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連城紅心地瓜幹

鎖定
連城紅心地瓜幹,福建省連城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1-2] 
連城縣加工紅心地瓜幹已有300多年曆史,被譽為“紅心地瓜幹之鄉”,因其色澤美、口感好、富營養、多纖維、低熱量、少脂肪等優點,而位居“閩西八大幹”之首。連城紅心地瓜乾產品已形成蜜餞、香酥、重組三大類型60多個品種,銷售量約佔中國地瓜幹消費量的80%以上,內銷全國600多個大中城市,外銷出口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和中國港澳台地區。 [3-4] 
2007年12月2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連城紅心地瓜幹”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2] 
中文名
連城紅心地瓜幹
產地名稱
福建省連城縣
品質特點
色澤紅潤、氣味香甜,鬆軟耐嚼
地理標誌
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批准文號
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07年第210號
批准時間
2007年12月26日

連城紅心地瓜幹產品特點

連城紅心地瓜乾產品以產自連城的黃皮紅心地瓜為主要原料,採用傳統技術精製而成,產品保留自然色澤和品質,色澤紅潤、氣味香甜,質地鬆軟耐嚼,富含膳食纖維、賴氨酸、粗蛋白、鈣質和胡蘿蔔素、維生素C、D等多種營養物質,有潤腸排泄、解熱健胃之功,被美國、日本等學者譽為具特殊營養功能的保健食品。 [1] 
連城紅心地瓜幹 連城紅心地瓜幹

連城紅心地瓜幹產地環境

連城縣地處福建省西部山區,全縣33萬人口,其中農業人口28萬,是個典型的農業縣,境內雨量充沛,晝夜温差大,紫區巖、沙質巖、泥質岩特殊土壤造就了連城紅心地瓜獨特的品質。 [1] 
連城地瓜幹用隔田、隔川、揭樂、大坪、李屋、洪山等地培植的紅心地瓜製作而成。這些地方土質鬆軟、酸鹼適中,特別適合種地瓜,加上氣候適宜,種出來的地瓜顏色黃中透紅,味道又甜又香,口感綿綿鬆鬆,還含有很高的維生素A、維生素B和葡萄糖。 [5] 

連城紅心地瓜幹歷史淵源

連城紅心地瓜幹是當地傳統特色產品,居“閩西八大幹”之首,已有300多年曆史,在清朝乾隆年間,連城地瓜幹即已取名為“金薯片”,成為宮廷貢品送入皇宮。 [1] 
20世紀80年代,原福建省委書記項南到連城調研時,提出了要把傳統產品地瓜幹做成休閒食品,要讓連城地瓜幹走出連城,走向全國的要求。 [6] 
連城縣據此制定《連城紅心地瓜幹標準綜合體》福建省地方標準和《甘薯幹》國家農業行業標準,促進地瓜產業升級。圍繞打造“世界地瓜之都”,制定《關於加快推進地瓜產業發展的意見》,以“6·18”為平台,為企業和高校院所牽線搭橋,鼓勵扶助企業對接科技成果,開發新產品、研發新工藝,全力提升地瓜乾的品質和附加值。與福州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四川大學等30多家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對接、研發技術成果達100多項。 [7-8] 
2015年,中國鄉鎮企業協會甘薯產業分會在連城成立。 [9] 
2015年10月31日,中國·連城地瓜產業發展大會在連城開幕。大會主要活動包括全國地瓜產業發展研討會、全國薯類加工技術對接簽約活動等。 [10] 
連城紅心地瓜幹 連城紅心地瓜幹

連城紅心地瓜幹生產情況

2010年,連城縣加工地瓜幹超過11萬噸,產值突破10億元。 [11] 
2011年,連城縣種植地瓜面積達到10萬多畝,年產地瓜幹13萬噸,地瓜產業已經成為連城縣農業產業化中最大的支柱產業。 [12] 
2013年,連城縣甘薯種植面積達10萬畝、產量25萬噸,地瓜乾產值20億元,產品銷售佔中國地瓜幹市場份額的70%以上,“連城紅心地瓜幹”品牌價值達29.87億元,全縣從事地瓜種植、地瓜幹加工、銷售的從業人口達13萬人,帶動農民8萬人。 [13] 
2014年,連城縣紅心地瓜種植面積穩定在10萬畝以上,從事地瓜種植、加工、銷售的從業人口達13萬人,地瓜產業加工銷售骨幹企業53家,其中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8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0家,成為龍巖省級、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最多的縣份。連城地瓜乾產品也已形成紅薯、紫薯兩大品系,蜜餞、香酥、重組三大類型100多個品種,產品內銷全國600多個大中城市,外銷出口日韓、歐美,產值達30億元,佔據中國80%以上的市場份額。 [6]  [9] 
2015年,連城縣有地瓜加工銷售骨幹企業53家,福建省、龍巖市級龍頭企業17家,QS認證企業38家,連城地瓜種植面積10萬畝,實現產值28.5億元。
2016年,連城紅心地瓜幹已形成紅薯、紫薯兩大品系,原味、蜜餞、香酥等16類300多個品種,僅2015年以來就優化、新增100多個品種,申請專利20多個。 [8] 
2017年,連城縣地瓜種植面積在10萬畝左右,地瓜幹銷售量約佔中國地瓜幹消費量的80%以上。 [14] 

