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通莫靜載法

鎖定
其檢測原理是將一種特製的加載裝置----通莫荷載箱,在混凝土澆築之前和鋼筋籠一起埋入樁內相應的位置(具體位置根據實驗的不同目的而定),將加載箱的加壓管以及所需的其他測試裝置(位移、應目的而定)從樁體引到地面,然後灌注成樁。由加壓泵在地面向荷載箱加壓加載,使得樁體內部產生加載力,通過對加載力與這些參數(位移、應變等)之間關係的計算和分析,我們不僅可以獲得樁基承載力,而且可以獲得每層土層的測阻係數、樁的側阻、樁端承力等一系列數據。這種方法可以用於為設計提供數據依據,也可以用於工程樁承力的檢驗。
中文名
通莫靜載法
別    名
自平衡法
提出者
Afar Vasela公司
提出時間
1960年代

通莫靜載法背景介紹

通莫靜載法發明

通莫靜載法(國內稱自平衡法)由1960年代的以色列Afar Vasela公司(即荷蘭Tomer Systens B.S.的前身)發明。
1979年Afar Vasela公司通過以色列專利局申請的專利證書(以色列專利局註冊號58035)。

通莫靜載法發展

迄今為止,通莫靜載法已成功應用在各種類型,總量近萬跟樁的檢測工程中。1980年代中期,通莫靜載法(T-pile)傳入了美國,並在國際基礎工程行業進行了廣泛的使用,在美國的應用被稱為Osterberg試樁法。1990年代後期,通過美國和中國的學術交流,這種方法也被引入了中國,其原理被國內業界稱為自平衡法。
2005年底,通莫公司開始將通莫靜載法系統地引進到中國。目前完成包括嘉紹通道,杭州灣跨海大橋,泰安廣電中心等多個國家及地方重點項目。

通莫靜載法應用意義

通莫靜載法的開發,解決了下列工程問題:
1、大噸位靜載試驗
2、特殊環境下的靜載試驗(水下、邊坡、地下等等)
3、針對性地對某個特定地層的特性
4、安全地進行靜載試驗
5、是大量、高效地實現靜載試驗成為可能
這種方法的發明,大大推動了岩土工程的發展

通莫靜載法原理

【技術思想】 Tomer測樁技術的技術思想可以簡單總結為:通過加載,儘量充分地調動土層的性能,並將其表現參數準確記錄;通過科學的數據分析,得到土層的真實作用,並得出樁基的安全結論。 【實施過程】 Tomer測樁步驟為:荷載箱安裝 — 加載試驗及參數記錄 —數據處理及土層性質分析 — 結論。 【關鍵理念】 Tomer認為: - 所謂“自平衡”,僅僅代表一種加載技巧,而並不代表T-pile®的整體技術內容。
- 上述“ 數據處理及土層性質分析”過程是一個綜合的、重要的步驟,不易簡單地以一種係數對向上載荷的記錄值進行簡單處理而得出試驗結論。
- 樁基檢測的作用,應該是準確瞭解土層的實際性能,而不僅僅是得出一個所謂的極限載荷。
- 極限載荷,只是我們人為假設某種加載方法之下,土層性能的特定表現,它只是一個相對的結果。
- 實施方法細節,如傳感器的選用、傳感器的安裝位置、荷載箱的設計等,將極大地影響試驗結論的準確性。
- 荷載箱的設計及其安裝是否合理,不僅僅會影響試驗結論的準確性,更會影響工程樁以後的安全性。
- 和傳統靜載試驗方法相比,只是一種間接試驗方法,因此,欲得到正確的結論,需要我們做更多的工作。
- 準確的試驗數據和縝密的分析工作,完全能夠保證我們得到正確的、與傳統方法一致土層性質結論。
- 同樣,通過樁基監控系統實時獲得準確的基本數據,同樣能夠保證我們正確地瞭解土層性質。
通莫靜載法適用於全國現成的樁基檢測規範,儘管其加載方式的不同,經過科學的測量和分析,同樣能準確對樁基承載特性進行檢測。

通莫靜載法特點優勢

Tomer測樁技術的內容可以簡單總結為:通過加載,儘量充分地調動土層的性能,並將其表現參數準確記錄;通過科學的數據分析,得到土層的真實特性,並得出樁基的安全結論。而國內許多人所説的的自平衡法,由於實踐較短,還未見到有更深入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目前只是簡單地檢測樁基極限載荷。
【先進的試驗手段】
作為發明者,由於幾十年的研究和積累,目前Tomer測樁手段在國際上處於領先水平。這主要得益於其先進的荷載箱的設計,先進的傳感器的開發和科學使用,以及先進的電子技術和控制系統的使用。
【試驗結果準確、安全、可靠】
由於上述技術理念的和試驗手段的先進,以及滿足各種不同種類的項目要求和處理各種不同地質情況的豐富經驗,從而保證了Tomer靜載試驗的結果當然更加準確。
由於設計和試驗實施技術中充分考慮了樁基試驗之後的工作強度,避免了因為試驗而導致工程樁承載能力的失效,所以,可以保證工程樁在試驗之後可以正常使用,所以,Tomer測樁技術更加安全可靠。

通莫靜載法自平衡法異同

1 技術理念:
Tomer測樁技術的內容可以簡單總結為:通過加載,儘量充分地調動土層的性能,並將其表現參數準確記錄;通過科學的數據分析,得到土層的真實特性,並得到樁的極限承載力和承載力特性等一系列信息和結論。
Tomer認為,樁基檢測的作用,更重要的應該是準確瞭解土層的實際性能,而不僅僅是得出一個簡單的極限載荷。
而國內許多人所説的自平衡法,由於時間較短,還未見到有更深入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目前只是簡單地對數據結論進行經驗性的推導,這不但是沒有必要的,也是非常不正確的。
2 試驗過程:
由於技術理念的不同,其主要過程與自平衡法有以下區別:
測樁方法
過程
Tomer測樁過程
選擇荷載箱安裝位置—>荷載箱安裝 —> 加載試驗及參數記錄 —> 數據處理及土層性質分析 —> 結論
國內自平衡法
選擇荷載箱安裝位置—>荷載箱安裝 —> 加載試驗及參數記錄 —> 以簡單系數處理試驗載荷,求得極限載荷。
3 試驗手段:
做為發明者,由於幾十年的研究和積累,目前Tomer測樁手段在國際上處於領先水平。以下舉例略表一二:(1)荷載箱內部採用增壓加強裝置,能輕易達到試驗所需的任何加載力;(2)通過位移絲來檢測位移是試驗結果更加準確;同時,利用位移絲精確地測量樁體的位移,而不是用荷載箱的位移來推斷樁體位移;(3)通過特殊的結構設計,保證荷載箱周邊在混凝土灌注同時浮渣能輕易排除,從而確保荷載箱加載力順利地加到樁體上,而且在試驗做完壓漿後,用作工程樁沒有任何隱患等等。我們注意到在國內自平衡法的實踐出,在上述問題上存在普遍的原則性錯誤。
4 試驗結果:
由於試驗手段的先進和方法的科學性,以及滿足各種不同種類的項目要求和處理各種不同地質情況的豐富經驗,從而保證了Tomer靜載試驗的結果當然更加準確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