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連升三級

(劉寶瑞所編相聲作品)

鎖定
《連升三級》,1955年由相聲演員劉寶瑞所編 [4] 
《連升三級》由一人表演,是一段單口相聲,作品的表演形式以説和逗為主。
《連升三級》的故事説的是:明代天啓年間,山東臨清州有個大地主出身的紈絝子弟張好古,他整天吃喝玩樂是個大文盲,人們稱他“狗少”。有一次,他官迷心竅,竟異想天開,上北京闖進了選拔人才的貢院考場。由於皇帝和文武大臣的昏庸腐敗、爾虞我詐,使張好古鑽了空子,居然金榜題名,進了翰林院,並且陰差陽錯的把他當成國家的棟樑,一時間官運亨通 [4] 
作品名稱
連升三級
作    者
劉寶瑞 [5] 
創作年代
1955年 [4] 
作品類型
單口相聲

連升三級作品簡史

作品起源
《連升三級》的原創者,主流説法是1955年由相聲演員劉寶瑞創作並口述、孫玉奎整理,又經劉寶瑞表演的單口相聲 [4]  [5]  [10] 

連升三級作品文本

劉寶瑞演出本
有這麼一個人呢,一個字都不認識,連他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他上京趕考去了。哎,到那兒還就中了,不但中了,而且升來升去呀,還入閣拜相,你説這不是瞎説嗎?哪有這個事啊。當然現在是沒有這個事,現在你不能替人民辦事,人民也不選舉你呀!我説這個事情啊,是明朝的這麼一段事情。因為在那個社會啊,甭管你有才學沒才學,有學問沒學問,你有錢沒有?有錢,就能做官,捐個官做。説有勢力,也能做官。也沒錢也沒勢力,碰上啦,用上這假勢力,也能做官,什麼叫“假勢力”呀,它因為在那個社會呀,那些個做官的人,都懷着一肚子鬼胎,都是這個拍上欺下,疑神疑鬼,你害怕我,我害怕你,互相傷害,這裏頭就有矛盾啦。由打這個呢,造成很多可笑的事情。今天我説的這段就這麼回事。
在明朝天啓年間,山東臨清州有一家財主張百萬,他有一個兒子,叫張好古,三十來歲啦,這傢伙,從小就是嬌生慣養,也沒念過書。不認識字,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上來,每天呢,就是狐朋狗友啊,提籠架鳥,茶館酒肆,吃喝玩樂就這個。那麼大夥兒呢,見他面都尊敬他,“哦,大少爺!”當着面管他叫“大少爺”,背地裏頭,人都管他叫“狗少”。
有這麼一天呢,張好古去街上溜達去了,一看圍着一圈子人,一分人羣兒進來,是個相面的。這相面的正在這兒説着呢,一看:喲,認識。這不是張百萬家那狗少嘛,有的是錢,這要奉承他兩句,起碼得弄一兩銀子,奉承奉承他。一看張好古,假裝地,“哎呀!這位老兄,你雙眉帶彩,二目有神呢,可做國家棟梁之材,這要是上京趕考,準能得中。”要擱別人呢,明白的,給他一嘴巴!我上京趕考?我一個字都不認識,我拿什麼考啊?可是張好古啊,他沒往那兒想。他想什麼呀?我們家裏有的是錢呢,想做個官兒,那還不容易嗎?他倒樂啦!“哦?我要現在上京趕考準能得中嗎?”“我保您中前三名,你要得中之後,我喝您的喜酒。”“好,給你二兩銀子!”這就給人二兩銀子。
