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通天河

(長江的河源段(青海玉樹))

鎖定
通天河,長江源頭幹流河段。位於青海省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自長江正源當曲、西源沱沱河匯合點的治多縣西部的囊極巴隴起,流經青海省治多縣曲麻萊縣稱多縣、玉樹市4縣市,至青海省玉樹州的玉樹市結古鎮西巴塘河口為止,以下始稱金沙江。
通天河自囊極巴隴算起,河長828公里;自源頭算起,幹流河長為1174公里,流域面積總計約14萬平方公里。 [1]  天然落差940米,平均流量每秒400立方米,年總徑流量約130億立方米,含沙量每立方米0.74克,河水清澈,水質優良,幹流水力理論藴藏量近300萬千瓦。 [2] 
傳説,《西遊記》中著名的過渡曬經的章節就發生在這裏。 [3] 
通天河水系呈樹枝狀分佈,南岸支流水量較北岸支流為豐。通天河流域屬高寒氣候區,除高原東部邊緣外,大部地區風大,氣温低,空氣稀薄,垂直差異很大,多年平均氣温在0℃以下。下段河谷地區,氣候比較温和濕潤。通天河兩岸,由於自然地理環境相當複雜,形成了多種類型的草原牧場,是長江上游的重要畜牧區之一。新中國成立前,除放牧外,只能在小塊土地上種植青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農業區面積擴大,作物品種也有增加,先後試種小麥、蔬菜和各類瓜果都獲得成功,產量也不斷提高。 [2]  通天河沿岸盛產沙金,河湖中魚類資源豐富。 [4] 
名片圖:通天河下段江秦段
中文名
通天河
別    名
治曲
所屬水系
長江源頭及上游河段
地理位置
青海省曲麻萊、治多、稱多、玉樹
流經地區
青海省玉樹州
發源地
各拉丹冬雪山
主要支流
楚瑪爾河
巴塘河
河    長
828 km
平均流量
119億立方米(直門達站)
面    積
約 140000 km²
起    點
唐古拉山鎮囊極巴隴
終    點
青海省玉樹市巴塘河

通天河名稱演變

通天河因出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勢高峻而得名。原系泛指青海省境內長江上源幹流河段。1913年出版的《青海圖説》載:“長江、古名麗水,一名神川,一名初午牛,其上流蒙名木魯烏蘇,番名州曲,或譯曰直曲、周曲,普通曰通天河。”近代地圖上,曾以發源於各拉丹冬雪山羣東側的尕日曲(下段稱尕爾曲)註記為通天河。江源考察將當曲與沱沱河匯合處(囊極巴隴)定為通天河起點(東經92°54′48″,北緯34°05′38″),止點在玉樹市巴塘河匯入口(東經97°14′48″,北緯32°58′34″),以下則為金沙江。囊極巴隴以上直至尕爾曲源的河段,分別歸入當曲、布曲和尕爾曲,因此“木魯烏蘇河”一名不再沿用。 [2] 

