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通榜

鎖定
通榜,是隋、唐五代及宋朝初年科舉考試選拔人才的一種制度。
中文名
通榜、通牓
解    釋
亦作“ 通牓 ”
拼    音
tōng bǎng
注    音
ㄊㄨㄙ ㄅㄤˇ

目錄

通榜引證解釋

唐 時科舉不糊名,由主試者定去取。試前,有預列知名之士,得中者往往出於其中,謂之“通榜”。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通榜》:“ 貞元 十八年, 權德輿 主文, 陸傪 員外通榜帖, 韓文公 薦十人於 傪 。” 宋 洪邁 《容齋四筆·韓文公薦士》:“ 唐 興科舉之柄,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之助,謂之通榜。” 宋 蘇軾 《議學校貢舉狀》:“ 唐 之通牓,故是弊法。” [1] 

通榜涵義

隋、唐五代及宋朝初年科舉考試選拔人才的一種制度,是當時科舉制的一部分。通榜是指考官根據考生的社會聲望和才德評價製成的名單,供錄取時參考。為了能上通榜考生應試前需要多方行卷,也就是將自己的詩文佳作投獻給有名望的公卿賢達,以求得到賞識後向主考官推薦。 [2] 

通榜引申

公卷通榜

通榜歷史

通榜是公卷通榜的一部分,所謂“公卷通榜”乃是指的“公卷”與“通榜”兩個內容。通榜,是按照實際的輿論來排定選取知名之士,不靠考場上的臨時發揮。這裏有個有名的故事,説是主考杜黃裳請考生袁樞擬榜,袁自列第一,無人不服,傳成佳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