楔子)
⑦女兒因為夫主自縊身亡,天上號做貞姬。(明·朱有燉:《團圓夢》,第四折)
偶然一看,便弄出這段奇緣。(《紅樓夢》,第二回) [13] 
在單標誌的因果句中,表果分句只用一個因果連詞的是它的主要類型。這種句子,從上古漢語開始,直到中古、近古漢語,用例極多,可謂俯拾即是。如:
①吾少也賤,多能鄙事。(《論語·子罕》)
②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論語·先進》)
③大伯不從,是以不嗣。(《左傳·僖公五年》)
④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能若是之壽。(《莊子·人間世》)
⑤今事有急,來告良。(《史記·項羽本紀》)
⑥今復脱然,是以又來。(《列子·黃帝》)
⑦自念老朽,多有財物,金銀珍寶,倉庫盈溢,無所委付,是以殷勤每憶其子。(《法華經·信解品》,卷二)
⑧(戴)顒年十六,遭父憂,幾於毀滅,因此長抱羸患。(《宋書·隱逸傳》)
⑨偷本非禮,所以不拜。(《世説新語·言語》)
⑩恐後世無傳,故撰斯記。(《洛陽伽藍記·序》)
⑪(正始寺)正始中立,因以為名。(《洛陽伽藍記·正始寺》楊注,卷二)
⑫我見眾生死時,苦痛難忍,知死苦。(《百喻經·引言》)
⑬我祖父已來,法常速食,我今效之,是故疾耳。(《百喻經·效其祖先急速食喻》)
⑭皇帝受其言,因此憎嫌僧尼。(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⑮又舊有條流,不許僧尼午後出寺,又不許犯齋鍾及向別寺宿,所以僧人不得看南郊也。(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⑯無明煩惱是眾生,一切斷處為佛性,所以眾生不離於佛,色不離於眾生。(變文《廬山遠公話》)
⑰正月一日,夜現光明,遍於一宅,因茲有孕產子,名曰光光。(《祖堂集》,卷二)
⑱汝將妄心,以口亂説,所以必受罪報。(《祖堂集》,卷十四)
⑲今年大旱,田禾不收,因此上賊廣。(《樸通事》)
⑳眾人都不喜歡,以此周進安身不牢。(《儒林外史》,第二回) [13] 
(3)雙標誌的因果句。
所謂雙標誌的因果句,是指表因分句和表果分句都使用因果連詞的因果句。這種句子有兩個小類:一是前因後果類,此為多數;二是前果後因類,此為少數。
雙標誌的因果句,主要是使用在中古漢語後期以後,由此也可以看出因果連詞的發展脈絡。如:
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維摩詰經·文殊師利問疾品》,卷中)
忍禪師無遙授記處,所以不許。(《神會語錄》)
③本名曰光光,見神現,號為神光。(《祖堂集》,卷三)
④師雲:「只無過,所以不喜見。」(《祖堂集》,卷十一)
⑤只漢儒一向尋訓詁,更不看聖賢意思,所以二程先生不得不發明道理,開示學者。(《朱子語類·訓門人》)
後來風俗變化,多有昏昧之處,孔子所以説這在明明德,正是教後人改了。(元·許衡:《魯齋遺書·直説大學要略》,卷三)
為因打死了人,落髮為僧,二次在彼鬧了僧堂,因此難着他。(《水滸傳》,第六回)
老爺這裏不知他這些事,所以留他。(《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他有玉,所以才問我的。(《紅樓夢》,第三回)
例①—⑨,為前因後果類。 [13] 
前果後因類句子較少,下僅舉數例説明一下。其中或有混合型者。如:
①江南所以再三遣使懇請上國,正生靈不得休息,所以再遣某等前來,欲得早定議和。(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紹興甲寅通和錄》,卷一六二)
②昨日聞先生教誨做工夫底道理,自看得來,所以無長進者,政不曾如此做工夫,看文字時,不失之膚淺,則入於穿鑿。(《朱子語類·訓門人》)
③近覺得學者所以不成頭項者,只聖賢説得多了,既欲為此,又欲為彼。(《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13] 
  • 複音因果連詞的產生途徑
上面,通過因果句類型的分析,可以觀察到漢語因果連詞是如何從無到有而鎖定句型的過程。這裏,還可以通過對複音因果連詞產生途徑的考察,從另一個側面,又可以看到因果連詞的發展內容。
古代複音因果連詞的產生途徑,主要有三條:
(1)來自固定詞組的凝結。如:
①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②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孟子·梁惠王上》)
③夫虎之所以能服狗者,爪牙也。(《韓非子·二柄》)
④臣竊矯君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戰國策·齊策四》)
⑤名也者,相軋也;知也者,爭之器也,二者兇器,非所以盡行也。(《莊子·人間世》)