通天河長江源區

長江源地圖 長江源地圖 [5]
長江上源水系主要由北支楚瑪爾河水系、西支沱沱河水系、南支當曲水系組成。源於雜多縣當曲,與源於青海省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玉樹州代管)的沱沱河在格爾木市治多縣唐古拉山鎮雜多縣索加鄉交界的囊極巴隴匯合後,稱通天河。在匯合口下曲麻萊縣治多縣交界的曲麻河鄉日所得隴接納北源楚瑪爾河 [6] 
長江源頭各拉丹東冰川 長江源頭各拉丹東冰川
長江古時稱“江”,漢、魏、六朝以後始稱大江或長江。長江流域是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的發祥地,因此,很早以來人們一直尋覓長江的源頭。我國著名的古書《尚書·禹貢》中就有“岷山導江”、“江源於岷”的記載。把發源於岷山嘉陵江,岷江當作長江的源頭。明代,我國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於公元1641年溯金沙江而上,在川、滇等地進行實地考察,認為金沙江是長江的上源。清代,朝廷“屢遣使臣,往窮河源,測量地度,繪入輿圖”。清聖祖玄燁在製作《皇輿全覽圖》的過程中,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又派楚兒沁藏布、蘭木佔巴、勝住等3人“往繪西海(青海)西藏輿圖……使臣測量地形、逾河源、涉萬里,如履階闥,一山一水,悉人圖志”,對長江上源的山系實地勘察,地圖中已繪出了通天河、木魯烏蘇河等河流,但長江正源是哪一條河流,只好用“江源如帚,分散甚闊”的説法了。一些外國探險家曾探查長江源頭,但一無所獲。
長江水利委員會曾於1976年和1978年兩次組織對長江源進行考察。1976年首次考察沱沱河長375公里,當曲長362公里,沱沱河比當曲長13公里,依“河源唯遠”和流向較順直,確定了沱沱河為長江正源;1978年第二次考察後,對數據進行了修正,沱沱河長358公里,當曲長357公里,沱沱河比當曲僅長1公里。
1983年,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對整個長江進行了量算,沱沱河長346公里,當曲長352公里,沱沱河比當曲短6公里。據1986年科考漂流隊量算,沱沱河(源頭按納欽曲西支,不包括冰川)比當曲短6.8公里,若按納欽曲東支(包括冰川)沱沱河比當曲長0.8公里。
1999年,6月5日,由原國家環保總局、中國科學院、國家測繪局、青海省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沱沱河與青藏公路交會處及各拉丹冬雪山的姜古迪如冰川腳下豎立了由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題寫的長江源環保紀念碑。環保紀念碑共有兩塊,一塊為紀念碑,立於沱沱河畔;一塊為標誌碑,立於各拉丹冬雪山的姜古迪如冰川腳下。
2008年9月6日至10月16日,彙集了國內測繪、遙感、水文、地質等領域優秀科學家的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隊,利用現代高新技術對長江源頭進行了實地考察。此次科考堪稱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科學門類最齊全、技術最先進、陣容最強大的一次。當曲的長度、水流量和流域面積均大於沱沱河。從此次考察所掌握的科學數據來看,當曲應該是長江的“真正源頭”。 [4] 

通天河南源當曲

當曲 當曲
當曲,發源於唐古拉山脈東段海拔5395的山麓的雜多縣境內。河長352公里,流域面積3萬平方公里,居江源諸河之首。藏語“當曲”,是“沼澤河”的意思,源頭是連片的沼澤和泉羣。當曲初始的源流形成後,先由南向北,又轉向西北、東北,再自西向東流去。 [5] 
2008年9月,青海省三江源科學考察工作歷經41天,行程7300多公里的考察後,以著名河流探尋者劉少創領隊的“三江源頭科學考察”科考隊認為,長江南源當曲才是正源,推翻了此前沱沱河為正源的傳統觀點。此次科考採用了全球衞星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技術等現代高科技技術,很多都是首次用於三江源頭科考。通過目前全球最先進的測繪儀器,測得沱沱河的最長支流長度為348.63公里,當曲則為360.34公里,比沱沱河長出11.71公里。若這個結論得到國家認定,意味着長江的長度將更新,中國的地理教科書將改寫。