到家裏頭,打點行囊包裹,上京趕考。你不想你自個兒怎麼去呀?再説這趕考你也得先鄉試、山東臨清州鄉試,鄉試完了省試,到這個山東濟南府,省試完了才能入都呢,到北京叫會試啊。他這個隔着兩道手呢,愣上北京。家裏有的是錢,多帶金子,少帶銀子,騎了一匹高頭大馬,奔北京啦。
可是他動身那天就晚了,趕到北京啊,考場最末一天。甭説進考場,到北京的時候,他連北京城門也進不來了,半夜裏三更天,都關城啦!可巧啊,他就撞到西直門來啦,半夜三更天。嘿,正趕上西直門呢,進水車。明、清兩代的皇上是這個制度,他在北京坐着,他得喝京西玉泉山的水,半夜裏頭讓老百姓往城裏弄水,還得喝當天的。張好古到這兒的時候呢,正趕這水車來。守城官老遠地把城門開放,往裏進水車。要擱別人啊也不敢,懂啊。張好古他也不懂,騎着馬就跟着水車後頭往裏走。
城官也不敢問他,打算他給皇上家押水車的呢。就這麼着他跟着進來啦。可是進了城啦,也不行,他不認識考場在什麼地方,亂撞。也不怎麼就撞到棋盤街啦,一看呢,對面來了一羣人,頭面有兩個氣死風燈,當中有一匹高頭大馬,誰呀?九千歲魏忠賢查街。張好古騎着這馬呢,一看那麼多人,一看這燈亮,這馬要驚。他一勒絲繮沒勒住,得!他這馬呀,正撞着魏忠賢的馬!魏忠賢?那還了得?那是明朝天啓年間皇上寵信的太監,執掌生殺之權,要擱着哪天撞他馬啦,甭問!殺。先斬後奏,有生殺之權。今兒個哪,今兒沒有。怎麼?魏忠賢那兒怎麼這麼好呀,今兒他心裏高興,想要問問他,什麼事情這麼忙?這一問行啦,“咳,這小子啊,黑更半夜的,你闖什麼喪啊!”張好古也不知道他就是九千歲呀,打家裏説話慣啦!“啊,你管哪?我有急事。”“喲!猴崽子,真橫啊!黑更半夜的你有什麼急事啊?”“我打山東來,上這兒趕考,晚了,我進考場進不去啦。你説考場進不去,這不給我前三名給耽誤了嗎!”“啊?你就準知道你能中前三名?你就有這個學問?有這個把握?”“那當然啦!沒這把握大老遠的誰上這兒幹嗎來呀?”“那也不行啊,現在考場關門啦,你也進不去啦!”“那我不會去砸門嗎?”還沒聽説過去考場砸門去的呢?
他這麼一説,魏忠賢這麼一想,怎麼着?他就準知道他能中前三名?準有這麼大的學問?不對!這是撞了我的馬啦,想法要跑,不能讓他走!“來呀!去!把這個人給送進考場,拿我一張名片。”魏忠賢的意思是到底看看你有這麼大學問沒有,可魏忠賢也混蛋呢,你要看他學問就讓他自個兒去得啦,他到那兒也中不了啊,他給拿名片送,考場敢不中嗎?就給送去了。
到裏頭,這麼一遞片子。這兩位主考官一看,怎麼着?九千歲魏忠賢,黑更半夜送來的人。哎呀,倆主考官半夜都起來啦,倆人坐這兒一研究:“哎呀,年兄!九千歲黑更半夜送來的人,這一定是九千歲的親支近派呀,這咱們得收留下呀。”這説:“不行啊,年兄。咱們這號房都住滿啦!”“哎,那也得想辦法呀!號房住滿了沒關係,咱倆人湊合湊合。我在你這屋,讓他在這兒。”好!半夜裏頭大主考騰房搬家,把房子給騰啦。
那麼他進來啦,這倆主考官又研究上啦。“年兄,咱們得給他出題呀。”這個説:“這怎麼出題呀?這玩藝兒咱也不知道他温習的什麼書啊,回頭他要寫不上來,中不了,這不得罪九千歲嗎?”“那怎麼辦呢?”“怎麼辦呢?這不這兒有捲紙嘛,乾脆!我出題,我説,你寫!”
他們倆人給辦啦。
一個説,一個寫,完啦。倆人這麼一看,寫完了一瞧:“行!還好!”這不廢話嗎?自個兒出題自個兒做還不好啊?完啦倆人又這麼一商量:“這玩藝兒要真給中個頭一名?這可太下不去啦!”“你説要不中?又怕得罪九千歲,得啦!給中個第二名吧。”中了第二名,一個字沒寫。來了個第二。
