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通城虎

(中藥)

鎖定
通城虎,中藥名。為馬兜鈴科植物通城虎Aristolochia fordiana Hemsl.的根或全株及㟖崗馬兜鈴Aristolochia longgangensis C. F. Liang的全株。植物通城虎,分佈於廣西(陸川、蒼梧、昭平)、廣東(博羅、德慶、陽春等)、江西(德興)、浙江和福建;植物㟖崗馬兜鈴,分佈於廣西。具有祛風,鎮痛,消腫,解毒之功效。主治風濕骨痛,胃脘痛,腹痛,咽喉炎,小兒驚風,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中文學名
通城虎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馬兜鈴目
馬兜鈴科
馬兜鈴屬
通城虎、㟖崗馬兜鈴
採收時間
夏、秋季
毒    性
小毒
貯    藏
曬乾置於乾燥通風處

通城虎別名

五虎通城、定心草《廣西中草藥》,天然草《廣西民族藥簡編》,血萎《香港中草藥》,血藤暗消《新華本草綱要》

通城虎入藥部位

植物通城虎的根或全株或㟖崗馬兜鈴的全株。

通城虎性味

味苦、辛,性温。

通城虎歸經

入肝、胃經。

通城虎功效

祛風,鎮痛,消腫,解毒。

通城虎主治

風濕骨痛,胃脘痛,腹痛,咽喉炎,小兒驚風,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通城虎相關配伍

1、治毒蛇咬傷,通城虎、八角蓮、山蒼樹根二層皮各30g,共搗爛。淘米水調塗傷口周圍。(《香港中草藥》)
2、治咽喉炎,通城虎水煎。含咽。(《廣西民族藥簡編》)

通城虎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研末,1.5~3g。
外用:適量,搗敷。

通城虎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集,洗淨,切片,曬乾。

通城虎藥材性狀

根細圓柱形,稍彎曲,直徑2~10㎜,表面灰棕色,有橫向環紋及細根痕。斷面較平坦,木部黃色。氣微,味辛。

通城虎形態特性

通城虎通城虎

又名福德馬兜鈴。草質藤本;根圓柱形,細長;莖無毛,幹後常有縱稜。葉革質或薄革質,卵狀心形或卵狀三角形,長10~12釐米,寬5~8釐米,頂端長漸尖或短漸尖,基部心形,兩側裂片近圓形,長約3釐米,下垂或擴展,邊全緣,上面綠色,無毛,下面粉綠色,僅網脈上密被茸毛,茸毛與網脈成垂直方向;基出脈5~7條,側脈近邊緣彎拱並與網脈互相連接,網脈在下面凸起,最末級網脈樹枝狀,互相不連接;密佈油點,揉之具芳香;葉柄長2~4釐米,上面具縱槽,基部稍膨大,近無毛。總狀花序長達4釐米,有花3~4朵或有時僅一朵,腋生,苞片和小苞片卵形或鑽形,長3~10毫米,寬1~4毫米,頂端急尖,基部圓形或楔形,具短柄,下面被短柔毛;花梗長約8毫米;花被管基部膨大呈球形,直徑約3.5毫米,外面綠色,向上急遽收狹成一長管,管直徑約2毫米,管口擴大呈漏斗狀;檐部一側極短,邊緣有時向下翻,另一側延伸成舌片;舌片卵狀長圓形,長l~1.5釐米,頂端鈍而具凸尖,暗紫色,有3~5條縱脈和網脈,被稀疏短柔毛或無毛;花葯卵形,着生於合蕊柱近基部,並單個與其裂片對生;子房圓柱形,長約5毫米,具6縱稜;合蕊柱粗厚,肉質,頂端6裂;裂片頂端鈍,向下延伸成6裂的圓環。蒴果長圓形或倒卵形,長3~4釐米,直徑1.5~2釐米,褐色,成熟時由基部向上6瓣開裂,果梗亦隨之開裂;種子卵狀三角形,長和寬均約5毫米,褐色,背面平凸狀,具小疣點,腹面凹入。花期3~4月,果期5~7月。

通城虎㟖崗馬兜鈴

為草質藤本。葉卵狀心形、心形或近圓形,長8~13釐米,寬9~12釐米,光端急漸尖,基部心形,兩側裂片近圓。長2~3釐米,稍擴展或下垂,密被細短柔毛、密佈油點;基出脈7條;葉柄柔弱,長2~8釐米,總狀花序常1~2個聚生於葉腋,有花2~6朵;花梗長1~2;釐米,基部有小苞片;小苞片卵形,長5~7毫米,寬約3毫米,無柄,上面被短柔毛,花被全長約4.5釐米,基部膨大呈球形,直徑約4毫米。向上漸收狹成一長管,管長約1釐米,近管漸擴大成漏斗狀;檐部一側極短,有時稍2裂,另一側向上延伸成舌片;舌片三角狀披針形,先端長漸尖,並延伸成長1~3釐米線形而彎扭的尾尖,淺褐紫色,有縱脈紋和橫脈,口部具圓形黑紫斑,外面無毛,內面被短柔毛;花葯卵形,貼生於合蕊柱近基部;子房圓柱形,6稜;合蕊柱先端6裂,裂片三角形,先端尖而稍彎,邊緣向下延伸形成波狀圓環,稍覆蓋雄蕊。蒴果長圓形,長約7釐米,寬約2.5釐米,6稜,成熟時由基部向上6瓣開裂;果梗常隨果開裂成6條;種子卵狀心形,先端尖,背面平凸狀,具小疣點。花期2月,果期9月。

通城虎生長環境

1、通城虎,生於山谷林下灌叢中和山地石隙中。
2、㟖崗馬兜鈴,生於石灰岩隙。

通城虎相關論述

《廣西中草藥》:“祛風止痛,消腫解毒。主治心胃氣痛,風濕骨痛,跌打損傷,小兒驚風,毒蛇咬傷。”
[1-3]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 .《中華本草》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年
  • 2.    南京中醫藥大學 .《中藥大辭典》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年
  • 3.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 .《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 ,2013年9月