通天河西源沱沱河

沱沱河 沱沱河
沱沱河下游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 沱沱河下游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
沱沱河,又名滔滔河。藏語稱“瑪爾曲”,意為“紅色的河”,蒙古語稱“托克托乃烏蘭木倫”,意為“平靜的河”。沱沱河是長江源頭的西支源流,在1987年被定為長江正源,發源於青海省格爾木市各拉丹冬雪山羣,姜根迪如冰川西南側,源頭叫納欽曲,是冰川融水匯成的一股溪流,水面寬3米,深0.2米左右,由南向北在谷地中流淌,經30多公里後與切蘇美曲匯合,始稱沱沱河。北流切穿祖爾肯烏拉山,形成長數公里的峽谷,河岸陡峭如壁,高出數十米。至葫蘆湖東南,接納江塔曲後折向東流。沱沱河流經沱沱河沿(唐古拉山鎮)時,河牀寬闊,流速平緩,多散流、漫流、汊流,河心灘面積廣,屬寬谷遊蕩型河流,最大水深約3米,寬20米~60米,測得多年平均流量每秒29.1立方米,最大流量可達每秒750立方米。向東流至囊極巴隴與長江正源當曲匯合,始稱通天河,匯口處海拔4470米。至此,沱沱河長350.2公里,流域面積1.76萬平方公里。沱沱河流域地勢高亢,平均海拔5400米以上,西南高東北低,由高山、冰川、低山、灘谷等構成典型的高山地貌,主要有唐古拉山(當拉山)、祖爾肯烏拉山、烏蘭烏拉山等山脈。境內河流密佈,湖泊眾多,主要有長江正源沱沱河及其支流冬曲、布曲、當曲等河流,以及烏蘭烏拉湖、波濤湖和瑪章錯欽湖等。
沱沱河流域地處“世界屋脊”,海拔高、空氣稀薄、嚴重缺氧、氣候寒冷,但光照充足、雨熱同期,屬高原大陸性氣候。據沱沱河氣象站氣壓資料計算,年平均氣壓為584.1毫巴,含氧量每立方米175.43克,為海平面含氧量的64%左右。該區年均温-4℃以下,最冷月(1月)均温-15℃~-17℃,最暖月(7月)均温6℃~7℃左右,年均最高氣温2℃~4℃,日均温穩定低於0℃的寒冷期長達7個月。該區海拔高,空氣幹潔,所以光照充足、太陽輻射強烈,季日照時數2870小時~3300小時。這種光照條件對於生長生活在高寒環境中的動植物起到了補償作用。此外,本區降水較多,生長季降水量200毫米~250毫米,佔年降水量的61%~72%。由於雨熱同期,給牧草生長提供了較為有利的條件。沱沱河流域土壤成土母質以殘積—坡積物為主,殘積物廣泛分佈於海拔4700米以上的高山帶,多系白堊紀基岩風化物,發育高山寒漠土和高山草甸土;坡積物是殘積物經過重力和冰雪融水搬運的堆積物,多形成於谷坡下部和山麓。沱沱河流域山巒交錯、河流縱橫、交通閉塞、人煙稀少,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長和繁衍條件。經初步調查,野生動物約有40多種。野犛牛、藏野驢、藏羚、盤羊、藏原羚、白唇鹿、猞猁、雪雞等,其中大部分都為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該區植被屬青藏高原青南草原地區,其植被種類與組成相對較為單一,主要以小嵩草為主的高寒草甸類草場。 [4] 

通天河北源楚瑪爾河

楚瑪爾河可可西里境內段 楚瑪爾河可可西里境內段
楚瑪爾河,發源於距玉樹藏族自治州多爾改錯約150公里遠的可可西里山東麓。長江北源,又稱曲麻萊河、曲瑪河。源出崑崙山南支的可可西里山的黑脊山南麓,海拔5432米,流經多爾改錯及青藏公路,在曲麻萊縣以西的楚拉地區注入通天河。河流長度515公里,流域面積2.08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5.74億立方米。楚瑪爾河流域地勢高亢,也是中國最冷地區之一,多年平均氣温以1月最冷為-16.9℃,7月最熱為5.5℃,多年平均-5.7℃。多年平均最高氣温1月為-8.6℃,7月為12.2℃,多年平均最高為2.0℃。多年平均最低氣温,1月為-24.1℃,7月為0.2℃,多年平均最低為-12.2℃。極端最高氣温為1961年6月11日達23.2℃,極端最低氣温為1963年12月1日為-33.2℃。楚瑪爾河沿站多年平均氣温為-6.2℃,極端最高氣温17.2℃,極端最低氣温為-33.9℃。楚瑪爾河多年平均流量約每秒8立方米,最大流量每秒293立方米,最小流量為0,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約2.5億立方米。6月~10月的徑流量約佔全年的87.5%,最大月徑流量出現在9月。因楚瑪爾河沿水文站距源頭約300公里,位置較上,僅控制該河總集水面積44%,故不能完全反映該河水文特徵。楚瑪爾河沿以下,河流補給除降水與湖泊補給外,還接納了崑崙山南坡的冰雪融水和較多的地下水,水量漸增大。河口段水深0.9米,水面寬40米,河道平均坡降約0.14%,年平均流量約每秒33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10億餘立方米較沱沱河大,三源中水量居第二位。1978年9月中旬,長江江源考察隊在楚瑪爾河口實測流量為每秒42.5立方米。楚瑪爾河主要特點是:河湖相連、河牀寬淺、水流散亂、沙灘廣佈,多風積沙丘,主要接納崑崙山南坡冰雪融水。 [4] 

通天河幹流概況

通天河干流段,是指當曲與沱沱河在囊極巴隴會合處至巴塘河匯口處的長江上游幹流河段。古籍《曲園瑣記》中有“通天河相傳為天河下游”的記載,顧名思義,是通往天都的河。藏語意為“直曲”,意為“犛牛河”,古時認為源於犁牛石下。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自囊極巴隴起流經青海省治多縣曲麻萊縣稱多縣玉樹市。至巴塘河口始稱金沙江。通天河干流呈弓形,全長828公里。 [4]  自囊極巴隴至楚瑪爾河口長278公里稱通天河上段,屬江源地區;自楚瑪爾河口至巴塘河口長550公里稱通天河下段,不屬江源地區。 [4] 

