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通海如泰革命根據地

鎖定
1928年4月30日,中共江蘇省江北特委根據省委指示,領導泰興縣農民召開起義誓師大會,首先舉行武裝起義。1929年冬,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軍部在蘇北成立,紅十四軍一邊作戰,一邊對紅軍武裝進行整頓。在政治上,每個分隊都建立了黨和團的組織,各級士兵委員會也相繼成立。 [1] 
中文名
通海如泰革命根據地
創立團隊
中共南通特委、通海特委
範    圍
江蘇南通海門如皋泰縣
創建時間
1928年4月
歷史沿革
1927年秋,中共江蘇省委為貫徹中共中央“八七”會議精神,確定在南通、海門、如皋、泰興等地舉行武裝起義。1928年4月30日,中共江蘇省江北特委根據省委指示,領導泰興縣農民召開起義誓師大會,首先舉行武裝起義。從5月1日起,如皋、南通和海門部分地區先後有數萬農民響應。起義羣眾進攻國民黨警察局和地主武裝“保衞團”,搗毀地主莊園,分糧食,燒契約,歷時一週。後由於國民黨軍警的鎮壓,寡不敵眾,起義受挫。中共南通特委、通海特委總結經驗教訓,組織遊擊小組和游擊隊,積極開展武裝鬥爭。 [1] 
1929年冬,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軍部在蘇北成立,何坤為紅十四車軍長,通海特委書記李超時兼任軍政委,闢衡競為軍參謀長,餘乃誠為軍政治部主任,徐德、黃火青分別為如泰邊境和通海邊境的軍事特派員。1930年2月6日,根據省委指示,通海地區在赤衞隊遊擊活動的基礎上,正式成立中·國工農紅軍江蘇第—大隊,俞金秀、仇建忠任大隊長,仇恆忠、李超時任政委,下轄3箇中隊,由俞秀元、何蘭歧、俞鏡清分別擔任中隊長。第一大隊共有140多人,槍械60餘支,其餘均為大月、長矛。4月3日,通海特委和紅十四車軍部在如皋西南鄉召開了有數萬車民參加的大會,宣佈紅十四軍正式成立。 [1] 
紅十四軍成立後,先後攻克了南通東鄉四揚壩、四甲壩、靖江長安市、高家莊、盧家莊、西來庵等據點,殲滅了大量的國民黨地方武裝。地方當局人為震驚,隨即拼湊南通、海門、如皋、泰縣、泰興、靖江六縣的反動武裝,向紅軍發動“包剿”。 [1] 
紅十四軍一邊作戰,一邊對紅軍武裝進行整頓。在政治上,每個分隊都建立了黨和團的組織,各級士兵委員會也相繼成立。加強紀律教育,對違反紀律的人,視情況分別進行教育或紀律制裁。在組織上,處理了一些混入部隊的作風十分惡劣的富農分子和流氓分子;同時,吸收了一批失業工人和貧僱農參加紅軍,並從鬥爭中選拔了一批工農積極分子擔任小隊及大隊的幹部。紅十四軍還根據紅四軍游擊戰斗的原則,結合通海地區的實際,擬定了本地區游擊戰爭行動大綱,並運用到實際戰爭中去。通過整頓,部隊的精神面貌為之一新,戰鬥力大大加強,擊退了敵人“六縣聯合圍剿”。 [1] 
參考資料
  • 1.    梅黎明,星火燎原 全國革命根據地要覽,中國發展出版社,2014年01月,第395-39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