例①—⑤, 「所以」不是連詞,而是一個固定詞組,是代詞「所」和介詞「以」的組合。「所」,義同「此」。「所以」詞組加在謂語動詞之前,一是表示動作、行為賴以存在或發生的原因(如例①—③所示),二是表示動作、行為賴以存在或發生的方式、憑藉(如例④⑤所示)。詞組「所以」經過長期使用,就凝結為一個連詞了。 [14] 
連詞「所以」,大約起源於魏晉時代,中古以後,得到廣泛應用。如:
①(鄰人)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列子·説符》)
②(顏回)曰:「吾昔聞之夫子曰:『樂天知命,故不憂』,回所以樂也。」(《列子·仲尼》)
③官本是臭腐,所以將得而夢棺屍;財本是糞土,所以將得而夢穢污。(《世説新語·文學》)
④亦不見者,不見天地人過罪,所以亦見亦不見也。(唐·法海:《六祖壇經》)
⑤家中新婦有難,拾月將充,苦痛逼身,所以匆速。(變文《八相變》)
⑥只是公等不曾通得這個門路,每日只是在門外走,所以都無入頭處,都不濟事。(《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⑦此犯系十惡大罪,元不曾有祠,所以不曾祭的。(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
⑧他與人只是誠義,所以人都信服他。(明·劉璟:《遇恩錄》)
⑨我是個窮官,怕他們爭行財下禮,所以躭遲着。(《儒林外史》,第八回)
例①,王叔岷鶡冠子·天權篇》注引「所以」作「是以」,足證「所以」就是「是以」,是個連詞。此亦足證「所以」在《列子》裏是個連詞。今本《列子》八篇,已非《漢書·藝文志》所著錄的原書,今學術界已公認其為魏晉時代的作品。
到了中古、近古漢語裏,這種「所以」,由於和表因連詞「因」「為」經常搭配使用,從而更進一步強化了它的連詞功能,如:
①和上答:「皆頓漸不同,所以不許。」(《神會語錄》)
②只無過,所以不喜見。(《祖堂集》,卷十一)
③有飯吃的皆是看覷糞壅,耕種得到,所以有飯吃。(《皇明詔令·諭武臣恤軍敕》)
沒有人認識他,所以受屈到此田地。(《儒林外史》,第二回)
⑤只我那宗病又發了,所以且靜養兩天。(《紅樓夢》,第七回) [14] 
(2)來自同義詞素的組合。如:
①(張騫)前使絕國功,封騫博望侯。(《史記·衞將軍驃騎列傳》)
陛下以至孝理天下,得萬國之歡心。(《後漢書·班超傳》)
耳璫故,便斬兒頭。(《百喻經·父取兒耳璫喻》)
④(淳于芬)曾以武藝補淮南軍裨將,使酒忤帥,斥逐落魄,縱誕飲酒為事。(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
當別有他情,何為恥胥不受?(變文《伍子胥變文》)
例①—⑤, 「因」「為」「緣」同義,這些表因連詞,可以組成「因為」「緣為」「為因」「為緣」等複音形式。如:
緣為善慶,初伏事相公,不得入寺聽經,只在寺門外邊與他看馬。(變文《廬山遠公話》)
為緣遠公是菩薩相,身有白銀相光,身長七尺,發如塗漆,唇若點朱。(變文《廬山遠公話》)
③弟子後住古靈山,因為古靈和尚焉。(《祖堂集》,卷十六)
因為趕着哥哥,不曾去得。(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二折)
⑤女兒因為夫主自縊身亡,天上號做貞姬。(明·朱有燉:《團圓夢》,第四折)
⑥俺是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帳前提轄官,為因打死了人,出家做和尚。(《水滸傳》,第五回) [14] 
(3)來自同義詞素的替代。如:
①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論語·公冶長》)
②夙興夜寐,朝夕臨政,此以知其恤民也。(《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③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荀子·天論》)
④積善修德,美名流之,是以君子惡居下流。(《論衡·藝增》)
⑤高祖遷京之始,以地給民,憩者多見妖怪,是以人皆去之,遂立寺焉。(《洛陽伽藍記·崇虛寺》楊注,卷三)
例①—⑤, 「用」「以」義同,以「以」代「用」,遂「是用」「是以」同存。又「是」「此」義同,遂「此以」「是以」同存。 [14] 
又如:
因是白義真曰:「鎮惡欲反,故田子殺之。」(《宋書·武三王傳》)
②皇帝受其言,因此憎嫌僧尼。(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③大王夫人喜歡曬,因茲特地送資財。(變文《醜女緣起》)
④一向沒有野味,以此不敢來。(《水滸傳》,第二回)
⑤小人一身犯了死罪,因此來投入夥,何故相疑?(《水滸傳》,第十一回)
⑥那政老爺便不喜歡,説將來不過酒色之徒,因此不甚愛惜。(《紅樓夢》,第二回) [14] 
例①—⑥, 「因」「以」同義,以「以」代「因」,遂「以此」「因此」並存。又「此」「茲」同義,以「茲」代「此」,遂「因茲」「因此」並存。又「此」「是」同義,以「是」代「此」,遂「因是」「因此」並存。 [14] 