通天河通天河上段

沱沱河在囊極巴隴與當曲會合處 沱沱河在囊極巴隴與當曲會合處 [7]
通天河自囊極巴隴至楚瑪爾河口長278公里稱通天河上段,屬江源地區。自囊極巴隴起向東北流長約31公里左岸有然池曲注入。通天河又曲折東流約30公里,左岸有冬布里曲(長約60公里)、達哈曲(長約49公里)匯入,再東流約40公里,有莫曲從右岸匯入。囊極巴隴以下14公里,通天河流經巴顏傾山區,形成長約10公里的寬淺峽谷。兩岸山高為250~350米,相距2~3公里,由上三疊統結札羣灰巖與碎屑岩組成,谷底寬0.5~1公里,前人稱之為馬日給峽。河流出峽後進入一小盆地,除莫曲口附近河谷較寬外,一般寬為4~5公里,水流遊蕩於寬淺河牀上,分汊較多,流長達80公里左右。通天河自莫曲口東流4.9公里,右岸有勒採曲(長約25公里)注入,又東北流約31公里,牙哥曲自右岸來匯。勒採曲以下,通天河折向東北,進入冬布里山區,形成長28公里的峽谷段,兩岸為結札羣灰巖。河谷越向下遊越狹窄,斷面由寬淺梯形過渡為V形。谷底寬100~200米,河槽單一,峽谷下游有牙哥曲匯入,此段峽谷被稱為牙哥峽。牙哥曲匯口附近河谷開闊,以下兩岸山高漸增,由100餘米增至300餘米,由三疊系板岩,硬砂岩構成。山頂相距3~4公里,谷底寬1~2公里,水流分汊遊蕩。經80餘公里至科欠曲以下轉向南東東,沿長約50公里、寬約12公里的谷地流動,直至楚瑪爾河口。谷地內分汊多達10餘股,各汊間並往往有潛流互通,造成泉湧現象。通天河納牙哥曲後,又北流轉東北約31公里,在左岸先後納夏俄巴曲(長約57公里)和北麓河。通天河繼續東流轉東北53公里,有科欠曲(口前曲)自右岸匯入。通天河又東流約48公里,左岸納勒池曲(長約81公里)、那曲(長約42公里),呈多汊辮狀,水流散亂。再東流約14公里,與楚瑪爾河垂直相匯於海拔4388米的拉栽尕薄棚安山下。
通天河上段囊極巴隴至楚瑪爾河口長278公里,平均坡降約0.9‰,總體流向為北東東。沿程多次曲折,當河流橫切區域構造時,往往形成寬淺峽谷,而在順應區域構造或盆地時,則呈現遊蕩性型。沿河地質較多出現紅色砂岩和礫岩,並有千枚巖。
通天河上段支流組成平行水系,除科欠曲外,源頭均無冰川發育。右岸支流位置偏南,因降水較豐,水量較左岸支流為大。通天河上段主要一級支流有11條;湖泊3110個,其中湖面積大於10平方公里的2個,0.5~10平方公里的湖泊27個。 [4] 