中了以後啊,到了三天頭上,應當趕考的舉子啊,去拜師去,拜主考,遞門生帖,算他的學生啦。張好古沒去,他倒不是架子大,他不懂啊!沒去。沒去可這倆主考官又研究上啦!“年兄,這個張好古太不盡乎人情啦,雖然你是打九千歲那兒來的,可是啊,我們這樣地關照你,也沒出題、沒讓你作文,給你中了個第二名,你怎麼這麼點面子都不懂啊?怎麼都不來行拜師禮!不來看看我們?這架子可太大啦!”那個説:“哎,彆着急,你想想,咱們不是衝着九千歲嗎?再説回來啦,這是九千歲的近人呢,將來他要做了大官,咱還得讓他關照咱們呢!他不是不來看咱們嗎?走,咱們瞧瞧他去。”
好!老師拜學生來啦!
到這塊兒啦,坐下這麼一談話,“哎呀,那天呢,要不是九千歲拿片子送你呀,這考場你可進不來啦!”他也不知道哪兒的事兒,什麼九千歲?就含糊着答應着。等兩個主考官走了他這麼一打聽,一問人家,才知道:哎喲,九千歲魏忠賢?好傢伙!哦,我撞他馬那就是魏忠賢哪?嗬!哎,撞他倒好啦!要不然,沒這片子,我還進不了考場啦!您就知道他多糊塗啦!他還不知道:你進考場怎麼中啊?他沒往那兒想。就是沒這片子我中不了啦。這我得看看九千歲去。
有的是錢呢,買了很多的貴重的禮品,就到了九千歲魏忠賢的府,往這一遞:底下人拿到裏頭,魏忠賢一看:張好古?不認識,就打算不見,可又一瞧這禮單,還得叫進來。進來了,這麼一説話呢,“嘿呀,千歲!那天要沒有您的片子,我還進不去考場啦!”魏忠賢這才知道:“噢!就是你撞我的馬啦?哎,你怎麼樣啦?”“託千歲的洪福,我中了個第二名。”“啊!哎呀!怨不得那天説話那麼大口氣,敢情真有這個學問呢?嗬!”魏忠賢一想:這將來我要面南背北我要登基之後……他是憋着謀朝篡位。我登基之後,這路人我有用處啊。款待!大擺酒宴。這麼一款待,張好古一個字——吃!
吃飽了,喝足嘍,端茶送客,親自送到魏王府外。這一下子不要緊,北京城嚷嚷動啦。文武百官、大小官都嘀咕:“為什麼這個新科的進士張好古上他那兒去他怎麼給送出來呀?”“哎,你還不知道嗎?我聽説啦,他進考場的那天呢,還是九千歲拿名片黑更半夜給送進去的。你甭問啦!這一定,是九千歲的親支近派,這還許是九千歲的長輩呢。”“對,對對!”大夥這麼一商量:“既然是九千歲的長輩,那咱們應當大家聯名保薦一下啊,將來他要做了大官兒,咱不還有個關照嗎?”“對!”大夥兒啊,做大官的聯名上了個奏摺,保薦新科進士張好古。奏摺上去啦。
皇上這麼一瞧:“啊,哎呀!既然這個人有這麼大的才幹,為什麼才中第二名呢?屈才呀!這個人,應當入翰林院呢!”好!他入了翰林院啦!
嘿,他一到翰林院哪,這些翰林,大夥就都商量了,都知道他是九千歲的人,又是大夥聯名保薦來的,那個誰不尊敬他?都害怕他。有事情也不讓他做,有寫的,也不讓他寫。不但不讓他寫,而且別人寫完了還拿到他跟前兒讓他給看看,“哎呀,張年兄,你看這怎麼樣?”他也不懂,裝模作樣一看:“哦,行!很好,很好!”就這一句話,他在翰林院愣混了一年多。沒事。