在近古漢語裏,當「因此」作為共同語形式流行之後,又取代了「因此上」「為這上」「因這等上」等諸多形式,使漢民族共同語日益走上規範之路。如:
因此上,賢的君王在事前處置得不教生亂。(元·許衡:《魯齋遺書·直説大學要略》,卷三)
為這上,賢的人比干諫他,又將比干殺了。(元·許衡:《魯齋遺書·直説大學要略》,卷三)
③每日和漢兒學生們一處學文書來,因此上些小理會的。(《老乞大》)
為這上買的人少。(《老乞大》)
因這等上,我告天會同脱脱不花王眾頭目每,將你每使臣存留,分散各愛馬養活着。(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14] 

連詞條件連詞的發展

古代條件連詞的發展,應注意以下兩個問題:1.要注意條件句和假設句的關係問題。2.要注意從條件句的類型去把握條件連詞的發展線索。
  • 條件句和假設句的關係問題
邏輯學角度來講,漢語的條件句和假設句、因果句都是有關係的。因為邏輯學裏講的假言判斷,其前件後件,可包含三種關係:一是原因和結果的關係,二是理由和推斷的關係,三是條件和結果的關係。 [15] 
但是,從漢語語法角度來看,條件句和假設句的關係最為密切。這兩種句式,下句對上句而言,都有依存關係,即沒有上句就都沒有下句,這是最大的共同點。但是,這兩種句式的上下句的關係並不完全相同。 [15] 
設A、B分別代表上下兩個分句,假設句的A和B,是理由推導關係:先提出一個虛擬的理由(A),然後根據這個理由(A)就可以推導出一個結論(B)。假設句的A可能是真實的,也可能是虛假的,而B永遠是以A的存在為前提的,所以它也永遠不是一個既定的事實。如:
日有十,其氣必異。(《論衡·説日》)
孔子知津,不當更問。(《論衡·知實》)
服一粒,永無瘧患。(《洛陽伽藍記·凝玄寺》楊注,卷五) [15] 
至於條件句的A和B,那是條件結果關係:只要滿足一定的條件(A),就會產生相應的結果(B)。條件句的B,雖然也是以A為存在條件的,但A、B兩項都可以是真實的,也都可以是既定的事實。如:
①每至感思,開笥流涕。(《宋書·張敷傳》)
②(檀)道濟就寢便熟,(謝)晦以此服之。(《宋書·檀道濟傳》)
③苗生壠平,宜杷勞。(《齊民要術·黍穄》,卷二)
分明條件句和假設句的關係,有助於理明條件句和假設句的發展脈絡,更有助於把握條件連詞和假設連詞的發展線索。 [15] 
  • 從條件句的類型去把握條件連詞的發展線索
從使用條件連詞的用法來看,古代條件句可分為兩種句型:一是有條件的條件句,二是無條件的條件句。
(1)有條件的條件句。
有條件的條件句,是指上下兩個分句,上句是下句的立論條件,下句是上句的推導結果。這種句子,經常採用兩種形式:一是單標誌形式,二是雙標誌形式,它們主要使用在中古漢語裏。如:
①有生死,有病。(《維摩詰經·文殊師利問疾品》,卷中)
②每至感思,開笥流涕。(《宋書·張敷傳》)
③每當至講時,(服虔)竊聽户壁間。(《世説新語·文學》)
④鋤得十遍,便得八米也。(《齊民要術·種穀》注,卷一)
⑤苗生壠平,宜杷勞。(《齊民要術·黍穄》,卷二)
⑥三中月,候棗葉始生,種蘭香。(《齊民要術·種蘭香》,卷三)
⑦依佛語,當淨三業,能入得大乘。(《神會語錄》)
⑧水浸泥彈丸,知無意智。(唐·寒山子:《寒山詩·多少》,第八十五)
例①—⑧, 「則」「輒」「便」「即」「乃」「方」,這些都是單標誌形式,它們或為連詞,或為副詞,用於條件句下句之首,表示推導的結果。這種句式,有時也可採用緊縮句的形式,其語法作用不變。如:
①(王)忱嗜酒,醉累旬。(《宋書·範秦傳》)
②(檀)道濟就寢便熟,(謝)晦以此服之。(《宋書·檀道濟傳》)
③丞相見長豫喜,見敬豫嗔。(《世説新語·德行》)
④簡文欲聽,聞此便還。(《世説新語·文學》)
⑤韭高三寸便剪之。(《齊民要術·種韭》,卷三)
⑥凡開荒山澤田,皆七月芟艾之,草幹放火,至春而開墾。(《齊民要術·種田》,卷一)
⑦(仙人棗)核細如針,霜降熟,食之甚美。(《洛陽伽藍記·建春門》楊注,卷一)
⑧又有仙人桃,其色赤,表裏照徹,得霜熟。(《洛陽伽藍記·建春門》楊注,卷一)
⑨逢廬山住,便是汝修行之處。(變文《廬山遠公話》) [15] 
這類句子,到了近古漢語,也得到了繼承。如:
①多少人道,靜心便是鏡。(宋·圜悟克勤:《碧巖錄》,卷一)
②郭威是個浪蕩的心性,有錢便要使,有酒便要吃。(《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平話上》)
③要甚麼合口,眼下交手便見輸贏。(《樸通事》)
④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紅樓夢》,第二回)
以上是有單標誌形式的條件句,上句説的是條件,下句説的是結果。 [15] 
有的單標誌形式的條件句,也有把提出條件的分句放在後頭,把説出結果的分句放在前頭的。其常用的連詞有「除非」「除是」「只除」等形式。如:
①要覓長生路,除非認本元。(唐·呂岩:《五言》,其五)
②若要見他全機,除非是一棒打不回頭底漢。(宋·圓悟克勤:《碧巖錄》,卷一)
③寄書除是雁來時,又只恐,書成雁去。(宋·楊炎正:《鵲橋仙》)
