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造像碑

鎖定
中國古代在碑形石材上開龕造像的宗教石刻。
所刻多為佛教造像,極少數與道教有關。還常刻造像緣由造像者姓名、籍貫、官職等,有時有線刻的供養人像。對研究各時期宗教藝術和宗教史有重要價值。 [1]  造像碑於十六國時期出現。現知最早的為《金石錄》記載的前趙光初五年(322年)浮圖澄造釋迦像碑。 [3]  現存實物以北魏的最早,而以東魏和北齊之際與西魏和北周之際的數量最多,説明造像碑最盛期在北朝晚期 [2]  至隋代日趨衰落,唐代僅偶有發現。 [1]  它多發現於河南、陝西、山西、甘肅等地。其造像題材和造型風格一般與同時期的石窟藝術相近。但由於碑石形式的侷限,構圖和佈局有其特點,多為高浮雕作品,形體較小,雕琢精細,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2] 
中文名
造像碑
外文名
statue tablets
年    代
北魏至唐代
造    像
佛教造像為主,少有道教造像

造像碑造像碑的起源

佛教傳入中國後,刊刻佛陀法像頂禮膜拜祈求福祐的風氣逐漸興盛起來。建造造像碑,是除了在山崖上開鑿石窟、雕塑佛像和製作小型佛像之外,最突出的一種祈福形式
造像碑大多樹立在寺廟內外,它是摩崖造像和石窟造像的進一步簡化,也是佛教藝術形式進一步漢化的結果。在碑首進行各種紋樣裝飾是東漢以來石碑的常見情況。大量運用淺浮雕和線刻手法也是漢代美術石雕的特色。漢代畫像石的製作藝術便與造像碑一脈相通,漢以後的晉當利里社殘碑上還可以見到諸里正、邑老的線刻豫。這些漢族石刻的格式、佈局、繪畫、雕刻技術印度藝術的一些典型造型佛教內容結合起來,便產生了盛行於北朝的造像碑。 [3] 

造像碑造像碑形制

造像碑的形制與其他碑刻(如墓碑、功德碑、紀事碑、經典及其他書籍刻碑)大致相同,但一般無碑額,而代之以佛龕造像。一般為單面刻,也有雙面或四面刻。這種碑的上部正中為凹陷進去的造像龕,根據造像對象的不同,分別為一龕兩龕。龕內大多為一佛二弟子一佛二弟子二菩薩的佈局形式。有些較大的造像碑還在龕下加刻香爐、獅子、夜叉等線刻或淺浮雕。部分造像碑在佛龕下刻制禮佛圖、出行圖、佛傳故事及供養人畫像等。這些畫像多為線刻,也有浮雕作品。 [3] 
造像碑的形制大致可分為扁體碑形四面體柱狀兩類,以前者居多。
扁體碑形造像碑的主要像龕雕於碑體正面,碑陰及碑側多刻造像人題名和供養人像等,有的也雕像龕。這類造像碑可分為有碑額無碑額兩式:前者如山西新絳東魏武定二年(544)釋迦多寶造像碑;後者又有圓拱形碑首方形碑首兩種,分別如麥積山石窟“麥察”133號窟中第10號造像碑和河南襄城縣北齊天統四年(568)造像碑。除立碑形造像碑外,還有卧碑形造像碑,如河南襄城縣北齊天統五年(569)造像碑。 [1] 
河南襄城縣北齊天統四年(568)造像碑 河南襄城縣北齊天統四年(568)造像碑
四面體柱狀造像碑四面的寬度大致相同,均有雕刻,有些還在頂部加飾仿屋頂建築的碑首。以河南浚縣北齊武平三年(572)造像碑為例,下有碑座,碑身為四面方形石柱,四面均刻有三層龕,龕內刻佛像。碑首為仿磚木建築的九脊單檐歇山式屋頂。 [4] 
河南浚縣北齊武平三年(572) 四面造像碑右側面 河南博物院 河南浚縣北齊武平三年(572) 四面造像碑右側面 河南博物院

造像碑造像碑刊刻的銘文

北魏正光四年翟興祖造像碑局部 北魏正光四年翟興祖造像碑局部
大多數造像碑都刻有銘文,主要包括供養人姓名(有些碑刻有供養人畫像)和發願文兩部分。發願文大多刻於佛像下面的正中部位供養人姓名多刻於正面的兩旁、碑側及碑陰等部位。字體多樸拙簡率,表現了民間的文化水平
一般的發願文內容比較簡單,而且形成一種程式化的套語。例如北魏武定七年二月八日張保洛造像記,在敍述完造像人官職姓名後陳述發願:“仰願先王、婁太妃、大將軍、令公兄弟等亡者昇天,託生西方無量壽佛國,現在眷屬,四大康和,輔相魏朝,永隆不絕。復願所生父母乃及七世皆生佛土,體解☐道;☐☐妻子,無☐延年,長享福祿,在在處處,〔所〕善知識。又使兵☐不興,關隴自平,普天豐樂,災害不起。乃至一切有形眾生,蠢動之〔輩〕,皆發菩提道心,〔一時成〕佛。”發願文中的禱語大多同此。 [5] 

造像碑造像碑的宗教類型

造像碑佛教造像碑

佛教造像碑主要發現於陝西、河南、山西、甘肅等地,造像的題材和風格一般近似於同時期的石窟藝術。 [1] 

