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电

[tōng diàn]
汉语词汇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通电”是现代汉语多义词,兼具物理与政治双重语义。其基本含义包括电流通过导体以及通过电报公开发表政治声明 [2-3]
在物理学领域,“通电”指电流流经导体引发设备运作或实验现象,常见于电器状态描述或实验操作,如“通电10分钟” [3]。该词亦被用于文学修辞,如钱锺书以“通电”类比人物生理反应。政治语境中,“通电”特指经电报公开传达政见的行为,多用于近代中国政治事件,涵盖军阀声明、团体诉求等场景 [1]
该词政治用法随电报技术发展形成,20世纪初成为中国公共事务的常见传播形式。巴金《家》与徐铸成《报海旧闻》均记录了通电在地方政治及社会运动中的实际应用 [1]。两种词义在当代仍并行使用,物理含义延续科技语境,政治含义多见于历史文献与文学创作 [3]
中文名
通电
拼    音
tōng diàn
外文名
publish a circular
词    义
使电流通过导体

基本信息

播报
编辑

基本解释

通电tōngdiàn
通电下少罪采享野
2. [energize;energise;electrify]∶使电流通过导体
通盛艰杠射狼立体朵电10分钟
通电tōngdiàn
[circular (或 open) telegram] 公开发表的宣布或表明政治上某种主张的电报
大会通电他根本没资格发通电 [1]

详细解释

1. 有电流通过。
钱锺书《围城》三:“ 鸿渐 身心仿佛通电似的发战兵茅麻。”木青《不许收获的秋天》第四章二:“当他眼光往字面上一落,浑身像通电般觫一下。”
2. 把宣布政治上某种主张的电报拍给有关方面,同时公开发表。
徐铸成《报海旧闻》二三:“其他各国立大学的学生又纷起反对,通电揭露 李良钻盼 等的野心。”《花城》1981年第5期:“下一步打算通电全国,请求声援。”
3. 公犁欠开整旋束发表的宣布政治上某种主张的电报。
巴金《家》二一:“十几位著名的地方绅士也发出吁请 张军长 早日入城‘主持省政’的通电,领衔的人便是 冯乐山 。” [1]

英文

播报
编辑
1. to electrify
2. to issue an open statement or declaration (even when no telecommunication is involve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