趕到轉過年來呀,魏忠賢的生日。翰林院裏頭呢,也就説這檔子事情啦。啊,九千歲啊,快到生日了,這個説你送什麼禮?我這禮單什麼什麼,我禮單什麼什麼。哎,咱得寫寫呀。張好古一看,這天打四寶齋路過呢,也買了一個挑扇,一副對子。沒寫的。拿着,進翰林院了。大夥兒,翰林這麼一看,“哎喲,嗬!張年兄,您這是給九千歲送的?”“是啊。”“我們看看,喲?您怎麼?還沒寫呢?”“啊,可不是嗎。”“那好極啦!您來了一年多呀,到翰林院哪,我們都沒看見您寫過字啊!今天藉着這個機會,可得瞻仰瞻仰您的墨寶啦!”“不!不!你們寫的挺好!還你們來吧!”大夥一聽怎麼着?還我們來?
趕到晚上哪,下了班之後,張好古照例頭一個走。他走啦,這翰林們就留到這兒,大夥這麼一研究:怎麼回事啊?其中有個聰明的,“這傢伙別就仗着九千歲魏忠賢的門子,許是沒學問,不認識字吧!一個字兒沒看他寫過呀?咱們寫的東西也有的時候寫錯了讓他看,他也沒看出來呀。後來咱們發現看出來的,這……這什麼意思啊?大概齊許是不認識字!”這説:“是啊!要這麼着好辦啦,那怎麼辦呢?我有主意:咱倆人辦。”商量好啦。
趕到了第二天,張好古來了。“怎麼着?張年兄,瞻仰瞻仰您的墨寶?”“不!不不!你們寫的挺好嘛,你們來!”“好,要既然這樣,那我寫這挑扇。”這人寫啦,寫了八句,什麼詞啊?“紅塵濁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從來硬弩弦先斷,自古鋼刀口亦傷。人為貪財身先喪,鳥為奪食命早亡,任你奸滑多取巧,難免荒郊土內藏。”給來了這麼八句,一個“死”,一個“亡”。“張年兄,您看這個怎麼樣?”張好古一瞧,他瞧什麼呀?“噢,行!很好!很好!就這樣啦。”就這樣啦?
那個寫對子的心裏有譜啦!哦,行啦!一動腦筋,編了一個詞兒,大罵魏忠賢,説魏忠賢要謀朝篡位,圖謀不軌,寫完啦。“張年兄,您看這行嗎?”他還那句:“很好,很好!”這也很好啊?“好,好好。”到這天,他就真給送去啦!
送去啦,他禮品很多,禮單很貴重啊。把他迎接進去了。
那對子挑扇剛要釘釘子要掛,就這工夫,魏忠賢還沒看哪,皇上的聖旨來啦,親賜“福”、“壽”字。他呀,魏忠賢得接“福”、“壽”字去,設擺香案挺麻煩的,把這茬隔過去啦!那這東西可這掛上了。説掛上了沒人看出來嗎?有人看出來,大官這麼一看:“啊!這不是罵九千歲嗎?”看出來可看出來了,文武百官都不敢説,怎麼不敢説呀?他知道魏忠賢這脾氣呀。有人一告訴:“千歲,某某人可罵您呢。”魏忠賢一聽,怎麼着?敢罵我?殺,先斬後奏,殺了。殺完了他一想:不對呀,他罵我他一個人知道,他告訴我了他也知道,這我更寒磣啦,這也殺!這也完啦!誰敢告訴他呀?
就這個,打這兒掛了一天,沒事。又過了幾年呢,這個天啓皇上死啦,崇禎即位。崇禎這麼一登基呀,好嘛,打這個魏忠賢家裏頭,抄出來龍衣、龍冠,這一定是要篡位呀。殺!魏忠賢,全家該斬,滅門九族。
那麼就有人大堂跪下了説:“啓奏我主萬歲,翰林院的翰林張好古也是魏忠賢的人!”皇上説:“殺!”他一説殺,旁邊又跪下一個官兒,“哎呀!啓奏我主萬歲,要説別人是魏忠賢的人,我相信,要説張好古,那他絕對不是魏忠賢的人。”皇上説:“你怎麼知道呢?”“我怎麼知道啊?因為呀,在前幾年,魏忠賢做壽,張好古給送了一幅挑扇,一副對子。那副對子我記得是大罵魏忠賢,上、下聯我還記得呢。是這個‘昔日曹公進九錫,今朝魏王欲受禪’。拿他比曹操,説他要篡位啦,您琢磨?他是他的人嗎?”
皇上一想:“哎呀,那不是!不但不是啊,這還是忠臣哪!那好,連升三級!”
好!一羣混蛋 [6] 

