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通往文明的對抗:司法的理念與技藝

鎖定
《通往文明的對抗:司法的理念與技藝》是2010年中國工商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該書是作者張進德在2002年到2009年之間一些法學隨筆和評論文章的合集。
書    名
通往文明的對抗:司法的理念與技藝
作    者
張進德
出版社
中國工商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12月1日
頁    數
192 頁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802153431

通往文明的對抗:司法的理念與技藝作者簡介

張進德,1980年9月生,山東鄒平人,現任教於上海政法學院法律系。
學歷背景:華東政法大學法學學士(2001),法學碩士(2004)和法學博士(2010)。主要研究領域為訴訟程序、司法制度和比較法學。在《法學》、《訴訟法論叢》、《人民檢察》、《法制日報》、《南方週末》等刊物上發表學術文章共100餘篇,多篇文章曾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等轉載。主要出版著作有《檢察制度史》(2009,副主編)、《刑事訴訟法學》(2009,副主編)、《民事訴訟法學》(2008,副主編)、《人民調解法治新論》(2009,參著)、《刑事訴訟研究的新視角》(2008,參著)、《訴訟原理》(2007,參著)等10餘本。曾因起訴鐵路部門“鐵路客運站票坐票同價”案件入選檢察日報社《法治影響生活·2006中國法治藍皮書》年度“人物篇”。

通往文明的對抗:司法的理念與技藝目錄

自序 通往文明的對抗
上篇 讓衝突者文明地對立
帶槍的警察與不帶槍的法官
法院的位置
讓衝突者文明的對立
“有錯必糾”和司法裁判的終結性
法庭上的催眠劑
“權利意識”和“訴權濫用”
律師的“真面目”
檢察機關:公共利益的守護神
做律師和做好人
審判的場所
別不拿程序當回事
新聞自由與審判公正
判決是怎樣“煉”成的
迴避不應只是一種姿態
判決書中異見絕非眼中沙
判後答疑:看上去很美
“在場”與“不在場”的邏輯
從行政治罪到司法定罪
疑似合理的犧牲
香煙裏的程序觀念
足球賽與訴訟
如何中立:從足球裁判到法官
禁止雙重危險原則的開禁:英國人的實踐
“面子”本不只是一張皮
司法權威重如泰山
刑事訴訟為何以及如何“保障人權”
“釘子户”與德國的老磨坊
邱興華的罪該萬死與我們的遺憾
討價還價的刑事正義
把審判中心看成“多米諾骨牌”
最後的晚餐
中篇 守法本不該是奢侈品
口號和法治
服飾的背後
道德的誘惑
守法本不該是奢侈品
兩起殺人案件考驗法治
一起禁毒執法事件中的法律邏輯
法律上的“男女平等”
“惡意欠薪”人罪
《饅頭》的無厘頭和無厘頭的“饅頭”案
“知假買假”
“政務”如何“公開”
電視射幸:好運怎會輕易來
法律不是工具
法律與過年
公共精神與廣場文化
制度安全與計劃生育
下篇 學術不是碼字的遊戲
起訴之惑
坐着還是站着:這是個問題
誰動了我的訴權
保持中立對法院來説很重要
遲到還是準時:這也是個問題
鐵路春運不再漲價的背後
席位複用:何為便民
核心期刊:誰之核心
學術論文需作論述題
學術不是碼字的遊戲
法學研究不應急功近利
“死讀書”不等於搞學術
“具體法學派”的春天?
讓新媒體有序有趣地成長
博客如何實名制
從泥濘中蹣跚走來的中國法制
我的法學十年(代)

通往文明的對抗:司法的理念與技藝內容簡介

《通往文明的對抗:司法的理念與技藝》收錄了《法律上的“男女平等”》、《坐着還是站着:這是個問題》、《從泥濘中蹣跚走來的中國法制》、《讓新媒體有序有趣地成長》等文章。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