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連延

鎖定
連延,漢語詞語,拼音是lián yán,意思是連續;綿延。
中文名
連延
拼    音
lián yán
注    音
ㄌㄧㄢˊ ㄧㄢˊ
出    處
《文選·枚乘》

目錄

連延解釋

1、亦作“連莚”。連續;綿延。 [1] 
2、猶結交。
3、猶拖延。 [1] 

連延出處

《文選·枚乘》:“沋沋湲湲,蒲伏連延。”李善注:“連延,相續貌。”
唐·元稹《競舟》詩:“連延數十日,作業不復憂。”
唐·黃滔《融結為河嶽賦》:“吾欲炭鞴陰陽,鑪燃天地,鼓將邐迤之濬谷,寫破連延之積翠。”
宋·贊寧《宋高僧傳·感通三·義師》:“其夜市火連莚而燎,唯所截檐屋數閒存焉。”範祥雍校:“連莚,揚州本、大正本‘莚’作‘延’。按莚、延同音通借。”
王西彥《古屋》第三部二:“我的眼睛投向窗外,那裏是灰白色的天,連延不絕的雨點和檐溜。”
唐·李白《敍舊贈江陽宰陸調》詩:“我昔鬭雞徒,連延五陵豪。”
元·劉祁《歸潛志》卷十二:“又念平生為文,今而遇此患難,以是知揚子云《劇秦美新》其亦出於不得已邪?因遜讓而別。連延數日,又被督促,知不能辭,即略為草定。”
參考資料
  • 1.    連延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