連城紅心地瓜幹產品榮譽

連城縣成功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甘薯)標準化生產基地”,“連城紅心地瓜幹”集體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15] 
2007年12月2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連城紅心地瓜幹”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2] 
2011年,連城紅心地瓜幹進入全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百強、評為中國著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百強、榮獲消費者最喜愛的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稱號。 [15] 
2012年,連城紅心地瓜幹獲最具影響力的中國農產品區域品牌,品牌價值近30億元,持續排在全國農產品薯業品牌首位。 [15] 
2014年11月19日,在福建省“首屆十佳地理標誌商標”評選結果中,連城紅心地瓜幹在全省近300個地理標誌中脱穎而出,名列十佳第三位,這也是龍巖唯一獲此殊榮的地理標誌商標。 [16] 
2017年,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我為家鄉農產品代言”大型公益活動上,連城紅心地瓜幹品牌被農交會組委會授予“2017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稱號。 [14] 
連城紅心地瓜幹 連城紅心地瓜幹

連城紅心地瓜幹地理標誌

連城紅心地瓜幹地域保護範圍

連城紅心地瓜乾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福建省連城縣人民政府《關於申請連城紅心地瓜乾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劃定產地範圍的請示》(連政綜〔2006〕149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福建省連城縣現轄行政區域。 [1-2] 

連城紅心地瓜幹質量技術要求

(一)栽培技術要求
1.品種:龍巖7—3。
2.立地條件:土質疏鬆,土壤類型為沙壤土至輕粘壤土,有機質含量≥3%,pH值5.0至6.5,土壤鹽分含量<0.2%,地下水位低於50釐米,水稻田或25度以下的山坡地。
連城紅心地瓜幹
連城紅心地瓜幹(3張)
3.育苗:選取品種特徵明顯、無病蟲害的薯塊為種薯,保持土温在14℃以上的條件下培育種苗,芽苗長至15釐米至20釐米高、經過煉苗後通過假植擴繁,剪取壯苗用於大田插植。
4.插植時間:7月上中旬,土壤持水量為75%至85%時。
5.插植密度:3300株至3500株/畝。
插植方式:薯苗與畦面成30度左右的傾角插植。
插植深度:埋入3個葉節。
6.施肥:餅肥、農家肥佔總施肥量的70%至73%。基追肥比例為1:0.35至0.4,追肥中催苗肥、夾邊肥、裂縫肥分別佔追肥量的20%、55%、25%。
7.中耕除草:薯苗插植後結合施夾邊肥進行一次較深度的中耕除草曬土。
8.水分管理:插植後澆保苗水,土壤較干時灌水深度以畦高1/2為度,即灌即排,注意防澇。
9.藤蔓管理:以提蔓為主,不宜翻蔓。
10.挖收:初霜前藤蔓生長緩慢,葉片出現快速衰老時分批挖收。
11.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二)加工工藝要求
1.加工工藝流程:原料處理→成型→蒸煮→烘烤→檢驗分級→包裝入庫。
2.原料處理及成型:鮮甘薯清洗乾淨後按需要分別整形,然後加水覆蓋在常温下浸泡6小時至10小時。
3.蒸煮:蒸煮温度在100℃左右,煮至7成熟以上。
4.烘烤:烘烤初温110℃左右,初壓力0.4兆帕至0.5兆帕;中後段温度60℃至80℃,壓力0.1兆帕至0.3兆帕。半乾後,翻動後再烤,烘烤時間在15小時至20小時,直至烘乾後出烤。
5.檢驗分級:把烘乾後的產品形態、色澤、氣味、質地進行分級。
6.包裝入庫。
(三)質量特色
1.感官特徵:
項目
指標
一級
二級
形態
呈片、塊、條、稜及原薯狀等,厚薄大小均勻。
呈片、塊、條、稜及原薯狀等,厚薄比較均勻。
色澤
呈原品種桔紅色澤,保質期內有糖霜面。
色澤微暗,保質期內有糖霜面。
氣味
具有本產品應有的滋、氣味,適口性好,無異味。
具有本產品應有的滋、氣味,適口性較好,無異味。
質地
質地軟,韌性好
質地軟,韌性較好。
雜質
無。
2.理化指標:
項目
指標
水分,%
≤25
總糖,%
30—75
還原糖,%
≤25
胡蘿蔔素,毫克/千克
≥0.8
粗纖維,%
≤5
3.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符合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1-2] 

連城紅心地瓜幹專用標誌使用

連城紅心地瓜乾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福建省連城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 [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