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通州市育才中學

鎖定
江蘇省通州育才中學原屬於通州市高級中學,初中部更名為通州育才中學。
中文名
通州市育才中學
外文名
Tong Zhou Yucai Middle School
口    號
以人為本
地    點
通州市
成立時間
1998年6月26日
通州育才中學:
江蘇省通州育才中學於1998年6月26日在南通通州金沙鎮育才路1號註冊成立。
簡介:
通州育才中學是一所以人為本的學校。該學校原本屬於通州市高級中學,初中部於2006年正式搬到育才路並更名為通州育才中學。
通州育才中學為什麼在通州市成為著名的市中?它究竟為什麼可以取得如此大的輝煌?
從通州市育才中學姚衞新校長的介紹中可以得出南通基礎教育的成功在於:學生的勤奮好學能吃苦、教師的樂於奉獻真耐勞、學校的精細化管理抓得實,再加上社會各界尤其是學生家長的鼎力支持。
通州市育才中學異地完全獨立辦學只有四個多年頭,青年教師佔到學校一線教師總人數的一半,學生來自通州全市各個鄉鎮,60%住校。面對學校的實際情況全校上下對減負增效形成了兩點共識,第一是合作——用集體的力量參與競爭(教師合作教與學生合作學);第二是訓練——應對升學考試的有效手段(教師教學藝術與學生學習習慣、應試技巧可共同訓練)
一合作
1、教育和教學的密切合作:
學校教育管理線和教學管理線每週合署辦公一次並保持信息通暢,面向全體學生整體聯動,因為,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習質量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學生的智力差異有但是不大,學生學習基礎的差異主要是因為學習習慣的差異造成的。經驗告訴我們:初中階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比開發學生智力要容易做,更有效果。
2、學科組內的密切合作:
以老(教齡5年以上)帶新的班級教師隊伍和學科年級備課組隊伍,老教師負責提供教學資料和教學樣本,新教師一步一趨先學再改。教學案、課件、課後習題一應俱全一律共享,統一的教學進度、統一的教學資料、一致的教學步伐讓學生和家長少有意見。
3、班級任課教師間的密切合作:
在年級組安排的範圍內充分發揮班主任的主觀能動性和基層協調作用,給予班主任包括每天各學科最終的作業量調控、班級需要組織補差的對象確定、時間安排等等的決策權。
在合作研究“一標三本”:課標,課本、教學指導用書、考試説明的過程中共同提高,在合作研究教材教法、學科學法、歷年中考試卷的過程中共同提高,在師生頻繁的交流中共同提高,在解讀交流試題資料、跨年級研究學科練習的過程中共同提高。在整體推進中實現教師的個人專業成長,讓學生受益。
二訓練
1、課堂是訓練教師的高效教和學生高效習得的主要陣地:
提高課堂效率是減負增效的首選,外出學習是取經、互相聽課評課是經常實用的有效手段。評課評出特色、評出問題、評出改進意見,最後分成優課、一般、弱課、廢課四等,分別給予獎懲。
2、嚴格訓練是鞏固提高的主要手段
再精彩的課堂教學也離不開課後複習練習,精選作業習題,分層次佈置是育才教師逐年積累的經驗。使課堂練習正規化,單元練習系列化,一般考試標準化,達到升學考試平常化的目標。
學生作業的全面批改和二次批改的落實,訓練教師和學生各自建立學科錯題本,學生常看找到出錯原因,教師從中編制檢查習題。
3、引領和幫助是教師主要任務:
要引領,教師就要先於學生髮展,教科研是必要的過程,教師自主研修和校本研修相結合,每學年每個上課教師都要完成一定量的學習任務;要幫助學生就要深入到學生之中去,學生在哪裏,那裏就一定有老師在,對學生從思想上、學習上到生活上全面關心幫助。
親其師,信其道。學生認為老師的嚴格訓練一定有效。
摘自——南京市第三初級中學訪學校後感受
本校開展的活動。
1、09年5月18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當代著名散文作家趙麗宏先生在通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聯主席陳樓中及團市委、教育局、市文聯領導的陪同下,來到通州育才中學,與該校初一年級的600多名學生親切對話。
2、10年9月39日,上午,全國著名演講家 孫雲 來校演講 感恩主題的報告。場面動人,無數學生痛哭流涕發誓好好報答父母、祖國,場面一度催人淚下。
3、09年5月4日,下午,通州育才中學開展了以5、4青年節為主要內容的活動。許多學生載歌載舞,在舞台上揮灑着自己的青春,引起通州市教育部的一致好評。
4、09年、3月13日至14日,全國中學語文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獲得者精品課展示暨中語名家高峯論壇在通州區育才中學隆重舉行。此次活動由教育部語文出版社發起,中國閲讀學會經典閲讀研究中心和通州區教育局共同主辦,通州區育才中學承辦,全國中語會會刊《語文教學通訊》雜誌給予媒體支持。活動彙集了全國各地的語文教學名家和語文教學研究專家,吸引了省內外各地教師近千人前來觀摩學習。通州區副區長張一峯,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長秦建榮到會致辭。 來自江蘇、山東、安徽、上海、河北等地的6位全國語文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展示了他們精彩的教學技藝。全國語文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獲得者、通州區育才中學的朱佩琴老師執教《向一棵樹鞠躬》,朱老師以其精巧的教學設計,澄靜而富有文采的教學語言,富有親和力的教學風格展示了通州區中學語文課堂教學風采,贏得了評課專家的高度評價和聽課教師的由衷讚歎。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餘映潮先生也登台獻課,餘老師的課堂充分展示了他首創的“板塊式教學思路”的魅力,體現了“活動充分,積累豐富”的教學風格,讓聽課教師深受啓發。在隨後舉行的評課和論壇活動中,餘映潮、黃厚江、湯振剛、郭志明、劉遠等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語文教學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從不同的角度對語文課堂教學、大語文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開闊了廣大教師的研究視野。 主辦如此高規格的全國性教學研究活動,在通州區尚屬首次。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行,標誌着通州區語文教學科研活動進一步融入了的全國語文教學研究的第一方陣,對進一步提升通州區語文課堂教學研究檔次和師資隊伍建設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5、09年1月一日元旦晚會、該校積極組織配合、並且邀請了通州歌舞團的眾多明星麼來校表演,學生們也不辭辛苦的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晚會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通州育才中學
通州育才中學為什麼在通州市成為著名的市中?它究竟為什麼可以取得如此大的輝煌?
從通州市育才中學姚衞新校長的介紹中可以得出南通基礎教育的成功在於:
學生的勤奮好學能吃苦、教師的樂於奉獻真耐勞、學校的精細化管理抓得實,再加上社會各界尤其是學生家長的鼎力支持。
通州市育才中學異地完全獨立辦學只有四個多年頭,青年教師佔到學校一線教師總人數的一半,學生來自通州全市各個鄉鎮,60%住校。面對學校的實際情況全校上下對減負增效形成了兩點共識,第一是合作——用集體的力量參與競爭(教師合作教與學生合作學);第二是訓練——應對升學考試的有效手段(教師教學藝術與學生學習習慣、應試技巧可共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