通天河通天河下段

通天河與楚瑪爾河匯流的曲麻萊縣七渡口 通天河與楚瑪爾河匯流的曲麻萊縣七渡口
通天河自楚瑪爾河匯入口至巴塘河口止為通天河下段,全長550公里。河東南流36公里,有邦巴湧(長約30公里)自右岸注入。又曲折東流33公里,色吾曲自左岸匯入。通天河納色吾曲後,曲折東南流約59公里至白拉塘,河谷展寬,河寬約100米,水深約7米。有登恩湧(長約50公里)自左岸注入。在登恩湧口對岸,有長約39公里的查仁其九注入。通天河又繼續東南流約36公里,有聶恰曲自右岸注入。 [1] 
曲麻萊縣通天河崗當峽谷 曲麻萊縣通天河崗當峽谷
通天河又東南流約49公里納登額曲。登額曲注入後,通天河進入峽谷段,河谷一般寬約100米,水面寬約60餘米。通天河又曲折東南流約95公里有德曲自左岸來匯。通天河繼續曲折東南流約62公里於左岸納細曲。通天河又曲折南流24公里,有益曲自右岸匯入。 [1] 
通天河莫學大拐彎 (玉樹仲達鄉) 通天河莫學大拐彎 (玉樹仲達鄉)
通天河又曲折蜿蜒東南流,沿途系峻嶺、峽谷,陸續有浪西科(右)、查拉隴(左)、拉湧(左),等小河注入,過仲達鄉駐地後至直門達水文站斷面,流程約150公里。直門達水文站斷面下0.8公里為通天河大橋,橋下游不遠有歇武系曲由左岸注入通天河。通天河又流長約5公里至巴塘河口,巴塘河由右岸匯入。 [1] 
巴塘河口 巴塘河口
從楚瑪爾河匯口以下至登額曲匯口段,為江源高平原丘陵向高山峽谷的過渡地帶。兩岸階地發育,山頂相對高度100~500米。河谷向下遊逐漸束窄,水面寬150~200米,中泓水深2~3米,多砂礫卵石河牀。登額曲匯口以下為高山峽谷區,幹流迂迴穿流在峽谷間,兩岸山頂相對高度增至400~600米,水面寬50~200米,中泓水深4米以上。
長江自江源至玉樹巴塘河口以上,流域面積總計約14萬平方公里,幹流河長為1174公里。 [2]  [4] 
通天河終點玉樹直門達段 通天河終點玉樹直門達段

通天河主要支流

通天河上段支流

然池曲,發源於日阿尺山,又名日阿尺曲,亦稱曲瑪牛,意為“渾濁的紅河”。河源海拔5080米,上游稱鄂茸曲,為季節河(或稱間歇河,每年7~10月有水流)。流長約40公里匯入然池曲,南流又轉東後接納桑恰當隴曲過沼澤區,在曼木太措從左岸注入通天河。然池曲全長約112公里,流域面積258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約1.3億立方米。
莫曲,發源於雜多縣西北部海拔5550米的扎那日根山,西北流77公里,納鄂曲後,北流進入治多縣,接納支流洛德瑪昌茸曲後進入峽谷,8公里後出峽經索加鄉政府駐地又北流約44公里匯入通天河。莫曲全長約146公里,流域面積8654平方公里,年平均降水量420毫米,年平均流量約37立方米/秒,年平均徑流量約12億立方米,水量為通天河上段諸支流之冠。
牙哥曲,又名牙曲,意為“美麗的河”,發源於治多、雜多兩縣交界處的榮卡曲莫及山,全長約112公里,流域面積2985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約3億立方米,流域內有大面積沼澤。
北麓河,又名勒池勒瑪曲,意為“紅銅色的河”,發源於治多縣西部苟魯山克錯東北的勒遲嘛久瑪山西端南麓8公里處,東流約71公里至青藏公路北麓河大橋,又東流約15公里納左岸支流扎秀尕爾曲。以上河段稱日阿池曲,為季節河,自此以下始常年有水流,流經大面積沙地戈壁灘先後納白日巴瑪曲、白日富瑪曲後注入通天河。北麓河全長約205公里,流域面積7966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約4億立方米。河牀多為砂礫石,兩岸有沙漠戈壁分佈。
科欠曲,意為“大灣河”,發源於興賽莫谷雪山,縱貫治多縣中部。水流從雪山兩側流出後,河寬平均約8米,在口前湧草灘匯合後西北流,依次接納支流瓦卜曲、崩曲。至河口附近幹流分為兩股注入通天河。科欠曲長約156公里,流域面積3552餘平方公里,年徑流量約3.55億立方米。
楚瑪爾河,發源於距錯仁德加湖(葉魯蘇湖)約一百五十公里遠的可可西里山東麓。楚瑪爾河從法院地向東流去,先後穿過葉魯蘇湖及青藏公路,最後折轉向南,在當曲河口下游二百多公里處,匯入通天河。楚瑪爾河自分水嶺起算,全長526.8公里。楚瑪爾河流域共有湖泊2156個,湖面積共210多平方公里。其中,大於10平方公里的有2個,即葉魯蘇湖144.1平方公里,野馬川湖約13平方公里;湖面積為0.5~10平方公里的約40個。楚瑪爾河流域上游地區屬於可可西里的一部分,可可西里又與新疆的阿爾金、西藏的羌塘相連,這是中國最大的一片無人區之一,也是中國目前大型野生售類動物分佈數量最多的地區。 [8] 

