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通濟堰

(浙江省麗水市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鎖定
通濟堰,位於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碧湖平原,始建於南朝蕭梁天監四年(505年),自宋元至清,歷代多次續建整修。 [1-2] 
通濟堰大壩拱形,長275米、寬25米、高2.5米的拱形攔水大壩以及進水閘、石函、淘沙門、渠道、大小概閘、湖塘等部分組成。初為木條結構,南宋時改為石壩,是一個以引灌為主,蓄泄兼備的水利工程。通濟堰的堰史、堰規、築堰有功者,均刻碑立於世。整個水利工程,連同碑刻,是研究中國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貴資料。 [6]  [9] 
2001年6月25日,通濟堰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2014年9月16日,通濟堰被列入世界首批灌溉工程遺產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目錄。 [3]  [5] 
中文名
通濟堰
地理位置
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碧湖平原
所處時代
南朝至清
保護級別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5-0297-3-103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通濟堰歷史沿革

南朝梁武帝天監初年(502年),有位姓詹的司馬到處州(今麗水)巡察武備。見此處松陰溪水沒法有效灌溉流經的農田,於是上奏建議造堰引水入田。天監四年(505年),通濟堰建成。
北宋元祐六年(1091年),會稽人關景暉任處州知州。他在大溪與堰渠連接處修築石閘調節水流,減少暴漲的松陰溪水對堰壩和水渠的衝擊。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處州知州范成大與軍事判官張澈又組織了第三次大修,疏浚通濟渠水系內的淤塞,設水閘49處,並制定了《修通濟堰規》。開禧元年(1205年),通濟堰第四次大整修,當時因改建石砌壩,沿江築起了36座鍊鐵爐,煉成鐵水後澆鑄到石壩縫間,壩基用的是在水中也不會腐爛的千株大松樹。 [1] 
元至順二年(1331年),修復潰決的石壩,疏浚渠道,並恢復通濟堰舊觀。
明隆慶二年(1568年)至三年(1569年),麗水大水成災,通濟堰大壩兩次被水沖壞。隆慶四年(1570年),由知府勞堪倡議,縣令主持修復大壩,發動民夫疏浚渠道,使通濟堰恢復功能。後又多次沖毀修復。
清順治六年(1649年)春,麗水知縣主持維修通濟堰,重修石壩,疏浚渠道,恢復水利故道。後又多次沖毀修復。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冬,知府蕭文昭全面大修通濟堰,立《頒定通濟西堰善後章程碑記》。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冬,由於通濟堰年久失修,渠道淤塞嚴重,堰水斷流。由省建設廳主持修浚,並改善了渠道的坡度。同時全面修築全渠系統的概閘。
1983年,碧湖區水利管理委員會修整下朱村壩。
1989年冬至1990年春,麗水市政府、碧湖區水利管理委員會組織總乾渠兩岸護坡5000米,改術疊梁結構進水閘、排沙閘為混凝土平面閘門概閘。
1990年冬至1991年春,麗水市政府、碧湖區水利管理委員會修築總乾渠兩岸護坡2100米,整修魏村排澇口,加寬木樨花概東西支渠道。
1994年冬至1995年春,碧湖鎮水利管理委員會組織修復水毀大壩30米,同時疏浚渠道。 [8] 
通濟堰水系圖 通濟堰水系圖

通濟堰建築特點

通濟堰由長275米、寬25米、高2.5米的拱形攔水大壩以及進水閘、石函、淘沙門、渠道、大小概閘、湖塘等部分組成。作為以引灌為主、蓄泄兼顧的龐大水利工程,通濟堰的灌溉網絡呈竹枝狀,長達22.5千米的乾渠上,分鑿有48條支渠、321條毛渠,通過幹、支、鬥、農、毛5級渠道,以及大小概閘調節分流,並利用眾多湖塘水泊儲水。通濟堰的攔水壩選址在碧湖平原海拔最高處的堰頭村,利用地勢落差將水流引到碧湖平原腹地,基本實現了自流灌溉。 [6] 
通濟堰

