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鎖定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唐代詩人劉長卿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首句寫日暮山遠,次句寫投宿的人家,後兩句寫風雪交加、犬吠人歸的情景。 [3]  全詩語言樸實淺顯,寫景如畫,敍事雖然簡樸,含意十分深刻。 [5] 
作品名稱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作    者
劉長卿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劉隨州詩集》
作品體裁
五言絕句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作品原文

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2]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註釋譯文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詞句註釋

①逢:遇上。 [2] 
②宿:投宿;借宿。 [2] 
③芙蓉山:芙蓉山,各地以芙蓉命山名者甚多,這裏大約是指湖南桂陽或寧鄉的芙蓉山。 [2] 
④主人,即指留詩人借宿者。 [2] 
⑤日暮:傍晚的時候。 [2] 
⑥蒼山遠:青山在暮色中影影綽綽顯得很遠。蒼,青色。 [2] 
⑦白屋:未加修飾的簡陋茅草房。一般指貧苦人家。 [2] 
⑧柴門:籬笆門。 [3] 
⑨犬吠:狗叫。 [2] 
⑩夜歸人:夜間回來的人。 [2]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白話譯文

暮色降山蒼茫愈覺路途遠,
天寒白屋顯得更貧困。
柴門外忽傳來犬吠聲聲,
風雪夜回宿的家人回來了。 [2]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創作背景

大約在唐代宗大曆八年(773年)至十二年(777年)間的一個秋天,劉長卿受鄂嶽觀察使吳仲儒的誣陷獲罪,因監察御史苗丕明鏡高懸,才從輕發落,貶為睦州司馬。《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寫的是嚴冬,應在劉長卿遭貶之後所作。 [2]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作品鑑賞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文學賞析

這首詩用極其凝鍊的詩筆,描畫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風雪人歸為素材的寒山夜宿圖。詩是按時間順序寫下來的。首句寫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進時所感,次句寫到達投宿人家時所見,後兩句寫入夜後在投宿人家所聞。每句詩都構成一個獨立的畫面,而又彼此連屬。詩中有畫,畫外見情。
詩的開端,以“日暮蒼山遠”五個字勾畫出一個暮色蒼茫、山路漫長的畫面。詩句中並沒有明寫人物,直抒情思,但其人呼之欲出,其情浮現紙上。這裏,點活畫面、托出詩境的是一個“遠”字,從這一個字可以推知有行人在暮色來臨的山路上行進時的孤寂勞頓的旅況和急於投宿的心情。接下來,詩的次句使讀者的視線跟隨這位行人,沿着這條山路投向借宿人家。“天寒白屋貧”是對這户人家的寫照;而一個“貧”字,應當是從遙遙望見茅屋到叩門入室後形成的印象。上句在“蒼山遠”前先寫“日暮”,這句則在“白屋貧”前先寫“天寒”,都是增多詩句層次、加重詩句分量的寫法。漫長的山路,本來已經使人感到行程遙遠,又眼看日暮,就更覺得遙遠;簡陋的茅屋,本來已經使人感到境況貧窮,再時逢寒冬,就更顯出貧窮。而聯繫上下句看,這一句裏的“天寒”兩字,還有其承上啓下作用。承上,是進一步渲染日暮路遙的行色;啓下,是作為夜來風雪的伏筆。這前兩句詩,合起來只用了10個字,已經把山行和投宿的情景寫得神完氣足了。
後兩句詩“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寫的是借宿山家以後的事。在用字上,“柴門”上承“白屋”,“風雪”遙承“天寒”,而“夜”則與“日暮”銜接。這樣,從整首詩來説,雖然下半首另外開闢了一個詩境,卻又與上半首緊緊相扣。但這裏,在承接中又有跳越。看來,“聞犬吠”既在夜間,山行勞累的旅人多半已經就寢;而從暮色蒼茫到黑夜來臨,從寒氣侵入到風雪交作,從進入茅屋到安頓就寢,中間有一段時間,也應當有一些可以描寫的事物,可是詩筆跳過了這段時間,略去了一些情節,既使詩篇顯得格外精煉,也使承接顯得更加緊湊。詩人在取捨之間是費了一番斟酌的。如果不下這番剪裁的功夫,也許下半首詩應當進一步描寫借宿人家境況的蕭條,寫山居的荒涼和環境的靜寂,或寫夜間風雪的來臨,再不然,也可以寫自己的孤寂旅況和投宿後靜夜所思。但詩人撇開這些不去寫,出人意外地展現了一個在萬籟俱寂中忽見喧鬧的犬吠人歸的場面。這就在尺幅中顯示變化,給人以平地上突現奇峯之感。
就寫作角度而言,前半首詩是從所見之景着墨,後半首詩則是從所聞之聲下筆的。因為,既然夜已來臨,人已就寢,就不可能再寫所見,只可能寫所聞了。“柴門”句寫的應是黑夜中、卧榻上聽到的院內動靜:“風雪”句應也不是眼見,而是耳聞,是因聽到各種聲音而知道風雪中有人歸來。這裏,只寫“聞犬吠”,可能因為這是最先打破靜夜之聲,也是最先入耳之聲,而實際聽到的當然不只是犬吠聲,應當還有風雪聲、叩門聲、柴門啓閉聲、家人回答聲,等等。這些聲音交織成一片,儘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內,未曾目睹,但從這一片嘈雜的聲音足以構想出一幅風雪人歸的畫面。
全詩純用白描手法,語言樸實無華,格調清雅淡靜,卻具有悠遠的意境與無窮的韻味。 [2]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名家點評