通天河下段支流

色吾曲曲麻萊縣段 色吾曲曲麻萊縣段
色吾曲,藏語意為黃色的河,位於曲麻萊縣境內,上源名昂日曲(安木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南麓齊峽札貢山,源頭與黃河上源約古宗列曲、卡日曲等僅一山之隔。民國時期地理教科書認定長江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南麓,系誤以色吾曲為長江之源。色吾曲全長約159公里,流域面積639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徑流量3.2億立方米。流域內多高山峽谷,河牀寬闊,水系發育,支流較多。
聶恰曲,又名寧恰曲,位於治多縣境。發源於治多、雜多兩縣交界處的賣少色勒哦雪山,源流名的茸能,下稱昂欠湧曲,納昂欠色的曲、米曲、切根茸後稱聶恰曲。再納當江湧、多彩曲後至治多縣駐地,又北流納湧確曲後向東北注入通天河。聶恰曲全長約175公里,流域面積2738平方公里,年徑流量約8.5億立方米。其上游有雪山分佈,雪山面積約96平方公里,河牀為冰磧石組成。治多縣城以西的龍俄青西庫,建有引水式電站1座,裝機2×125千瓦。
登額曲,又名登艾龍曲,發源於玉樹和雜多兩縣交界處,上段名宗可曲,接納支流打兒它北流漸轉東北至尕何匯口,以下始稱登額曲,全長約103公里,流域面積2256平方公里,年徑流量約4.5億立方米。
德曲,系藏語音譯,意為“礦物河”,因河牀多沙金而得名。德曲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東部加隴查河,上源名折尕考,源出曲麻萊縣着格那青山,接納解吾曲後始稱德曲。德曲全長約143公里,流域面積4231平方公里,年徑流量約5.3億立方米。為稱多縣與曲麻萊縣的界河,從卡龍固山附近入通天河,作為稱曲縣界的一段河道總長90.9公里,從稱多一方西入德曲和支流大小共22條,從源頭附近依為,無名時令河,那隴尼下曲(由7條時令小河匯成,在扎帕那處入德曲),崗當讓曲(由13條小曲匯成)無名曲,日吉讓曲,竹隴湧知卡永曲、低稀隴格曲、低稀柴隴曲、港沁曲、俊鋭考曲、色浪龍水、四條小無名曲、沙尼隴仁水、解吾曲、五條小時令河。 [9] 
解吾曲,正源源於青果查莫賽,全長49公里,大小支流24條,北源為熱吾曲(由17條小曲匯成),南源為蓋瑪鄂仁曲(由9條小曲匯成)解吾曲主要支流有:蓋來曲,瑪朵曲、曲柔曲、貢添曲、貢強曲、扎阿隴水、熱吾曲、蓋瑪鄂仁水等,流入德曲時河寬17米,水深0.6米,流速每秒1.4米。 [9] 
細曲,發源於稱多縣西部的石塊地(賽柴曲四娜娜哈),流經扎朵、尕朵兩社、上游換達切、東西各有一小水注入,向南、西有達瓊注入,東有洛切水隴注入,西北又有曬曬扎母水注入,斷續南流,東有洛瓊隴。在尕雜鄉駐地西南香卡日瓦注入通天河。細曲河長約75公里(一説73公里),全部流經峽谷,流域面積1626平方公里,年徑流量約2.65億立方米。 [1]  [9] 
益曲,位於玉樹市境內,源出沙俄茶交以北4公里的一片沼澤地,在努卜拉栽以西1公里匯隆寶湖出口水流,在馬藏附近注入通天河。益曲全長約157公里,流域面積2644平方公里,年徑流量約6.6億立方米。流域內的隆寶湖是國家一級保護珍禽黑頸鶴的棲息地。
巴塘河,又名札曲,意為“從山岩中流出的河”,位於玉樹市境內,因流經巴塘盆地而得名。它發源于格拉山北日阿如東塞以東4公里處,上段稱各曲。源流向北穿過峽谷進入巴塘盆地,納支流扎巴曲後始稱巴塘河。後又進入峽谷北上至玉樹市城結古鎮,東流在坎果下2公里處匯入通天河。巴塘河全長約92公里,流域面積2480平方公里,年徑流量約8億立方米。 [1] 

通天河水文特徵

通天河流域降水量較少,通天河下段直門達站多年年平均流量為377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119億立方米。天然落差940米,平均流量每秒400立方米,年總徑流量約130億立方米,含沙量每立方米0.74克,河水清澈,水質優良,幹流水力理論藴藏量近300萬千瓦。 [2]  通天河一級支流年徑流量均不大,最大為莫曲11.7億立方米,最小為細曲2.65億立方米。 [2] 
2022年4月以來,長江上游通天河段出現近年來罕見的大規模凌訊現象,岸邊堆積的冰凌有數人之高,或創有歷史記錄以來最大值。位於青海省玉樹州的通天河干流控制站直門達水文站發生了建站以來最大凌汛過程。 [11] 