連升三級作品版本

時間
表演者
1955年
劉寶瑞
1997年
寇庚儒
(以上參考資料 [4] 

連升三級藝術特色

連升三級結構分析

相聲的結構一般分“墊話”“瓢把”“正話”“收底”四部分。單口相聲由於內容比較單一、集中,不一定有完整的四個部分,《連升三級》就無“瓢把”。它和對口相聲比,明顯的特點是故事性強。它和故事、評書的形式相類似,更強調情節的曲折性和故事的生動性。《連升三級》就是用地主少爺張好古青雲直上,連升三級的曲折風趣故事,嘲諷了現實,揭示了主題。
全篇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大家夥兒都管他叫‘狗少’”。這部分簡介“狗少”為人,是相聲的“墊話”。常見的墊話有兩種:一種是題外話,起渲染氣氛,和觀眾交流感情的作用;一種是題內話,主要是介紹人物,提出矛盾,埋下伏線。單口相聲往往開門見山,這裏是後一種。相聲一開始用簡明的語言交代了故事的時間(明朝),地點(山東臨清),人物(張好古)。着重介紹張好古所以叫“狗少”的來由。“狗少”即“狗少爺”的意思,省去一個“爺”字,含有強烈的嘲諷意思:這不是人而是一隻狗了。相聲用“嬌生慣養”“吃喝縹賭”“吃飽喝足”“提籠架鳥”四個詞語,把狗少爺的醜態活靈活現地寫出來了,着墨不多,卻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二部分:“有一天”——“等你回來我就走了。”寫狗少由於相面人的奉承,產生做官的慾望。
從這部分起,相聲轉入“正話”。這部分是故事的開端,矛盾的起因。張好古原終日無所事事,他產生做官的慾望乃是由於相面人的一番花言巧語。相聲寫相面人的奉承本領,是入木三分的。他先用“雙眉帶彩”“二目有神”“印堂發亮”“官運昌旺”等虛渺的相面術語來誘惑、鼓動張好古進京趕考,再用“保您得中前三名”來堅定張已萌發的決心。明明是奉承,卻説“決不奉承”,明明為了蒙錢,卻只在心中暗自得意。一個庸俗虛偽的市儈形象完全刻劃出來了。相比之下,張好古就是十足的蠢才。他在相面人的吹捧中完全忘記了自己一字不識,飄飄然真以為自己能金榜題名,並馬上給了相面的賞錢,可見愚蠢之極。他的社會地位定決他驕橫,他的“文化教養”定決他愚昧,這大慨就是他“狗少脾氣”的內容吧。他那“我們家有的是錢啊,要想做官那還不容易嗎”的想法倒是他生活經驗的真實總結,從側面一針見血地揭示了當時黑暗社會的腐敗現實。可他這次不是買官而是考官,這就使故事必然不同一般地曲折發展,也就深深地吸引住觀眾。