明代·顧麟《批點唐音》:此所謂真語真情者,清語古調。
明代·高棅唐詩正聲》:吳逸一曰:極肖山莊清景,卻不寂寞。
明末清初·唐汝詢唐詩解》:此詩直賦實事,然令落魄者讀之,真足悽絕千古。
明末清初·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敬曰:語清調古,含無限悽楚。
清代·喬億大曆詩略》:宜入宋人團扇小景。
清代·黃叔燦《唐詩箋註》:上二句孤寂況味,犬吠人歸,若驚若喜,景色入妙。
清代·施補華峴傭説詩》:較王、韋稍淺,其清妙自不可廢。
中國近現代·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此詩二十字,將雪夜宿山人家一段情事,描繪如見。 [4]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作者簡介

劉長卿(約公元709—789年),字文房,河間(今屬河北)人,唐代天寶進士。青少年讀書於嵩陽,天寶中進士及第。肅宗至德年間任監察御史,後為長洲尉,因事貶潘州南巴尉。上元東遊吳越。代宗大曆中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轉運使判官,任淮西鄂嶽轉運留後,被誣貪贓,貶為睦州司馬。德宗朝任隨州刺史,叛軍李希烈攻隨州,棄城出走,復遊吳越,終於貞元六年之前。因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其詩氣韻流暢,意境幽深,婉而多諷,以五言擅長,稱“五言長城”。有《劉隨州詩集》。詞存《謫仙怨》一首。 [2]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作品爭議

對這首詩的釋義和理解,歷來眾説紛紜,莫衷一是。這些爭論可分為兩個方面:
其一表現在詩文的釋義上,第一句“日暮蒼山遠”之“蒼山”是特指還是泛指,“遠”是尚遠還是似乎更遠;第二句“天寒白屋貧”之“白屋”是簡陋之屋還是覆雪之屋,“貧”是稀少還是感覺貧寒;第三句“柴門聞犬吠”之“聞”是詩人聞還主人聞;第四句“風雪夜歸人”之“歸人”是詩人還是主人。
其二表現在標題的理解上。以“宿”的爭議為最大,多數人傾向於以“宿”為某人宿於某地解,還有人以宿為使動用法 ,作留宿或讓某人宿解。 [1] 
參考資料
  • 1.    李朋君. 孰是孰非“夜歸人”——關於《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爭論[J]. 陝西教育, 1999, (10):38.
  • 2.    孫朦著.唐代名家詩詞賞析.長春:吉林出版社,2017.04:第138-141頁
  • 3.    霍松林著.霍松林歷代好詩詮評.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01:第194-195頁
  • 4.    陳伯海主編;孫菊園,劉初棠副主編;陳伯海書系主編;朱易安,查清華副主編.唐詩匯評 增訂本 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1:第723頁
  • 5.    陳克慶主編.國學經典誦讀 吟風誦雅.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06:第66-6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