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通訊繼電器

鎖定
現代程控交換機中所用的繼電器幾乎100%是有接點的PCB電磁式繼電器,在結構上第一第二代通訊繼電器絕大多數是拍合式磁路結構,推杆式機械傳遞,採用雙子接點,接點材料用AgPd合金。從第二代開始為了提高其靈敏度,結構上使用了釤鈷高能合金的永磁體組成橋式磁路,但相當一部分繼電器仍做成單穩態的。
中文名
通訊繼電器
外文名
Communication relay

通訊繼電器結構

不過從第三代開始,結構形式與第一、第二代截然不同,幾乎全都做成了含高能永磁體的雙線圈對稱平衡翹板式磁路結構,接點點焊在帶料上後整體注塑,精度要求更高,極靈敏,設計裕度很小,用料要求也極高。國內生產通訊繼電器較好的廠商有東莞市寧波松樂繼電器有限公司。

通訊繼電器設計

國內對一、二、三代通訊繼電器的設計製造大有人在,但對第四代通訊繼電器則無人問津,説明眼下我國繼電器行業總體的繼電器設備製造水平、產品的設計水平以及生產管理水平等與國際相比還有相當的差距。這些差距表現為:
⑴除應用於航天、軍用方面的繼電器設計外,民用、商用繼電器缺少標準的設計規範。
⑵對超小形帶有永磁體的各式磁路結構,缺少工廠實際的分析與計算,繼電器製造商尚不能比較正確地描述和利用怎樣的磁路結構形成的"三維場"是最佳的,特別是在小工作氣隙、且有較大漏磁分佈的情況下如何有效的利用磁能;
⑶沒有人對邊緣新型材料、新工藝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和實用化。如超細電磁線、高能永磁體、優異的工程塑料以及繼電器輔料等,通信繼電器的設計缺少有效的技術支撐。
⑷缺少既懂繼電器基礎理論、設計、工藝技巧又能熟知繼電器專用製造設備的工程技術人才。繼電器產品設計人員、設備設計製造人員是二支隊伍,缺少技術上的磨合,一般搞一代、二代、三代通訊繼電器設計與製造問題不大,但涉及第四代超小型通訊繼電器恐怕就不那麼得心應手了。
⑸絕大多數企業少有能力製造高速、高效、重複性好、一致性好的機電合一的生產線。

通訊繼電器發展趨勢

通訊繼電器小型化

隨着通信設備的快速發展,安裝板空間不斷縮小,在不損害性能的前提下,小型化成為每個廠商面臨的必然趨勢。通訊繼電器從第一代到第四代尺寸已從20.0×10.0×10.0mm降至10.0×6.5×5.0mm,體積縮小了6倍多。

通訊繼電器低功耗

從第二代到第四代,通訊繼電器功耗由200mW降至100mW,減小了50%;並且具有節能和記憶功能,有效地減少了整機電源的投入。

通訊繼電器可靠性

針對第四代通訊繼電器制定的國際標準-IEC61811-55對浪湧耐壓、絕緣耐壓及防護浪湧的絕緣間距以及輸入與輸出之間的隔離均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良好的繼電參數一致性、高可靠性使整機運行無誤。

通訊繼電器磁系統效率

永磁體材料將快速發展,通過攙加成分來改善磁材料性能。硬磁和軟磁將組合應用以產生高持久性和高矯頑力的材料;有些高端通訊繼電器的設計為降低繼電器的體積已經不用永磁體,出現了扁平線圈系統,還有的採用靜電驅動方式。

通訊繼電器產品結構

第三、四代通訊繼電器結構形式與第一、二代截然不同,採用含高能永磁體的雙線圈對稱平衡翹板式磁路結構,觸點點焊在帶料上後整體注塑,精度要求更高、極靈敏、用料要求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