造像碑道教造像碑

李曇信造像碑發願詞“敬造釋迦、太上老君諸其菩薩石像一區” 李曇信造像碑發願詞“敬造釋迦、太上老君諸其菩薩石像一區”
道教造像碑主要見於陝西銅川耀州區,數量很少,並且常與佛教造像合雕於一碑。特別是北周保定二年(562)李曇信造像碑發願詞中,記明為“敬造釋迦、太上老君諸其菩薩石像一區”,可確證為佛、道造像合雕的造像碑。道教造像多戴冠蓄髯,如北魏始光元年(424)魏文朗造像碑,北周武成元年(559)絳雙魯造像碑等。但從藝術方面看,道教造像碑並無特色,僅能視為佛教造像碑影響下的產物。 [2] 

造像碑北朝造像碑題材

造像碑雕刻的題材廣泛,佛、菩薩、天王、力士、比丘、伎樂飛天等均有雕造,並常雕有佛傳故事千佛等。 [2] 
有時把許多題材彙集於一碑分層佈置。例如河南浚縣北齊武平三年(572)的一座四面體柱狀造像碑,下有碑座,上有雕成磚木建築的九脊單檐歇山式碑頂。碑身四面均刻成上、中、下3層小龕,龕內造像。據造像銘刻,可知正面上龕為彌勒,中龕為釋迦,下龕為阿彌陀;左側上龕為彌勒、觀世音雙尊,中龕為普賢菩薩,下龕為無量壽;背面上龕為釋迦,中龕為大勢至菩薩,下龕為釋迦、多寶並坐;右側上龕為維摩詰,中龕為涅槃變,下龕為藥師佛。雕刻匠師採取了勻稱的佈局,每面平均地分為上中下3欄,在四面的稜線下雕刻龕柱,但在柱頭寶珠周圍和上部雕出樹木的枝葉,由於所刻樹種不同,故枝葉形態富於變化,使整體構圖既規整又不呆滯,把那些題材之間缺乏有機聯繫的龕像巧妙地匯成風格統一的整體。同時,作者儘量避免把構圖近似的有脅侍菩薩的坐佛,如釋迦、阿彌陀、無量壽、藥師佛等並列,而是間隔佈列了交腳的彌勒菩薩、乘象普賢菩薩,以及並坐的釋迦、多寶與對坐的維摩、文殊等雙尊造像。彌勒、觀世音雙尊像的組成形式,則是別處少見的。在龕楣、寶牀的細部雕飾方面力求豐富,避免雷同,因此使很難脱開單調的龕像排列,呈現出富於變化的格局。 [2] 
麥積山石窟133號窟中第10號造像碑 麥積山石窟133號窟中第10號造像碑
佛傳故事連續佈置在主龕周圍的作法,也常用於造像碑雕刻,例如麥積山石窟麥察133號窟中的第10號造像碑。該碑分為三段,上段為圓拱狀,居中刻釋迦、多寶並坐龕,龕楣尖拱上刻7尊化佛。下段主龕內雕一佛、兩菩薩,龕外兩側雕力士和獅子,龕右刻維摩詰像。中段刻交腳彌勒像龕。在上、中、下3段的主龕兩側都雕有佛傳故事,內容自乘象投胎,樹下誕生至樹下思惟、降魔、鹿野苑、雙鹿聽法、涅槃等,構圖飽滿,刀法圓潤,形態生動。 [2] 
一般造像碑,多采取較簡單的整體構圖。如河南襄縣北齊天統四年(568)造像碑,上端方形,雕垂帳紋,底部刻寶爐和雙獅,其上中分為二,各開龕3層,合計6龕,龕內置造像。更簡單的造像碑,是隻在碑身主要部位雕出1龕或2龕造像,其下刻造像人姓名等,或成排地刻供養人的形象,再把姓名刻在每個人像的旁側,供養人像常是線雕而成的。也有以千佛為題材的造像碑,這種造像碑,在主龕上下或四周遍刻千佛,如山西高平出土的北魏王昔羅等人造像碑。此外,除了常見的立碑形造像碑以外,也有的是卧碑形的,如河南襄縣北齊天統五年(569)造像碑,高僅53釐米,而寬達137釐米,碑面居中開小龕造像,為交腳彌勒及二脅侍菩薩,其餘部分碑面均刻造像記銘文。 [2] 

造像碑北朝造像碑的風格

北魏正光四年翟興祖造像碑局部,偃師縣南蔡莊宋灣村發現 北魏正光四年翟興祖造像碑局部,偃師縣南蔡莊宋灣村發現
造像碑的雕刻風格,也因地域而有不同。河南出土的造像碑雕琢較精,多呈高浮雕狀,構圖較多變化,人物形態生動,圖案裝飾細密繁縟。陝西出土的造像碑雕琢較粗放,甚至有的把衣裾以陰線刻於龕下,如西安臨潼博物館藏北魏正光四年(523)造像碑,碑上刻淺龕,浮雕一佛二脅侍,但佛像的衣裾垂下部分僅陰刻在龕下碑面上。 [2] 
由於造像時間早晚不同引起造像風格的變化,與北朝石窟造像的演變相一致,從北魏後期造像的面容瘦削,經東、西魏,逐漸變向北齊、北周造像面容的圓潤寬肥。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