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通江千佛岩石窟

鎖定
通江千佛岩石窟,原名古佛龕,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諾江鎮千佛村諾江河右岸千佛寺後,始鑿於唐龍朔三年(663年),終於唐開元七年(719年),前後歷時56年。 [2-3] 
通江千佛岩石窟共有造像54龕,造像3000餘尊。分佈在高10米、寬53米的砂岩正面和左側崖壁上。正面28龕,盛唐雕造;左側26龕,初唐雕造。整個造像羣由淨土變、天龍八部、説法圖、七級佛塔、千佛屏等龕組成,主要有釋迦牟尼、觀世音、大勢至、四佛、三世佛、藥師佛、護法力士、供養人、樂伎等。 [2]  現存主要以唐代(618~907年)造像為主。 [3] 
2006年5月25日,通江千佛岩石窟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通江千佛岩石窟
地理位置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諾江鎮千佛村諾江河右岸千佛寺後
所處時代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註單位
國務院
編    號
6-0858-4-48

通江千佛岩石窟文物歷史

通江千佛岩石窟,原名古佛龕,始鑿於唐龍朔三年(663年),終於唐開元七年(719年),前後歷時56年。
清末民初,建有雙重檐巴壁式面闊五間進深一間穿鬥式木結構青瓦屋面四角微翹的保護性建築遮蓋,後毀。 [2]  [3] 

通江千佛岩石窟文物特徵

通江千佛岩石窟共有造像54龕,造像3000餘尊。分佈在高10米、寬53米的砂岩正面和左側崖壁上。正面28龕,盛唐雕造;左側26龕,初唐雕造。整個造像羣由淨土變、天龍八部、説法圖、七級佛塔、千佛屏等龕組成,主要有釋迦牟尼、觀世音、大勢至、四佛、三世佛、藥師佛、護法力士、供養人、樂伎等。 [2]  現存主要以唐代(618~907年)造像為主。 [3]  龕窟的主要形制有單層方形龕、外方內圓龕、雙重方形龕、方形龕、拱形龕等;雕刻手法有深浮雕、淺浮雕、線刻,部分龕窟的力士還出現鏤空的雕刻手法。
第6龕阿彌陀佛龕多有損壞、風化。主尊為阿彌陀佛,結跏趺坐於蓮座上,頭部、手部已殘損;兩旁脅侍為觀音、大勢至菩薩,微呈S形站立,頭、手多處殘破。佛兩側刻五十二尊聽法菩薩,分五層排列在龕的正壁上,均坐於帶莖蓮台上,姿態不一,可惜大多漫漶不清,應為“阿彌陀佛與五十聞法菩薩”圖像的一種變體。龕左側有造像記一通,碑額陽刻“阿彌陀佛龕大唐龍朔三年(663年)歲次癸亥元月辛亥朔建麟德二年(665年)歲次乙丑二月庚辰塑”,碑文已剝蝕不可辨識。
第15龕彌勒佛龕,內刻一佛二弟子四菩薩和二力士像,造像外有建築物遮蔽,保存較好。主尊彌勒佛結跏躍坐於寶座上,面龐豐圓,雙眼微閉,身材壯碩,着雙領下垂式袈裟,衣紋由陰線刻鑿而成,流暢自然,雙手結禪定印,有桃形雙層頭光。二力士像立於龕口,右側一尊已殘,左側一尊雕鑿精細。 [3] 
通江千佛岩石窟

通江千佛岩石窟文物遺存

  • 石碑
通江千佛岩石窟有“奉旨造像”石碑,“奉旨造像”石碑在第6龕阿彌陀佛龕左1米處。 [3] 
  • 題記
通江千佛岩石窟共有題記6幅:1、“阿彌陀佛,大唐龍朔三季,歲次癸亥元月辛亥朔建;麟德二季,歲次乙丑二月庚辰朔新觀音(以下字剝落)”;2、“大唐幹封元年四月八日廣納縣馬明府為夫人□氏敬造”;3、“大唐神龍元年□□□……”;4、“父母及兒亡夫□願平安發心造觀音菩薩□□龕□身並得就□□”;5、“維開元七年六月一日,弟子王珣發心敬造釋迦牟尼佛一身,大世智菩薩、觀世音菩薩各一身。諸佛證明,願一切眾生長寧授福,志□供養”;6、“河中府西北門外住人雷信夫婦等重妝此。發心功德一堂,乞壽年永固者千秋。時以紹興八年戊午五月八日慶祝”。

通江千佛岩石窟文物價值

通江千佛岩石窟中最大龕窟寬3.7米,高3.3米,深2.2米,最小寬0.15米,高0.20米,深0.05米。造像大如真人,小如手指,規模宏大,裝飾華麗,雕藝精細。既有初唐時期的簡樸,又有盛唐時期的風韻,是研究唐代服飾、美術、彩繪、雕刻、建築等的珍貴實物資料。
通江千佛岩石窟第35龕與第39龕之間有一座七層寶塔浮雕,高3.7米,造型極其精美。除西安大雁塔門楣石上的線刻佛殿圖外,此塔是唐代佛教建築的又一例證,是瞭解唐代建築形制的珍貴形象資料。 [3] 

通江千佛岩石窟歷史文化

蜀中名勝記》載:“縣西有古佛……乃龍朔中,壁州參軍蔡洪雅創,又一碑乃阿彌陀佛龕也。”武后曾隨父親駐守壁州(今四川通江),掌握政權後,邑宰蔡洪雅奉旨造阿彌陀佛龕。 [3] 

通江千佛岩石窟文物保護

1996年9月,通江千佛岩石窟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5月25日,通江千佛岩石窟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通江千佛岩石窟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通江千佛岩石窟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諾江鎮千佛村諾江河右岸千佛寺後。 [2] 
  • 交通信息
自駕前往通江千佛岩石窟:從通江縣城區出發,路程大約3.1千米,約需9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