④衙內且寬心,只在小人兩個身上,好歹要共那婦人完聚,只除他自縊死了便罷。(《水滸傳》,第七回)
「除非」「除是」「只除」等這些連詞,所強調的是立論的唯一條件,義同「只有」。換言之,這些連詞的語法意義即在於強調,只有具備這唯一的條件,才能產生出相應的結果。 [15] 
此外,還有雙標誌形式的條件句,也主要是使用在中古漢語裏,其常見的形式有「一……便……」「但……便……」「只有……一……」「亦(一)……方便……」「但……便……」等等。這其中也包含部分緊縮句。如:
①庾風姿神貌,陶便改觀。(《世説新語·容止》)
使不失體裁,辭意可觀,便稱才士。(《顏氏家訓·文章》,卷四)
③忽見一客讀《金剛經》,惠能聞,心便明悟。(唐·法海:《六祖壇經》)
只有朝陵日,粧奩暫開。(唐·韓愈:《皇太后輓歌》,其三)
⑤天使(一)見,方便來救。(變文《韓擒虎話本》)
有事時,便來喚灑家與你去。(《水滸傳》,第七回)
⑦富安道:「小子便着。」(《水滸傳》,第七回)
⑧板兒吵着要肉吃。(《紅樓夢》,第六回) [15] 
(2)無條件的條件句。
所謂無條件的條件句,是指上下兩個分句,上句排除任何條件,下句都能產生預期的結果。無條件,實際上就是條件。這類句子起源較早,上古時代已經產生,到了中古漢語,較為流行。其常見的形式有「無」「無論」「不論」「不管」等等。如:
①君子眾寡,小大,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論語·堯曰》)
②公子為人仁而下士,士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史記·魏公子列傳》)
③政事鉅細,鹹決於亮。(《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無論去與住,俱是一飄蓬。(隋·尹式:《別宋常侍》)
⑤(黃毛狗)見僧人不論主客,振尾猥馴。(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二)
⑥財物器藏,任意般將,不管與誰,進(盡)任破用。(變文《八相變》) [15] 
到了近古漢語裏,常見的形式有「不論」「不揀」「遮莫」等等。如:
①今來又將銀絹折當税賦,一定之後,不論凶荒水旱,每年依例送來。(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燕雲奉使錄》,卷十三)②老無半點看花意,遮莫明朝雨及晴。(宋·楊萬里:《梅》)
③灑家不忌葷酒,遮莫甚麼渾清白酒,都不揀選。(《水滸傳》,第五回)
④老漢家中也頗有些過活,明日便取了我女家去,並錦兒,不揀怎的,三年五載,養贍得他。(《水滸傳》,第八回) [15] 
參考資料
  • 1.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46-550
  • 2.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51-555
  • 3.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55-559
  • 4.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59-564
  • 5.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65-556
  • 6.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66-569
  • 7.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69-574
  • 8.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74-578
  • 9.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78-581
  • 10.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81-584
  • 11.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84-589
  • 12.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89-591
  • 13.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91-594
  • 14.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94-598
  • 15.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598-60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