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通州

(四川達州的古稱)

鎖定
通州,古代西魏廢帝二年(553年)始得名,宋乾德三年(965)以四路通達之意改通州為達州。為今中國西南四川達州的古稱。被譽為川東明珠 [1] 
中文名
通州都督府
別    名
巴南、巴庸 [7] 
下轄1
通、開、蓬、渠、萬、鄰、南並、南石、南鄰九州
下轄2
三十六縣
現    名
達州達城

目錄

通州簡介

通州塔 通州塔
今四川達州古稱為通州。達州上古時屬巴地,夏屬梁州殷商雍州春秋戰國巴國西漢屆宕渠縣 [1] 

通州歷史淵源

東漢和帝永元八年(96年),析渠縣置宣漢縣。
劉宋永初年間(420~422),升宣漢縣為巴渠郡,轄宣漢,始興,巴渠,東關,新安,下蒲,晉興七縣。
梁大同二年(536),廢巴渠郡置萬州,轄開巴郡,新安郡,萬榮郡等七郡。
西魏廢帝二年(553)改萬州為通州。
開皇三年(583),悉罷天下諸郡,實行州、縣制。同時,省流江(治今渠縣城)、鄰山(治今大竹縣四合鎮)、容川(治今墊江縣城)三郡,合併置渠州(治今渠縣城)。
開皇十八年(598),改永康為永穆縣(治今達縣橋灣場),隸巴州;以地四達,改石城縣為通川縣,隸通州(州、縣同治今通川區老城);改魏安縣為墊江縣,隸渠州。
大業三年(607)通州改為通川郡,治通川縣(今通川區)轄通川縣、永穆縣、三岡縣、石鼓縣、東鄉縣、宣漢縣、新寧縣、巴渠縣、閬英縣9縣。
武德元年(618)複名通州。
武德元年(618年),改為通州,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次年二月,開州蠻首冉肇則在今達州檀木鄉順水寨聚眾起事,攻陷通州、開州城。
武德三年(620)十二月,李靖奉命討伐。在唐軍李孝恭出師敗還時,李靖率八百士卒前往今開江縣普安鎮玉皇觀村李靖埡襲破冉肇則大營,繼而設伏於險地要塞,生擒之,臨陣斬其首,俘敵五千餘人。並收復開、通二州。李淵聞捷甚喜,即升通州為通州總管府(治今通川區老城),府領七州轄二十七縣:通州轄通川、三岡、石鼓、新寧、思來(治今通川區蒲家鎮)五縣;開州轄盛山(州、縣同治今開縣漢豐鎮)、西流、萬世(治今開縣大進鎮)、新浦(治今開縣南門鎮)四縣;萬州轄永穆、歸仁、諾水、廣納、太平、恆豐六縣;渠州轄安固、鹹安、宕渠、儀隴、大寅(治今蓬安縣茶亭鄉)、伏虞(治今儀隴縣大羅鄉)六縣;南幷州轄宣漢、東關二縣;南石州轄昌樂(治今宣漢縣土黃鎮萬斛壩)、東鄉、下蒲三縣;南鄰州轄樂温(治今長壽縣樂温鄉)、温山(治今長壽縣鄰封場)二縣。
武德四年(621年),於通川縣城置通川總管府,轄通,萬等八州。
武德七年(624年),改總管府為都督府。為防止宕渠流域獠人勢力的不斷擴大,加強管治,穩定社會秩序,朝廷升通州總管府為通州都督府。都督府領九州轄三十六縣:通州轄通川、三岡、新寧、石鼓五縣;南石州轄東鄉、昌樂、下蒲三縣;南幷州轄宣漢、東關二縣;渠州轄流江、賨城、義興、豐樂、始安、鄰水六縣;萬州轄永穆、恆豐、太平、廣納、歸仁五縣;鄰州轄鄰山、鹽泉、墊江三縣;開州轄盛山、西流、萬世、新浦四縣;蓬州轄安固、鹹安、宕渠、儀隴、大寅、伏虞六縣;南鄰州轄樂温、温山二縣。 [2] 
貞觀元年(627年),以廢南幷州之宣漢來屬,又省思來入通川。其年,廢萬州,以永穆來屬。
貞觀五年(632年),廢都督府為下州。長安二年,升為中州。開元二十三年,升為上州。
天寶元年(742年),改通州為通川郡,上。土貢:紬、綿、蜜、蠟、麝香、楓香、白藥實。户四萬七百四十三,口十一萬八百四。轄九縣:通川,永穆,三岡,石鼓,東鄉,宣漢,新寧,巴渠,閬英。 [3] 
天寶十四年(755年)12月16日“(安史之亂爆發之後)由是禍亂繼起,兵革不息,民墜塗炭,無所控訴,凡二百餘年。”
乾元元年(758年),復為通州。舊領縣七,户七千八百九十八,口三萬八千一百二十三。 [3] 
元和十年(815年)元稹“一身騎馬向通州”,出任通州司馬
寶曆元年 (825年),廢三岡縣。大中五年(851),復置,隸通州。五代通川、永穆、三岡縣均隸通州。
前蜀(907年~925年)通州轄9縣.治通川縣 1通川縣.2永穆縣.3三岡縣.4石鼓縣.5東鄉縣.6宣漢縣.7新寧縣.8巴渠縣.9閬英縣
後蜀(934年~966年)所轄不變。
兩宋時期,達州先屬峽路(奉節),再屬夔州路(奉節)。宋乾德三年(965),以四路通達之意通州改名為達州。
至元十六年(1279年),屬四川東道宣慰司。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屬四川行省夔州路(今奉節)。
洪武九年(1376年),降州為縣,屬夔州府(奉節)。
正德九年(1514)復升為府級州。
清朝先屬奉節夔州府雍正六年(1728年),達州升為直隸州,隸川東道
嘉慶七年(1802年),改達州為綏定府。取達州的達字為縣名,增設達縣為附郭首縣。 [1] 
宣統3年10月(1912年),脱離清政府,綏定府宣佈獨立,各縣分別建立軍政府,隸屬中華民國 [4] 
民國4年(1916年5月),達縣宣佈獨立,脱離袁世凱北洋政府 [5] 
民國6年(1917),四川靖國軍第六師司令部駐防達縣(治今達州市通川區老城),轄達、開江、萬源、城口、開縣、雲陽、奉節、巫溪、渠、營山、儀隴、蓬安、通江、南江、巴中、閬中、蒼溪、南部、鹽亭、昭化(治今廣元市昭化鎮)、廣元、劍閣、梓潼二十四縣。 [6] 
民國8年(1919年),在鳳凰頭設立中國國民黨達縣辦事處,民國22年(1933年)2月初,成立中共達縣特別支部。
今達州市
今達州市(18張)
1949年12月15日解放軍入達城,達縣解放,1950年,設達縣專區,1970年,達縣專區改稱達縣地區,隸四川省,下轄達、渠、大竹、鄰水、開江、萬源、宣漢、通江、南江、巴中、平昌11縣。1976年,由達縣析置達縣市,轄1市、11縣、1工農區。1993年7月5日,國務院批准:將達縣地區、達縣市更名為達川地區,1999年6月2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達川地區和縣級達川市,設立地級達州市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