通天河流域概況

通天河地理環境

通天河的河牀海拔高3000~4000米。其上段河谷開闊,河槽寬而淺,河中沙洲櫛比,水流散漫。兩岸並非崇山峻嶺,而是相對平緩的山丘。過楚瑪爾河口後,兩岸山嶺才漸漸逼近河岸。左岸山嶺屬著名的巴顏喀拉山,翻過此山,便是中國第二大河——黃河的源頭。通天河下段,河道比較順直,河槽逐漸穩定,水流比降增大,水勢洶湧,兩岸山勢增高,谷底海拔由上游的4000多米下降到3000多米,成為典型的峽谷河流。
通天河流經屬高寒氣候區,除高原東部邊緣外,大部地區風大,氣温低,空氣稀薄,垂直差異很大,多年平均氣温在0℃以下。下段河谷地區,氣候比較温和濕潤。流域地質屬崑崙山系巖相的有千枚巖、花崗岩、片麻岩、硬砂岩和雲母片巖等,屬唐古拉系巖相的有紅色砂岩和石灰岩等。 [3] 
通天河從楚瑪爾河匯口至登艾龍曲匯口段之間,為高平原丘陵區向高山峽谷區過渡帶,河谷開闊,階地發育。登艾龍曲匯口以下至三省界為高山峽谷區,兩岸山勢險峻,水深流急,一路上拐了很多大彎、小彎,彷彿戀戀不捨地留戀着生她養她的雪山冰川。依次有葉青大拐彎、崗察大拐彎、着木其大拐彎、布朗大拐彎、蘭達大拐彎等,大大小小拐彎,其氣勢之磅礴,景色之壯美,一路蜿蜒令人稱奇,這種近於環形的彎曲河流被稱為河曲或者蛇曲。通天河“S”形大拐彎很像八卦中的太極圖,這個“S”形大拐彎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蛇曲”——“嵌入式蛇曲”。一般説來,“蛇曲”只能形成於鬆散的沉積物組成的平原或寬谷中,很難發育在岩石中,因為在岩石上很難發生“凹岸沖刷,凸岸堆積”這種情況。地殼的抬升是這種“嵌入式蛇曲”形成的重要原因。一般説來,一條河流先是在由鬆散沉積物組成的平原和盆地中形成了“蛇曲”,後來遇到了地殼的持續抬升,這等於給了河流向下切割的力量,而河流的流動已經被束縛在早先形成的“蛇曲”之中,因此河流就保留着原有的“蛇曲”形態,一直向下切下去,直到深深地切到地殼的岩石圈中,看上去好像“嵌進去”一樣。通天河“蛇曲”不僅具有地學研究的科學價值,而且具有“蛇曲”形態的美學價值。 [4] 

通天河自然資源

通天河,是長江源頭。通天河附近,也是黃河瀾滄江的源頭所在地,被稱為“三江源”。自囊極巴隴至楚瑪爾河口長278公里稱通天河上段,屬江源地區;自楚瑪爾河口至巴塘河口長550公里稱通天河下段,不屬江源地區。 [2]  國家為保護該地區的生態環境,設立了“三江源自然保護區”。長江源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特點最顯著的地區,被譽為高寒生物自然種質資源庫。三江源地區具有獨特而典型的高寒生態系統,為中亞高原高寒環境和世界高寒草原的典型代表。植被類型有針葉林、闊葉林、針闊混交林、灌叢、草甸、草原、沼澤及水生植被、墊狀植被和稀疏植被等9個植被型,可分為14個羣系綱、50個羣系。區內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油麥吊雲杉、紅花綠絨蒿、蟲草3種,列入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的蘭科植物31種;青海省級重點保護植物34種。野生動物有獸類85種,鳥類237種(含亞種為263種),兩棲爬行類48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69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有藏羚、野犛牛、雪豹等16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岩羊、藏原羚等35種。
通天河干支流的兩岸山嶺、台地和平灘大部分為矮林、草皮覆蓋,下段兩岸植被較密,逐漸出現喬木和森林,經濟已由純牧業向農牧業過渡。兩岸階地和支流河谷,可種植青稞等耐寒作物。玉樹、稱多兩縣有農田14萬畝,崗桑寺、直門達兩岸階地,種有青稞、小麥、油菜、白菜、蘿蔔等。 [3] 