第三部分:“張好古回到家裏”——“……在翰林院混了一年。”寫狗少遇到腐朽的官場,洋洋得意,青雲直上。
這部分是故事的發展,“正話”的主體。相聲用辛辣的諷刺筆調,敍述了一字不識的狗少如何由於種種巧合誤會中進士、入翰林院的可笑過程。又可把這個過程大致分為“赴京趕考、仗勢進城”,“馬撞魏王、狗少得意”,“考官拍馬、竟中二名”,“魏王宴客、哄嚷全城”,“百官奉承、進入翰林”五個小段。每個小段包含着一個巧合,而這些巧合都是出於奉承拍馬造成,“拍馬”是貫串全文的線索,推動着情節的發展。這部分五個小段層層推進,描述了狗少在仕途青雲直上的過程。這青雲直上看來荒唐可笑,但確在“那樣社會就有那樣事情”。這是多麼辛辣的諷刺啊!
第四部分:“轉過年來”——篇末,是寫狗少碰上混蛋的皇帝,因禍得福,連升三級。
張好古的仕途生涯並未到進入翰林院而中止,相聲繼續用巧合的手法,把情節逐漸推向高潮。一字不識的張好古在魏王生日時要送副對聯奉承一下,這本身就是個嘲諷。偏偏又有個聰明好事的翰林,代他寫了副大罵魏忠賢要謀朝篡位的對子。狗少還矇在鼓裏,連説“很好。”這就使情節緊張起來了,引起了觀眾的懸念:這個禍根會引起什麼後果呢?可是在那樣的社會里,禍根卻不一定有惡果。正因為魏忠賢忙於接皇上聖旨和福壽字而來不及看狗少送來的對子;也正因為魏忠賢專橫到誰告訴他別人罵他的話連告訴的人也要殺,所以文武百官誰也不敢告訴他狗少對子的內容,狗少才倖免殺身之禍。皇上對專斷國事的太監的寵幸給掩飾造成了機會,魏王的專橫無理反倒救了愚蠢的狗少,這種“巧合”不正進一步暴露了封建社會的極端腐朽嗎?
幾年後,龍庭易人,形勢劇變。魏忠賢犯罪下獄,魏的死黨一律殺罪。照理説,靠魏忠賢“片子”起家的張好古也在此列。但這時,狗少幾年前埋下的“禍根”卻成了“福音”。又有混帳大臣以這付對子為據,替他説話,狗少一下又成了有遠見卓識,反對魏忠賢的忠臣。昏庸的皇帝於是不作調查,不辨皂白,不但“死罪已免”,還“連升三級”。這是情節的最後一個巧合,形成了故事的高潮和結局。相聲在這裏通過交代形勢、兩位大臣一奏一辯、道出對子內容等描寫,很好地渲染了高潮氣氛。這結局則既是出乎意料之外,又是預料之中的。觀眾為一個不學無術的無賴歷盡波折終於有了“好歸宿”而感到可嘆可笑。
結尾“一羣混蛋”一句是全篇相聲的“收底”。這個“底”在情節高潮中結束,收得乾脆響亮,是對墊話鋪墊,正話渲染內容的概括總結。再次突現了主題,餘味無窮 [7] 