通濟堰主要建築

通濟堰堰壩

堰壩位於碧湖平原西南端堰頭村外,松陰溪與大溪匯合口上游1千米許,築堰障松陰溪之水入渠,注入廣袤的碧湖平原,灌田兩千頃。堰壩初建時為木筱壩,木筱壩易漂、易朽,常水壞。至南宋開禧元年(1205年),參知政事何澹主持改築為石壩,為世界已知最早的拱壩。現存拱壩長275米、底寬25米、高2.5米。 [7] 

通濟堰概閘

通濟閘即進水閘(舊稱“斗門”“小斗門”“陡門”“小陡門”),是通濟堰進水量的總控制閘。歷史上的斗門位置是在現通濟閘的下方15米處,是一座由木疊梁門概閘和提概枋的橋組成的建築,橋舊稱“鞏固橋”。橋下的概閘是一座二孔每孔淨寬為3米的木疊梁門的大概閘,用木質概枋以人工提吊啓閉。1954年大修時,將斗門前移至靠近大壩的位置,即現通濟閘處,改建為一座二孔、每孔淨寬2米的木疊梁門概閘,使之與大壩聯為一體有利於大壩整體的穩固性,更具有防止上游淤塞的功能。1989年,大修通濟堰時,改為半機械啓閉的二孔水泥閘門。同治五年(1866年)九月《三源大概規條石刻》中《重修通濟堰工程條例》記“開拓、鳳台、石刺(又稱木樨花概)、陳章、城塘、九思六大概,為三源司水出納,尤為吃重,俱應一律修造完好”。除六大概外,各分水節點處還分設小概閘,清代統計有概閘72座。 [8] 

通濟堰石函

石函位於距堰壩約300米的乾渠上,始建於宋政和初年(1111年),俗稱三洞橋,引泉坑水入溪,渠水從石函流過,上下互不干擾,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立體排水工程實例。 [7] 

通濟堰葉穴

葉穴(淘沙門)位於石函下約1千米,建於宋代以前,為一座與大溪相通的概閘,因它直通大溪,可利用堰渠與大溪落差大的特點,於渠水暴漲時開閘泄洪,在排洪的同時,利用水力排除渠道內的淤沙,故又稱淘沙門、拔沙門。 [7-8] 

通濟堰堰渠

堰渠縱貫碧湖平原,乾渠長22.5千米,分鑿支渠48派(條)、毛渠321條。 [7] 

通濟堰文物遺存

通濟堰遺存文物
通濟堰遺存文物(2張)
通濟堰現存18方歷代碑刻,有16方集中存放於大壩北岸的司馬廟內。共包含21篇碑刻圖文內容,記錄着通濟堰歷代修建情況以及堰規、堰圖等。其中有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范成大《重修通濟堰規碑》。另有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刊宋碑二通,其中北宋元佑八年(1093年)“麗水縣通濟堰詹南二司馬廟記碑”,是現存最早的通濟堰史料。通濟閘至石函渠段兩側,還留有多株千年護岸香樟。臨渠建有文昌閣、店鋪、民居、牌坊等各類清代木石建築物。 [2] 

通濟堰歷史文化

  • 名稱由來
通濟堰之名,始於南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據沈國琛《通濟堰》載:“南渡後,汶上趙學老分宰縣事,深羨是堰之利民勘博也,賜名“通濟”以美之……”。 [10] 
  • 世界之最
通濟堰首創了最早的拱形大壩和最早的水上立交橋兩項“世界之最”。南宋范成大制定的《通濟堰規》,是世界最早的水法規之一。 [11] 

通濟堰文物價值

《通濟堰規》堰規內容完備、科學,是世界上最早的農田水利法規之一;碑文撰寫、書寫都出自范成大之手,具有較高的文化藝術價值。 [12] 

通濟堰文物保護

1961年,通濟堰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5] 
2001年6月25日,通濟堰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2014年9月16日,通濟堰被列入世界首批灌溉工程遺產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目錄。 [3]  [5] 

通濟堰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通濟堰位於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碧湖平原。 [2] 
  • 交通信息
乘坐麗水市內公共交通K202路至古堰景區站可達。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