通天河社會經濟

玉村州政府所在地結古鎮 玉村州政府所在地結古鎮
通天河流域大部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位於青海省西南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頭,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玉樹藏語意為“遺址”。北與本省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相連,西北角與新疆的巴音郭楞自治州接壤,東與本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互通,東南與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鄰,西南與西藏昌都專區和那曲專區交界。轄玉樹、稱多、囊謙、雜多、治多、曲麻萊6縣,總人口為28.31萬,其中藏族人口26.98萬,佔總人口的95.3%。
玉樹州成立於1951年12月,是青海省第一個、中國第二個成立的少數民族自治州。玉樹古為西羌犛牛種地;隋朝前後為蘇毗和多彌二國轄區,唐時為吐蕃的孫波如,宋時為黎州屬下的囊謙小邦之地,元朝歸吐蕃等路宣慰司管轄,明朝囊謙五室的貴族僧侶屢被賜號為功德自在宣撫國師;明末清初玉樹各部頭人為青海蒙古和碩特部贈爵為諸台吉;清朝受青海辦事大臣直接管轄,為囊謙千户領地,下有百户獨立長等部落,民國時期設置玉樹、囊謙、稱多3縣,統由玉樹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縣之下千百户制度因襲如故。1949年10月,青海省人民解放軍軍政委員會駐玉樹特派員辦公處成立,宣告玉樹地區已完全由人民政府行使管理職能。1951年12月25日成立玉樹藏族自治州,1955年改為自治州。自治州首府駐玉樹市結古鎮,是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
玉樹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犛牛之地、歌舞之鄉”、“唐蕃古道”和“中華水塔”的美譽。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黃河和東南亞第一巨川湄公河(即瀾滄江)均發源於玉樹。玉樹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在青藏高原腹地構成了自成體系的自然區域,以唐古拉山脈的主峯格拉丹冬山峯為主的雪峯冰川孕育了以萬里長江為首的黃河、瀾滄江等我國著名的三大河流。
是中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中主體民族比例最高、海拔最高、人均佔有面積最大、生態位置最重要的一個自治州。長江、黃河、瀾滄江三大河流均發源於本地,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和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覆蓋自治州全境,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犛牛之地、歌舞之鄉和中華水塔之美譽。自治州首府結古是歷史上唐蕃古道的重鎮,也是青海、四川、西藏交界處的民間貿易集散地。
玉樹州是一個以牧為主,農牧兼營的地區。全境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年降雨量520毫米左右。年平均氣温為0.0℃。空氣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40~60%。現有草場2.1億畝,其中可利用草場1.7億畝,年產鮮牛奶26500噸、牛羊肉45000噸、羊毛1300噸、牛羊皮90萬張。現有耕地26.7萬畝,主要種植青稞、豌豆、洋芋、油菜、芫根。初步探明礦點261處,主要有金、銀、銅、鐵、鋁、煤、硫磺、水晶、玉石等四十餘種,總儲量300億噸,已查明的各類中藥材913種,其中植物類藥材808種,著名的有蟲草、知母、貝母、大黃、雪蓮等;動物種類藥材80種,主要有鹿茸、麝香等。境內水利資源富足,三大江河支流縱橫,湖泊星羅棋佈,總流域面積為23.7萬平方公里,佔全州總面積的89%。水能發電的理論藴藏量為612萬千瓦。全州有4個天然林區,林地總面積39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1%。在山澗叢林原野之中,棲息着各種珍禽異獸,主要有野犛牛、野驢、藏羚羊、岩羊、黃羊、白唇鹿、馬鹿、金錢豹、雪豹、猞猁、棕熊和珍禽黑頸鶴、馬雞、雪雞等。鳥類品種為全省之首,獸類品種居全省第二。
玉樹境內有許多具有高原特色的自然景觀:有名揚藏區的玉樹歌舞和神秘的唐蕃古道;有聞名遐邇的文成公主廟和眾多教派的藏傳佛教寺院;有世界之最的新寨加那嘛呢石堆和崗察寺殿內高達25米的宗喀巴坐佛銅像;有黑頸鶴的故鄉隆寶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比較完整保留原始面貌的可可西里野生動物保護區等。全州共有旅遊觀光的景區、景點達40餘處。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