連升三級藝術特徵

《連升三級》是篇短小精悍的單口相聲,它具有相聲這種傳統説唱藝術的鮮明特徵,主要表現有:
一、用巧合結構全文,“包袱”組織別緻新穎。俗話説“無巧不成書”。一些優秀的作品往往從生活中原先孤立、偶然、非本質的巧合現象中,概括提煉出能反映必然規律的藝術巧合,以此來貫穿故事情節,發展矛盾衝穿,達到刻劃人物,表現主題的目的。相聲《連升三級》正是如此。作者把封建官場中司空見慣的因奉承拍馬而升官晉爵的事例進行選擇提煉,高度集中於一個人的遭遇中,形成了典型的、有普遍意義的藝術情節。一個接一個的巧合推動着故事曲折發展,使全文結構完整謹嚴。張好古由於一次次誤會巧合而步步高昇看來純屬偶然,不可思議,但正是這種偶然的巧合反映了封建官場的必然規律和腐敗本質。相聲是以運用“包袱”為主要藝術手段的,《連升三級》全篇就是一個大包袱。簡介狗少,寫他做官的慾望,這就像是鋪開了包袱皮(這是“系包袱”);然後把他升官過程中的件件荒唐趣事——仗勢進城、馬撞魏王、考官拍馬、魏王宴客、百官奉承、生日送禮——一件件往裏裝,裝滿後悄悄繫上(這是“解包袱”);到狗少因禍得福,連升三級則是巧合的高潮,等於突然打開包袱皮,使讀者從突兀中發出會意的笑聲(這是“丟包袱”)。作者正是這樣新穎別緻地把一個個巧合組織在“包袱”裏,使讀者從一次次的笑聲中體會到深刻的主題。
二、用對話展示性格,人物形象生動鮮明。相聲同樣要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連升三級》充分運用了相聲“説”、“學”的表現手法,通過對話來表現人物性格。狗少説的主要是愚蠢的話。這在他酬謝相面人時,和魏王爭辯時,在翰林們奉承時都得到了表現。一個如此愚蠢無知的人居然能升高官,就更增強了主題的深刻意義。相面人説的是奉承的話。如“決不奉承,保你得中前三名”一句,明明是進一步的奉承卻要飾以正直的面紗。只有三寸不爛之舌才能説之。魏王説的是專橫的話。“猴患子”、“隨説‘來呀’”這樣的用詞和語氣,只有他這樣的權勢人物才會用。百官説的是謅媚的話。主考官嘀咕時的媚態實在令人作嘔,百官猜測狗少身份的推論只能使人發笑,而翰林們要“瞻仰墨寶”的奉承則散發着騷客們的酸臭。皇帝毫無主見,人云亦云,説的全是混帳的話。相聲正是通過這些生動的性格化語言,通過維妙維肖的語言模擬把人物寫活了。因為單口相聲故事性強,所以全篇語言通俗流暢,琅琅上口,如一人在説故事,顯得樸實自然。而一些方言的恰當使用,使相聲具有濃郁的北方風味,讀來感到親切。
三、用議論深化主題,幽默風趣,畫龍點睛。單口相聲由於是一人表演的,所以它除了用曲折生動情節形象表現主題時,還要及時評價事物,揭露矛盾,表明作者看法,和觀眾交流感情。這就決定它常用敍議結合的表現方法。《連升三級》在敍述中夾進作者簡短議論有六、七處之多。有的是對情節的及時評價,如“這叫什麼事”“還好哪”等就是。這些議論幽默風趣,使相聲興味盎然,引人發出會意的笑聲。有的議論則是畫龍點睛之筆,起深化主題的作用。如“可是遇見那樣社會,就有那樣事情。”就一針見血擊中了社會本質。結尾“一羣混蛋”四字則是對全篇的最後評價,直接尖鋭地揭示了主題。這句議論鏗鏘有力,使全篇在高潮中嘎然而止,從而趣味橫生,使觀眾產生強烈的笑,並在笑聲中領悟了全篇主題 [7] 

連升三級作品影響

1980年,經過修訂的《初中語文課本第三冊》收錄了相聲《連升三級》。學校語文課以曲藝作品為教材,這在中國還是第一次 [8]  。此後,《連升三級》還被譯成英、法、日三種文字介紹到國外 [4] 

連升三級衍生作品

作品名稱
作品時間
作品形式
連升三級
2010年
滑稽戲
2014年
電視劇
2005年
京劇(上下本)
2012年
京劇(單本)
(以上參考資料 [1-3] 

連升三級作品爭議

作者爭議
《連升三級》的原創者,在主流説法以外,還有一種説法是作者已不可考,可能是民國初年由民間藝人集體創作修改而成的 [9] 
參考資料
  • 1.    古裝滑稽戲《連升三級》推陳出新有噱頭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2-08-29]
  • 2.    《連升三級》海報曝光 遊遊演繹俠骨柔腸  .搜狐網[引用日期2022-08-29]
  • 3.    劉彥君.老戲新演——看京劇《連升三級》[J].藝術評論,2012(10):72-73.
  • 4.    楊國鈞主編.相聲名作與欣賞:花山文藝出版社,2000.10:第102-103頁
  • 5.    張洪程. 《連升三級》析疑式導讀[J]. 語文教學通訊, 1984(7).28-29.
  • 6.    楊國鈞主編.相聲名作與欣賞:花山文藝出版社,2000.10:第94-101頁
  • 7.    徐舟漢. 一幅絕妙的封建官場現形圖——傳統相聲《連升三級》簡析[J]. 教學與研究, 1980(2):71-78.
  • 8.    安徽省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編.初中第3冊 語文教學參考資料選編: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08:第174頁
  • 9.    廣東省中小學教材編寫組編.教學參考資料 全日制十年制學校初中語文課本:廣東人民出版社,1981.04:第128頁
  • 10.    王德華.《連升三級》淺析[J].高校教育管理,198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